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1-07 10:55:27| 人氣9,733| 回應8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夢想之路:新的美國夢,新的美國價值

 
 
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新的美國夢,新的美國價值
 
這是舉世震動的時刻。建國兩百多年後,美國誕生了第一位黑人總統。歐巴馬,這位兼具黑白血統的美國之子,適切填補了美國夢因種族瓶頸而長期缺漏的拼圖,也激發了美國人對於近年美國價值殞落的反省。
 
正處於金融危機、經濟低迷的徬徨時分,這次大選的高投票率,年輕選民重現投票所的人龍,顯示歐巴馬重新燃起了美國人對政治的熱情。這位進入國會山莊才三年多的新秀,高舉「改變」的大旗,一路打敗希拉蕊和馬侃,長驅直入華府。但與其說是歐巴馬締造了歷史,不如說是美國選民共同寫下了新頁,選票裡有他們對現狀的批判以及對未來的期待。
 
過去八年,布希政府的粗魯蠻橫,摧折了美國人民對共和黨的信任,這正是歐巴馬勝出的大背景。布希總統以驕橫的態度睥睨全球,不僅讓回教世界視美國為寇讎,也讓其他各國人民對美國的民主本質發生疑慮。九一一的恐怖攻擊,給美國人留下刻骨銘心之痛;隨後美國以反恐的「正義之師」為名出兵阿富汗和伊拉克,布希及其身邊一小撮政商集團又暴露出瓜分油源區肥贓的嘴臉,使美國人對美國民主精神的殞落深感羞愧。而華爾街金融海嘯累及全球經濟,更使人民對華府信心潰堤。馬侃敗選,禍因其實是在布希。
 
歐巴馬在初選打敗希拉蕊,說明許多美國人已準備好接受一個非裔總統;而他在大選中的穩健表現,也使他成功說服了不少保守選民,外界擔心的「布萊德雷效應」並未發生。這次,他攻取俄亥俄、佛羅里達、維吉尼亞、內華達、新墨西哥州等傳統共和黨地盤,顯示許多民眾卸下了對膚色的深刻猜疑,願將國家大政託付給他。美國的政治板塊原呈「兩岸藍、內陸紅」,歐巴馬則突破色彩的界際,在種族、思想、文化上皆有超越和融合,這可能是歐巴馬出線的更深遠意義。
 
歐巴馬的異軍突起,一直潛藏著若干未解的迷思,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他的政治資歷並不充足。只擔任過兩任州議員和三年多聯邦參議員,四十七歲的歐巴馬能否勝任治理美國的重責,乃至帶領美國重登領導世界的地位?這些問題,是否因為他個人傳奇受到過度炒作而被忽略了?
 
這個問題本身其實即是一個悖論。歐巴馬之所以能召喚那麼強大的能量,原因之一就在他沒有太多政治沾染,所以能帶給選民較大的想像空間,認為他有能力為華府遭既得利益者盤踞的現狀帶來改變。的確,歐巴馬一上台,馬上就要面對一個景氣低迷的美國,和伊拉克、阿富汗的撤軍問題,他沒有多少從容周旋的餘裕;但換個角度看,眼前這些僵局,恐怕正需要全新的團隊、嶄新的思維才有可能解決。
 
值得注意的是,歐巴馬本身的黑白混血、夏威夷成長、印尼繼父、回教中名等奇特背景,養成了他從「邊緣」思考的習慣;這不僅使他擅於把握平衡,他的世界觀也更趨近包容、多元的普世價值,而沒有華府中心主義的傲慢與偏見。就這點而言,他要重建美國價值,帶領美國以「多元主義」重獲世界的認同,揚棄布希「單邊主義」的霸權領導,應當可以期待。至少,美國和伊斯蘭世界的緊張關係立即可望舒緩。更別忘了,民調調查顯示,假使有投票權的話,世界各國人民願意選擇歐巴馬的比率皆超過八成,其中可能台灣亦然;這種跨國界的支持,是歐巴馬重建美國信心與價值的珍貴資產。
 
僅有一成二非裔人口的美國,誕生了一個過半數支持的黑人總統,這也許不能說美國的種族鴻溝已經全然填平,但至少大家看到了一個新的美國夢的實現。有膽識寫出這頁歷史的美國選民,值得世界為他們追求的信念喝采!
 
 
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美國首位黑人總統
 
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4日投票,美國選民共同寫下「改變」的歷史新頁。民主黨候選人歐巴馬以懸殊的選舉人票數,擊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馬侃。民調一路領先的歐巴馬,一如媒體預期奪下白宮寶座,,成為美國建國二百卅二年以來第一位黑人總統在美國政治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在這次選舉,這項關鍵時刻,改變已降臨美國。」四十七歲的歐巴馬得票率百分之五十二,至少拿下三百四十九張選舉人票,大勝馬侃得票率百分之四十六,一百六十三張選舉人票。他在芝加哥向十二萬名支持者發表勝選演說時,偶露招牌笑容,但沉穩鎮定,毫無狂喜之情。
 
歐巴馬說,如果還會有人懷疑美國是否仍是個諸事皆可能之地,不知建國先賢之夢是否存在當世,甚或質疑美國民主的力量,「今晚就是你們的答案。」
 
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創下多項紀錄,除了是第一位黑人總統外,政治資歷極淺,在伊利諾州當過七年州參議員,並於2004年當選聯邦參議員。結果這位政治新秀,卻分別在民主黨總統初選擊敗強敵希拉蕊.柯林頓,並勢如破竹吃下政壇老將馬侃,成為全世界最有權力的政治人物。
 
歐巴馬在夏威夷出生,已逝的母親是來自堪薩斯州的白人,父親是非洲肯亞人;歐巴馬小時候曾隨母親住過印尼,後來被母親送回夏威夷,由白人外祖父母撫養,讓他得以從哥倫比亞大學及哈佛大學法學院完成學業。
 
最早投票的美國東部各州,在晚間八點投票結束後就陸續開票,開票不過九十分鐘,歐巴馬已拿下極關鍵的俄亥俄州及賓州,馬侃已有吹熄燈號的準備。晚間十一點左右,歐巴馬拿下原屬共和黨囊中物維吉尼亞州後,累積的選舉人票已達220張,當時若先計入民主黨的鐵票大州加州的五十五張選舉人票,歐巴馬的票數已超過當選最低票數270票。 此時勝負已分,馬侃不久也致電歐巴馬承認敗選,並發表敗選談話,恭喜歐巴馬當選,並呼籲全美國團結與新總統共同克服挑戰,弭平歧見,恢復繁榮。 
 
觀察此次大選,歐巴馬獲勝的重要因素便是他掌握了關鍵州,在俄亥俄州、維吉尼亞州、科羅拉多州、內華達州等勢如破竹,奠定了勝利的基礎。美國總統選舉並非直選,而是採取特殊的「選舉人團」制度。各州依照人口數量,選舉人票多寡不同(共538票)。選民普選投票,「贏者全拿」,在一州普選獲勝者,可得該州全部選舉人票,再由各州的選舉人團選出新任總統。
 
除總統選舉外,美國聯邦國會也進行眾議院所有眾議員及三分之一的參議員席次改選。在歐巴馬帶領下,民主黨順利拿下兩院多數席次,將成為足以「完全執政」,擁有行政與立法優勢的強勢政府。
 
 
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金恩的一個夢 歐巴馬來圓
 
美國黑人參政是經過一番辛苦耕耘的。非裔歐巴馬此次正式披掛民主黨戰袍本身,已經將美國政治推往一個新的里程碑,更何況,他獲勝了!這不僅圓了金恩博士的一個夢,也為美國的民權運動開啟了重要新頁。
 
美國建國以來實施種族隔離主義,黑人一直沒有投票權,直至20世紀60年代才開始有鬆動的跡象。1963年8月28日,金恩博士發表了「我有一個夢」(I Have a Dream)的著名演說,這個夢就是人們不再以膚色、而是從品格來評價各色人種。美國國會在1964年通過《民權法案》,宣布種族隔離和歧視政策為非法,1965年8月通過《選舉權法》,此後美國黑人的投票率才開始顯著提高。
 
歐巴馬是移民第二代,父親是肯亞留美學生,母親是美國白人。白人在美國占7成左右,歐巴馬勝選,沒有白人選民的支持是不可能的。在金恩博士發表「我有一個夢」演說還不到50年的時間,歐巴馬當選了美國總統,「人人生而平等」不再是口號,而獲得了真正的實踐。但歐巴馬當選並不代表種族歧視的結束,只要這個現象一天沒有休止,就還有改變的空間。
民心望變 馬侃難抵擋
 
從政黨政治面來分析,共和黨籍現任總統布希做了兩任,對習慣兩黨政治的美國選民來說,本就已經是時候「換人做做看」。
 
如果布希政績傲人,也許馬侃還有機會一搏,但在布希執政期間,對外戰爭未能交出漂亮的成績單,拖累財政,加上當前金融風暴,美國經濟更是雪上加霜,聲望低迷,實是馬侃甩不掉的包袱。選前馬侃選擇對布希劃清界線,但效果終究有限。
 
這場仗馬侃打得很辛苦,在民調一路落後的情況下,他雖然宣稱自己將「逆轉」,必定會險勝歐巴馬,但選票是無情的,最後證實他還是無力回天。
 
 
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新任總統 重擔一肩挑
 
新任美國總統沒有喘息的空間,他一上任就要面臨政府有史以來最大的財政赤字及國際間如滾雪球般發展的金融風暴。此外,金融風暴促使各國與地區之間的密切結盟或合作,美國是否還能在國際間維持獨霸地位,也是新任總統必須迎接的挑戰。
 
美國財政部14日公布到9月30日為止的2008年預算赤字,打破了2004年因為減稅與對伊拉克戰爭所創下4,130億美元紀錄,狂飆到4,548億美元。很多經濟學家認為,新總統上任的第一年裡,美國的預算赤字會突破兆美元。在這樣艱困的財政環境中,歐巴馬想要兌現競選支票,降低國外戰費、對高所得美國人課稅、對大多數中低階級減稅,可能還得多費思量。
 
在布希任內,美國發動對伊拉克的戰爭,以及未簽署規範溫室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都可看出布希試圖建立以美國馬首是瞻的世界新秩序的決心。在金融風暴發生後,各國為了共商計策,誕生了新的結盟或合作,挑戰了美國在國際上的獨霸地位。未來在重要的國際合作議題上,歐巴馬還能讓美國「獨善其身」嗎?恐怕沒有那麼容易。
 
歐巴馬當選 兩岸關係如何走?
此次大選,兩位候選人對中國的立場皆未成為選戰主軸,在美國內外交逼的現實下,他們都認知到,與中國的關係必須妥善處理。
 
觀察歐巴馬對中國的態度,他曾強調在國際貿易紛爭上不會對中國讓步,也曾指控北京當局操縱人民幣匯率,助長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美國對中國紡織品的進口配額將在2009年1月到期,屆時新總統如何面對,將是絕佳觀察時機。
 
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及《台灣關係法》,歐巴馬均曾表態支持,並希望台海議題和平解決。至於執行層面部分,歐巴馬不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但稱台灣應可實質參與包括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他也表示支持對台軍售,但軍售範圍是否包括具高度爭議的潛艦和F16戰機則未置可否。
 
在選舉期間,歐巴馬的外交顧問曾稱,若歐巴馬當選,將很快訪問中國。曾希望布希總統不要出席北京奧運開幕式,也面見過達賴喇嘛的歐巴馬,就任後如何調整美國對台灣及中國的態度,兩岸都在關注。
 
 
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美國總統勝選演說 
 
哈囉,芝加哥! 
如果外頭還有人懷疑,美國是否真的是任何事都可能發生的地方,懷疑我們開國先賢的夢想今天是否依然存在,懷疑我們民主的力量;今夜,就是你們要的答案。 
 
這是個用這個國家僅見,環繞學校、教堂的無數人龍,所說的答案。這些人,苦等三、四個小時,許多還是生平頭一次,因為他們相信,這次一定要不一樣,他們的聲音就是明證。
 
這是個由不分老少、貧富、民主黨、共和黨;黑人、白人、拉丁裔、亞裔、美洲原住民;同性戀、異性戀人;肢障與四體健全者,大家共同訴說的答案。美國民眾向全世界發出訊息,我們絕非一盤散沙,也不是由紅州、藍州拼湊而成的集合體。 
 
我們現在是,未來也永遠是,美利堅合眾國。
 
感謝你們的支持
這個是引領國人把手放在歷史拱弧,再度讓它指向明天會更美好希望的答案。長久以來,這些國人一直被許多人灌輸,要嘲諷、害怕和懷疑我們自身的能力。 
 
這個答案遲遲未出現,但是今晚,由於我們在這個投票日關鍵時刻的所作所為,改變終於降臨美國。
 
今晚稍早,我接到馬侃參議員打來,態度非常懇切的電話。
馬侃參議員已打完一場漫長艱苦的選戰。他為這個他所熱愛的國家所打的仗更久,更艱苦。他為美國的奉獻犧牲,是我們多數同胞難以想像的。因為有他這位勇敢無私的領袖的奉獻,我們才能過比較好的日子。 
 
我向他道賀;也向裴林州長道賀,為他們所成就的一切。我迫不及待想和他們攜手合作,在未來數月更新這個國家的許諾。
 
我要感謝我的選舉搭檔,這位先生全心全意競選,為與他在史克蘭頓街頭一起長大的男男女女代言。在前往德拉瓦州的路上,和我一起以火車為家,他就是副總統當選人,拜登先生。
 
如果沒有過去十六年來堅定支持的摯友,我今晚不可能站在這裡。她是我家庭的磐石,我一生的最愛,國家未來的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
 
 
莎夏和瑪利亞。
我對妳倆的愛遠超過妳們想像。你們已贏得即將和我們一起到新白宮作伴的新小狗。
 
還有,雖然她已不在我們身邊,但是我知道我外婆,也和造就今日之我的家族一起在看。今晚,我想念他們。我知道,我欠他們的,無法衡量。
 
我妹妹瑪亞、艾瑪、我的其他兄弟姊妹們,非常感謝你們給我的所有支持。我很感謝他們。
還有,我的競選經理普羅費,這次競選的無名英雄,我認為他營造了美國史上最佳的政治運動。 
 
感謝我的首席競選策略顧問艾索洛,一路走來,他一直是我的得力夥伴。
感謝這個政治史上無出其右的最佳競選團隊,你們造就了這項成果,我對你們的犧牲奉獻,永存感激。
 
這是你們的勝利
總之,我絕不會忘記這個勝利真正屬於誰。它屬於你們大家。它是你們的。
我從來就不是這個職位最被看好的候選人。剛開始,我沒什麼錢,也沒什麼後援。我們參選的念頭,並非始於華府大廳,而是來自第蒙市後院,康科市客廳和查爾斯敦的門廊,再經由眾多男女,用他們從有限儲蓄中拿出,依法所能捐獻的五塊、十塊和廿塊美元,共同打造出來的。 
 
經過那些拒絕承認他們是冷漠世代的迷思的年輕朋友加持,它成長茁壯,他們離開家,告別親人,投入待遇菲薄,永遠睡眠不足的工作。 
 
經過那些年紀不算輕的朋友加持,它成長茁壯,他們冒著寒風酷暑,挨家挨戶向完全陌生的民眾敲門;經過數百萬民眾自發性的組織,證明這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在兩百多年之後,沒有從地球上消失,仍在成長茁壯。 
 
這是你們的勝利。
我知道,你們這麼做,不只是為了勝選。我也知道,你們這麼做,不是為了我。
你們這麼做,是因為你們了解,橫在眼前的是千萬斤的重擔。因為即使我們今晚慶功,我們也明白,明天所要面臨的是此生最大的挑戰:兩場戰爭,一個處於存亡之秋的地球,及百年僅見的金融危機。 
 
即使我們今晚站在此地,我們也知道,為了我們,美國的勇士們正在伊拉克沙漠巡邏,在阿富汗山區出生入死。
許多父母,在子女進入夢鄉後,仍輾轉難眠,擔心房貸、醫療帳單該怎麼付,或該怎麼存,才夠支應子女的大學教育費用。 
 
新的能源要研發,新的工作機會要創造,新學校要建,不少威脅要對付,既有盟邦關係要修補。
未來的路仍遙,路上的坡仍陡峭,我們可能沒辦法在一年,或一任內抵達。但是,美國,我從來沒有像今晚的我,對我們的使命必達,更充滿希望。 
 
我向各位許諾,我們會團結一心,一齊抵達目的地。
一開始,挫折和失誤在所難免。有許多人不會同意我以總統身分所做的每一個決定或每一項政策。我們也知道政府無法解決所有問題。
 
我需要你們的協助
但我永遠會把我們面對的挑戰坦白告訴各位。,尤其是在我們看法不同的時候。最重要的是,我會邀請各位加入重塑這個國家的工作,以美國兩百廿一年來採用的唯一方法:一磚一瓦,胼手胝足。
 
廿一個月前發軔於隆冬的,不會就在這個秋夜結束。
我們追求的改變,不僅僅是這個勝利。這個勝利只是給我們機會實現我們追求的改變。我們若走回頭路,改變便不會發生。 
 
少了你,少了新的服務精神,少了新的犧牲精神,改變就不會發生。
所以,且讓我們喚起新的愛國心、新的責任感,人人挽起衣袖,更加努力,照顧自己之外,更要彼此照顧。 
 
我們不要忘記,如果這次金融危機給了我們任何教訓,那就是在尋常百姓生活困頓下,華爾街也不可能獨自繁榮昌盛。 
 
在這個國度,不論興衰,都是全國與共,全民一體。我們一定要抗拒誘惑,不再靠已毒害我國政治許久的黨派之私、褊狹和幼稚。 
 
我們不可忘記,第一個把共和黨旗幟帶進白宮的男士,正是來自本州。共和黨的建黨根基則是自立、個人自由及全國統一團結等價值觀。 
 
這些也是我們共享的價值觀。雖然民主黨今晚大勝,我們卻始終謙沖自持,並決心彌合阻撓我們進步的裂縫。
 
正如林肯向一個遠比今天更分歧的美國所說的,我們不是敵人,是朋友。激情或曾使選情緊繃,卻不容它破壞我們之間感情的連結。
 
我要向那些我仍須努力爭取支持的美國同胞說,或許今晚我沒能贏得各位的選票,但是我聽到諸位的聲音,我需要你們協助,我也會是你們的總統。 
 
對那些今晚在海外、從各地國會和宮殿觀看美國選情的人士,在為世人遺忘的角落圍繞著收音機的人們,我要說我們的故事各不相同,命運卻是一體,美國新的領導就要出現了。 
 
對那些想撕裂這個世界的人,我要說:我們會打垮你。對那些追求和平安全的人,我要說:我們支持你。而對那些懷疑美國這燈塔是否依然明亮的人,今晚我們再度證實,美國真正的國力不是來自船堅砲利、富甲天下,而是來自發乎我們理想、歷久不衰的力量,這些理想是民主、自由、機會和堅持到底的希望。
 
 
這正是真正的美國精神:就是美國能夠改變。這個國家的結合可以更完善。我們已經成就的,讓我們勇於企盼我們明天能夠做到、也必須做到的。 
 
這次大選有許多創舉和故事足供世世代代傳頌。而今晚浮現在我腦海的,是在亞特蘭大投票的一位婦人。她和這次大選無數排隊投票以表達心聲的選民沒什麼差別,不同的只有一點,安.尼克森.庫柏已高齡一百零六。
 
是的,我們做得到
她出生於奴隸時代結束後那個世代;當時路上沒有汽車,天上不見飛機;而她這樣的人沒有資格投票,原因有二:其一,她是女人,其二,她的膚色不對。 
 
但就在今晚,我想到她在美國這百年人生的閱歷:心傷和希望;掙扎和進步;那些人告訴我們我們不能的時候,和那些高舉著美國人「是的,我們做得到」的信念奮勇向前的人。
 
身處女性聲音受壓制、希望被漠視的時代,她這一生親眼看到女性站起來,表達心聲,並爭取到投票權。是的,我們做得到。
 
就在塵盆地帶(指美國大草原的一部分,大致包括科羅拉多州東南部、堪薩斯州西南部、德州與奧克拉荷馬州鍋柄形突出地帶)陷入絕望,大蕭條席捲美國全境之際,她目睹一個國家以新政、新的工作機會、新的和衷共濟精神克服了恐懼本身。是的,我們做得到。
 
當炸彈落在我們的港口,暴政威脅世界之際,她親眼看見一個世代巍然挺身而起,拯救了一個民主體制。是的,我們做得到。
 
在蒙哥馬利市(黑人)搭巴士抗爭,伯明罕市的水龍(警察以強力水龍對付抗議者),賽爾瑪城外的橋上(遭警察血腥鎮壓),來自亞特蘭大的一位牧師告訴一個民族「我們終必得勝」時,她都在場。是的,我們做得到。
 
一個人登上了月球,柏林一道牆倒了,一個世界被我們自己的科學和想像連結了起來。
而今年,在這次選舉中,她用手指觸碰屏幕,投下她的一票,因為在美國生活了一百零六年,嘗遍酸甜苦辣之後,她知道美國能夠有什麼樣的改變。是的,我們做得到。
 
這是我們的時刻
美國,我們已經走了這麼遠。閱歷了這麼多。眼前卻還有這麼多事要做。所以,今晚讓我們捫心自問,如果我們的子女能夠活到下個世紀;如果我女兒有幸如安.尼克森.庫柏般長壽,他們能看到什麼改變?我們又促成了什麼樣的進步?
 
此際正是我們回應那個召喚的機會,這是我們的時刻。
就在此刻,我們大家要重新開始工作,為我們的孩子開啟希望之門;迎回繁榮並推展和平大業;重新擁抱美國夢並再次確立那基本的真理,也就是我們同舟一命,只要活著就懷抱希望。當旁人嘲諷、懷疑我們,告訴我們我們辦不到時,我們會回以那歷久不衰、總結一個民族精神的信念:是的,我們做得到。
 
謝謝大家。願上帝祝福你,求上帝祝福美國。
 
 
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歐巴馬的夢想之路》
 
書名:
歐巴馬的夢想之路-以父之名
 
作者:
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
一九六一年八月四日生於夏威夷檀香山,曾為社區工作者、執業律師與芝加哥大學憲法講師,現任美國伊利諾州聯邦參議員,二○○八年六月三日擊敗希拉蕊,成為民主黨二○○八年總統候選人,為美國史上主要政黨首位有黑人血統的總統候選人。歐巴馬為黑白混血,父親是來自肯亞的留學生。
 
歐巴馬的快速崛起已成二十一世紀政壇傳奇,一九九六年當選伊利諾州第十三區參議員,走上政治之路,但知名度有限,甚至二○○○年參選眾議員還敗選,直到二○○四年八月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鏗鏘有力的演講,頓時名聲大譟,開始有人預言歐巴馬將是前途無量的政治明星。
 
歐巴馬可能是近年來演講最動人心與最具草根魅力的政治領袖,他靠民間小額捐款就使競選經費超過兩億美金,不僅打破美國紀錄,且足足是對手McCain的兩倍。此次競選口號為「改變」Change,主要政見為自伊拉克撤軍、降低能源依賴與實行全面健保。
 
內容介紹:
 
美國政壇有史以來最好看的回憶錄。
時代雜誌
 
從政前夕的誠實告白
歐巴馬的著作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九九五年出版的《歐巴馬的夢想之路》,還有二○○六年《大膽希望》,其中《大膽希望》主要闡述政治理念,被視為競選總統的暖身作品。《歐巴馬的夢想之路》的可貴性在於,此書寫作於歐巴馬踏入政壇之前。
 
歐巴馬在《歐巴馬的夢想之路》回顧出生到一九八八年就讀哈佛法律系之前的經歷,可說是少年歐巴馬自傳。在書中歐巴馬坦率說出自己的出身,面臨的成長與認同問題,當時的他還以為自己會成為作家,還沒有政治化妝的目的。
 
少年歐巴馬激勵人心  
全書共有三部。 第一部身世,
歐巴馬坦承一黑一白的家庭背景,父親為肯亞留學生,卻在他兩歲時離他們母子而去,歐巴馬從小在娘家成長,只有自己是黑人。歐巴馬十二歲時,父親從肯亞來見他,從此音訊全無,直到二十歲接到父親車禍身亡的消息。此次見面對歐巴馬衝擊甚深,高中畢業後先後至洛杉磯與紐約讀大學,卻因為長期身世糾葛,曾經迷途放蕩,甚至吸毒。
 
第二部芝加哥則是尋求自我認同,
歐巴馬描述在芝加哥南區三年的社區工作,如何從挫折中堅持,思索黑人的社會問題,芝加哥從此成為歐巴馬的發跡地,也奠定歐巴馬就讀法律,走上公共政治之路。南區有美國最早的黑人國宅,也是知名的貧民窟,歐巴馬透過教會,成功組織社區居民與志工,不僅設立就業服務站,課業輔導計畫,當時還爆發國宅發現石綿毒物,社區居民在歐巴馬的鼓勵下,終於迫使官僚正視問題。此時年輕的歐巴馬,已展露優秀的演說能力與領袖特質,總是在關鍵時刻激勵夥伴。
 
第三部肯亞,
則描述歐巴馬在與同父異母姊姊奧瑪於紐約見面後,決定在就讀哈佛法律系之前至肯亞部落尋根,歐巴馬對父親破碎的記憶,在家族的情感中逐漸完整,同時他也意識到身為黑人的重擔與光榮,對他父親有更多的理解與原諒,重新找回身為黑人的認同來源。
讓全球感動的回憶錄
 
《歐巴馬的夢想之路》一九九五年出版時,雖然書評不錯,但是銷售狀況非常普通,也讓歐巴馬放棄成為作家,專心公共事務,等到二○○四年成名,此書重新再版,不僅橫掃各大排行榜,成為銷售冠軍,海外版權也熱賣,且在英國法國日本等,都是《歐巴馬的夢想之路》銷售情況更勝《大膽希望》,可見少年歐巴馬的故事比起政治宣言,更能感動人心,一位法國讀者在網路寫下:這是二十一世紀初,一個宣告歷史變革的聲音。充滿熱情、味道與風格的筆觸,歐巴馬描繪了生命的質地。
 
 
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歐巴馬的夢想之路》
 
二○○四年版前言:

此書初版至今已近十年光陰。
我在原序中提過,之所以寫這本書是因為我還在法學院就讀時,選上《哈佛法律評論》社長,成為這位子第一位非裔美國人。

與大多數新手作者一樣,我對於出書滿懷期待也充滿失望,一方面期待此書能一舉揮別青澀的夢想,卻失望自己沒講出什麼有價值的事情。然而現實也不是非黑即白,至少幾個書評反應不惡,出版社安排的讀書會上也來了不少人,雖然銷量是乏善可陳。於是幾個月後,我仍繼續原來的生活,確信自己終究是個短命作者,且慶幸自尊心沒有大受打擊。

就像十年前大量的曝光引起出版社的興趣,新一波的新聞版面也使本書得以再版。於是許多年來第一次,我去找出書來讀了幾章,想知道隨著時間的流逝,我的想法改變了多少。坦白說,我不時?自己差勁的用字,一個糟糕的句子,或在表達情緒時顯得耽溺或過頭感到心驚膽顫。一向非常要求簡潔的我,當下有股衝動想把書刪掉五十頁。然而就算有些段落在政治上不宜,還成為批評與反對者的材料,我仍無法昧著良心說,書裡的人不是我,或說今天來寫肯定會跟十年前完全不同。

不過政策是另一本書要談的話題。在最後,我反而想多談一點個人的事情,尤其這本書裡,即便緣分深淺不同,但因為工作、血緣與出身背景的關係,大多數人仍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只有母親除外。這本書出版沒幾個月,她就因罹患癌症猝然離世了。
有時會想,如果早知道她沒能戰勝病魔,這書或許不會這樣寫--對缺席的父親少一點篇幅,對一直陪伴在我身旁的母親多一些感恩。如今每天,我都能從女兒的身上看到她,她總是那麼喜悅,擁有不可思議的力量,我無法用言語形容失去她有多傷痛。她是我所見過最和善也最慈悲的人,這也是她給我最好的禮物。
 
目錄:
導讀 改寫美國政治生態的歐巴馬 林博文
推薦 這個律師有故事,而且還會講故事 吳念真
歐巴馬的「尋根」小說? 李歐梵
六○年代之子歐巴馬如何超越六○年代 張鐵志
歐巴馬是美國歷史的縮影 蔡英文
聯合推薦 李家同 李有成 胡志強
二○○四年版序言
序言
 
第一部 我的身世
第一章 流浪家庭序曲
第二章 猩猩和老虎的國度
第三章 我的父親是王子
第四章 如果我們是白人
第五章 把種族丟在門外
第六章 黑人與白人的愛
 
第二部 芝加哥起飛
第七章 出發
第八章 社區的震撼教育
第九章 安吉拉、雪莉和莫娜
第十章 大家都是共同體
第十一章 非洲之子
第十二章 我們不需要甜甜圈
第十三章 我的男孩們
第十四章 無畏的希望
 
第三部 夢回肯亞
第十五章 我是盧奧族人
第十六章 父親分裂的世界
第十七章 殺掉獅子的勇氣
第十八章 歐巴馬的後代
第十九章 生命的圓圈
後記 世界上最幸運的人
 
 
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歐巴馬的夢想之路》
 
推薦序:這個律師有故事,而且還會講故事
 
吳念真
歐巴馬還真是一個有故事的人。
不說別的,光是一個非裔單親家庭出身的孩子可以唸到哈佛畢業、當上律師、選上國會議員、一直拼到今天出線競選美國總統,這樣的過程大概就是好萊塢一部美式勵志電影的題材,豐富到連未來是否選上都已經不重要了(如果結尾是選上的話,說不定還比較不動人)。
 
但是我所指的「故事」不是這個,而是他寫的一本書《歐巴馬的夢想之路》;這樣講好了,自從歐巴馬冒出頭後,全世界的媒體對這個人背景的描繪基本上大都引述或衍生自它。
 
一般來說,大部分政治人物寫的書其實不用怎麼看,尤其是為了選舉而寫的那種。你也知道,選舉前出書的動機和目的都超級單純,再笨的人也能一眼看穿,無非是:一、募款,二、打知名度,三、拉抬自己的文化水平,四、告訴人家我很棒,選我準沒錯。
 
至於書的內容,通常也有固定的三種:自傳體與理論體,以及兩者混合的孿生體。
至於敘述方式……你一樣可以猜得出來;家境差一點的通常會說出身貧苦所以深知民間疾苦,家境好的無貧苦可說,通常只好說從小立志打破社會不公;接著是自己如何勤奮求學或參加社運以累積救國救民的知識與經驗;然後呢,累積了這些知識與經驗之後,發現現階段某一個熱門議題的解決方法;結論呢?選我才對,選別人的話事情永遠不能解決。不管選的是什麼東西,都讓人覺得政府就只有他一個人,什麼都可以他說了算,有他什麼事都好辦。
而更值得懷疑的是:這書當真的是他自己寫的嗎?
 
幾個星期前,和一個在美國的朋友通MSN提到我正在看這本書的時候,他跟我說他看過了;他極度讚美歐巴馬這本書優美而講究的遣詞用字;他甚至懷疑寫這本書的時候,歐巴馬想當一個作家的企圖好像比當政治人物高很多。最後他說:這個律師不但有故事,而且還真會講故事!
 
推薦序:歐巴馬是美國歷史的縮影
 
蔡英文 
四十七年前,當歐巴馬在夏威夷出生的時候,如果有人指著這個黑人孩子說,他有一天會成為美國總統的候選人,周遭的人一定會認為這個說話的人對美國現實政治有著極為糟糕的判斷。
 
美國歷史的縮影
然而,當年這個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在二○○八年的今天卻成為事實了。回顧過去,美國社會種族衝突的歷史可謂之血跡斑斑,不過,今天的美國人卻克服了他們長年來「心魔」或障礙。誠如歐巴馬自己所說過的,他個人身上所發生的事就是整個美國歷史的縮影。歐巴馬成功的故事就是整個美國社會自我學習、自我反省、自我調整的故事。這就是民主,它的腳步永遠不會被任何力量拉回或逆轉。
 
這本書是歐巴馬青年時代的自傳,裡頭記載了他的身世與成長過程。
身為美國社會裡的黑人,歐巴馬有著我們一般台灣人所無法體會的困難與痛苦。對他們來說,生活的每一天都是一個嚴肅又殘忍的提問。他們在路邊向計程車招手,司機卻因為擔心害怕而不敢停下來;在電梯裡面,只要有黑人出現,婦女們會下意識地緊緊抓住皮包,深怕隨時被搶。這些生活的點點滴滴,對美國黑人來說,構成了一種讓人憤怒卻無能為力的侮辱。有許多黑人無法忍受,而變得自暴自棄,這些人的墮落於是符合了白人對黑人所設下的刻板印象。相反地,如果一個黑人努力上進,拼命唸書,他卻得忍受自己同胞或是其他人異樣的眼光,因為他正努力讓自己脫離自己的民族而成為自己所不是的「白人」。
將問號轉為動力
 
這就是美國黑人的真實處境,外在世界對他們並不友善,於是他們在內心的世界裡築起一道道堅強的牆,他們隨時都必須自我武裝或防衛。年幼到青年的歐巴馬就是這樣一路走來。他曾經徬徨,曾經迷惘,曾經為自己的膚色與種族感到疑惑與焦慮。不過,他並沒有因此倒下去,他把人生所有的問號都轉化成努力為社會奉獻一己之力的動力。現在他正在創造美國的歷史,或者用他大家都知道的語彙來說,他正在「改變」(change)美國的歷史,不只改變美國社會長久以來權力分配的方式,還在改變美國的政治文化,甚至美國人的人心。
 
閱讀這本書就彷彿跟著歐巴馬一起在追求他的自我認同,他人生中遇到的人,發生的事,所思考的問題,都提供我們許許多多的素材來讓我們來沈思自己的人生與國家的處境。同樣身為一個政治人物,我不得不佩服他這樣不斷逼問自己的勇氣與決心。我想,每一個人,尤其是政治人物,總有一天都必須跟歐巴馬一樣誠實地回答自己一個問題:我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到底有什麼意義?
 
  
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歐巴馬的夢想之路》
 
推薦序:六○年代之子歐巴馬如何超越六○年代
 
張鐵志 (作者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候選人,作家,搖滾樂評)
當歐巴馬的父母在一九六○年結婚時,種族通婚在許多州仍然是違法的,黑人仍然是美國的次等公民。但民權運動已經從五○年代勇敢地開始挑戰那個歧視的體制。整個六○年代,美國正在黑暗與理想之間劇烈地變動著。當變動停止後,六○年代並未隨之終結,而是深深決定了後來四十年美國政治的主軸。
 
一九六一年出生的歐巴馬,是真正的「六○年代之子」。
但當時他還是孩子,而且不住在美國大陸上,不算真正經歷那個時代。直到他大學畢業,投身民權組織,前往芝加哥組織黑人社區,算是承接六○年代民權運動的道路。但是當他投身政治後,六○年代之子歐巴馬一直試圖超越六○年代留下的兩個主要政治分歧,雖然未必能成功。
 
終結文化戰爭
第一,六○年代開啟了一場迄今為止激烈衝突的文化戰爭--這是指美國民 眾圍繞著文化與價值的巨大分歧。六○年代的多元認同、抗議政治與青年反文化,對自由派來說,是社會朝向解放與開放的進步;但對保守派來說,卻是美國道德秩序與傳統價值的崩解。雷根時代進一步利用墮胎、學校祈禱等宗教和道德議題來強化這個對立,爭取保守派選民支持。九○年代的柯林頓和希拉蕊,更根本就是六○年代的反叛世代。柯林頓年輕時吸過大麻的爭議,加上個人私德瑕疵,完全符合保守派對六○年代的敗德想像。「文化戰爭」一詞正式在九○年代進入美國政治辭典。二○○○年布希上台之後,從競選到執政,都在文化戰爭的戰場上激烈開火,積極動員「三G」議題:上帝(God),同志(Gay),槍枝(Gun),使得文化戰爭成為美國兩黨政治最鮮明的分歧。共和黨更將這種差異說成民主黨那些比較自由開放的價值屬於「都會自由派菁英」,而不能與與一般勞工或普羅大眾站在一起。(註)
 
歐巴馬標榜的是,他不是六○年代燒徵兵卡的抗議青年或吸大麻搞公社的嬉皮 (雖然他在自傳中也寫到他後來念大學時的叛逆),所以沒有那樣的歷史包袱,可以超越舊時代的文化戰爭,整合美國的重大政治分歧。他在民主黨內初選時說:「我們代表了一種希拉蕊參議員無法代表的改變,而這部份是由於世代的差異。希拉蕊和其他人從六○年代以來就在重複進行一樣的戰爭,這使他們很難帶領整個國家往前走。」
 
問題是,這個看似中立的立場讓許多人批評歐巴馬只是修辭美麗,且沒有清楚的實質價值。但另一方面,歐巴馬也面臨完全相反的批評:檢視歐巴馬過去的投票紀錄,他是參議院中最自由派的議員,甚至更甚於希拉蕊。而以往被視為很自由派的希拉蕊在進入參議院後,卻積極降低自由派形象,並積極促進跨黨派合作。所以兩人誰才是分裂者或整合者似乎面貌模糊。在初選過程中,歐巴馬更屢屢陷入文化戰爭的壕溝中。先是他以前在芝加哥教會的牧師批評白人,然後他在演說中對小鎮居民價值的輕率解釋,被希拉蕊和共和黨攻擊為是不了解一般民眾想法的菁英主義。所以,歐巴馬又被描繪為一個自由派的菁英,成為一個典型文化戰爭的主角。
 
超越黑白之間
六○年代對後來美國政治的第二個重大影響,也是歐巴馬試圖超越的,是種族政治。
當年的民權運動,在「We Shall Overcome(我們一定會勝利)」 歌聲的 伴奏下, 確實廢除了南方許多種族主義制度,讓美國社會的平權 邁進一大步。 但是,四十年前的一九六八年也標誌著新的種族政治的成形; 這不只是 因為金恩博 士在當年被暗殺,更是因為尼克森採取所謂的「南方策略」而當選,從此建立共和黨的保守主義聯盟。南方策略指涉的是共和黨利用南方白人對民權運動進展的嚴重不滿,把他們從民主黨手中爭取過來。從七○年代後,幾乎每任共和黨總統都有種族主義的象徵性動作。一九八○年雷根競選總統時,前往一九六四年三名民權運動義工被謀殺的密西西比州小城,但他不是去悼念他們,而是去支持當年州政府進行種族隔離的權利。一九八八年,老布希總統在競選中不斷談當時一樁黑人囚犯強暴白人女子的案件,來剝削白人的恐懼。他的主要競選策士就承認,「只要我們在南方一再談這個案子,我們就會贏」。多年來共和黨的南方策略,早已讓他們鞏固基地。二○○六年的國會選舉中,民主黨取得多年來首次大勝,在各種人口類別中都取得多數,但南方白人卻仍有六成投給共和黨。
 
政治之外,在社會經濟乃至空間居住場域都依然黑白分明。
一九六七年夏天或許是中產階級白人嬉皮的愛之夏,但卻是都市黑人貧民區的「憤怒之夏」,全美一百多個城市發生嚴重暴動。事後聯邦政府成立特別調查委員會,其結論指出「美國有兩個社會,一個黑,一個白,是分開且不平等的。」這似乎至今仍然如此真實。不論是金恩博士的故鄉亞特蘭大,或是美國的大多數城市,從空間上就是分為黑白兩個世界--在黑人社區是低落的公共設施、匱乏的教育品質、及嚴重失業率 等問題。黑白之間,仍然充斥各種偏見與不信任。
 
民權運動的歷史成果
他的政治崛起完全是六○年代民權運動的歷史成果。
然而成為政治人物的他,卻不願承接民權運動領導人的火矩。老一代領袖們認為他們是黑人利益的代言人,而歐巴馬卻不願侷限於只代表黑人,而強調他是超越傳統種族區分。所以總統大選起跑至今,歐巴馬都沒有突出自己的黑人身份或深談種族問題,以免疏離白人選民。今年中因為前牧師的失言,他才被迫發表關於美國種族問題的重要演說。這或許無可否非。但是正如他在那場演講中所說的,不去面對問題,就不可能真正解決種族矛盾。只不過,至今歐巴馬似乎並沒有提出比較實質的政策。
 
六○年代的民權運動、反戰運動與反文化運動對體制的巨大衝撞,設定了美國後來四十年的政治議程,尤其形塑了自由派與保守派的對立。歐巴馬雖然冀望脫離六○年代的歷史對立,但這似乎是他難以逃避的出生胎記。不論是在種族問題上,或是文化戰爭上,如果只是一味談和解與超越,不是易於淪為空談,就是機會主義。如今,歐巴馬用同樣樂觀精神的口號「改變,我們一定會成功」取代了當年的「We Shall Overcome 我們一定會勝利」,但他應該要知道的是, 後者不只是一首歌 ,或者一個口號,而是展現了一個清楚目標、許多具體政策、和一場草根運動。唯有讓這些實質作為一個偉大口號的基底,他才能真正超越六○年代,把美國往前推進。
 
 
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歐巴馬的夢想之路》
 
推薦序:改寫美國政治生態的歐巴馬
 
 林博文
贏得二○○八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伊利諾州菜鳥參議員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是歷史的締造者!他不僅打破了美國二百多年的文化與社會禁忌,且創造了美利堅的政治奇蹟!歐巴馬所代表的歷史現象是無與倫比的,他是第一個獲得主要政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黑人政治家,而美國國會於一九六四年與一九六五年所通過的《民權法案》及《投票權法案》,始賦予黑人比較完整的公民權益。其時,歐巴馬才三、四歲。
 
不平凡的前半生
在種族歧視與文化排斥仍普遍存在的星條旗下,具有黑人外形(儘管是黑白混血)和怪異姓名(幾與賓拉登同姓)的歐巴馬,能夠在初選中擊潰白人群雄並力克強敵希拉蕊,其致勝因素絕非偶然,而是有它的個人因素與時代背景。歐巴馬於一九九五年初版的這本自傳《歐巴馬的夢想之路》,使我們直接認識傳主極不平凡的前半生和他力爭上游的人生歷程。唯有透過閱讀歐巴馬,始能了解一個少數民族如何在逆境中不屈不撓,以及如何在變動的時代中走向成功之路。
 
歐巴馬是在一九九○年當選哈佛大學法學院《法學評論》雜誌社長後,應一家出版社之邀撰寫這本自傳。歐巴馬是哈佛《法學評論》創刊一○四年以來,第一個出任社長(亦即總編輯)的黑人學生。這家出版社希望歐巴馬把他異於一般人的身世和家庭寫出來,為美國這個多元文化社會提供清新的酵素。出版社沒有想到的是,歐巴馬本身是個上乘的寫手,根本就不用找人「代打」。他用流暢的筆調敘述他在不同環境中的成長經過和父母親的殊異背景,感人至深之餘,亦頗富啟發性。
 
《歐巴馬的夢想之路》面世時,歐巴馬猶是一籍籍無名之士,直至二○○四年夏天以伊利諾州聯邦參議員候選人身分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主題演說時,始成為全美家喻戶曉的政治人物,而其自傳亦跟著洛陽紙貴。同年十一月,歐巴馬當選參議員,進軍華府,面向全國,開展了嶄新的政治歷程。二○○七年二月十日在林肯當年發表〈分裂之家〉演說的伊州首府春田市,歐巴馬昭告全美他將投入總統大選,《歐巴馬的夢想之路》立即變成多年來最暢銷的政治人物自傳,銷量多達數百萬冊,大家都想一窺歐巴馬的世界!
 
自傳具勵志作用
美國政治人物趕在選舉季節出版自傳的風氣極為盛行(台灣亦同),這些急就章和粗製濫造的應景之作,儘管充斥書肆,值得一讀的,卻少之又少。美國人一向崇拜英雄,尤其是在逆境中奮鬥成功的勝利者;因此,名人傳記與回憶錄始終是讀者購閱的熱門書籍,特別是真正富有啟發性和寓意深長的回憶錄,更受讀者所歡迎。
 
美國是個傳記文學極為發達的國家,傳記常和食譜、性知識並列三大暢銷書。普立茲獎、國家書卷獎和其他出版大獎,也都設有傳記類,足見傳記在美國閱讀文化中的重要性。
 
在浩如煙海的美國政治人物傳記和回憶錄中,不乏一流作品,如杜魯門回憶錄和通俗史家大衛.麥卡勒(David McCullough)所寫的杜魯門傳(Truman);史學大師亞瑟.小施勒辛格(Arthur M. Schlesinger Jr.)所撰的甘迺迪傳《白宮一千日》(A Thousand Days: John F. Kennedy in the White House);通俗史家羅伯特.卡勒(Robert Caro)所寫的紐約都市建設之父羅伯特.摩西斯(Robert Moses)傳,以及三巨冊詹森總統傳(第四冊仍在寫作中)。又如前國務卿艾奇遜回憶錄和季辛吉回憶錄(以第一冊為佳)等,都是足以傳世的好作品。
 
歐巴馬自傳《歐巴馬的夢想之路》能夠媲美這些政治人物的傳記及回憶錄,純然在於歐巴馬的故事能引人入勝,極富異鄉色彩與熔爐文化。因為歐巴馬本身是非洲黑人與美國白人的結晶,而他又在不落俗套、心胸寬大的母親的培育下,接觸到不同的文化和族群。他所親身經歷的世界,截然不同於杜魯門、甘迺迪等人的經驗;歐巴馬以他雋永的文字和說故事的本領,帶領讀者進入他的世界,這是《歐巴馬的夢想之路》和其他傳記不同之處,也是這本書能夠兼具勵志作用的原因。
 
母親具深遠影響
歐巴馬從來沒有真正認識他的父親,他的父親亦未在他的思想上和記憶中留下烙印;他印象中的父親,幾乎都是來自母親對他的回憶。歐巴馬在撰寫自傳時。常會請其母先睹為快,並順便改正錯誤。他的母親每次讀到歐巴馬批評其父或下筆不恭,總會對她的兒子述說其父的好處與優點,她希望歐巴馬對父親盡可能留存美好的回憶。
 
歐巴馬常說,影響他最大的是三個女人:母親、外祖母和妻子,尤其是他摯愛的母親。《歐巴馬的夢想之路》一九九五年出版後不久,其母即因卵巢癌去世(得年五十二)。歐巴馬說他當時沒想到母親竟病得那麼嚴重,如果知道的話,他的自傳內容和寫作方向就會完全不一樣。也就是說,他會凸顯慈母傳奇性的一生,尤其是她近乎「離經叛道」的行事作風。
 
歐巴馬的外祖父史坦利.鄧漢姆(Stanley Dunham)是美國中西部堪薩斯州(Kansas)人,一九四二年服役軍中時,其妻瑪德琳(Madelyn,即歐巴馬外祖母,現仍安居夏威夷)在加州陸軍基地生了女兒安(Ann)。史坦利希望是個男嬰,願望未達成,卻為女兒取了「史坦利.安」這個男性化的名字;不過,大家還是叫她安。但也暗萌了安長大後特立獨行、不隨流俗的個性。
 
從夏威夷到印尼
史坦利.鄧漢姆二戰後拿了一筆退伍軍人獎學金到柏克萊加州大學讀書,未畢業即輟學,賣保險、賣傢俱,漂泊各地,終於落戶檀香山。安在西雅圖讀完高中,因成績優異,曾獲得芝加哥大學特准提早入學,但史坦利顧慮到她年紀太輕,不宜離家。安後來即就讀夏威夷大學,在俄文班上認識了皮膚黝黑、性情活潑的肯亞留學生巴拉克.胡賽因.歐巴馬(Barack Hussein Obama)。十八歲的安和二十三歲的歐巴馬很快地墜入情網而結婚,安的父母親起先都不贊成,後來只好接受;當時,美國仍有二十二個州的法律明文禁止黑白通婚,犯者坐牢,有些州甚至默許動用私刑以修理黑白通婚者。
 
安和老歐巴馬於一九六一年生了一個兒子,亦即巴拉克.歐巴馬。歐巴馬兩歲時,其父獲得哈佛大學一筆獎學金,即離開夏威夷,亦告別了歐巴馬母子,而到哈佛攻讀經濟學博士學位。歐巴馬的父母親不久即離婚,歐巴馬和他的父親再相聚時已十二歲。一九八二年,歐巴馬二十一歲時,其父因車禍死於肯亞(得年四十六)。
 
安於一九六五年和老歐巴馬離婚後,又認識一位留學夏威夷大學的印尼學生羅洛.索托洛(Lolo Soetoro),一九六七年結婚。婚後印尼發生政變,羅洛奉命返國,安和六歲的歐巴馬不久即赴雅加達團聚,歐巴馬在印尼住了四年,後被母親送回夏威夷,受外公外婆照顧。在雅加達四年,安克盡母職,用心教他英文,每天天未亮即打開收音機聆聽英語函授課程。安與印尼丈夫生了一個女兒瑪雅(Maya),小歐巴馬九歲,後嫁給加拿大華人吳加儒。
 
最可笑的是,歐巴馬參加總統初選時,一批保守派人士和媒體紛紛造謠說他在印尼上過穆斯林學校,受過偏激伊斯蘭教義的薰陶。
 
安是個好奇心強而又對四周文化相當關注的人,特別是爪哇文化,而羅洛則喜威士忌和網球,兩個人的差距越來越遠。一九七四年離婚後,安重返夏大攻讀人類學,一九九二年獲得博士學位。她的論文指導教授之一,也是她的好友愛麗絲(Alice Dewey),即是哲學家杜威的孫女。
 
投身於社會運動
安一心一意要她的兒子受最好的教育、讀最好的學校,儘管經濟困難,自己又不是常在兒子身邊,幸運而又自愛的歐巴馬從小學直至大學,始終能夠在母親和外公外婆的鼓勵以及自己的努力下,就讀一流學校。從檀香山的普那荷(Punahou)中學、南加州西方(Occidental)學院到哥倫比亞大學和哈佛法學院,歐巴馬從不辜負母親和外公外婆的期望,更不讓自己愧對自己。
 
歐巴馬在自傳中坦誠披露他在成長過程中的茫然與徬徨,吸食大麻和喀藥。他在長考下決定投身於社會運動,選擇芝加哥做為他的政治故鄉,從基層運動做起。他雖是黑白混血,但外形全然像黑人(非洲裔美國人),因此他認同黑人,以服務黑人社區當做人生出發點。
 
歐巴馬於二○○五年一月始就任聯邦參議員,但這位性急的政治新手,卻在仍未摸熟國會山莊地理環境的菜鳥時期,興起邁向白宮的念頭。組織了一支有紀律、具創意、富衝勁的競選團隊,並使所有的政治觀察家和選情分析家大跌眼鏡,漂亮地擊敗了「包山包海」的女強人希拉蕊,全面改寫了美國的政治版圖。
 
改變美國史走向
誠如筆者在《黑旋風歐巴馬》(台北立緒文化二○○八年四月出版)一書中所說:「歐巴馬以自己的聲音和句子,平實地、誠懇地說出『所有人民的聲音』,以及他自己的肺腑之言;不做作、不虛矯,讓受過高深教育和中學輟學生都能聽懂;但在樸實無華的言詞中,他又能激發人心、鼓舞士氣。……美國人民已經很久沒有聽到這樣令人振奮的政治演說了。」
 
歐巴馬的崛起,標誌了美國政治生態的遽變,而且是朝向正面的方向變化,大部分白人選民皆表示美國已到了可以接受黑人當總統的時代了。站在一個時代分水嶺的高度來看,歐巴馬所造成的歷史現象,畢竟是大江東流擋不住的事實。
在澎湃的巨流中,讓我們一起來靜聽歐巴馬自己的聲音!
 
二○○八年仲夏於紐約
 
 

台長: 讀.冊.人

讀.冊.人
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
這位兼具黑白血統的美國之子,建國兩百多年後,美國誕生了第一位黑人總統。僅有一成二非裔人口的美國,誕生了一個過半數支持的總統,大家看到了一個新的美國夢的實現。有膽識寫出這頁歷史的美國選民,值得世界為他們追求的信念喝采!
2008-11-07 13:45:08
星軍寬
歐巴馬加油!
2008-11-07 23:10:15
莎賓娜
如果我是美國選民也會選歐巴馬~
2008-11-07 23:41:14
紫白馬
偉大的歐巴馬
靠著自己的努力奮鬥
將來一定在歷史冊裡面寫下他偉大得創舉
其實我覺得這次的總統大選就已經很偉大了ㄏㄏ
第一位黑人總統,想都沒想過,不過他辦到了
她的演說感動全眾,也讓我覺得非常有生命有希望
加油歐巴馬!
2008-11-08 19:10:06
X96
這是一個新時代新價值的誕生
真幸運能恭逢盛會
親眼目睹
2008-11-08 22:47:37
Lazybone
當天我看CNN他的當選演講時感動的哭腬
我想大家都很厭倦帝國主義的美國
希望這個大國新的領袖有如此的背景與經驗
能對阿拉伯世界不要那麼仇視 不要岐視伊斯蘭
不要懼怕甚至妖魔化中國的崛起
不要挑撥原本可以united的兩韓, 印度&巴基斯坦
不過太多的希望與期待
都會在現實之下消散吧
我希望一個新的美國 新的世界 新的開始
Peace, fairness, justice for all
2008-11-28 16:35:10
小雪
分析表中,
越年輕的世代選擇Obama的比例越高,
讓我想起八年多前某人當選的盛況。
希望未來幾年的Obama不要讓支持者失望...:)
2009-01-05 13:22:45
李肖先
May my plan at this November be done!
2011-09-14 12:34:48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