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9-03 23:35:50| 人氣643|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論仁義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論仁義」此一命題在國內中小學作文中幾乎要寫爛了,但放眼國內,大家寫到爛卻不見寫到好!出題出的守舊,答題好像也跟著墨守成規起來了,我不敢說自己寫的好,卻自我期許能寫出點新的火花來!

叔本華認為,人類所處在一個非理性的宇宙,人類不間斷地「求生存」並在慾望中因果循環;尼采則將這種非理性以「求權力」來解釋,弱肉強食、優勝劣敗,強者才能統治弱者,道德不過是建立在憐憫之上,也就是著名的「超人哲學」!在此類哲學思維下,中國人素以為賴的「仁義」二字之存在性似乎受到不小的考驗。在弱肉強食的社會中自保尚且不足又何以「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呢。在西方哲學大舉東入下,如何「因『時』制宜」剖析「仁義」二字成為一門不易的課題。

時下「莘莘學子」慣於將中國哲學以非理性方式分析,這也是中國人根深柢固的「情理法」概念,然而以這種非理性、非科學的方式分析哲學,往往落得過於主觀的下場,套句俗話便是「老王賣瓜,自賣自誇」!再簡單一點解釋時下學生慣用的「非理性分析」那只剩三個字---------灑狗血。如今日學校作文題曰「論仁義」必有八九成的學生如此寫道:「孔曰成仁,孟云取義,從今而後,庶幾無愧……我們身為中國人,不能不知道仁義,因為……」如此灑將下去,這種八股的寫作方式,非但對論述仁義毫無建樹,且令人讀之毛骨悚然,雞皮疙瘩掉滿地也!

前幾年對岸高考(類似台灣之大學聯考)亦出了「誠信」此一國內外華人作文幾乎寫爛的題目,但天津一蔣姓考生獨樹一幟、標新立異的用文言文小說方式將赤兔馬殉主一事改寫,破天荒得了滿分而引起軒然大波,雖然對岸批評者曾為此腥風血雨,然而從另一方面思考,在舊有的思維模式下蔣生能以此番跳脫的方式展現創意,大膽擺脫窠臼,創造自己的寫作方式,不失為一時佳談。

既有前車之鑑,而無後顧之憂,我便斗膽用科學的方式為仁義下個註腳,在黑格爾的「辯證法」中提出了「正反合」的觀念,亦即在宇宙中產生了一個正命題的同時,負命題便隨之而生,然後兩個命題互相衝突、磨合,最後會成為一個新的命題。在此種辯證法的提示下,我們不難發現,中國儒家的「性善說」和「性惡說」便是一個正反合,所以隨之出現了「性無善惡說」。中國哲學思想中此番「正反合」的例子不勝枚舉,而拿到世界哲學史來比較,吾國固有思想亦能和各國哲學體系鼎足而立,有過之而無不及。

前面提過了尼采的超人哲學,現在我們拿「正反合」的觀念套入,不難發現,能與舉世聞名的超人哲學「正反合」的竟是中國的「仁」與「義」。

如以「仁」為本體,表現在具体的行為上,是「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義」在孟軻的闡述下是「捨身而取義」!為他人著想是一種保護弱者;不惜犧牲更是一種大愛!「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的「仁義」,和尼采的「為自私而恃強凌弱」是否正好是一種抵銷呢?

但我個人認為,吾國之仁義實已超越正反衝突的領域,而是一種「合」的境界,從何說來?如果我們把尼采的超人哲學稱為一種自私的「獨」,那麼和它相對應的應該是所謂的「眾」,「獨善其身」的相對為「兼善天下」,所以我竊以為墨翟的「兼愛」才是真正和尼采超人哲學正反衝突的思維。

儒家講的是中庸,「過猶不及」都是不好!「兼善天下」這種愛實在太大了,有些不切實際,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負荷的起的,因此「太過了」!「獨善其身」而以武力去打壓他人又未免淪於自私,人類是群居動物,不是一個人就可以活下來的,所以未免「不及了」!

因此中國除了有墨家,也有與西方尼采超人哲學類似的學派,此派傳人謂之楊朱,楊朱應該算是中國最早的個人主義者,楊朱學派重視個人的生命與內在本性。他最著名的命題是“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意思是說,即便是有利於天下的事情,如果損害自己身體上的一根毛髮的話,也不去做。於墨翟的「以兼相愛,交相利之法」正好分庭抗禮,因此我個人會認為墨子的學說更適合拿來跟超人哲學做比較。
但是我並不打算評比兩派孰勝孰敗,我想要表彰的是儒家之「仁義」超脫於兩派而為之「合」。比黑格爾「年長」兩千多歲的孟軻當年眼見墨翟和楊朱之衝突不無所感,他老人家很不客氣地批評兩派學說:「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見《孟子•滕文公下》)

以仁義自居的孟軻難得以這麼嚴厲的口吻批評兩人,難道他真的如此痛恨墨楊兩家嗎?實則非然!孟軻曾說“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見《孟子•盡心上》)可見孟軻對墨翟有一定程度的肯定,但為何孟軻又會對墨翟提出如此嚴正的批評呢,或許這正是希臘哲人的亞里斯多德所說的「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吧!是以孟軻用超然的標準審視墨楊兩家,端立黑白、明辨執中,蕩然成就了所謂「正反合」的工作,所以依我愚見,中國之仁義確有昂然於世界之不朽價值──當然,價值是稱量出來的,不是「捧」出來的!但願我以後能耳目清淨不要在看到或聽到「孔曰成仁,孟云取義,從今而後,庶幾無愧……我們身為中國人,不能不知道仁義,因為……」此番對中國文化搔不到癢處的論述了。

我本身不是主修哲學的,卻斗膽用科學的方式來檢驗「仁義」二字!我沒有孟軻那麼大的本事為各家學派來個「正反合」,但我願意拋磚引玉用科學的方式來推翻一些灑狗血式「無病呻吟」的文字(見胡適《八不主義》),好為吾國固有文化盡一點小小的「仁義」。







台長: Adachi Mitsuru
人氣(643)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杨朱传人
我把杨朱学说概括为三个命题:

一是“为我”的个体本位主义;

二是“贵生”的生命至上主义;

三是“重今”的现时主义。

杨朱传人http://yangzhuchuanren.blog.sohu.com/
2007-07-06 18:14:3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