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1-16 18:26:22| 人氣87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試論觀淨比丘《復歸佛陀的教導(一)》(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試論觀淨比丘
《復歸佛陀的教導(一)》
—— 略述與初步評論該書試擬與試用的
「佛教聖典的解釋之學」——
/呂凱文

今年六月初,蔡奇林教授轉贈該書予筆者,連日痛快覽讀一番後,頗為作者用功之勤與資料之豐富而讚嘆,扣除其中文脈重複與文字修飾上的小瑕疵,該書所呈現的學術水準與視野,可作為國內在原始佛教聖典研究領域的重要參考佳作。七月二十日筆者應中華佛學研究所邀請,為該書講評,隨後形成這篇短文內容,以饗讀者。

一、前言

觀淨比丘所著《復歸佛陀的教導(一):兼論印順法師的詮釋》(簡稱為《復(一)》)甫於今年五月出版,該書為全文的第一冊,另外,尚有第二冊的《復(二)》計劃於今年秋天付梓。按照一般學術慣例,等到全文集結完成再進行評論,將會獲得更為公允與平衡的報導,但是由於《復(一)》的研究議題與筆者歷來關心的研究領域相近,且其試擬的研究課題與研究方法亦內在地涉及佛教實踐典範的抉擇問題,又該書內容已大致托出作者的創見與主要觀點,並預設第二冊的寫作大綱與方向。在此情況下,這篇短文先就《復(一)》內容多作介紹,表達筆者一些未成熟的評論觀點,即使內容有所缺陷與未見,這亦應該在可容許的範圍內。另外,由於該書所處理的寶貴議題頗多,值得後續探討的爭議性問題亦不小,藉這篇短文拋磚引玉,作為將來該學術領域問題討論的催化劑。
為幫助讀者對於該書有清楚的輪廓,在此先就全書章節內容大致描繪。首先,《復歸佛陀的教導》全書共有六章,它們分別為:(p.90-91)
第一章「總論」
第二章「《須深經》之研究―兼論印順法師的詮釋」
第三章「《井水喻經》之研究―兼論印順法師的詮釋」
第四章「析論印順法師嵩壽期的新體系」
第五章「嘗試邁向佛教聖典的解釋之學」
第六章「結論與展望」
本文所要介紹的《復(一)》為全書的前兩章。至於,《復(二)》後面四章則暫時不在本文的評論範圍內。
《復(一)》前兩章所處理的主要議題,分別從書名與副標題可得知。第一章的議題是:如何依循佛教聖典來「重現佛陀的教導」呢?對此,第一章初步試擬「佛教聖典的解釋之學」研究方法,並指出待充實的方向,該書亦有意藉此建立教學與研究傳統,重新再現佛陀教導的菩提之道。第二章的議題是:如何試用「佛教聖典的解釋之學」檢視既有的佛學論述呢?對此,該書運用前述研究方法,檢視「華語系佛教的新典範」印順法師對於《須深經》「先知法住,後知涅槃」的新詮與舊詮,是否正確解釋聖典。
這兩章的主要議題彼此互相連貫,要先理解該書如何建立「佛教聖典的解釋之學」,才能進一步討論該書如何運用前述方法進行實際操作;相對,要瞭解該書如何「試用」佛教聖典的解釋之學於實例,才能看出該研究方法的優點與侷限性。為方便討論起見,在此先依據《復(一)》第一章的主要議題,就該書初擬的「佛教聖典的解釋之學」,略述主要論述脈絡,隨後再針對相關問題進行評論。

二、「復歸」與「重現」研究課題的提起

為何復歸與重現佛陀的教導的課題應該被提及呢?《復(一)》的觀點認為:佛陀(該書所提及的佛陀,即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代,佛弟子親沐於佛陀教導的法味裡,那時並沒有「復歸佛陀教導」與「重現佛陀教導」的實踐課題與研究課題。直至佛陀般涅槃前,囑咐阿難尊者,以「佛陀親自教導」的「法與律」為導師;隨著佛陀般涅槃,佛弟子立即面臨如何將「法與律」流傳住世的問題。
佛弟子為了讓「法與律」長住世間,於是召集阿羅漢聖者進行「法與律」結集,並傳誦為佛教聖典,這時才開始發展所謂的「佛教聖典解釋之學」(這裡的佛教聖典,即南傳佛教的三藏與北傳佛教三藏,特別是以初期佛教的「經藏」與「律藏」為主)。但是對於佛陀教導的理解,即使在第一次結集會議裡,就略有憶持與解釋的不同,為此才開始有所謂的「重現佛陀教導」的研究課題。
由於佛陀親自教導的「法與律」,已被佛弟子傳誦為「佛教聖典」。真誠的佛弟子以佛教聖典為「導師」亦為修學與實踐依歸,「佛教聖典」是佛弟子理解於實踐佛陀教導的重要途逕。佛弟子為了達成「重現佛陀教導」的研究課題,以及達成「復歸佛陀教導」的實踐課題,有必要審慎發展合理的「佛教聖典解釋之學」,藉此建立教學與研究的傳統,重新再現佛陀教導的菩提之道。但是佛弟子與現代學者們,以「佛教聖典」作為「重現佛陀教導」研究課題的依據,並不等同於「教條式的聖典至上主義」,而是旨在於發展與藉由「合理的聖典解釋之學」,達成上述目的。(p.18)

三、當代「復歸佛陀教導」運動的三大潮流

為了交待該書試擬的「合理的佛教聖典解釋之學」之位置,《復(一)》隨後對於當代「復歸佛陀教導」實踐課題的現況,進行鳥瞰般的宏觀背景描繪,並區分當代關於「復歸佛陀教導」的運動可大致區分為三大潮流。這三大潮流分別為:(1)華語系佛教的印順法師的人間佛教,(2)巴利語系的南傳佛教,(3)當代學者開啟的新式佛教學研究。(p.18-19)
首先,華語系佛教裡,印順法師以「人間佛陀」為皈依處,依據「原始佛教聖典」詮釋佛陀的教導,創建的「人間佛教」思想體系。《復(一)》認為,對照於印順法師所承受及批判的華語系佛教舊典範,印順法師在原始聖典中探尋實踐理想的「血脈」與「淵源」,使其明顯別於「非人間性格的佛陀」舊典範,為此可稱之為「華語系佛教的新典範」(以下皆簡稱印順法師為新典範)。新典範對華語系佛教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對台灣為主的海外華人佛教,既帶動海外華語系佛教緬懷人間佛陀,又對學術界與現實社會多所貢獻。(p.25)
其次,該書認為,向來宗旨就是弘揚人間佛陀教法的巴利語系南傳佛教,亦是「復歸」運動的主要潮流之一。如同《復(一)》在分析純觀行者的修證方式會被接受為人間佛陀的教導之原因時,提到:「首先,巴利聖典在現存的聖典中,乃保留釋尊教導的最完整三藏。其次,巴利佛典的註解傳統中,都以佛陀在聖典的教導為依歸。第三,教區的傳統以人間佛陀為導師。第四,西方學者開啟的研究傳統中,就是透過巴利聖典認識人間佛陀。最後現今南傳教區也被公認為最接近原始佛教的實踐方式。」(p.30)從這幾項原因的陳列,大致可以看到《復》書以巴利語系的南傳佛教作為「復歸」課題的良好對照組。但是該書也提到,雖然歷來學界研究佛陀的教導仍著重巴利聖典,但是新的研究趨勢已漸漸重視巴(梵)漢(藏)佛典的對讀比較,不再獨尊巴利聖典。為此,《復(一)》的研究方法亦朝向這種新趨勢發展,不僅綜合巴漢佛教聖典對比,精審研究佛教聖典,並藉由南北傳佛弟子的註解書與註疏書傳統,探究與檢驗其如何詮釋聖典,以作為重現佛陀教導的資源。
再者,佛法往當代西方世界傳播與〔西方為主的〕學者所展開的新式佛教學研究,亦在「復歸」運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以佛教在歐洲產生的背景為例,歐洲列強為了行政(統治亞洲殖民地)的需要,於是從事佛教研究,以便深入瞭解被殖民地國的文化傳統。其中對印歐語系比較研究的結果,產生對印度學的興趣,更由印度學,進而研究佛學。由於西方研究者不乏具有基督宗教研究的學術背景,且在當代科學主義視野下,特別要求研究方法的客觀嚴謹性,當這一系列的學術方法拓展到東方宗教研究領域時,同時也為佛學研究導入新的紀元。另外,西方佛教徒從歷史事實與理性思惟之角度著眼,佛教的正當性與合法性源頭,肇始於那位印度的人間聖者釋迦牟尼,在實踐課題的要求下,若要正確理解佛陀教導的如實教法,則回歸到釋迦牟尼佛親自教導的「法與律」,更具有說服力。

四、「重現佛陀教導」課題與四種既有的研究方式

《復(一)》認為,直至1980年代末期,當代西方(與部份日本)的研究傳統對於「重現佛陀教導」的研究課題,至少形成三種研究方式。若依照〈Schmithausen 1900〉的分類順序,第一派是R. F. Gombrich等英國為主的學者,第二派是G. Schopen等學者,第三派是L. Schmithausen等學者。若包含華語系印順法師的研究,則共有四種研究方式。這四種研究方式基於對「聖典成立史」的看法不同,形成各自的研究方式。(p.49)
以G.Schopen為代表的學者認為,現存的聖典文獻都是西元前一世紀才陸續寫定,基於「方法論的困難」,懷疑重現佛陀教導的可能性,因而該派的研究方式常從考古資料說明古代佛弟子的歷史,很少整體研究教理。至於這派質疑「復歸」的可能性,但是該觀點對於「復歸」課題宜避開過度獨斷論的研究,卻有提醒的作用。另外三種研究方式,都致力於回答如何重現佛陀的教導,以精審的態度對讀原始佛典,透過聖典來重現佛陀的教導。
L. Schmithausen等學者的研究方式,重視原始經典,也相當嚴密地運用原始經典交互解釋的模式,對於原始經典採取「高精審」態度分析,藉此區分該經典或經文段落的發展年代,分離出被添加的部份與澄清原初的部份,這有助於謹慎使用文獻。不過《復(一)》認為,該派學者的分析方式雖然有上述優點,但是如果忽略法義的豐富性,且未充份運用古代佛弟子的解釋作為理解聖典的資源,則常易在文獻上作高度思辨,而又造成誤解。
至於印順法師的研究方式,明顯區分經典的發展年代,亦著重於大部類的發展,這有助於簡明理解聖典的發展與意趣。但是《復》書也提到,「新典範研究原始聖典的目的,除了是重現佛陀的教導;同時,要在原始聖典中為自己思想體系的理想人物尋找『淵源』、接通『血脈』。這種尋根的目的不被包含於另三種西方學者的研究中。新典範詮釋原始聖典時,是否反過來預設原始聖典之外的思想呢?」。(p.53)就此而言,該書認為印順法師的研究方式並不單純是還原或重現佛陀的教導的課題而已,在相當程度上亦是弘護與證成「新典範」(印順法師理想中的佛教實踐典範)的法源基礎。
R. F. Gombrich等學者們,看重早期佛教經典具有口傳文獻特質,認為「定型式與數目系列安排法數」乃傳誦經典的關鍵方法,此外亦看重經典的同層性與真實性,將巴利經藏視為整體,再審析其內部發展。他們與上述研究方式同樣運用經典交互對讀的解釋模式解決經義不一致的問題,另外亦適度參考(巴利為主的)阿毘達磨論書與註解書對於聖典詮釋的一致性,不僅能夠精熟地運用大量經藏外的巴利與梵語佛典,同時亦顧及漢文藏經的資源,從而研究成果獲得多方肯定。(p.54)


(接下文)

台長: Kevin
人氣(87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