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3-12 17:05:37| 人氣7,53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悄悄話】7:〔附件五〕在這世界青翠的一角——周浩正與孫志寧這一對兒【周浩正專欄】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悄悄話】7〔附件五〕:【這一家】

在這世界青翠的一角

——周浩正與孫志寧這一對兒

/陳映霞(《家庭月刊》第82期/民國72年7月出刊



      在陽光的炫亮裡
    我們立願
      一起在個小小的地方
      築起我們未來的世界
      讓過去的或未來的期待
      在彼此的心中
      結成會心的神采
      美麗的將從此存在
      清新的將與日俱來
      我們以山以水
      以朝來陽光的清澈
      告訴朋友
      這樁神聖的婚誓
      我們以此立願
      直到我們髮白  (摯友林蒼生代撰誓詞)

    十三年前,新娘秀麗典雅,淡淡的口紅和粉影,掩不住那自然流露的書卷氣質。二十七歲那年,她在國外完成博士學位,應聘回國擔任「國立中興大學土壤系副教授。
    新郎一身煥發的軍服,襯托得他格外的英挺。更特殊的是他除了有著軍人的豪邁,還有著熱愛文學藝術的文人氣質。
    婚禮結束,短短一星期,新郎便離開新婚的妻子,返回金門前線部隊去了。

• 情長義重
    這對曾因「學歷」、「經濟」……等等差異而不能「門當戶對」的夫妻,共同信守了當年的婚誓;那讀小學六年級的兒子,便是他們十幾年婚姻生活充實而甜美的見證。
    當年那位青年,如今已換下軍裝,在文藝界闖出一番成績。他就是《中國時報》美洲版的副總編輯兼副刊主編,朋友們口中備受敬重的周浩正。
    當年剛回國的副教授,就是目前「中興大學」昆蟲研究所教授,時常在國內外科學雜誌發表學術論文,十幾年來仍一直守著家、守著實驗室的孫志寧。



    按常理推斷,就讀陸軍官校的周浩正與台大農化系的孫志寧,很像兩條沒有交點的平行線,他們是如何「相交」?怎樣「結合」?難免引人好奇。
    「我們是小學同班同學。」周浩正說。
    原來,當年因學區制度的調整,使得原本讀不同小學的兩人,都轉進了「台北市中山區長安國民小學」,同學了兩年(五、六年級)。只是畢業後,同學們便分道揚鑣,誰也不曾預料到日後竟成連理。


• 魚雁道情
    好幾年過去了。兩人再連絡時,周浩正已在鳳山「陸軍官校」就讀了。



    「有一天,我在鳳山街上碰見一位小學同學,他計劃開一次『小學同學會』,而且弄來一份同班同學的名冊;我答應負責寫信連絡大家。因為孫志寧以前一直是我們的班長,所以寫信時,當然是優先連絡啦!」周浩正說。
    孫志寧接到這封客氣、有禮的信時,雖然有點意外,不過,她說:
    「我看到信末署名,想起來的確班上有這個人,其實我對他印象很模糊,只記得當時他很矮小,坐在前面第二排。」
    台北變化太大,連絡不易,這次「小學同學會」沒有開成;然而,在他們之間,卻因信件的往返,彼此有了較深的印象與認識。
    那時,周浩正在官校,除了忙於學業,還要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孫志寧除了系上的功課,剩餘的時間都花在音樂活動上。但即使再忙再累,一封封不間斷的、談著彼此讀書心得、身邊瑣事及所思所想的信,就這樣南來北往的寫成了習慣。
    「當時的我們都非常單純,即使不斷通信,也從來不曾想過太多,只當他是很談得來的朋友。」孫志寧說。
    他們倆雖然很少見面,但信上寫的、談的卻很深了。逐漸地,周浩正便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在戀愛了。孫志寧則說:
    「我那時候大概腦筋簡單些吧!我是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對他自然產生了感情的。」
    或許,周浩正不曾運用過什麼心機贏取芳心;然而,他這「攻其不備」這一招,可立了大功呢!


• 只為真誠



    那些成箱的信件,在婚後成為他們珍惜的物件,每年都會定時翻信曬信;並從過去的片斷回憶中,重溫那專注投入的年輕歲月。前兩年,孫志寧再度赴美進修,周浩正也在台北忙自己的工作,留在台中家裡的那箱「情書」不曾按時曝曬,而成了白蟻窩,等搶救時巳經遲了一步。
    一想起這件事,他們都覺得非常遺憾。這些信雖已廢棄,但信上的字字句句,早已原原本本刻在心版上了。
    周浩正回憶說,當年決定結婚時,心中仍然十分猶疑,由於他們之間的相互了解,一直是靠寫信建立起來的基礎;現實生活的相處與調適,真的是一點把握也沒有。
    「因此,當時我請一些好朋友直接寫信給孫志寧,談談『我所認識的周浩正』,不只寫好的,更要寫壞的。」周浩正說。
    他希望讓她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朋友們怎麼寫他,周浩正一點都不知道,直到婚後他整理信件時,才看到這些老友還真是「實話實說」,讓周浩正在孫志寧眼中「原形畢露」呢!


• 聚少離多
    周浩正與孫志寧打從認識、戀愛、結婚,一直到今天,兩人始終是聚少離多。
    結婚的頭四年,因為周浩正還在服役,他們經常是三個月、半年才能見上一面。直到他退役,踏入文藝圈工作,開始往返於台中、台北之間,夫妻才能每周相聚,相處兩日。對於這樣的生活方式,孫志寧顯然早己習慣了;他們的兒子周文愷,對爸爸一星期回家兩天的情況也覺得很好:
    「雖然跟爸爸感覺有點疏遠;不過,他管我太嚴了,所以這樣子少見面,也沒什麼不好。」


    周浩正在文藝圈中,闖蕩的這八年多中,以筆名「周寧」出過一本文評集子《橄欖樹》,編過兩本書《飛揚的一代》、《七十一年短篇小說選》;此外,並歷經十種不同的工作。包括在「華欣文化事業中心」的起步、《書評書目》的編輯經驗、參與創辦《幼獅少年》、《小說新潮》、《新少年》、「楓城出版社」、「長鯨出版社」以及出任《台灣時報》副刊主編……一直到今天在《中國時報》的工作。論起這一連串工作經驗,乍看或許驚人,然而對於不斷力求上進的周浩正而言,每一回不同的工作,總能使他汲取到相當的養分。


• 漫畫大王



    小名叫「花生」的周文愷,瘦瘦的,戴著三百多度的近視眼鏡,個頭竄得很快,身高已到了父親的肩膀,承襲了母親的書卷氣,使他看來特別有種文質彬彬的氣質。平常爸爸在台北工作,媽媽忙實驗室的研究,他一個人到會自處,周文愷說:
    「家裏頭,書堆得到處都是,我可以看書啊!還有,我要做功課、還要練琴,再加上家裏那兩隻狗:阿土和小花,我一點也不覺得孤獨。」
    父親對兒子的期望,是:
    「希望花生快樂!他不一定要成為了不起的人;希望他是個盡本份、肯奮鬥的人。」
    平常,媽媽和兒子在一起的時間較多,她主張管得愈少愈好;周文愷喜歡畫漫畫,孫志寧在寄新年賀卡時,便用兒子的漫畫卡寄給友人。同學心目中的「漫畫大王」周文愷自行繪製〈楚留香小傳〉,在班上「出版發行」時,孫志寧便出資印這些漫畫,讓兒子可以多爭取訂戶。




•仍在我心深處
    當婚姻逐漸被世俗的觀念視為身份、地位、金錢的另一種包裝時,如果缺乏突破的勇氣,婚姻生活的美好與共同的成長,必將消失殆盡。
    周浩正與孫志寧自認他們的婚姻一點也不特殊,只是在攜手共度的歲月中,靠著始終不變的信任與關懷,結成一個完整的圓。
    十二年前的一個秋天,他們選擇「在這世界青翠的一角」寫下兩人神聖的婚誓,十二年後,他們絲亳無愧於當年寫下誓約的心。

(《家庭月刊》第82期/1983年7月出刊)

台長: Katle and Joe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