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2-05 01:40:20| 人氣15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風葬的教室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風>書講的主要是校園暴力事件,包含三個故事:第一個故事-蝶之纏足,瞳美因為長期被漂亮有錢的“好朋友”惠理子設計,一直處於自卑、封閉的狀態中,到和男友有了肌體之親後,才開始產生優越並進而設法擺脫美麗的惠理子。

  第二個故事-風葬的教室,本宮杏是由東京轉學到鄉下來的轉學生,因為家境和父母的關係,小杏永遠光鮮亮麗地上學,不管是髮上的絲帶、漂亮的紅裙子和白襪子,都是全班女生羨慕的對象,但不料由於體育老師的厚愛,使班長對她心生怨恨,因而招集全班同學排擠、欺負她,甚至說她美麗的內衣,是用來勾引男人。當她再也受不了同學的虐待決心一死時,聽見了姐姐和媽媽談當年是如何度過被同學排擠的日子,忽然恍然大悟,並有了應對之策。

  第三個故事-小狐狸 不見了,講述一個五歲的女孩在剛搬進的新家中,看見前一家人可能因意外而留下的滿室血跡,因此在心中對“恐怖”有了極端害怕的定義,及這樣的畫面在她心裡留下不可抹滅的影響,並影響她的人生。

  日本作家向來喜歡處理校園暴力的問題(例:人間失格),但很少看到這些作家們為受迫害的學生找出解救之道,山田詠美在<風葬的教室>中,卻為他們找到出口。

  在“風葬的教室”這個短篇中,本宮杏因為父母都是上流環境的人,因此她的打扮穿著也如富家千金一般,但因為時常轉學,對於適應,小杏有自己的一套方式:她知道只要自己的生活平靜,不要太招搖或引人注意,那麼她的日子就可以過得很順利。不料,班長暗戀很久的體育老師對自己特別照顧,使她心生嫉恨,聯合女生一起對付她。所有原來大家羨慕的全都成了攻擊目標。

  小學生是很好鼓動的,在受不了虐待後,小杏做了重大決定-死亡。一個小學生因為校園暴力而決定結束生命這種病態的校園現象,似乎不論何種文化都會發生,年輕的生命尚未經世事就受到鬥爭,讀到這裡,我想身為大人或從未有過被排擠經驗的人或許都會感嘆莫名,而曾受過排擠經驗的人(我相信不少),更會覺得心痛吧!

  有兩段話,是主要影響後來小杏的決定的關鍵:

  「……又不是真的把他們殺了,我只是在自己心裡把他們殺死。殺了一個,殺了兩個,當他們所有人都死光後,我就變成班上最受歡迎的人了。」(頁190)

  「……看蚊子安安穩穩地停著,而且沾沾自喜地吸起血來。如果仔細看的話,可以看到蚊子的肚子漸漸變成紅色,而且鼓起來。好啦,蚊子的肚子快撐破了,現在搖搖晃晃地要從老師手上飛走了。可是吃得太飽,飛也飛不快,這時候,老師就啪地一聲,把蚊子打死。其實被蚊子咬一下下或叮了很久,結果都是一樣的癢,既然是這樣的話,就應該選擇一種更容易殺死蚊子的方法。」(頁196)

  以上兩段姐姐的話和老師的話,啟發了小杏對抗同學欺負虐待的應對之道,讓她對自己自殺的決定(甚至已經寫好遺書)感到慚愧,接下來她就再也不在乎同學們的無理折磨,反而讓同學感到無比地恐怖。

  “蝶之纏足”中,五歲的惠理子意識到自己的美麗,但若沒有對象來比較,她的美麗便無法托出,因此她積極尋找一個質樸乖巧的同齡女孩,來襯托自己,她選擇了瞳美。

  五歲的惠理子說:「我知道一個讓冰淇淋更好吃的方法喔!」才一說完,她就開始往冰淇淋的紙杯裡吐口水,呸、呸、呸,她連吐了幾口,然後再用小木匙快速將口水與冰淇淋混合在一起。原本凍結硬化的冰淇淋,在她的攪拌下,成了軟溶黏稠的液體。」……我克制著自己些微噁心的感覺,就著那幾乎快滴落的白色液體啜了一口。那液體帶著一絲暖意,逐漸在我口裡擴散開來,並且不由分說地流進我的喉嚨裡。(頁37)

  惠理子五歲的內心裡,便運用了收納人心的方式,加上家境富裕,她的一切都是瞳美好奇關心的,因此瞳美自然地成了她的跟屁虫,總在她的身後團團轉,而她,永遠站在瞳美的身前,擋住她。

  但瞳美心裡是憎恨她的,一點一點堆積起來的。更險象環生的是瞳美心裡怎麼想的,惠理子都知道,從五歲開始,她們的友情便是裝出來的,瞳美一直被利用,但也一直無法擺脫。

  一直在麥生出現,瞳美終於有勝利的曙光。

  ……在那次交合的前後,也就是前往他住處的路上,以及在回家的途中,我一直不斷在內心的一角,品味著贏過惠理子的勝利感。無論如何,我一定要比惠理子更早了解男人。因為,不管我沈浸在何等的幸福當中,惠理子的身影總是出現在我的心裡,所以,不管怎樣,我一定需要某個能幫我擺脫這種現象的事物。(頁34)

  瞳美藉著了解男人的身體來打擊惠理子,宣示這個世界上並不是什麼事妳都能站在我前面的。瞳美因為麥生的關係,開始散發出一種不屬於高中女生的魅力,成熟自信,逐漸地同學不再注意惠理子,談論瞳美成了大家的重心;一向習慣被包圍的惠理子怎麼可能接受呢?她開始調查瞳美。

  她去找麥生,要他別教壞瞳美,瞳美以為惠理子又要用當初破壞她暗戀班上男同學的手段來搶走麥生,她歇斯底里,並決定和惠理子攤牌。

  「我的苦惱就是妳啊,惠理子。」
  「……這怎麼說?」
  「我先說在前頭,我抽菸和喝酒並不是為了要忘了這個苦惱,而是為了讓自己快樂才學會的。還有,麥生可不是妳所說的“那種”男孩子,他可是很棒的,棒到足以讓我忘記妳的人。」
  「妳為什麼要忘記我呢?」(頁102)

  惠理子的存在已經讓瞳美習慣憎恨,而在惠理子的心裡,瞳美永遠都只能在她後面追,情況一有變時,惠理子便採取應對的行動。

  「……惠理子,為什麼妳需要我?妳家那古老的房子、年邁的母親,不都可以襯托妳嗎,何苦硬要拖著我一起當陪襯呢?其實從小,妳就可以不需要這麼做了。打從上學開始,不是有那麼多小孩把妳拱成月亮一般嗎?可是妳總要我當成妳博得讚賞的道具。……」(頁103)

  惠理子是有些病態的,不知道心理學家會如何分析,但事實上,在學校裡,這樣的人真的蠻多見,只是比起校園暴力來,心理虐待顯得不易發覺,也無法追蹤,除了兩造之外,旁人無法了解真實情況。惠理子的這段話,可以看出她的心理狀態,已經接近精神官能症了。

  「妳問我為什麼不放妳走是嗎?我怎麼能放呢?因為我只有妳啊,況且妳之所以無法逃開我,其實是因為妳自己也不想逃啊!如果是其他孩子的話,只怕早就受不了而逃之夭夭了。打從我們第一次見面以來,我就知道,我知道妳會一輩子當我的俘虜來滿足我。但是我沒有料到,一個男人竟有那麼大的能耐,能將妳從我的身邊帶走。妳以為我不知道妳不時地憎恨我嗎?其實我不僅知道,我還知道妳雖然恨我,但是又無可救藥的喜歡我。」(頁104)

  心理的角力不能表現在真實的情緒上,否則這樣會破壞友情,也會破壞自己在同儕間的地位,甚至會讓自己成為被排擠的對象。

  我想不少人在學生時代都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喜歡和同儕比較,更喜歡宣示誰是誰的好朋友,誰不能背叛誰,甚至會寫“交換日記”以示忠誠,但一旦對方有比自己還要好的表現時,自己一定會焦躁不安,情緒不穩,甚至一直觀察注意對方的舉動,自己表面上不在意,私底下卻偷偷努力,為的就是不能輸。

  最後一個短篇中,山田詠美重新定義了恐懼。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想到過自己若真的遇到鬼(或妖怪或幽靈或任何最害怕的事物)該怎麼反應?故事中的小女孩因為看見滿屋子的血跡,開始在心中構築恐怖的影象,配合上母親吟唱的不太像搖籃曲的搖籃曲,恐懼由此被定義。當她遇到或感到恐怖時,會透過尖叫來表現,可惜,父母親並不能理解;一直到有一天她發現其實哭比尖叫來得舒服時,哭和尖叫都成了發洩恐懼的方式。

  我常想人為什麼會怕鬼?為什麼會怕黑?是不是在成長的過程中,人都被鬼和黑嚇過?要不然我們的共同恐懼是如何構成的呢?山田詠美經由小女孩構成恐懼的經驗,重新帶領我們思考這些問題。

  <風葬的教室>讓我想起我的童年,雖然我的童年並沒有那麼殘酷的暴力,但仔細反省,自己有沒有曾經隨其他人起舞,其實心裡並不討厭的,但怕被別人說是和那個討厭鬼一國的,而同時一起排斥某人的事呢?有!自己有沒有曾經因為某些事(到現在還是弄不清楚的原因),而暫時被同學孤立,成了被排擠的對象呢?有!所以,這本書不僅提醒了家長老師關懷校園問題之外,更重要的是讓我們檢討自己的行為是否曾因不理性而傷害別人。

  雖然記憶只會留下美好的事,但總要有人把醜惡的一面挖出來看一看吧!



台長: 安琪莉亞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15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