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8-22 09:07:48| 人氣2,42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明心見性(四)即心即性,即性即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明心見性者(四)


一貫道 明師一指之旨在於 
明悟
即心即性,即性即心
體用一源,顯微無間


心性是一者︰心之性是如來藏也.心即性是自性清淨心也。

性即理,係將「性」當做「理」唸法,概論「心即性,性即理,理即道,道即心」。比如水有氣態、固態,人思想階段都有分類。

跟字動態排,心<情<性<理,由心到理,可以唸成一段好遠的過程。而「道」其實係另一個角度,口<日<目<自<首<道,由口到道,生物學叫分段過程做同化。

佛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正法眼藏】付囑,摩訶迦葉微笑; 達摩祖師少室面壁,直指人心,神光安心;馬祖即心即佛,至百丈、 黃檗諸大老,密傳心印,大機普被,大用繁興,莫不本乎一心,如 大海洶湧千波,波不離水,又如精金革變眾器,器不異金,故曰: 「森羅萬象一法之所印,」其唯心之謂。

一切諸佛唯證此心,而為 眾生開示者,直指道在自心,故云一切佛悟心。謂此無上頂法如來 藏心,乃一切諸佛之因地也。六祖云:「但用此心,直了佛。」 又云:「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古德云:「心外無佛, 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即道場,悟在自心,自心即是道,故心者, 萬化之主宰也」。

儒曰:「存心養性」、道曰:「修心煉性」、釋 曰:「明心見性」,皆不離乎一心以為道,此心堯以是傳之舜曰: 「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舜以是傳之禹曰:「人心惟危,道心惟 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此聖聖傳心,即傳其固有之自心也, 即本然之性,即道也。道中常聞云:「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 爾心頭」。

儒亦曰:「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又云: 「道在爾,不在遠。」

釋云:「問佛非不心,非心不問佛。」

故若 以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而觀,不獨三教本來一理,無一事一法不從 此心之所建立,無一人一物不是如來藏妙真如心所現。故曰:「自心現量。」離自心外了無片事。

末法眾生,不悟自心,但知教門說種種善法,以為有法可得便是道,而不知「道在自心」,心外找佛,身外找法。若心不悟,雖明得種種善法,此不過佛之學語人而已。

真覺禪師云﹕『心性雖似有體、用、理、事、之分,但考其實際,則非一、非異。』以從事相說來,妙用隨緣,應顯萬類,似有形相,而妙體不動,絕諸對待,離一切相,故非一。

但用從體發,用不離體;體能發用,體不離用。從此不相離背說來,故非異。

經云﹕『一切事相,皆性之顯現。』事相雖殊,分門別類,各有不同,但其性則一。故曰﹕『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明鏡無不現影,無影不為明鏡;現影皆從明鏡,無鏡不能現影:心性亦復如是,性是真空妙體,心之用是有形相用。故有性體必有相用,無相無從顯體。是則相即性,性即相;相外無性,性外無相。非如頑空,冥頑不靈,死寂無知,落於斷滅也。

眾生迷頭認影,執相造業,故招五濁穢土;諸佛見性遣相,清淨無染,故感淨土莊嚴。其真、妄、淨、穢、雖殊,而現相之性、體、則一。

吾人只須將認影遣鏡之誤,轉換為認鏡遣影之真,則穢土當下即是理天淨土,並不待死後始得入理天。經云﹕『隨其心淨,即佛土淨;欲淨其土,先淨其心。』良有以也。

真空妙有者,揀非頑空,從體起用也。以真空故,能隨緣;以妙有故,能起用。妙有真空者,揀非實有,攝用歸體也。以隨緣起用,現諸幻相,故彌陀經云:佛土莊嚴;以體性清淨無染,不沾一法,故金剛經云:不一立物。一物不立,正是佛土莊嚴;佛土莊嚴,正是一物不立,故金剛即彌陀,彌陀即金剛,非有二般。

心性相體,看來有異,其實如一,如水之與波,水以濕為體,波以動為相。水性波相,看來非一,但波即水,水即波,濕性非異,故真見性。非但心地法眼可以見道,肉眼亦能徹見真性。以性即相,相即性也。

古德云﹕『萬相叢中獨露身!』又云﹕『山河及大地,盡露法王身!』即指此世界萬有皆我性體所現也。

金剛經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我人果能徹究斯理,於日常生活中,即相而見性,任何塵緣境相,不作塵緣境相會,則當下超越諸有,逍遙於三界外矣!生公說法,頑石點頭,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目之所及,耳之所聞,無一非佛性也。

此在宗下謂之直指心性。

如大梅問馬祖﹕『如何是佛?』
祖曰﹕『即心即佛!』
大梅於言下大悟。

又如靈訓問歸宗和尚﹕『如何是佛?』
宗云﹕『今向汝道,恐汝不信!』
訓云﹕『和尚誠言,某焉敢不信!』
宗云﹕『即汝便是!』
訓於言下有省。請看,何等果斷!何等便捷!何等慶快!

由上可得知,一指妙心悟在自心,實證也在自心,若不悟自心是佛,萬劫難超生,唯此心宗,才是不生不滅體,如來藏妙真如性。故吾人在一貫道場中修道,必得要先識此自心,才能達本還原,得證無生法忍。五祖云: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即是此義。

台長: 福哥
人氣(2,42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道場-道義 |
此分類下一篇:一貫道-找到回歸大我的路
此分類上一篇:明心見性(三)明心本無,見性本有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