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10-09 21:52:45| 人氣43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3分鐘,抓住數位相機的獲利商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從顯像過程認識關鍵零組件

文/施禔盈

一台數位相機,蘊含多少商機?當你發現數位相機是未來的當紅3C產品時,是否也想搶搭這項高成長的產業,在投資市場上大展身手?只要3分鐘,你也可以當個數位相機投資高手。

‧ 從顯像過程認識數位相機產業關聯

光線→鏡頭→感測器CCD/CMOS取像→類比數位轉換晶片(ADC)→數位信號處理晶片(DSP)→主系統控制(CPU)→影像暫存區→LCD顯示幕顯示→儲存裝置:快閃記憶卡→PC或photo印表機或拿去數位沖印店沖洗照片

‧ 鏡頭

鏡頭就是數位相機的眼睛,是最關鍵的零組件,因為鏡頭是相機擷取光源的第一關,當然會直接影響整個數位影像的品質。特別是數位相機的影像感光,是由感光度較底片差的CCD或CMOS感測器來執行,為了彌補此一技術上的限制,所以在鏡頭透光率的要求上較傳統相機講究,也就是技術層次較傳統相機鏡頭更高。

國際大廠:Ricoh、Canon、Fujifilm、Olympus、Kodak等
台灣廠商:大立、亞光、今國等

‧ 感測器(CCD或CMOS)

影像感測器就像是傳統相機的底片,在數位相機中,感測器主要負責將光的影像訊號,轉換成電的影像訊號,可分為CCD及CMOS兩種。CCD早在20年前就已商品化,至於CMOS則是近幾年才被應用在百萬像素以下的低階數位相機上,所以目前數位相機的感測器仍以解析度較高、雜訊低的CCD為大宗,不過,因為CMOS具有省電、易與周邊元件整合及價格便宜的優勢,CMOS有機會侵入中低階數位相機的市場。

國際大廠:CCD大廠為Sony、Matsushita、Sharp、Toshiba等,CMOS大廠為Agilent、Conexant、意法半導體等
台灣廠商:CCD為日商掌控,國內廠商主要是投入CMOS領域,包括銳相、泰視、原相、宜霖等(皆為未上市)

‧ 晶片組

當感測器將光線轉換為電荷後,接下來就換晶片組工作了。類比轉換成數位、數位信號處理整合成完整的圖像,一直到影像壓縮送到儲存裝置儲存,一連串的過程都靠晶片組來執行。

國際大廠:TI、Zoran、Sony、Fujifilm、Sharp等
台灣廠商:凌陽、旺宏、華晶(未上市)、華邦電等

‧ LCD顯示幕

這是數位相機最嗆聲之處,相較傳統相機必須等到沖洗後才能看到作品,數位相機靠LCD面板,讓拍照者可以即拍即看,不需苦苦等候。

目前市面上數位相機的顯示幕都是TFT-LCD,不過,因為TFT-LCD相當耗電,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陳依凡表示,彩色STN-LCD有機會崛起,明年搭配彩色STN的數位相機應該就會與消費者見面。

國際大廠:Casio、Sanyo、Epson、Sharp等
台灣廠商:友達(TFT-LCD)、元太(TFT-LCD,未上市)、光聯(彩色STN-LCD)、凌巨(彩色STN-LCD,凌陽轉投資,未上市)等

‧ 快閃記憶卡(Flash Memory Card)

快閃記憶卡就是儲存影像作品的地方,使用者透過讀卡機或者接上PC的USB連接埠,就可以將資料輸入到PC中觀看或進一步編輯。快閃記憶卡也是相當於傳統相機底片的角色,只是底片有兩個功用,一個是感光,一個是記錄影像,而在數位相機中,這兩個動作分由感測器及快閃記憶卡負責。

目前市售的記憶卡規格較常見的有下列幾種:CF(Compact Flash)、SM(Smart Media)、MS(Memory Stick)、MMC(Multimedia Card)、SD(Secure Digital),這些記憶卡都有各自主導的廠商,各廠商的記憶卡彼此不相容,而且短期內規格難統一。快閃記憶卡的關鍵材料為快閃記憶體(flash),掌握在國際大廠如Toshiba、Hitachi等手上,台灣記憶卡相關廠商只負責代工。

國際大廠:SanDisk、Sony、Toshiba、Matsushita等
台灣廠商:勁永、錸德、創建、宇瞻(未上市)、希旺(未上市)、錸聚(錸德轉投資,未上市)等

‧ 組裝代工

由於數位相機的技術涵蓋光、機、電三方面,尤其光學機構是數位相機最核心的技術,門檻並不低。目前全球數位相機大廠的生產主力,集中在高階數位相機上,台灣廠商以成本的優勢,積極進軍國際大廠所釋出的中低階數位相機委外代工市場。

國際大廠:Sony、Olympus、Fujifilm、Kodak、HP、Canon等
台灣廠商:普立爾、亞光、佳能、明基、鴻友、全友、致伸、新虹(未上市)、華晶(未上市)、明騰(未上市)、天瀚(未上市)等

‧ photo印表機

用數位相機拍照有另外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DIY「印」照片,一般家用的印表機其實有同樣的功能,只是色彩及解析度上,不若廠商所發展的photo印表機一樣。

國際大廠:HP、Epson等
台灣廠商:旭麗、東友等


210萬畫素、固定對焦數位相機成本結構

晶片組
19%

CCD
15%

鏡頭組
15%

LCD
13%

其他(包括機殼、閃光燈、觀景窗、LED、按鈕等)
38%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


全球第二大數位相機製造國,能否擠下日本?

‧ 普立爾、亞光具經濟規模,華晶、新虹設計能力強

文/施禔盈

台灣在電子產業的製造優勢向來極具競爭力,現在這項優勢也延伸到數位相機。雖然國內廠商是從1997年才逐步切入數位相機產業,但目前卻已躍升為全球僅次於日本的第二大數位相機製造國。台灣的組裝代工機會如何?投資價值又該如何觀察?

憑藉長期累積的代工優勢,國內廠商也搭上了數位相機的高成長列車。根據MIC預估,今年Made in Taiwan的數位相機可達875.3萬台,占全球產量約35%,僅次於日本的60%,而近期外資券商HSBC也針對數位相機產業發布了一份報告指出,在走訪國內相關產業後發現,第三季市場對數位相機有強勁需求,部分公司的訂單甚至比第二季增加一倍。繼PC之後,台灣廠商又成功抓住了數位相機的代工商機。

‧ 組裝代工產業現況

你用的是哪一款數位相機呢?Sony、Olympus、Fujifilm、Canon……一般消費者在選購數位相機時,還是會鍾情於較具口碑的廠牌,反映在全球數位相機市場的品牌占有率,上述的日系廠商,正是去年排名前四大的數位相機大廠,占有率甚至高達六成,可見數位相機的品牌集中度相當高。

目前日本的一線數位相機大廠為了掌握品質,多數還是自行生產,委外代工並不多見。釋出代工訂單的多為二線廠商,如Minolta、Konica、Casio等,另外,美系大廠如HP、Kodak,在成本的考量下,對於釋出訂單一向比日系業者積極。


2001年數位相機全球品牌占有率

品牌
占有率(%)

Sony
20.6

Olympus
16.4

Fujifilm
14.9

Canon
8.6

HP
6.7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





‧ 台灣組裝代工的機會

全球數位相機的發展已有15年之久,但是國內廠商卻直到1997年才開始介入這個產業,前面提及,數位相機是相當重視品牌形象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因此台灣在數位相機產業所扮演的角色,仍脫不了代工,ODM占63%、OEM占27%,其餘10%為自有品牌,如普立爾、明基。而由於目前日本一線大廠仍未釋出訂單,所以國內廠商所接獲的數位相機整機代工訂單,以美系及日系二線廠商為主。另外,從去年廠商出貨的狀況來看,超過半數仍為百萬畫素以下的產品。

不過,光電協進會專案經理葉德川表示,在近幾年相關廠商汰弱留強,並且傳統光學與電子廠商逐漸整合後,其實台灣在整機代工組裝的技術已漸成熟,今年來,國內廠商在百萬畫素及200萬畫素接單的比例持續提高,加上台灣廠商的價格破壞力強,迫使日系二線廠商及美系大廠釋單更為積極。雖然短期內日系一線大廠還沒有委外代工的計畫,但是在數位相機價格快速下滑的壓力下,委外代工仍舊是不可免的趨勢,具低成本優勢的國內製造業者,有機會成為受惠者,而這在投資市場中,正是一個很大的想像空間。

但要留意的是,考量取得大陸內銷權,日系一線大廠都已前進大陸設置生產線,只是目前生產量還不大,對於台灣廠商來說,未來能否接到一線大廠的大單,關鍵還是在品質能否符合要求。

‧ 國內廠商動態

台灣介入數位相機代工的廠商,可以概分為以下幾類:傳統相機廠商如普立爾、明騰、新虹;掃描器廠商如致伸、鴻友、全友;PC Camera廠商如智基;筆記型電腦廠商如英業達;另外,還有其他如亞光、天瀚、華晶、明基等。這麼多的廠商該如何選擇?以下三大考量可做為參考。

考量1.由於數位相機的技術涵蓋光、機、電三方面,其中又以光學機構最為核心,所以一般看好傳統相機廠商的機會,因為傳統相機出身的廠商,原本即具備較強的光學機構技術。

考量2.廠商間是否尋求策略聯盟、加強競爭優勢,也是一個重要的觀察點,例如亞光(代工)+華晶(設計與少數生產),或者普立爾(代工)+大立(零組件),都可為投資價值加分。

考量3.因為數位相機代工毛利並不高,在15%以下,有些廠商毛利甚至不到10%,所以是否具經濟規模,也是觀察重點。

在三大考量之下,普立爾、亞光、新虹與華晶被認為是較具競爭力的廠商:

普立爾:從傳統相機跨足數位相機的普立爾,在光學機構、相機設計、量產能力及客戶的掌握度上,相對較具優勢。目前在數位相機的產品布局上,從100萬畫素到400萬畫素都有,相當完整。群益證券預估今年EPS3.58元。

新虹:由傳統相機廠商──新普持股24%的新虹,定位為高階數位相機生產廠商,已推出400萬畫素產品,並預計朝500萬畫素推進,主要客戶包括Minolta、HP、Samsung等。目前股本5億元,公司預估今年稅前EPS5.3元,明顯轉虧為盈,是一家轉機色彩很強的未上市公司,預計明年第四季掛牌。

華晶:擁有晶片設計能力的華晶,憑藉此優勢,成本較其他廠商為低。由於廠房有限,華晶與亞光有密切的策略聯盟關係,也就是由華晶接單,然後再由亞光組裝,主要客戶包括HP、Kodak。華晶股本11.55億元,公司預估今年EPS4.36元。




台長: 尚未設定
人氣(43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