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4-18 19:56:31| 人氣5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電影節: 《大象》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楊德昌解釋其作品《恐怖份子》時曾說過:「人人都是恐怖份子。」

現代人疏離的生存模式, 使他們潛伏不為人知的陰暗一面, 各自按自己意願行事 (甚至不由自控). 輕則自我中心, 不自覺 (精神上) 傷害他人, 產生溝通的誤會; 重則像片中男主角的兩種傾向: 意圖毀滅旁人, 或是走向自毀.

Gus Van Sant影射1999年美國哥倫拜中學 (Columnbine High School) 校園槍擊事件而拍成的《大象》(Elephant), 雷同地靠向楊德昌的觀點. 他不欲解釋事件發生的原因, 反之, 他要觀眾思考這次事件的來龍去脈. Gus Van Sant不只希望透過仿真的片段, 重塑當日的慘劇, 更安排一個固定場景 (校園) , 穿插多個人物, 交待槍擊事件的經過. 從多種角度揭示與反省少年人的生存心態, 進一步了解慘劇發生的背景和要素. 一切出於強調那種原始恐懼─不但真實反映面對性命受到威脅而無助的人們, 還有行兇者的心理狀況, 足以令旁觀者震慄之餘, 更逼令他們 (尤其是美國人) 面對這種隨時爆發的危機事實.

《大象》起首沒有任何劇情的波動, 只以長鏡頭作為觀眾視點, 觀察某個校園一天的生活, 並幻想至某種可能的程度.

案發時候, 鏡頭映著的只有校園和學生, 略去外界的反應. 影片中正式地出現過兩個成人, 一個是校長, 另一個是醉酒的家長. 身為拯救者的成人們在哪裡? 是成人一直在迥避槍械管制與暴力文化的死結? 還是他們自身難保, 應付不瑕?

片中校園屠殺的始作俑者, 是校內受到欺凌的學生之一. 在殺戮的過程中, 他找回自己的尊嚴, 「吐氣揚眉」, 最後連參與屠殺遊戲的同伴也一同轟掉. 他以為自己是顛覆學校的勝利者. 學生在徬徨無助過後, 不再相信任何事物. 他自知在學校沒有出路, 看不到未來的前景和希望. 媒體 (電子遊戲、困擾的訊息) 的滲入, 支配少年的思想, 認同以暴易暴的觀念, 於是作出反抗, 以殺戮一洩心頭之憤. 少年心靈脆弱, 以為破壞就是替自己解決問題的唯一出路. 但毀壞的極致, 就是自毀. 更叫人心寒的是, 這種可怕的解決手法, 極可能像澎湃的納粹思想一樣, 吸引其他人盲目跟隨.

無論是欺凌者, 還是被欺凌者, 他們對「強者勝, 弱者敗」的存在模式, 不作任何動搖. 換言之, 只要他們受到扭曲或斷章取義的意識所灌輸, 則會繼續維持這種觀念: 自信者欺負弱勢人士、被欺凌者領導強勢, 反過來折磨欺凌者、而兩者之間的旁人, 只懂認同對或錯, 於是只好加入其中的行列.

身為學校的領袖, 校方忽略了解學生的重要性. 片首校長對金髮男生的情況不聞不問, 只懂以權威鎮壓學生 強迫他們認錯. 是故悲劇一直循環. 其實, 這種惡性循環還可引申到社會的層面上, 因為學校本來就是社會的縮影. 哥倫拜的一天, 不過是美國社會潛伏的其中一枚炸彈.

現實上, 哥倫拜中學校園槍擊案, 受害者人數並不如《大象》片中所呈現的大規模獵殺行為 (別忘記這不是紀錄片) . 但正如楊德昌的論點, 既然人人都有成為恐怖份子的潛質, 而校園竟是滋生血腥殺戮的溫床. 血洗校園的人, 可以是那位孝順的金髮男生、可以是那位其貌不揚的自卑女孩、可以是那些自以為是的嬌滴滴女生...

如果社會再不正視年輕一代錯誤接受訊息與觀念、甚至任由人類的暴力傾向自由發展, 類似哥倫拜中學的事件會再度發生, 正如天空中的浮雲─萬變不息.

《大象》官方網站:

http://www.elephantmovie.com/

台長: Agnes
人氣(52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