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8-31 00:13:44| 人氣96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你所不知道的老三台時代 台灣電視公司50周年前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老三臺的故事          小野 

                                       

對戰後出生的嬰兒潮來說,童年或青少年時代都有過一個共同的魔幻經驗,那就是黑白電視的出現。習慣了聽廣播、看電影的人忽然發現可以將一個魔術般的箱子抬回家,有人可以「躲」在箱子裡面播報新聞,或唱歌,或演一段戲,只要按個鈕,那些人通通都不見了,就像變魔術一樣。誰家先擁有一臺電視機就象徵那家人在鄰里之間的高尚地位,總是可以聚集一堆人擠在電視機前面。

 

民國51年臺灣第一家無線電視臺「臺灣電視公司」(簡稱臺視TTV)在臺北市八德路三段成立,隸屬臺灣省政府。當時全臺灣只有這一家,所以附近公車站牌都只寫著「電視公司」四個字。58年,第二家位於仁愛路三段的無線電視臺成立,隸屬中國國民黨,就取名「中國電視公司」(簡稱中視CTV),標榜全部節目都以彩色播出。兩年後,國防部結合了教育部原有的教學臺在光復南路上建了第三家無線電視臺「中華電視臺」(簡稱華視CTS)。中視、華視的開臺日都選在1031,要給老總統蔣公祝壽,長達30年輝煌榮景的「老三臺時代」就此開始。

 

佔了先機的臺視在55年開始播出楊麗花主演的歌仔戲《精忠報國》後,雙方合作長達近30年。由於播出時段在7點晚間新聞之前,超高的收視率帶動了後面的臺視新聞,因此臺視上下都視楊麗花為鎮臺之寶,她擁有個人的服裝間,裡面堆滿了各種全新的戲服,享受如媽祖般的尊榮。她離開臺視後,那個服裝間像故宮博物院般沒人敢碰。相較之下,黃俊雄的命運就大不同了。59年臺視推出黃俊雄的布袋戲《雲州大儒俠》,創下97%的壓倒性收視率,男主角史豔文成了學生心目中的民族英雄,但盛況只維持了4年,63年竟因「妨礙農工作息」的理由遭到停播。

 

中視為了要和臺視對抗,開播後立刻推出了臺灣電視史上第一部連續劇《晶晶》,比後來臺灣的8點檔邊拍邊播更前衛的是,這部戲乾脆現場直播,這是國共戰爭後女兒尋找母親的悲情故事,主題曲由17歲的鄧麗君主唱,哀怨悲傷的歌聲一起,讓全臺觀眾同聲一哭。心理醫生說在缺乏現代醫療系統支持的農業時代,這種悲情的8點檔連續劇是最佳的心理治療,民眾的苦悶和委屈都在晚上8點鐘得到暫時的紓解。從此8點檔連續劇成了老三臺的兵家必爭之地,每個月的廣告營收以此為指標,收視率高的8點檔會強迫廣告商搭配幾個收視率低的節目。

 

63年春天,華視推出了收視長紅的《包青天》,令兩家「友臺」的天空失去青天很久很久。後來華視趁勝推出《保鑣》,鞏固8點檔霸主的地位,兩家「友臺」哀聲嘆氣,恨不得派人去刺殺保鑣。三臺為了爭第一殺紅了眼,暗中挖角鼓動藝人跳槽,但那還是一個三臺每天喊著廣告滿檔的美好年代。

 

民國82年有線電視臺開放,各式各樣的電視頻道出現,86年第四家無線電視臺「民視」成立,87年公共電視成立,老三臺獨佔市場的好日子結束,臺灣的電視生態由三國爭霸進入亂世。老三臺的老員工感慨的說:「打開每家電視臺都很像老三臺,只有老三臺最不像老三臺。都是牽了那條線害的。」那條線一牽,所有的有線電視就地合法,掌握那條線的系統業者成了亂世新霸主,曾經家大業大的老三臺也只是那根線裡百家頻道中的一家而已,因此老三臺遍佈全臺各地高山上的發射站只能當成觀光景點來欣賞了。

 

21世紀到來,「黨政軍退出廣電媒體」成為民主時代的正義,華視被迫捐給規模比它小很多的「公視」成立「公共廣播集團」,臺視和中視也分別標售給民間業者。已經公共化的華視三不五時還在推出零成本的《包青天》,甚至安排在8點檔時段。華視每換一個新的經營者都會自以為精明的說:「拿出《保鑣》來重播吧?」老員工們會忍住笑說:「當時為了節省成本要用舊的帶子,將《保鑣》洗掉了。」當然,臺視也從來沒放棄過他們的神主牌「楊麗花」,一度還請出楊麗花拍8點檔的歌仔戲,而楊麗花會告訴每個新來的經營者說:「就先推出我的《泥馬渡康王》吧。」

 

 

 

 

 

台長: 小野
人氣(96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