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4-05-23 20:53:02| 人氣57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保羅·策蘭《在埃及》一詩的翻譯與賞析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安塞姆·基弗 獻給保羅策蘭:Aschenblume( 灰燼之花), 2006
油畫、壓克力、乳液、蟲膠和布面書籍
129 9/10 × 299 1/5 × 15 7/10 英吋 | 330×760×40厘米

一、保羅策蘭的生平簡述
       (本文彙整自王家新所著《保羅策蘭詩歌批評本》的緒論〈以歌的桅杆駛向大地〉)

保羅策蘭 ( Paul Celan, 1920-1970 ),廿世紀下半葉以來最重要而影響長遠的德語猶太詩人。1920 年出生於切諾維茨。該城原屬奧匈帝國,是以德奧和猶太文化為基礎的文化古城。策蘭出生前兩年奧匈帝國瓦解,該城劃歸羅馬尼亞。1940年後又被併入蘇聯的烏克蘭,改名切爾諾夫策。波蘭詩人米沃什說:策蘭的故鄉屬於“另一個歐洲”,有著自身豐富多樣的文化傳統,又飽受納粹和蘇聯輪番統治的土地。

策蘭的父母都有著正統猶太教哈希德教派的背景,父親並持有強烈的猶太復國主義信念。策蘭自幼受良好的教育,最初上德語學校,後轉入希伯來語學校,並學習羅馬尼亞語。但在家裡只說標準德語。

1938年前往法國讀醫學預科,後因戰爭爆發而中斷留學,改在切諾維茨大學讀羅曼語文學。1940年根據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切諾維茨併入烏克蘭共和國,蘇聯軍隊進城後,策蘭又學了俄語。1941年德國入侵蘇聯,同為軸心國的羅馬尼亞軍隊進入切爾維茨,德國黨衛軍跟進,猶太人遭到迫害與屠殺。1942年策蘭的父母親被押送到烏克蘭的米查羅夫卡集中營。策蘭本人則被納粹集中營強徵為苦力,在遠離家鄉的地方築路架橋。勞役空隙仍不忘寫詩和譯詩。該年秋冬,父親因強制勞動死於斑疹傷寒,母親因失去勞動力被槍殺。

1944年勞動營被解放,策蘭返回故鄉,但人事已非。切爾維茨重新被蘇聯烏克蘭接管,策蘭的生活和德語都受到限制。他自謂原來童年中的 “夏天裡的童話” 變成 “鬼魂之鄉”。故於次年前往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從事俄語翻譯工作。先以 “Ancel”為筆名,後顛倒為 “Celan”,拉丁文的意思是“隱藏”或“保密”。

1946年,他翻譯的萊蒙托夫《當代英雄》出版後頗受歡迎。1947年他的《死亡探戈》等德文詩作被譯成羅馬尼亞文發表,同時他將卡夫卡“在法的面前”等短篇譯成羅馬尼亞文 ( 此後卡夫卡的影響貫穿他的一生 )。1947年羅馬尼亞國王被迫退位,成立蘇聯模式下的新政權,猶太人受到大肆迫害,策蘭逃亡到“童年時代的北極星”——維也納。

在維也納,策蘭憑借他優異的德語和詩歌才賦很快就認識了著名的詩人、藝術家和編輯等,順利融入了維也納的文化圈。他在超現實主義畫家熱內的畫冊中寫道:
「我應該講兩句關於我在深海裡所聽到的。那裡,有許多沈默,又有許多事件發生。我在現實的牆和抗辯上打開了一個缺口,面對著海鏡。我等了許久直到它破裂,並可以進入其巨大晶體的內部世界。頭頂著未被安慰的發現者的巨星,我追隨埃德加·熱內的畫作。」
( 見:《保罗·策兰:埃德加·热内与梦中之梦》)

我所以引用這一段話,是為了之後能更好的解釋策蘭的《在埃及》,其中涉及“水”的意象。同時我們看到他在廿來歲不到卅歲的年紀,已經飽受顛沛流離的生活和親人亡故的打擊。

不過他在維也納是以羅馬尼亞的難民身份,無法久居盟軍監管下的奧地利。於是在1948年移居他所熱愛的法國詩人的故鄉巴黎。在渡過最初艱辛的幾年之後,終於成家並獲得巴黎高等師範的德語講師職位,而於1955年獲得法國國籍。如果他用法語寫詩,必然成為著名的法國詩人。但命中註定他成為一個用流亡者的德語寫詩的猶太人。而德國與世界也迎來了一位注定改變其文學地圖的詩人。

1970年4月20日夜晚,這位詩人因無法克服心靈和精神上的創傷,從巴黎米拉波橋上投塞納河自盡。

二、《在埃及》賞析

英譯:
In Egypt by John Felstiner

Thou shalt say to the eye of the woman stranger: Be the water.
Thou shalt seek in the stranger’s eye those thou knowest are in the water.
Thou shalt summon them from the water: Ruth! Naomi! Miriam!
Thou shalt adorn them when thou liest with the stranger.
Thou shalt adorn them with the stranger’s cloud-hair.
Thou shalt say to Ruth and Miriam and Naomi:
Behold, I sleep with her!
Thou shalt most beautifully adorn the woman stranger near thee.
Thou shalt adorn her with sorrow for Ruth, for Miriam and Naomi.
Thou shalt say to the stranger:
Behold, I slept with them!
 
__________________
拙譯:
《身在埃及》

你應看著異鄉女子的眼睛說:成為水吧。
你應在這異鄉人的眼中尋找你在水中知悉的一切。
你應從水中召喚出她們:露德!諾艾蜜!米莉安!
你應莊扮她們,在你和異鄉人共臥之時。
你應莊扮她們,以異鄉人的如雲秀髮。
你應對著露德和米莉安和諾艾蜜說:
看哪!我和她睡在一起!
你應以至美莊扮身旁的女子。
你應懷著對露德、米莉安和諾愛蜜的哀傷來莊扮她。
你應對異鄉人說:
看哪,我和她們睡過!

_________________
拙譯解析:

首先,我一直覺得詩的翻譯,絕不可一比一地對照翻譯。而是要把字裡行間的意思,藉詩的語法傳譯出來。

「在埃及」,德文 In Ägypten 英文 In Egypt
拙譯“身在埃及”
這是策蘭寫給奧地利女詩人兼作家 Ingeborg Bachmann 的第一首詩,寫於1948年。
「在埃及」意指他離開故鄉來到異鄉維也納,好比歷史上以色列人逃離迦南家園來到埃及過寄人籬下的生活。有身在異鄉心在故鄉的意思。故挪用「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成語,以暗示該詞的意有所指。而這樣一個標題,馬上把詩作所處的的時空背景拉大開來,詩的格局變得恢宏。

你應看著異鄉女子的眼睛說:成為水吧。
異鄉女子:指非猶太人,而且是策蘭離開故鄉在他鄉(維也納)遇到的女子。
為什麼說「成為水」?“水”意謂了什麼?
首先,戀人往往在注視對方眼瞳時相互淹沒在對方無盡深邃的眼眸中,彷彿一潭深水。
其次,水讓人聯想到河水、海水、湖水以及淚水;是流動不居、浸潤和最終的蒸發。那麼水代表什麼?這兒代表了生命、愛慾、遺忘 ( 忘川 );是源頭、激流和大江東去。它有來有去,代表著過去、現在和未來。再參照上文生平簡述中引用的話:
「我應該講兩句關於我在深海裡所聽到的。那裡,有許多沈默,又有許多事件發生。我在現實的牆和抗辯上打開了一個缺口,面對著海鏡。我等了許久直到它破裂,並可以進入其巨大晶體的內部世界。⋯⋯」 可見水被策蘭賦予了深厚的意義。代表了時空中被深藏的一切事物。所以他接著說:

你應在這異鄉人的眼中尋找你在水中知悉的一切。
這一切,就是過去在他身上、身邊發生過的所有悲慘境遇,以及這境遇中曾經活生生的人:

你應從水中召喚出她們:露德!諾艾蜜!米莉安!
露德、諾艾蜜和米莉安都是猶太女子常用的名字,所以指的是他認識過猶太女孩,從被過往淹沒深海中,從冤屈被害的死亡中喚回她們。甚至:

你應莊扮她們,在你和異鄉人共臥之時。
因為和異鄉女子共臥時想起那些遭迫害的女孩,想讓她們像眼前的女子一樣打扮得宜、端莊秀麗。我譯為“莊扮”。原英譯用 adorn 裝飾,與 adore 崇仰 發音相近。因此含有莊嚴肅穆帶有敬意的裝飾與打扮。英譯用此詞原為拉丁文,也有美化的意思。

你應莊扮她們,以異鄉人的如雲秀髮。
讓她們像眼前的女子一樣,有雲朵般秀麗的頭髮。這是多麽深沉的愛與思念,以及對失去的挽回!然後:

你應對著露德和米莉安和諾艾蜜說:
看哪!我和她睡在一起!
「看哪」一詞,一是來自啟示錄。啟示錄第六章描述,末日之際,先後看見 ( behold ) 白馬、紅馬、黑馬和灰馬,馬上的騎士分別代表瘟疫、屠殺、飢餓和死亡。
「我就觀看,見有一匹灰色馬。騎在馬上的名字叫做「死」」(啟示錄6:8)
又出自聖經「看哪,這個人!」。
约翰福音19:1-16
5 耶穌出來,戴著荊棘冠冕,穿著紫袍。彼拉多對他們說:看哪,這個人 !
14 那日是預備逾越節的日子,約有午正。彼拉多對猶太人說: 看哪,這是你們的王!

15 他們喊著說:除掉他!除掉他!釘他在十字架上!彼拉多說:我可以把你們的王釘十字架麼?祭司長回答說:除了該撒,我們沒有王。

16 於是彼拉多將耶穌交給他們去釘十字架。



所以,「看哪!我和她睡在一起」的用語,含有災難和悲劇意味。將逝去的美好和現在的美好融合了!將悲痛和美善融匯了!由現在想起過去,再由過去想起現在。過去與現在都加強加倍了存在的力道!

而往事已矣,反過來對於現存與僅存的美好:



你應以至美莊扮身旁的女子。

你應懷著對露德、米莉安和諾愛蜜的哀傷來莊扮她。

同時,心懷對過去的哀傷,然後:

你應對異鄉人說:
看哪,我和她們睡過!
當下誠實面對過去。我曾和那些已經受害亡故的女子起睡過,如同此刻與你共眠。
忽然,睡眠變成死亡的象徵,而且是莊嚴富有意義的死亡。如死亡般的睡眠:一起睡,超脫了性愛,包括親情友情之愛。所以,露德、米莉安和諾愛蜜指的不僅是他的愛人們,還包括了母親、姐妹、親朋好友,但凡一起共眠過的女子。但記憶中的共眠者都已受苦逝去。

這是一篇過去與現在密切交織,由生者想起逝者,由通過男歡女愛的共眠,這樣有生命力的活動,聯繫到過往的死亡而令死亡復生重現當下,彷彿同時愛與死重現眼前並超脫性愛,將完全相反的矛盾對立統一起來,產生充滿時空向度與生死張力的詩。

_________________
王家新的中譯:

《在埃及》


你應對異鄉人的眼睛說:成為水。
你應知道水裡的那些,在異鄉人的眼裡尋找。
你應從水裡把她們召喚出來:露特!諾埃米!米瑞安!
你應裝扮她們,當你和異鄉人躺在一起。
你應以異鄉人的雲髮妝扮她們。
你應對露特、米瑞安和諾米埃說話:
看哪,我和她睡覺!
你應以最美的東西裝扮依偎著你的異鄉人。
你應以對露特、米瑞安和諾米埃的悲哀來裝扮她。
你應對異鄉人說:
看哪,我和她們睡過覺!

_________________
原德文(供參考):
In Ägypten

Du sollst zum Aug der Fremden sagen: Sei das Wasser.
Du sollst, die du im Wasser weißt, im Aug der Fremden suchen.
Du sollst sie rufen aus dem Wasser: Ruth! Noëmi! Mirjam!
Du sollst sie schmücken, wenn du bei der Fremden liegst.
Du sollst sie schmücken mit dem Wolkenhaar der Fremden.
Du sollst zu Ruth und Mirjam und Noëmi sagen:
Seht, ich schlaf bei ihr!
Du sollst die Fremde neben dir am schönsten schmücken.
Du sollst sie schmücken mit dem Schmerz um Ruth, um Mirjam und Noëmi.
Du sollst zur Fremden sagen:
Sieh, ich schlief bei diesen!




台長: Katle and Joe
人氣(570)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國 際 藝 術 村 |
此分類下一篇:巴赫曼與策蘭的極限之愛
此分類上一篇:保羅 · 策蘭 的詩歌欣賞與解析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