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1-07 13:28:25| 人氣11,576| 回應17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8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立冬靜思:人間萬事消磨盡,只有清香似舊時

 

《源氏物語》千年紀:「日本紅樓夢」

有「日本的紅樓夢」之稱的《源氏物語》,今年正好成書一千年。 
《源氏物語》何時寫成的,其實並沒有正式記載,但根據《紫式部日記》的說法,紫式部是在平安朝時代寬弘五年(西元1008年)寫成《源氏物語》,比莎士比亞還早了600年。這一千年是怎麼計算出來的?《源氏物語》真正的書寫及完成時間至今仍無定論,學者專家從作者紫式部在西元1008年11月1日的日記中,發現其中記載這部作品在當時平安朝貴族間爭相傳閱的情形,就用這個時間算到2008年的11月1日,剛好一千年。日本文化界以此認定,將今年訂為「源氏物語一千週年」。
 
《源氏物語》原本只是寫給後宮女眷看的「言情小說」,
會變成男男女女爭相傳閱的暢銷書,原因不只一個,紫式部的文字功力了得,居功最大。她從小跟在詩人父親身旁讀書,尤其鍾愛漢籍《史記》和白居易的詩文,也因為這項專長,三十歲不到就守寡的她,在西元1005年被召喚入宮,為一條天皇的中宮「彰子」解說《日本書紀》和白居易的詩,在後宮侍讀一段日子,開始寫《源氏物語》。
 
林永福教授另有一說,在《源氏物語的女性》書中寫道:「紫式部可能在她丈夫藤原宣孝去世那年(1001年)就開始動筆,並完成部分的《源氏物語》,因此聲名大噪,才被彰子邀入宮中,繼續撰寫《源氏物語》。」
 
茂呂美耶在《物語日本》一篇談「隨筆文字之祖」的文章中,就把紫式部和《枕草子》的作者清少納言,平安時代(西元794~1192年)兩大才媛互相比較。清少納言離婚後二十八歲入宮伺候一條天皇的中宮「定子」,聰明機智、溫柔明朗的個性,馬上變成宮廷「文藝沙龍」的紅牌要角。定子失寵病逝後,中宮換成彰子,紫式部就取代清少納言的位置。紫式部曾在日記中批評清少納言的漢字文章。看起來茂呂美耶似乎比較欣賞清少納言的寬宏氣度。
 
這部由紫式部所寫的作品,登場人物超過400人,被視為世上最早的長篇小說,也是日文系學生必讀的日本文學經典之一。故事描述「光源氏」是天皇「桐壺帝」之子,具有出眾的才貌與魅力,但因母親「桐壺更衣」出身低微,被其他后妃輕視欺負,在源氏小時候就過世了;桐壺帝為了不願源氏捲入宮廷鬥爭,將他降為臣子階級。自小失去母親的源氏,戀慕著桐壺帝的年輕新妃「藤壺」,因藤壺與源氏的母親桐壺更衣面容相似,源氏便在繼母藤壺身上找尋母親的身影,但因倫常與階級的阻礙,這份感情只能壓抑在心底。
 
《源氏物語》便是書寫源氏一生周旋在眾女子之間的愛戀情事,也記載著當時宮廷生活的食衣住行。書中時時可見男女互訴鍾情的短歌,更是優美而雋永的日本詩歌。
 
《源氏物語》在日本文化中具有舉足輕重的經典地位,從文學、藝術到影劇、漫畫,雅俗共賞,影響層面相當廣泛。並且翻譯成11種語言的版本,其中,英文版《The Tale of Genji》早在1882年就出現,新譯的法文版《Le Roman du Genji》更在2008年剛剛出版。
 
為了紀念《源氏物語》一千年,日本各地舉辦「源氏物語千年紀」活動,包括各種展覽、演講、出版品、電視特別節目,甚至有「源氏物語之旅」的旅遊行程。
 
 
例如,位於琵琶湖南邊的石山寺,相傳是紫式部當年寫作《源氏物語》的地方,石山寺號稱《源氏物語》發祥地,此處就有紫式部的雕像;今年,這裡特別設置「源氏夢回廊」,一整年都可以在石山寺不同殿堂中,參觀和紫式部有關的展覽。包括展出刺繡、「千年之戀」電影戲服、田邊聖子《源氏物語》白話版的原稿等。 
京都則邀請專家解說紫式部筆下所描繪的典雅日本女性、和歌、日式庭園以及音樂演奏會與朗讀活動。位於京都南方宇治的「源氏物語博物館」,更是尋訪這部經典作品不可錯過的重要據點。
 
源氏物語是以御所為舞台而開始。
京都御所位於京都御苑內,北朝時期的光嚴天皇於公元1331(元弘元)年將此定為皇居。自南北朝至明治期間延續500餘年。現在的御所為公元1885(元弘元)年重建。京都御所的正殿叫做紫宸殿,而清涼殿則是天皇日常生活的場所。御所內處處給人以平安朝優雅的歷史氣息,遊客可在此感受日本皇族往日優雅生活之一端。與京都御所相隔不遠還有一處仙洞御所,是上皇後水尾天皇的居所, 京都御所除春秋兩季的開放期間外,參觀需事先向日本宮內廳申請。
 
過去比較常去京,不清楚遠在琵琶湖畔的石山寺,為何和《源氏物語》也有關係,後來看到一份地圖,才發現若以京都為中心,右至石山寺,上至北山,左至嵯峨野清涼寺,右下至宇治,左下至明石、須磨,足跡跨越京都府、大阪府、奈良縣、兵庫縣和滋賀縣,全都是小說的場景。
 
京都府的活動更多,大多以博物館、圖書館為主軸,包括講座、文化展、能面展、茶陶器展、繪卷展、室內樂、朗讀、舞蹈劇,還有將《源氏物語》比較西歐宮廷文學中的王妃之戀演講等。
 
源氏物語是作者紫式部在宮中擔任女官的十幾年期間所見所聞為素材,以想像主角為中心,以寫實的手法沿著她的理想想像經營出來的絢爛多采、優雅豔麗,卻又可悲可哀,有強烈無常感的故事。全書分為五十四帖,每帖有標題,有些段落可自成短篇小說,卻有一路連貫的思想。今將前幾帖情節介紹如下:
 
第一帖<桐壼>:
男主角光源氏是某朝天皇及更衣桐壼之間所生男子。
天成聰明俊美,在宮中人稱光君,受到百般呵愛。但他出生後不久,其母桐壼即因病而歿,為此光君一生,念母親,表情有一絲陰暗。十二歲時,天皇考慮其將來,賜他姓,名源氏(天皇本無姓)降為臣籍,並為他完婚,娶左大臣之女葵上。但此時源氏心中不愛葵上,而一直戀慕其父女御(妃子)藤壼,因為藤壼面貌酷似光君之母桐壼。
 
第二帖<帚木>:
源氏十七歲時與舅兄頭中將及貴公子數人談論女性,品論妍醜,才知上流社會之外也儘有各種美女,各擅媚態。回程上意外邂逅伊予介之年輕繼室,名空蟬者,徹夜談心。空蟬雖自怨身世,但以身不由己,不敢造次,只應酬一首和歌而罷。
 
第三帖<空蟬>:
源氏無法忘懷空蟬,透過其女弟子小君安排見面。
一夜聞知空蟬單身在家,乃於夜深人靜時潛入其寢室。但空蟬聞袂之聲及熏香而知源氏到,乃以金蟬脫殼之計,脫衣遁走。源氏持衣而歸,在床紙上寫和歌一首:空對金蟬殼,遙想麗人身。空蟬見歌亦應酬一首:空蟬羽沾露,悄悄濕衣袖
 
第四帖<夕顏>:
源氏去五條大街探望友人之乳母,其鄰居有女,贈歌一首曰:有心望夕顏(瓢葫蘋),白露添光花燦然。源氏設法將此女帶往別墅,當晚女子卻為妖物所祟而喪命,留下了一個三歲的女兒玉鬘。爾後源氏將此女帶走,養之如己出。但玉鬘長大後源氏卻又對之常涉綺思。
 
第五帖<若紫>:
源氏患瘧疾,乃至北山訪上人以為加持,卻意外在此見到日夜思慕的帝妃藤壼,兩人似有宿世之緣,竟爾踰越不可踰越之關係。藤壼後來因此懷孕產下一子,帝為己出,甚喜,後來踐位為天皇,而這位天皇多年後聞知源氏是其生父,遂找機會封源氏為準太上皇,御駕巡行時與之俱行,輦駕華麗,隨從眾多,極一時之盛,這是源氏一生最得意的一段日子。
 
先是,源氏尚年幼時,有高麗相師為源氏相命,批曰:極貴之人,有人主之分,但不可為帝,然亦不能以人臣而終。又說子女三人,一為帝,一為后,一為太政大臣(首相),後來全部兌現。
 
源氏享壽五十歲,情節到第四十二帖而歿。從四十二帖至五十帖的男主角為源氏之子名薰。這位薰實際上不是源氏所生,而是源氏舅兄頭中將之子,名柏木者與源氏之妻女三宮通而生下的兒子。源氏無意中發覺此事,回想自己與藤壼間的事情,暗驚輪迴報應之可怕。
 
 
源氏物語之情節,另外有大臣及宮廷間鉤心鬥角,爭權奪利之經過,以及當時權朝野之藤原宗族,及從這宗族分枝出去的各家族與其他世家大族間之糾葛,兒女間,甚至不同輩份的男女間的錯綜複雜的恩仇愛恨及詩歌應酬。這些事蹟,皆是作者紫式部曾經觀察體會,並在紫式部日記中記述、批判的。
 
紫式部於二十餘歲時嫁四十多歲的藤原宣孝,在當時算很晚婚,而且嫁了年紀大一倍的男人,為何如此,後世一直懷疑她可能婚前曾有不愉快的男女關係,但無從考證。在日本,女人的生平是很難考據的,因為活著的時候無人重視,成名之後的記錄也因年代久遠而湮沒。但已知的是她婚後兩年就成寡婦。只生一女賢子。寡居數年後,於約三十三歲時入宮擔任中宮侍從,一做十幾年,源氏物語的素材,大部份由這時代的觀察、體會,及參與而獲得。
 
紫式部入宮擔任中宮侍從是由中宮彰子的父親藤原道長推薦進宮的。
藤原道長當時身兼天皇的岳父、關白(相國),及藤原宗族的族長,位極人臣,炙手可熱。其女彰子為一條天皇之后,其餘三個女兒也分別嫁給皇族,後來皆成皇后,故道長一生掌握國政數十年,曾作和歌曰:天下當我有,望月不曾缺其得意之狀,可見一斑。
 
當時的權臣,常常將自己人薦入大內,監視皇族,兼通消息。一說以為紫式部是道長的情婦,以中宮侍從之名,為道長做間諜工作。但據紫式部日記(紫式部另一部重要著作)記載:道長曾夜叩紫式部之房門。紫式部不肯開門,只聞道長在門外作和歌曰:夜深水雞鳴,叩門何不開。紫式部當即答曰:夜深水雞鳴,開門怕有悔。終不開門。後世議論此事,或認為紫式部潔身自愛,或認為紫式部那晚上不開門,不見得每次都不開門。以道長之權勢身份,似不會去叩一個不會開門的女子的門,這是題外話。
 
當時的「紙」是非常非常稀有昂貴的物品,若非賞賜,一般人拿不到也負擔不起。所以還有一種說法是藤原為了幫助自己的女兒彰子能夠受到天皇寵愛,找紫式部撰寫《源氏物語》,再由彰子說故事來吸引天皇上門求歡。後宮粉黛三千,比美麗永遠比不完,有「學養」的妃子更具魅力!平安時代的「攝關政治」,大權掌握在攝政、關白這些天皇外戚手上,要實際掌握政權就要想辦法先讓女兒入宮,並生下皇子,再扶持外孫成為皇太子,下一步就是幫助皇太子正式就位為皇上,藤原時代從西元858年到1016年,就是用這種方法掌握政權。
 
當時的貴族婚姻是「訪妻制」,女子婚後仍住在娘家,女婿不來,丈人、妻舅軟硬兼施,連哄帶騙也要設法逮人。如果以《源氏物語》全書中,長得貌不驚人,甚至列為「醜女」的末摘花為例,源氏後來雖然看清她的長相,也識破她的琴藝、和歌皆不佳,中間甚至一度忘了她,但後來看到末摘花依然守在雜草叢生、連盜賊也過門不入的荒廢舊居中,一心一意等待,大受感動,下定決心一輩子都要好好照顧她,兩年後真的將這位馬臉象鼻的癡心小姐迎入二條院享福。
 
還有一位「花散里」,即令源氏與她聚少離多,她永遠一如往昔,毫無怨恨之色,源氏最後也將她迎入改建後的二條院,和末摘花都安置在東院。但花散里是一位能讓源氏信任的女子,源氏託花散里擔任自己兒子夕霧的監護人,從夕霧口中我們才知道:「這位繼母長得真是難看,但父親竟然連這樣的人也捨不得!」夕霧後來發現父親喜歡的是花散里柔順可親的性情。過幾年源氏又將花散里移到「夏之御殿」,四周水晶花籬為垣,清涼泉水,濃蔭夏木,院內遍植夏花,排場不亞於最美的紫之上夫人,源氏死後還將二條東院賞給花散里,花散里在夕霧的照顧下,安享晚年。
 
這兩位其貌不揚的女子,下場都比美女空蟬、夕顏、紫之上、朧月夜,還有第二代的大女公子、浮舟這對同父異母的苦情姊妹花幸運,由此推論《源氏物語》的背後,也許另有推手,就是希望女婿好好疼惜女兒的那位泰山大人。
 
在那樣的時代氛圍下,女人十分脆弱無奈,她們的一生幾乎都被命運的簾幕豢養在小小的格子門內,瘦弱、多病、蒼白、哀怨,彷彿皆是為了償還風流債而生,了卻夙願而死。紫式部感慨「這個惡濁可欺的末世……總是越來越壞」,《源氏物語》由盛而衰的荒涼頹圮,比曹雪芹的《紅樓夢》早了七百年。
 
但紫式部部置身奢華多采的宮中生活圈裡,似乎內心並不怎麼喜歡這個生活環境。唯其如此,故能以冷靜的心智、敏銳的觀察、取材構思,寫成日本文于史上空前絕後的傑作。
 
《源氏物語》千年紀:「宇治十帖」
 
宇治市在京都府南部,鄰接京都市的東南方,自古以來就是連接奈良和京都的通路──宇治川的渡河地點,所以作為交通要衝十分繁榮。這裏有橫跨在宇治川上、已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平等院以及作為日本最早的神社建築的宇治上神社。
 
宇治將《源氏物語》當作重整城巿的主題,以「《源氏物語》博物館」為核心,利用模型及影像,復刻「宇治十帖」,介紹最後的人物「浮舟」
 
紫式部著的《源氏物語》,全書五十四帖,最後十帖內容以宇治地區為主舞台,因此稱為《宇治十帖》,四十五帖以橋姬為序幕,第五十四帖再以夢浮橋結束,瀰漫著輕霧的宇治川是《源氏物語》末章不可或缺的舞台場景《源氏物語》。
 
第四十五帖<橋姬>:
對自己身世感到不安的薰君,開始頻繁往返於皈依佛門的光源氏的異母胞弟--八宮的宇治山莊。有一次八宮不在,薰君偷窺到兩個公主的合奏,被姐姐大君吸引,二人遂開始了書信往來。薰君從八宮山莊的女官那兒得知自己並非光源氏真正的兒子,大受刺激。一次,薰君把在宇治的經歷告訴匂宮,勾起了匂宮對公主的愛慕之情。
 
第四十六帖<椎本>:
宮在參拜初瀨寺後回來的路上,在宇治與從京城趕來迎接的薰君一道設宴,欣賞管弦。而後,回到京城的宮,從八宮來信的機會中,開始與大君的妹妹中君互通書信。而另一方面,薰君對大君的愛慕之情與日俱增。不久,八宮將公主們的後半生託給薰君後,就在山寺中靜寞地圓寂了。薰君在多方照應著公主們的生活中,對姐姐大君的思念也不斷加深。
 
第四十七帖<總角>:
八宮的周年忌日那天,薰君向大君吐露了心聲,但打算終生不嫁的大君卻勸他與妹妹中君結婚。未能遂願的薰君想通過匂君和中君的結合來贏得大君的芳心,遂想方設法撮合二人。但是,由於匂君遲遲不來訪,深感責任重大的大君終於因過度悲傷而臥床不起。在前來探望的薰君的捨身看護下,大君終於打開了心扉,在薰君的懷中去世了。
 
第四十八帖<早蕨>:
繼父親之後又失去了姐姐的中君每天寂寥度日。薰君從中君身上看到了死去大君的身影,開始對她寄予了複雜的感情。不久,中君被迎娶到匂宮的二條院,過著幸福的生活,然而薰君卻不斷去拜訪,匂君漸生醋意。
 
第四十九帖<宿木>:
帝希望薰君與女兒二宮結婚,薰君不情願地答應了。另一方面,匂君決定和左大臣的六君結婚。薰君表達了對中君的思慕之情,懷著匂君之子的中君告訴薰君,還有個長得酷似大君的異母妹妹浮舟。去宇治時,薰君窺探到了浮舟的樣子,被她酷似大君的模樣深深打動。
 
第五十帖<東屋> 
浮舟是侍奉八宮的中將君與八宮所生的公主。曾經有過求婚者,但其目的卻是貪圖浮舟養父的財產。婚事未談成的浮舟寄身於中君家。在那裡被偶然邂逅的匂宮示愛,大為吃驚的母親把浮舟遷移到了三條的小屋。得知浮舟消息後的薰君收養了浮舟,並遷回宇治。雖然他憐愛浮舟,卻還是有時會想起大君,不禁落淚。
 
第五十一帖<浮舟>:
匂宮忘不了浮舟而尋找其芳蹤。他得知薰君將她藏匿於宇治,便乘著黑夜偽裝成薰君,強行與她私定終身。剛開始大為震驚的浮舟,逐漸被匂宮的熱情所吸引。而另一方面,得知此事的薰君沒有放棄浮舟,反而嚴加戒備以使匂宮無法靠近。在穩重而誠實的薰君和熱情的匂宮之間難以抉擇的浮舟,最終決意一死而離開山莊。
 
第五十二帖<蜻蛉>:
浮舟失蹤,山莊的人們都惶然失措,但由於杳無音訊,只好認為亡故,舉行了形式上的葬禮。匂宮因悲傷過度而臥床不起。薰君則在京都一面奢華度日,一面回憶著死去的大君、讓給匂君的中君、杳無音訊的浮舟和與八宮有關的公主們,沉浸在悲傷的思念之中。
 
第五十三帖<習字>:
欲輕生而徘徊於宇治河畔暈倒的浮舟被橫川的僧都救起,並得到其妹妹尼的悉心看護,身體逐漸復原,悲傷於本非所願的僥倖存活,終日以淚洗面。爾後,因被妹尼的亡女的夫婿求婚,而削髮為尼,過著安靜的生活。這件事不久就傳到了忘不了浮舟而沉浸在悲思中的薰君耳中。
 
第五十四帖<夢浮橋>:
薰君找到橫川的僧都,確認了浮舟還存活於世,遂讓浮舟的弟弟小君拿著給橫川的僧都的信和寄予自己相思之情的信,送至小野鄉。浮舟心緒紊亂,說他認錯了人而拒絕見小君。從小君回來後的表情已察覺到了一切的薰君,懊悔不應把信交出去,擔憂是不是有人像自己從前那樣,把浮舟藏起來了。
 
宇治市在京都府南部,鄰接京都市的東南方,自古以來就是連接奈良和京都的通路──宇治川的渡河地點,所以作為交通要衝十分繁榮。這裏有橫跨在宇治川上、已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平等院以及作為日本最早的神社建築的宇治上神社。
 
宇治上神社:
明治維新以前,一直稱為“離宮上社”。
供奉之神是應神天皇和其皇子菟道稚郎子以及兄長仁德天皇。社內正面的拜殿建於鐮倉初期,繼承了寢殿的建築風格。特別是採用了“縋破風”手法的殿頂更是美麗絕倫。正殿建於平安時代後期,為我國現存最古老的神社建築。三座內殿一列排開,採用了共同的屋頂覆蓋的特殊形式,而位於左右神殿的蛙腿形裝飾則是作為修建年代的重要依據。
 
平等院:
1994(平成6)年被列入“世界遺產”的平等院,亦因十圓硬幣上的裝飾圖案而聞名。
它是平安時代後期,藤原賴通將父親藤原道長的別墅改建為寺院而來。鳳凰堂由安放有阿彌陀如來像的中堂、左右兩邊的翼廊和背面的尾廊組成。殿堂和水池融為一體的淨土庭園美不勝收,以至於被指定為史蹟名勝庭園。據說其優美的景致意喻著平安貴族們憧憬的西方極樂淨土。
 
平等院位於宇治川西岸。
11 世紀中葉,當時的統治者藤原賴通把他父親藤原道長的別墅改為寺院,成為平等院的前身。平等院鳳凰堂是國寶,面對阿宇池而建,裏面安置著阿彌陀如來像,傳說是當時一位貴族在夢中見到了極樂淨土就照那樣子建了這座鳳凰堂。
 
宇治川的東岸除宇治上神社以外,還有安置著木造阿彌陀如來像的三室戶寺,中國僧人隱元開設的、在建築樣式和儀式規矩上保留了中國風格的萬福寺等寺院,都是值得一看的歷史古蹟。
 
「宇治」原指宇治綠茶,即以京都府宇治市周邊地區所生產的日本茶,起源可上溯至鎌倉時代。至室町時代,宇治周邊地區所生產的茶被分類為高級綠茶,以「宇治玉露」最著名。
 
《源氏物語》千年紀:一代才女作者紫式部

日本平安時代女性文學家。出身貴族、書香門第,父兄皆善漢詩和歌。本姓藤原,一般認為其名不可靠,亦有人認為其本名為藤原香子或藤原則子。幼時從父學習漢學,尤其鍾愛漢籍《史記》和白居易的詩文,通曉音律和佛典。

1004年4月,紫式部喪夫寡居,同年秋開始創作《源氏物語》。36歲那年冬天,紫式部受召入宮侍奉一條天皇中宮藤原彰子。"紫"取自物語中主要人物紫之上, "式部"來自其父兄的官職「式部丞」。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源氏物語》;作品描寫人物心理細膩,文字典雅,情節曲折,被認為是世界最早的長篇小說,對往後日本文學之影響極大。為日本古典文學的巔峰之作,集歌物語和傳奇物語兩者之大成,有「日本的紅樓夢」之稱。一九六四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紫式部選定為「世界五大偉人」之一。另著《紫式部日記》,概成書於西元1010年秋。

《源氏物語》是一部長篇巨作。全書結構龐大,組織嚴密。敘述故事及於三代,登場人物多達數百人,採用一貫的寫實手法(作者於螢帖發揮其有名的小說論,本書之寫作實可視為其理論之實踐),於人物性格、心理狀況多有極精確的表現,尤擅長情緒之摹描,景物之堆砌。以紫式部身為宮廷女官,《源氏物語》之寫作蓋旨在為宮中貴族閨秀們講述之用,故行文緩慢委婉,文筆細膩典雅,充分表現平安朝貴族的優閒生活情調。其書雖採用古典日文書寫,且夾雜和歌甚多(共有七九五首),然而字裏行間隨處可見深受我國唐代以前文學之影響,則又因平安時代日本文壇崇尚中國文學、漢詩、和歌,乃至物語之寫作無不競以模倣中國文學為榮。紫式部雖為女作家,而出身於書香門第,耳濡目染,加以本身之才質,故能融會貫通所讀諸漢詩文而採擷入文。《源氏物語》為日本古典文學之瑰寶,日人自詡為世界第一長篇小說,而近來西方文壇亦已公認其成就及價值,實在不無道理。

註解 :
一條天皇
980年7月15日1011年7月25日日本第66代天皇在位期間是986年1011年,名叫懷仁。 
他是圓融天皇的第一皇子,母親是藤原兼家之女詮子。一條天皇的父帝圓融天皇除去他之外,沒有其他子女,因此一條天皇為獨生子。
 
永觀2年(984年),還在花山天皇的時代,就被立為皇太子986年8月1日,因為花山天皇出家,七歲的皇太子即位(一說是兼家為了讓孫子早點即位而實行的陰謀)。立冷泉天皇的皇子居貞親王(三條天皇)為皇太子,攝政由藤原兼家擔任(之後為關白)。
 
兼家死後由長男道隆等外戚繼續擔任攝政與關白,並且讓女兒定子入宮做皇后,道隆於長德元年(995年)病逝。取而代之的是由其弟道兼就任關白,但他七天後也死了,之後道隆之子伊周與道隆、道兼之弟道長相爭,道長得到勝利,掌握實權。道長將女兒彰子也送入宮,成為與皇后定子位階相等的中宮,開了一帝二后的先例。
 
一條天皇的時代,也是道隆、道長兄弟與藤原氏權勢達到頂峰的時代,而服侍皇后定子的清少納言與服侍中宮彰子的紫式部和泉式部等人,使平安時代女流文學得到發展。天皇本人對文藝方面也相當關心,留下『本朝文粹』等詩文。他對音樂也很有專長,擅長吹笛。此外,他為人溫和而好學,得到很多人的仰慕。
 
根據他在位時的里內裡(臨時皇居)之名「一條院」而給他這個追號明治以後,廢除院號,從此正式稱為「一條天皇」。葬在京都市右京區龍安寺圓融寺北陵。之後全部天皇在皇居宮中三殿之一的皇靈殿祭祀。
 
註解 :
中宮
最早,中宮是用於代稱(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
自從村上天皇女御藤原安子為皇后時,中宮就此成為皇后代稱。之後在平安時代一條天皇時,時權臣藤原道長逼使一條天皇立了兩位皇后,並為此將中宮和皇后分出不同的解釋,將新立的皇后稱為中宮,造成一帝二后。
 
此後歷代天皇在立后時,多先立為中宮,日後再立第二位皇后時,便將先前的中宮擢昇為名義上較高的皇后,新立的第二位皇后則是中宮。中宮雖再各方面的待遇和地位等同於皇后,但嚴格而論,中宮只是近似於皇后的妃子而非皇后。
 
在上下任天皇交替時,若是前代天皇之皇后未發下退出皇后一職的詔令時,新任天皇的正妻只能稱為中宮。由於目前日本皇室實行一夫一妻制,因此中宮這個位號以不再使用。而最後一位中宮是光格天皇的中宮欣子內親王
 
 
詩魔」白居易紫式部鍾愛詩人
 
白居易
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生於唐代宗大曆七年,卒於武宗會昌六年。
貞元進士,官至校書郎、贊善大夫,後因宰相武元衡事貶江州司馬長慶年間(821年-824年)任杭州刺史寶曆二年(825年),調任蘇州刺史,後任太子少傅,因不緣附黨人,乃移病分司東都。會昌二年,以刑部尚書致仕,最後卒於洛陽的香山。
 
白居易文章精切,尤工,作品平易近人,老嫗能解,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晚年放意詩酒,號醉吟先生初與元稹相酬詠,號為「元白」,又與劉禹錫齊名稱為「劉白」。著有《白氏長慶集》等。尊號為「詩魔」。
 
他的詩歌現存近3000首。
他曾將自己的詩分為諷喻、閒適、感傷和雜律四類。他最為重視的是諷喻詩。但他影響最大的是新樂府詩。代表作《新樂府》50首,集中體現了詩人「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的詩歌理論,對當時社會的諸多問題提出了比較系統的規諫之辭。
 
白居易的感傷詩中最有名的是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長恨歌》描寫唐玄宗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故事。前半篇對唐玄宗的好色荒淫,不理朝政而導致安史之亂有所諷刺,這是引起「長恨」的原因。後半篇卻以充滿同情筆法描寫唐玄宗的相思之情,使全詩的主題思想從諷刺轉為同情和美化李,楊的執著愛情。這是長恨的正文。在藝術的表現上,前半篇寫實,後半篇穿插虛構的情節和幻想的仙境。全詩語言聲調優美,抒情和敘事交融一體,有很高的藝術成就。
 
白居易的詩歌平易淺進,在當時已經流播很廣,甚至遠及「日本、暹羅(泰國)諸國」。 
長慶年間(821年-824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見杭州有六口古井因年久失修,乾枯無水,便主持重修六井,以利農田灌溉。又見西湖舊堤倒塌,往往造成農田乾旱,因此修建一道從西湖斷橋到孤山的長堤,在堤的兩岸栽種楊柳,既修水利又美化西湖;後人稱這條長堤為白堤
 
寶曆二年(825年),白居易調任蘇州刺史,為了便利蘇州水陸交通,開鑿了一條長七里西起虎丘東至閶門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叫「七里山塘」,簡稱「山塘街」。
 
唐時官員流連妓院風氣興盛,清人趙甌嘗有描繪其時之詩曰:「風流太守愛魂銷,到處春翹有舊游;相見當時疏朝綱,尚無官吏宿娼條。」《舊唐書·白居易傳》載:「初,居易罷杭州,歸洛陽,于履道里得故散騎常侍楊憑宅,竹木池館,有林泉之致。家妓樊素小蠻者,能歌善舞。」白居易作詩讚道:「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後世小說家多有描述其私生活,真實與否,或未可知。如北宋錢易《南部新書》載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嘗蓄妓,「白樂天任杭州刺史,攜妓還洛,後又遣回錢塘。故劉禹錫有詩答曰:『其那錢塘蘇小小,憶君淚染石榴裙。』」。元、白二人交情好,有時相易其妓。1997年,舒蕪在《讀書》雜誌第三期上發表《偉大詩人的不偉大的一面》,指責白居易狎妓而不尊重女性。寶曆中赴蘇州刺史任上,白居易詩《對酒吟》中已經可以看到家妓的描寫:「公門衙退掩,妓席客來鋪。履舄從相近,謳吟任所須。」白居易的《江南喜逢蕭九徹,因話長安舊遊,戲贈五十韻》寫盡了妓院的風情萬種。
 
 
 詩魔」白居易紫式部鍾愛詩人
 
《長恨歌》 唐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地轉迴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霑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子弟白髮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 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裡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雲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裡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宮詞》 唐白居易
淚盡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
紅言未老恩先斷,斜倚薰籠坐到明。
 
詩魔」白居易紫式部鍾愛詩人
 
《琵琶行》 唐白居易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
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閒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
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鎗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沈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 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城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絃絃轉急。
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五弦》 唐白居易
清歌且罷唱,紅袂亦停舞。趙叟抱五弦,宛轉當胸撫。
大聲粗若散,颯颯風和雨。小聲細欲絕,切切鬼神語。
又如鵲報喜,轉作猿啼苦。十指無定音,顛倒宮徵羽。
坐客聞此聲,形神若無主。行客聞此聲,駐足不能舉。
嗟嗟俗人耳,好今不好古。所以綠窗琴,日日生塵土。
 
《五弦彈》 唐白居易
五弦彈,五弦彈,聽者傾耳心寥寥。趙璧知君入骨愛,五弦一一為君調。
第一第二弦索索,秋風拂松疏韻落。第三第四弦泠泠,夜鶴憶子籠中鳴。
第五弦聲最掩抑,隴水凍咽流不得。五弦並奏君試聽,淒淒切切復錚錚。
鐵擊珊瑚一兩曲,冰瀉玉盤千萬聲。殺聲入耳膚血寒,慘氣中人肌骨酸。
曲終聲盡欲半日,四坐相對愁無言。座中有一遠方士,唧唧咨咨聲不已。
自嘆今朝初得聞,始知孤負平生耳。唯憂趙璧白髮生,老死人間無此聲。
遠方士,爾聽五弦信為美,吾聞正始之音不如是。
正始之音其若何?朱弦疏越清廟歌。一彈一唱再三嘆,曲淡節稀聲不多。
融融曳曳召元氣,聽之不覺心平和。人情重今多賤古,古琴有弦人不撫。
更從趙璧藝成來,二十五弦不如五。
 
《長相思》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友人夜訪》 唐白居易
檐間清風簟,松下明月杯。
幽意正如此,況乃故人來。
 
《寄張十八》 唐白居易
饑止一簞食,渴止一壺槳。出入止一馬,寢興止一床。
此外無長物,於我有若亡。胡然不知足,名利心遑遑?
念茲彌懶放,積習遂為常。經旬不出門,竟日不下堂。
同病者張生,貧僻住延康。慵中每相憶,此意未能忘。
迢迢青槐街,相去八九坊。秋來未相見,應有新詩章。
早晚來同宿,天氣轉清涼。
 
《花非花》 唐白居易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賦得古原草送行》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
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 唐白居易
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田園寥落干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
弔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問劉十九 》 唐白居易

綠螘新醅酒,紅泥小火壚。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台長: 讀.冊.人
人氣(11,576) | 回應(17)| 推薦 (8)| 收藏 (0)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人生:人間書房 |
此分類下一篇:書之歲華:閱讀,改變人的力量
此分類上一篇:重陽寒露:「朝真禮斗」消災解厄,平安是福!

讀.冊.人
《慈烏夜啼》 唐白居易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
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
2008-11-07 13:29:53
讀.冊.人
二十四節氣:立冬

立冬
在11月7-8日之間,即太陽位於黃經225°。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中國又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立冬節氣,高空西風急流在亞洲南部地區已完全建立。此時高空西風南支波動的強弱和東移,對江淮地區降水天氣影響很大。當亞洲區域成緯向環流,西風南支波動偏強時,會出現大範圍陰雨天氣。此外,緯向環流結束和經向環流也會建立,並有寒潮和大幅度降溫。

立冬前後,中國大部分地區降水顯著減少。
中國東北地區大地封凍,農林作物進入越冬期。中國江淮地區的「三秋」已接近尾聲,中國江南則需搶種晚茬冬麥,趕緊移栽油菜,中國南部則是種麥的最佳時期。另外,立冬後空氣一般漸趨乾燥,土壤含水較少,中國此時開始注重林區的防火工作。
2008-11-07 13:31:52
讀.冊.人
明 馮夢龍.山歌
不寫情詞不寫詩,一方素帕寄心知。
心知接了顛倒看,橫也絲來豎也絲,
這般心事有誰知。

馮夢龍
1574年-1646年,明代文學家、戲曲家。字猶龍,又字子猶,號龍子猶、墨憨齋主人、顧曲散人等。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

他的作品比較強調感情和行為,最有名的作品為《古今小說》(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合稱「三言」。

馮夢龍少時有才情,
「酷愛李氏(李卓吾)之學,奉為蓍蔡」。博學多聞,廣為同輩所欽服。為人曠達,不拘一格。曾與文震孟、姚希孟、錢謙益等名人結社作文。屢考科舉不中,落魄奔走,以坐館教書為生。天啟六年,魏忠賢黨逮捕周順昌,馮夢龍也在被迫害之列。馮夢龍發憤著書,完成《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的編纂工作。

「三言」共一百二十篇,多為宋元明話本中藝術佳作,歷來被讀者稱譽。同時期的小說家凌濛初在其《拍案驚奇·序》中指出:「獨龍子猶氏所輯(喻世)等諸言,頗存雅道,時著良規,一破今時陋習。而宋元舊種,亦被搜括殆盡。肆中人見其行世頗捷,意余當別有秘本,圖出而衡之。不知一二遺者,皆其溝中之斷,蕪略不足陳已。」晚年馮夢龍仍孜孜不倦,繼續從事小說創作和戲曲整理研究工作。又曾從事《古今譚概》、《太平廣記鈔》、《智囊》、《情史》、《太霞新奏》等的評纂工作。
2008-11-07 13:37:34
brsuny
立冬囉!
是否有進補?
最近天氣變涼囉!
請多保重!

冬一直是我喜愛的季節。或許是因為可以理所當然地用厚重的冬衣把自己藏起來,隱身遁跡於緜緜冬雨與沆碭雪霧之間,靜心沈澱。也或許是為了品味溫情,就必須等到最凜冽的時序。「木落水盡千崖枯」的時節,或許正是「迥然吾亦見真吾」的契機。當外在的物色芳華已然凋零不足為惑,恰好內省放空、自命自度,也沒有什麼需要和別人比較。也許生活索然得了無奇遇、浪漫與冒險,縱然「相對坐調笙」的愛人可遇而不可求,自己在陋室裡纖指破新橙、茶鼎烹活火,不也是一種幸福嗎?
2008-11-08 17:39:33
曼殊沙華
源氏物語也是我一直想拜讀的文學作品, 但是去書局找時發現, 竟然比紅樓夢還要大作, 最簡版的也要分上中下冊. 怕工作忙碌會看不完, 只要望塵莫及, 等手上都沒書單時再來拜讀了!^^""
2008-11-08 18:50:47
X96
紫式部是我的偶像呢
這部書怎麼看都不膩
很纖細雅致的生活情趣
2008-11-08 22:51:03
Kaneshiro
源氏物語,久聞其名,不知您推薦哪一譯本呢?謝謝。
2008-11-09 00:08:57
版主回應
Kaneshiro 您好:

歡迎您來;
關於《源氏物語》翻譯版本很多,自己除了日文版閱讀之外,曾買過豐子愷先生與林文月老師翻譯的作品,其中林文月老師的翻譯版本自己最喜愛。
2008-11-11 11:56:07
瑪友友
時序已進入冬季,氣溫驟降,該注意保暖,請多保重身體。

白居易描寫秋冬的詩,有"冬初酒熟"二首


霜繁脆庭柳,風利剪池荷。
月色曉彌苦,鳥聲寒更多。
秋懷久寥落,冬計又如何。
一甕新醅酒,萍浮春水波。

酒熟無來客,因成獨酌謠。
人間老黃綺,地上散松喬。
忽忽醒還醉,悠悠暮複朝。
殘年多少在,盡付此中銷。
2008-11-09 16:36:16
秘密阿姨(林仲秋)
天涼了
小心保暖.....
2008-11-09 17:41:17
版主回應
感謝送來溫暖與關心
一樣的祝福給朋友您
平安是福
健康最好
2008-11-11 12:16:15
楊風
真是日本通
源氏物語達人
很久以前就想買一本來看
卻一直鼓不起勇氣來
2008-11-11 10:47:46
版主回應
前輩您好:

歡迎您來;
感謝前輩的留言肯定,後學實不敢當。
緣起當年時代背景,嘉義老家家族多人留日,先父在日本出生,自懂事以來,日語一直是長輩慣用語,日本是個不陌生的國度與文化。

前輩您過謙了!
2008-11-11 12:14:14
一一/小颱風
讀冊人大哥平安~

您真是博學多聞~
只是~建議大哥是否能將字型放大些^^|||
一一讀來會比較順利

天冷,您要記得添衣、保暖!

近日因一一眼疾發作
不耐久讀~
您近幾期的作品大多沒有讀完整^^|||
如字型能放大些,會更有助閱讀^_^

謝謝您多次的探望~^_~(前一陣子真的是眼睛劇痛無法回訪~^^|||)

午安~
2008-11-11 11:50:37
版主回應
小才女 您好:

歡迎您來;
感謝細心叮嚀與關心,衷心期盼一一眼疾早日康復。

這幾天低溫來襲,
細雨飄飄,更添寒意,更易受寒。
祝福每位來訪的朋友與關心的人,都能無病無痛,雖然景氣不佳,健健康康,平安是福。
2008-11-11 12:03:41
惜別會
讀冊人哥哥真是博學﹗
2008-11-11 14:06:00
秋風
這書我國中時代看的
有些似懂非懂
如今再看一遍您的介紹詞
真懂啦
2008-11-11 17:48:39
紫白馬
我一直想要學習中國的文學
可是在高中的時候
我卻學的一踏糊塗...
2008-11-11 19:38:35
郭嘉
十個世紀,千歲生日。
後學喜歡【瀨戶內寂聽】說的話:
如果要找一本濃縮日本文化的書,源氏物語是最好的選擇。
因為它呈現日本最完整的臉。
如果,沒有時間閱讀的朋友,
在這裡,你可以有幸見到台長用心完整的介紹及書評。
2008-11-19 23:02:58
我粉棒
詩酒舊拋身外累
琴書新結靜中緣
2008-11-20 00:51:25
荷塘詩韻
好風采 ^-^

1 這回行程中 有一宿 住 琵琶湖畔 清晨曙光輝映湖水 別有一番風情 ...

2 原來 讀冊人家族 與日本淵源深厚呢 ...早年
能留日 是優秀的 書香門第 呢 ..

書 永遠沒有 讀完的時候 藉你的視窗 開拓視野
2008-12-04 14:39:31
版主回應
荷塘詩韻您好:

歡迎您來,
很羨慕朋友這趟美麗的日本行大阪行,想必一定收穫盈囊。

當時嘉義地區,確實有許多年輕學子負笈東瀛求學,以學醫者居多,當時的祖父與他的堂兄弟們離開家鄉,受教於當時的東京帝大,那是發生於日本統治台灣時期的時代。

對自己而言,
那是一段家族的歷史,因為聯姻的緣故,日本確實不是一個陌生的國度,過去每年都有機會陪家中長輩去京都省親。

秋天,是京都最精彩的季節,滿山遍野的紅葉。
這時的京都,天空特別的高爽蔚藍,空氣也特別的清淨透明,一切的一切,彷彿都要趕在白雪覆蓋大地之前,釋放出最燦爛最醇美的能量。

冬天,是京都最有禪意的季節。
寺院裡白茫茫、河道上霧渺渺,日本文化中的枯淡寂清,簡樸美、清淡美,都隱藏在京都的冬天裡。北野天滿宮的蠟梅,則是冬季裡唯一的一抹酡紅。

自己學得是企業管理,是很平凡的一介上班族,心懷知足與感恩,惟願家人平安與健康。

人生猶如一本書。
自己人生閱讀,閱讀人生。
2008-12-04 15:30:41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