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9-09 06:10:51| 人氣1,040| 回應12 | 上一篇 | 下一篇

《批判于丹》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遍讀李悅,李放的《批判于丹:正說《論語》智慧》(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07)

心得如前書評《于丹論語心得》所言:

啥"十四處謬誤"?同行相嫉加上學術vs通俗之爭的成分居多,除①明顯是謬之外,其餘多是屬如何解釋《論語》的小問題。

而非書商之宣傳:

《批判于丹》是由著名作家、“塞外鬼才”李悅和著名創新學家、創商(CQ)教育專家李放聯袂打造的一部對“學術超女”于丹的文化批判著作。于丹現象無疑是近年來中國文化界的一大熱點,于丹因爲在央視“百家講壇”戲說《論語》和《莊子》而聲名鵲起,被譽爲“學術超女”、“國學超女”。然而,于丹在受到一些媒體和觀衆們熱列追棒的同時,也遭遇到了衆多學術文化界人土的一致批評,形成了一場口誅筆伐的“倒于風暴”。
  從李悅、李放和“十博士”等人對于丹的學術爭鳴和文化批判中,讀者們可以看到他們對于丹現象進行的理性分析和深刻反思,體現出文化學者和莘莘學子們捍衛人類思想的價值和尊嚴的堅定信念和拳拳之心。她必將在中華文化的創新發展曆史上鐫刻個輝煌的篇章。

作者簡介
李悅,遼寧省沈陽人,生于北京。素有“塞外鬼才”之稱。13歲開始發表文學作品,創作詩歌、散文、小說、文藝評論、影視劇本達200萬字。曾出版過長篇小說《漠王》、《千金公主》;中篇小說集《女檢察員》、《黑森林間的小屋》;短篇小說集《死光》;評論集《聽雪集》。根據他的劇本拍攝的電影《婚禮上的刺客》、電視劇《大清蒙古王》、《俠客行》、《活出個樣兒》、《功夫驕子》和《唐人街的故事》受到觀衆好評。其中《活出個樣兒》榮獲第20屆電視劇飛天獎及1999年全國“五個一”工程獎。李悅先生還是內蒙古一位著名藏書家,1995年他被評爲“首屆青城十大藏書家”之一。所幾年,他非常注重對文化的研究,寫了很多文化批評方面的文章,尤其對弱文化的批判,在社會上産生了深遠的影響。目前他正在創作反映晉商生活的百集電視劇《大盛魁商號》。

目錄
序一 爲李悅和李放的批判喝彩
序二 弘楊偉岸孔子的創新精神
序三 捍衛孔子思想的理性尊嚴
上篇 于丹《論語》心得批判
 1.于丹的任意曲解《論語》
 2.于丹的“心得”是些什麽
 3.于丹的“心得”的危害性
 4.易中天、于丹現象批判
下篇 敢對“學術超女”說不
 1.“百家講壇”咋成“評書聯播”
 2.揭秘于丹成名之謎
 3.“于丹紅”蓋過“蘇丹紅”
 4.拒絕于丹的思想課奔
 5.于丹遭遇“思想滑鐵盧”
 6.于丹不配做文化的“守望者”
 7.于丹熱背後的“平庸文化”
 8.于丹《心得》的錯訛舉例
 9.于丹趣味語錄和故事賞析
 10.于丹海外《論語》心得摘錄
 11.于丹,請別忘堅守學術品位
 12.破除對文化偶像的權威崇拜

“修養內心”能代表《論語》嗎?>塞外李悅

“《論語》流傳2500多年,影響世代中國人。它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渴望的那种快樂生活。”這是《于丹〈論語〉心得》封面開宗明義的宣示。《論語》的核心价值只是“修養內心”,以求過上“快樂生活”生活嗎?
我們把于丹教授的所有心得加在一起,就能清晰地看出于丹這本書的主題思想。
第一章天地之道的心得:內視,去發現你的內心。
第二章心靈之道的心得:保持良好的心態。
第三章處世之道的心得:修養內心。
第四章君子之道的心得:返回內心進行修養。
第五章交友之道的心得:修身養性才能交上好朋友。
第六章理想之道的心得:理想之道就是心靈修養之道。
第七章人生之道的心得:人生之道就是心靈歷練之道。
看來這七項心得還不能相加,因為項与項之間十分相似,講的都是四個字:修養內心。抽取任意一項心得都能代表這本書的主題思想。七項心得只是一項心得的同義重复。于丹教授對“修養內心”的七次重复,是為了不斷加深大眾的印象,不斷加強主題的重量。
于丹教授知道如果她個人去宣講“修養內心”,完全可能像孔子一樣四處碰壁。于丹教授不愧是一位“知名影視策划人”,經過一番策划,她用《論語》包裝了自己,告訴大眾是孔圣人要求你們返回內心去修養。此法果然奏效,于丹教授不但在央視百家講壇上一連講了七天心得,而且她的這本僅有六万多字的心得一下子印了六十万冊,簽名售書還“創造了書業史上的一個奇跡”。她一下子成為了文化名人,一夜之間名利雙收。

孔子最具价值的思想哪里去了?

于丹教授只從《論語》中取了一點儿微不足道的邊緣思想,不能代表《論語》的主要思想。而她取的這一點儿有關“內心修養”的思想也是對孔子“內圣”与“外王”思想的割裂。孔子的最主要核心思想是仁愛思想,包含了原始人道主義的成分,孔子重理性、道德、人生的人本主義思想,曾對古今中外啟蒙思想家的反專制產生了巨大影響。孔子創建的儒家文化,是人類在農業文明時代最為成熟和發達的思想体系,然而于丹教授對此卻沒有一點儿心得和感想。
不管是于丹教授所理解的“士”還是現代意義上的知識分子,他們并不僅僅退回內心去進行修養,而是“道”的承擔者。他們自身的价值就在于像顧炎武所說的那樣“明道救世”。他們深知自己所堅守的“道”代表了超越性的精神世界,還代表了積极入世、干預社會、安頓百姓、為民族謀福的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只有他們才有資格代表社會的良知。
請這些“士”們退回內心去進行修養,就是讓社會的良知沉默、泯滅。良知讓知識分子們成為捍衛文化价值的群体,他們爭取的不是政治權力,而是社會的合理与公正。
于教授還寫道:“我們的物質生活顯然在提高,但是許多人卻越來越不滿了。因為他看到周圍總還有乍富的階層,總還有讓自己不平衡的事物。”
并不是因為出現“乍富的階層”,使我們大眾“越來越不滿”。我們的不滿是因為看到有許多人的“乍富”來得不公正,他們不是靠辛勤的勞動正當獲利,而是靠腐敗,靠權力,靠權錢交易而暴富起來。莫非對于這些丑惡現象也不能抱怨嗎?也不能反對嗎?
由于于丹教授的頭腦里從來沒有“合理”与“公正”的概念,所以即使對分配不合理的質疑也是于丹教授不想听到的。她寫道:“我們經常看到,老年朋友在一起,互相的交流是什么呢?往往是抱怨。抱怨儿女顧不上自己,說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們拉扯大了,現在你們都去忙了,連回家來看看都沒有時間;抱怨社會分配不合理,說我們當年干革命的時候,一個月才拿几十元錢,你們看我孫女,現在一去外企就掙三四千元錢,這對我們老干部公平嗎?”
社會分配不合理是存在的,而今我們的民主与法制的不斷改善与健全,就是為了爭取調節的正義和分配的正義。

曲解《論語》,掩飾生活真相

于丹教授在《于丹〈論語〉心得》一書的結尾處寫道:“我想圣賢的意義就在于,他以簡約的語言點出人生大道,而后世的子孫或蒙昧地,或自覺地,或痛楚地,或歡欣地,去實踐,從而形成一個民族的靈魂。”
如果拋開合理与公正,拋開物質利益,拋開思想的斗爭与進步,我們民族的靈魂會是什么模樣呢?那只能是犬儒主義式的靈魂。
在中國改革開放走向民主和法制社會的時代宣傳犬儒主義,無疑是一种倒退行為,等于給大眾讀者注射了強劑量含毒麻醉劑。
如今我國貧富差別日益拉大,弱勢人口不斷在增加。大量的文化和文學作品并不關注弱勢群体的生存狀況,在大眾的疾苦面前無動于衷。其結果是造成一個人格真空的時代,對我們的民族形成嚴重的精神毒害。
于丹若只是不關注弱勢群体,危害也還不算太大。她是在麻醉和毒化包括弱勢群体在內的大眾讀者。讓他們安于苦行,退回內心,不關注社會、國家和民族的發展,不与腐敗群体做斗爭,不去抨擊假、惡、丑現象,不必搞什么經濟和政治制度的改革,成為一群在黃連樹下苦中作樂的快樂的庸人。這是用心靈的自我撫慰來消解對現實的理性認識,用曲解《論語》來掩飾生活的真相;用“返回心靈”的逃世方式來躲避對生存重荷的承擔。現實生活并不因躲避而有絲毫的改變,改變的只能是躲避者,他們的人格只能日益萎縮化、侏儒化和動物化。
潛心內視并尋求心之所安的思想并不是始于于丹教授,中國傳統文化本來就有著內傾精神,當“外推”遇到了一個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外在世界時,出于無奈和絕望,就只好轉而“內傾”。
這种內傾精神難以積极地激勵一個民族去尋求對外在世界的系統了解,而科學則是對于自然現象各方面的規律進行系統的研究,西方文化的外傾精神有助于系統科學的發展。
中國的內傾文化与西方的外傾文化在尋找人自身的問題上大有差异。西方人把人當成認知對象,中國人把人當成充滿感情和欲望的生命整体,能与天地万物為一体,還能通向世俗人間,构成人倫秩序,因此中國的政治很難從人倫秩序中划分出來,也就很難建立民主政治。遠的不說了,就談清朝吧,內傾文化影響國人為尋求內心的修養和安宁,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們的科學技術落后,政治上沒有民主制度,當西方列強國家的船堅炮利入侵時,我們只得喪權辱國,就連內心的安宁淡然之境也隨之破碎了。

以媚俗為目的,只能錯誤百出

大眾讀者并不是因為想研究《紅樓夢》而去讀劉心武的紅學,也并不是想研究《三國演義》而讀易中天的《品三國》,當然這次爭讀《于丹〈論語〉心得》也并不是想成為儒學專家。
劉心武不過是個索隱派,硬是要為虛构的小說《紅樓夢》找到真實的原型;易中天以史書當武器,去批判虛构的小說《三國演義》,犯的是方法論的錯誤;這次的《于丹〈論語〉心得》曲解和閹割了《論語》,宣揚了錯誤的思想。
以上三位文化名人都因錯而名聲大振。這是一种充滿矛盾的文化現象。對此現象進行分析,有的人會說是強勢媒体起了巨大作用。其實,媒体的炒作包裝只是一种外在形式,但起主要關鍵性作用的應該是文化心理,是大眾讀者的文化心理的興奮中樞被一下子點擊中了。
美國學者理查德·凱勒·西蒙在他所著的《垃圾文化》一書,明白指出:“所謂的‘垃圾文化’,無一不是古典文化在當代新現實中的翻版。”讀了劉心武、易中天和于丹的大作之后,我更理解了理查德教授的意思。原來劉心武、易中天与于丹成功的秘訣,就在于將古典文化在新現實當中翻了一下版,雖然是曲解的翻版,畢竟也是翻版,這樣就擊中了大眾讀者文化心理的中樞。
劉心武、易中天与于丹等人無論走上“百家講壇”,還是出書,都是為了媚俗,他們知道這是一個媚俗的時代,媚了俗就有听眾,就有讀者,就能名利雙收。
欲媚俗,就得將古代經典文化作品翻成現代版,翻版的方法就是折散過去文化的全部結构,以期從中找到合适的材料。劉心武是拆散了《紅樓夢》,從中找到了秦可卿這么個由頭,然后經營他的“大眾紅學”;易中天從《三國演義》中找到曹操等歷史人物為他“品三國”的由頭;于丹則從《論語》上找到“回歸內心”的由頭。然后易中天与于丹再去給“大眾讀者”制造出“大眾文化”。
這种制造大眾文化的方式原本是以媚俗為目的的,怎么能不錯誤百出呢?

于丹誤讀示例

子貢問政(第9頁)

原文: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之,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于丹的解釋:“沒有糧食無非就是一死,從古而今誰不死啊?所以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國民對這個國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潰和渙散。物質意義上的幸福生活,它僅僅是一個指標;而真正從內心感到安定和對于政權的認可,則來自于信仰。這就是孔夫子的一种政治理念,他認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個國家凝聚起來。”

于丹在這里把“民無信不立”的“信”解釋成“信仰”和“對政權”的認可,顯然將“民”當成了這一句話的主体。子貢向孔子問政,是問一個國家政治穩定的條件。孔子回答時也是把國家當成主体的,只有國家才能做到“足食”和“足兵”,同樣也只有國家在“必不得已而去”時,有權力和有能力“去兵”和“去食”。因此,“民信”的主体是“國家”,而不是“民”。“民信”的正确解釋應該是“取信于民”,就是讓老百姓相信。

事君數(第40頁)

原文: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于丹解釋:“如果你有事沒事總是跟在國君(領導)旁邊,雖然表示親近,但离自己招致羞辱就不遠了;你有事沒事總是跟在朋友旁邊,雖然看起來親密,但离你們倆疏遠也就不遠了。”

“事君數”中的“事”當“事奉”講,而不能當“有事沒事”講。同樣“朋友數”是指与朋友相交頻繁無度,而不是“有事沒事總是跟在朋友旁邊”。這段話准确地講應是:“服事君主頻繁無度,就會招受羞辱;与朋友相交頻繁無度,就會遭受疏遠”。兩种解釋是有區別的。

言寡尤,行寡悔(第44頁)

原文: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于丹在解釋這段話最后一句時說:“一個人如果在說話里面少了指責、抱怨,在行為中少了很多讓自己后悔的經驗,這個人出去做官做事,就能成功了。”
“尤”在此處應當“過錯”講,而不能當“指責、抱怨”講。因此“言寡尤,行寡悔”,應解釋成“說話過錯少,行動悔恨少”。

君子不器(第64頁)

原文:子曰:君子不器

于丹寫道:“君子不器。”君子在這個世界上不是作為一個容器存在的。容器是什么呢?就是你合格地中規矩地擺在那儿做一份職業而已。
“君子不器”四字被實解了,解釋成“一份職業”,殊不知《論語》上這四個字是一种比喻,是說君子不要像各有其用的器皿一樣,用固有的模式來局限自己才德的發揮,這個比喻強調君子全方位發展的重要性。

「學術超女」于丹竄紅大陸 引學術論戰> 李黛娜

正當全球吹起中文熱的時候,去年年底以個人的理解,透過口語化的方式在大陸媒體講演《論語》與《莊子》的「學術超女」于丹急速竄紅,在中國刮起了復古傳統風。不過人紅是非多,批評者認為于丹對經典的評點不到位,乃至有褻瀆經典的嫌疑。支持者認為,文化是多元的,沒必要一味標榜經典、聖賢。
于丹並不是研究古漢語出身,她是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從事電視研究的教授,影視傳媒系主任、影視學博士、碩士生導師。去年十一期間在央視百家講壇講讀《論語》心得一舉成名,其後著述《于丹「論語」心得》銷量超過150萬冊,被媒體稱為「學術超女」。

今次于丹在央視百家講壇的《莊子》心得剛剛播完,文史專家張蔚星就提出,于丹的講解存在不少謬誤,再加上媒體的廣泛報導,于丹的著作熱銷,她對傳統文化很多不正確的解釋,會被大眾奉為真理,貽害巨大。

3月5日更有來自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山大學、暨南大學等知名大學的10名博士在網上聯名發帖,稱要「將反對于丹之流進行到底」。發起者為中山大學研究古詩詞和古文獻的徐晉如博士,稱于丹「極度無知,傳播錯誤的甚至有害的思想」。

他們認為,「當于丹用『心靈雞湯』般的語言來猥褻孔子時,人們早就在不知不覺中被煮熟」,還呼籲不要再鬧出「把廁所當客廳的笑話」了。帖子在網上貼出後,立即引起萬人跟帖。甚者,更在于丹新書籤售會的現場穿著「孔子很生氣,莊子很著急」T恤進行抗議。

13歲開始發表文學作品的文藝評論家、劇作家──塞外李悅,特別撰文〈「論語」可以亂講嗎——批評于丹〉發表於論壇。他認為,現在似乎是一個沒有文化大師的時代,卻是一個文化名人輩出的時代。文中指出,于丹曲解了《論語》,認為該書誤導了那些沒讀過《論語》的讀者。

2007年3月3日,于丹在北京簽售新書《于丹〈莊子〉心得》,引來數千讀者冒雨排隊等候。不過火爆的場面不光引來了追捧于丹的讀者,還招來了學術反對者的光臨, 一男子身穿寫有“孔子很著急,莊子很生氣”等反對于丹學術標語的白色T恤,沖到簽售現場欲與于丹理論,被中關村圖書大廈一群保安連推帶搡架出門外。(新紀元)

塞外李悅認為,于丹的主要感想是,「《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但是實際上,《論語》並不是提供「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的百科全書。于丹只能選取與「快樂的生活」有關的篇章,這些篇章只不過佔《論語》的1/10左右。于丹所講的《論語》的10%,卻有許多曲解之處,需要給讀者一個正解。

比如《論語‧顏淵》中,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于丹解釋:「沒有糧食無非就是一死,從古而今誰不死啊?所以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國民對這個國家失去信仰以後的崩潰和渙散。物質意義上的幸福生活,它僅僅是一個指標;而真正從內心感到安定和對於政權的認可,則來自於信仰。這就是孔夫子的一種政治理念,他認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個國家凝聚起來。」

于丹將「民無信不立」的「信」解釋成「信仰」和「對政權」的認可,顯然將「民」當成了這一句話的主體。子貢是問一個國家要想政治穩定,需要哪些條件。孔子回答時也是把國家當成主體的,因此,「民信」的正確解釋應該是「取信於民」,就是讓老百姓相信。

再比如,《論語‧雍也》篇中,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于丹解釋為:「你自己想有所樹立,馬上就想到也要讓別人有所樹立;你自己想實現理想馬上就會想到也要幫助別人實現理想。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推己及人,這就是實踐仁義的方法。」

李悅在文章中批評說,實際上,「能近取譬」是講與身邊相類似的人將心相比,而不是「從身邊小事做起」。「從小事做起」怎麼會「推己及人」?諸如此類的在于丹的書中共有14處「謬誤」。

不過,支持于丹的人則認為,以前沒讀過《論語》、《莊子》,但看了于丹的節目,覺得經典離的很近,她把一些為人的道理講出來,讓人覺得經典不再難懂。用一些淺顯的語言娓娓道來,也沒什麼不好。

也有學者指出,這也是中華民族的悲哀,以《論語》為例,這是一部流傳了幾千年的文化經典,可是,現在的中國人,從小到大,有幾個人完整地或者較完整地讀過《論語》?即便出身如中文系、歷史系、哲學系的大學生們恐怕也沒有幾個真正的讀過。雖然中小學教科書裏選有《論語》的部分章節,但那比蜻蜓點水還不如,簡直可以忽略不計。《論語》如此,遑論其他。民族傳統經典的斷裂,造成了整個社會文化生態鏈的斷裂。

南京大學中文系學者傅元峰接受大陸媒體採訪時說:「從表面看,大家的矛頭都指向了通過央視百家講壇成名的學術名人們,實際上真正的罪魁禍首是『百家講壇』。只要百家講壇存在,就會有源源不斷的于丹被製造出來,如果這個平臺的節目理念不改變,批判的聲音會越來越多。」

因此,他認為真正應該反思的是「百家講壇」:「對於它這樣的文化傳播者來說,不是收視率高了節目就獲得成功了,相反欄目的文化責任擔當、欄目對傳統文化的保護、闡發等是相當匱乏的。不客氣地說,『百家講壇』代表的是典型性文化症狀。在這種前提下,僅僅去批判學術明星們,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做法。」

華府中國問題專家石藏山也認為不應該單純批判于丹,他告訴新紀元記者,「可以從更大角度看這個問題。一是中國社會需要一種內向的文化認同,二是于丹提供了一個契機,使中國從新向中國傳統的古典去尋找,這些都是正面的。」

石藏山認為,于丹對傳統的解讀錯誤,源於中共近年對中國文化的扭曲。不過應該強調,任何文化和藝術,都是心物的一種共振感應,而現代心、和古代的物(儒家)發生的感應,肯定不是傳統儒家的東西。但總體看,也許應該採取某種程度的寬容,因為這總比共產黨那套要好得多。
http://mag.epochtimes.com/014/2878.htm 


于丹之爭:文化符號還是利益博弈

新華網重慶頻道4月28日電(記者張琴)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的走紅一直爭議不斷,北京十博士發表“批于檄文”認爲于丹誤導大衆錯讀經典,隨後重慶十博士發表聲明認爲應該寬容對待于丹及其學術解讀。不久前,北京十博士推出了新書《解“毒”于丹---告訴你未被糟蹋的孔子與莊子》,而此外批判于丹的書還有3本。
時至今日,有關于丹的爭論越發沸沸揚揚,一場本該純屬文化和學術的探討漸漸演變得十分複雜,商業利益的陰影揮之不去。

于丹走紅惹惱了誰?

于丹是從“百家講壇”的“造星運動”産生的明星學者之一。在她極富感情和現實背景的詮釋下,“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雲”等《論語》裏的經典話句,成爲當下流行的“時髦”語。《于丹的〈論語〉心得》賣了60萬冊,最多一天的簽售量達8000冊。更令人吃驚的是,網絡中甚至出現了以年輕人爲主的“魚丸”(于丹的擁戴者)、“乙醚”(易中天的擁戴者)和“海飛絲”(紀連海的擁戴者)。
在正在此間舉行的第十七屆全國書市上,《于丹的〈論語〉心得》仍然十分暢銷,甚至成爲團購圖書排行榜的第二名。書市團購負責人告訴記者,零售暢銷書成爲團購的搶手書,這樣的情況並不多見,可見這本書的受歡迎程度。記者在全國書市展銷現場也看到,有很多人自掏腰包購買《于丹的〈論語〉心得》。
然而,于丹的走紅卻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乃至爭議。北京的十位博士聯合發表聲明《我們爲什麽要將反對于丹進行到底》,批判于丹的解讀中有諸多“硬傷”,認爲她對學術的不嚴謹“戲說”已經對大衆産生了誤導。這十位博士還于近期推出了新書《解“毒”于丹---告訴你未被糟蹋的孔子與莊子》,繼續批判于丹及其學術解讀。在此之前,《孔子很著急》、《莊子很“生氣”》兩本同樣批判于丹的書已經出版發行,而另一本《當〈論語〉遭遇于丹》一書也將于近期上市。
記者本想采訪事件主角于丹教授,但她始終明確表示不願意就此接受媒體采訪,並在參加完全國書市的幾個活動後于27日匆匆離開重慶。

十博士交鋒所爲何?

就在北京十博士發出批判于丹的聲明後,重慶十位博士也發表了聯合聲明,提出大家應該平和看待于丹走紅現象,寬容對待于丹對學術的解讀。這十位博士分別是重慶工商大學的蔡敏、鄧偉、黃文、程世波以及西南大學劉幼昕、四川外語學院譚代龍、重慶交通大學李紅秀、重慶大學錢鋒和劉揚。
兩地十位博士的兩種態度的聲明,一時間再次將公衆對于丹及其學術解讀的關注熱度點燃,爭議也隨之而來。
重慶的十位博士指出,于丹對于《論語》和《莊子》的解讀,起碼促成了更多人關注和喜愛國學經典,而且大家應該寬容對待不同文化傳播形式的出現,尊重和相信觀衆和讀者也有自己選擇的權利和鑒別能力。此外,對于丹諸如“最淺薄的作者”、“中國文化到了危機關頭”等措辭也是不夠嚴謹的,甚至有點像是人身攻擊。
錢鋒博士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于丹之爭也反映出現在知識分子的一種浮躁,一些批判根本不是就學術本身,而是對于丹走紅的一種心理不平衡的宣泄。此外,媒體的炒作使得這些人有了發揮的空間,也反映出包括媒體的整個社會的功利、浮躁和淺薄。
針對受到批判的于丹講學中的“硬傷”,鄧偉博士對記者說:“中國古代經典作品到了現代不該只有嚴肅學術一種傳承方式,而是應該有多元化的形式。于丹的解讀也許有不妥之處,但她講的是于丹心得,每個人都有權利說自己的心得,但不要攻擊別人的說法就是‘褻瀆學術’。”
劉幼昕博士認爲,《于丹〈論語〉心得》是將晦澀難懂的傳統經典內容通俗化、平民化的一種創新嘗試,更多國民通過此從有聽講的興趣、到産生閱讀經典原著的行爲,從而産生自己獨到的思考和心得。這未嘗不是教育和社會的一種進步。
“大學課堂也罷,公衆論壇也罷,應當多些思想與心得的真誠分享,少些無知者嘩衆取寵般的炒作與惡搞。某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士也要反思自己作爲教育的所謂“精英”,能否爲大衆和社會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劉幼昕博士說。
幾位博士在接受采訪時都表示,他們沒想到發表聲明後也卷入于丹爭論的旋渦中去,針對他們的各種評論也層出不窮,讓他們很無奈,因此現在也不再關注和參與有關的評論。

文化探討應該平和回歸

其實,類似的“爭鬥”早就存在。余華推出《兄弟》後,批判書《爲余華拔牙》應時而出,而劉心武的紅樓夢解讀書籍也引發了數十本批判其“紅學觀”的圖書。
鄧偉博士說,大家可以探討學術觀點,但不能爲了某些利益隨意批判,這不利于國學的傳播,甚至也不利于批判者自身的學術研究和社會形象。
同爲《百家講壇》明星學者的紀連海則在全國書市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大家對學術的解讀不一樣很自然,針對不同受衆選擇不同的解讀方式也很自然,所以他覺得百家講壇的講學方式能夠普遍適合最廣大受衆的需求和情況,讓普通百姓也了解一些國學和曆史文化。“我不覺得丟人現眼,也不怕別人批判,我們本來就不是針對學術界的專業研討,而是針對普通人的通俗講學。”紀連海直言不諱。
重慶社科院心理學研究中心主任孫元明認爲,易中天、于丹和紀連海等明星學者的講學是將學術與大衆傳播的有效結合,給公衆提供了一種通俗的國學解讀大餐。他們是具有專業知識,又善于表達的現代學者,他們傳播的國學與曆史文化對促進國民閱讀古典經典是有積極意義的。此外,“論語百家煮”,一百個人對孔子就有一百種解讀,沒有是非對錯,討論研究要保持平和寬容的心態。
孫元明還指出,什麽樣的觀點不重要,只是擔憂公衆以爲于丹或者別的誰的觀點就是全部,這就有産生誤導的可能。所以,其他專家學者也應該利用各自可能的渠道,盡量發表和傳播自己的觀點,讓公衆全面接受各方信息,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國學與曆史文化。
http://www.cq.xinhuanet.com/news/2007-04/29/content_9928074.htm

台長: 阿楨
人氣(1,040) | 回應(1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時評中國 |
此分類下一篇:《中共高等教育體制之取向》
此分類上一篇:《于丹論語心得》

塵俠
對於大眾所認同的人事物進行批判
需要相當的能耐
加上相當的自負
反思自己進而批判自己
除具異於常人的思路
也需要相當的智慧...

沒錯~
批判別人要比批判自己容易多了
難怪有人死不認錯
即便為了設定停損而認錯
也要將一干人拖下水~
2008-09-09 16:20:19
版主回應
佳評

于丹北大遭嗆下台 主辦方稱沒人喊滾 2012-11-19 旺報

 中共十八大代表、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17日出席北大百年大講堂一場崑曲活動,但結束時于丹受主持人邀請上台發表感想,卻連話都沒說就遭台下觀眾怒嗆「滾」,「你根本沒資格跟台上的先生們站在一起」。于丹隨後說了一句「一切盡在不言中」後尷尬下台。
 此話題連日在微博上延燒,有網友讚揚北大學生做得好,但也有網友認為,北大學生此舉是不尊重人。于丹昨日上午則在微博回應表示,當日時間實在太晚了,對台下的朋友們也很過意不去,只想鞠一躬,對所有愛崑曲的人深深致敬!
 此事首先由《華夏時報》編委、金融部主任賀江兵在騰訊微博爆料,之後一些自稱在場的網友紛紛發文還原現場。網友「望星空的-李鳳儀」發微博說,「北大百年講堂的戲曲精品演出,十個古稀藝術家,幾十段經典唱段,精彩紛呈。演出結束後主辦方邀于丹上台談觀後感,結果還未開口,一男士高呼『于丹你下去吧』,眾人回應起鬨,于丹只說了一句『把所有敬意都留給老藝術家們』就尷尬下台。」
 當時在現場的北大講堂一名工作人員則透露,「當時已經快散場了,觀眾非常希望能聽聽老藝術家說話,和他們溝通,所以一聽有嘉賓(于丹)講話,就開始不耐煩了。」於是有觀眾喊:「我們不需要被妳代表」。隨後,場上不斷地有人要求于丹下台,「但沒有人罵『滾』。」而活動屬於商演,並非只有北大學生來聽。「大概一半是北大的,一半是校外的崑曲迷。」
 網友「HelenClaire」也說到,「這位女士(指于丹)今天很不合時宜的穿著超短、黑絲(襪)、恨天高就上來了,實在不太尊重且有礙觀瞻。」

于丹:反腐倡廉亟待建立可量化可評價制度體系

  中廣網北京2012-11月12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在10號舉行的北京團小組討論時,備受關注的反腐倡廉成為討論主題。
  十八大代表,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于丹表示,中國文化重道德輕規則,目前的教育體系無論是倫理道德教育還是社會公德教育,都有欠缺和斷層。因此,反腐倡廉不能期望于領導干部對自身道德的反省和約束,亟待建立可公開、可量化、可評價的反腐倡廉制度體系,加強反腐防腐的法律建設。
2012-11-19 13:26:57
阿楨
如何算出孔子誕辰 程發軔特展 揭密 2013-9-4中國時報

 台灣師範大學日前舉行「師大大師程發軔教授暨教師節特展」開幕式,紀念該校前國文系主任,國學造詣精湛,精通古曆法,並主導推動9月28日為孔子誕辰與教師節的程發軔教授。
 據師大前副校長賴明德在《國文天地》雜誌發表專文稱,孔子誕辰推定就是根據程發軔運用古曆法完成的研究結論,經專家認可後,我國政府始於民國41年8月18日明令公布每年國曆9月28日為孔子誕辰及教師節。
 賴明德說,程發軔曾在課堂上告訴學生,他以古六曆、授時曆、時憲曆等多種曆法推算,得出孔子生於魯哀公22年庚戌歲周正10月27日,即夏正8月27日,換算為國曆當是9月28日。
 師大近年曾陸續通過遴選溥心畬、梁實秋、黃君璧、程發軔等為「師大大師」。師大並特地邀請來自武漢,程發軔的孫女程瓊、趙國慶夫婦、曾孫女程曉萱等來台出席紀念活動。

中國在116個國家建立了430多家孔子學院2013-9-3國際線上

  國際線上消息:據中新社電,孔子學院總部副總幹事、中國國家漢辦副主任王永利3日在天津表示,目前,中國在全世界116個國家建立了430多個孔子學院,還有650多個孔子課堂,成為漢語教學推廣與中國文化傳播的全球品牌和平臺。
  當日,2013年孔子學院外方院長研修班開班儀式在南開大學舉行。來自全球22個國家的34名孔子學院外方院長3日彙聚南開大學,開始為期10天的研修。
  王永利表示,今年年初中國政府發佈了《孔子學院發展規劃2012——2020》,為孔子學院發展事業指明了方向。在新的起點上孔子學院應當有新的發展,要讓孔子學院融入當地的大學和社區。王永利還表示,要全力推進“新漢學計畫”,培養一些未來的新一代漢學家;此外,計畫還支援當下社會各個方面對中國感興趣的一些傑出的領袖人物,讓他們通過該計畫到中國考察研究。

龍應台:台灣書院和孔子學院沒有競爭(楨:競不過之言!)

中評社台北2013-8-28電(記者 王宗銘)台灣“文化部長”龍應台25日抵達洛杉磯訪問,停留期間除視察“文化部”所屬洛杉磯台灣書院業務外,當地時間27日也參訪環球片廠,並與當地華文媒體茶敘。“文化部”今天下午發佈新聞稿指出,龍應台說,台灣書院從事“小而美”文化交流,和孔子學院沒有競爭,“橘子不必和蘋果比紅”,她希望讓台灣書院成為一個有思想深度的人文沙龍,吸引海外人士對台灣的重視。
2013-09-04 10:36:45
版主回應
為什麼要重拾華夏主義:單一孔子主義有重大缺陷 2013-9-27 葉自成

  中國崛起已經是正在進行時,但路漫漫其修遠兮,未來依然任重道遠。筆者認為,除了進行政治經濟和社會改革之外,中國的當務之急還必須重建有影響力和凝集力的國家意識形態,重建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體系。民族的復興首先是民族精神的復興。國家的崛起首先是思想的崛起。改革的成功首先是思想理論的正確。
  我們為什麼要重拾華夏主義?
  當前中國必須要做的思想任務,就是以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來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使之更有生命力、更有影響力、更有凝集力、更有感召力。
  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學習西方成了中華民族的文化主流和大趨勢。今天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與我們學習西方的優秀成果是分不開的。但與此同時,從五四運動打倒孔家店到“文革”時期的批林批孔,淡化、批判和否定歷史文化成了中國的文化基調,即使肯定法家也不知道何為法家真精神,大辦孔子學院也不知道何為孔子的真精神;什麼是歷史文化中的糟粕和精華,從來沒有全面系統地梳理過。沒有緊密自覺地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相結合,這是我黨建國以後在思想文化建設方面的一個重大缺失。
  現在的路走起來步履艱難,老路走不得,回頭路不能走,蘇東改旗易幟的邪路不能走,西方式民主選舉的自毀中華的路也不能走,唯一能走的,就是在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更緊密更自覺地結合,以後者補充、豐富、發展、改革、完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具有高度創新特色的、不同于蘇東之路的、不同于英美之路的人類文明的第三條路來。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只有與本民族歷史文化的精華結合,才會越來越有生命力和影響力;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口號,只有與本民族歷史文化的精華結合,才會有堅實的土壤和基石。
  華夏主義的精髓
  華夏主義就是在政治思想、核心價值觀念方面的優秀文化的集中表現,華夏主義就是老子道治、孔子德治、商鞅法治思想中精華的結合。
  華夏主義包含了許多不僅具有中國特色而且具有普世性的核心價值。一是老子道治思想的核心價值,包含可持續發展觀、自由主義、公平正義、民本主義、多元主義、和平主義、不干涉主義、順勢而為等內容。二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價值:人文主義、人道主義、民本主義、人才主義、中庸之道。三是商子思想中的核心價值:以法治國、富國強兵、制度創新、中央集權與國家統一。
  老子、孔子、商子的思想,分開來看,都有重大的價值缺陷,但如果把三家的精華合為一體,則會成為一個新的核心價值觀的有機體系:尊道而行所體現的高度的理想主義和普世價值,順勢而為體現的高度的現實主義,教育為先和選用賢能所體現的人才競爭、教育競爭,君子—人才主義所體現的重視人才作用的精神,以法治國所體現的一切依法辦事,以人為本和以民為本所體現的一切以實現民眾利益為國家政治好壞的評價標準,事功主義、民本主義,其中多數不僅是中國特色,而且也是能夠適用於其他國家的。
  華夏主義的現實意義
  以華夏主義豐富、發展、改革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體系,會在以下五個方面產生重大的社會、政治和思想影響:
  一是有利於凝集全體國民的精神,形成更為廣泛的社會共識。華夏主義的老子精神、孔子思想在廣大民眾中有強大的影響力和感召力,它可以產生比單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強大的影響力,形成不分黨派、宗教、階層、海內外的中華民族的共同的意識形態和民族凝集力。
  二是有利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更有體系和完整。
  三是有利於民眾理解和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官方的文件會議中高度突出,但在社會和民眾的宣傳上有時流於官方化、形式化、空洞化;如果能以華夏主義的內容充實和補充,就能與在民眾中有較大影響的老子、孔子等的思想融為一體,使之更生動、更有生命力,在民眾中更有影響力,加強民心的凝集力,避免時下相當多的民眾因信仰空虛而盲目崇拜西方思想和宗教的現象。
  四是使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中國特色更加鮮明和更加突出。
  五是使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與西方的優秀文明有更多的交集和融合。華夏主義內容豐富,有相當一部分與西方的法治、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公平正義、自由等核心價值是重疊的,可以大大降低西方對中國社會主義的抵制和排斥,繞開西方意識形態的封鎖和藩籬,以西方較為熟悉的老子(《老子》一書是外國文本僅次於《聖經》的經典)、孔子(在多國有孔子學院)的思想進入西方社會,大大提高中國在西方主導的國際體系的話語權和文化影響力。
http://mil.news.sina.com.cn/2013-09-27/1506742372.html
2013-09-29 10:21:08
圖博館
《百家講壇》為何風光不再?曾經印量百萬冊如今只有兩三萬2015-7-5

《百家講壇》主講人、浙江大學博士於鍾華近日為新書《問道王羲之》在京舉行簽售。相較於《百家講壇》當年新書籤售場面之紅火,熒屏講師們如今已走下神壇,黯然失色。出版方中華書局表示,如今《百家講壇》系列書的起印量已從幾年前巔峰期的百萬冊下滑到兩三萬冊,簽售現場冷落,不再有昔日之火爆,令人恍若隔世……
  《百家講壇》最紅時堪稱造星機器,它在專家、學者和百姓之間架起了一座熒屏橋樑,並捧紅了易中天、紀連海、於丹、袁騰飛、閻崇年、馬未都、王立群等一批專家型熒屏明星。閻崇年的《清十二帝疑案》創造了《百家講壇》0.57%的高收視,紀連海的《歷史上的和珅》更是創造了0.69%的最高收視。一時間,這些學者明星出場費甚至可與歌星、影星比肩。然而,時隔多年,《百家講壇》不僅已經失去造星功能,收視率也直線下降,由此,相關圖書不再火爆也在情理之中。
  為何出現收視冷落,人們議論紛紛。
《百家講壇》主講人翁思再認為,節目品位較高,但帝王將相說多了,選題變得越來越窄。《百家講壇》學者說來說去還是那些人,新人難以出現,形式多年不變,再加上全國各地類似節目一窩蜂競相模仿,時間久了,難免會讓人產生審美疲勞。
  《文化中國》主持人今波說,《百家講壇》當年之所以火,是因為國學熱、學者明星、文化通俗化等元素的合力造成的。但時間久了,新鮮感過去,節目又沒有創新,就出現了疲勞期,遭遇了瓶頸。像易中天、於丹那樣善於演講的學者可遇而不可求,就那麼幾個,可謂鳳毛麟角。再說,有的學者即便很能講,但學術界對這種通俗化的表達評價不高,甚至引來爭議,不利於學術地位的提升。
  有業內人士認為,如果《百家講壇》還是過於精英化、學術化,若將自己定位成更通俗化,更接地氣,還可浴火重生。因為,老百姓對歷史文化、國學知識的需求很大。這點,可從《十萬個為什麼》這套叢書發行量近一億冊並影響了幾代人、從央視《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熒屏熱播等現像中得到佐證。
方式十年不變
  《百家講壇》出現的收視冷落令人想起了央視另外兩檔講壇類節目《開講啦》《青年中國說》的興起。《開講啦》《青年中國說》不僅播出後收視一路創出新高並名列同時段全國第一,而且,這兩檔節目在互聯網上的點擊量總數超越了10億。這是一個更值得令人欣喜的數字,同時也證明了講壇類節目唯有創新,與時俱進,才有出路。
2015-07-06 09:19:55
圖博館
與《百家講壇》相比,《開講啦》《青年中國說》無疑更具互聯網的新思維。《百家講壇》是專家、學者“一桌、一人、一口”的自我演講與單向灌輸,10多年未變,既沒有觀眾的互動環節,也沒有彼此爭論的空間。雖然說《百家講壇》定位是“一座讓專家通向老百姓的橋樑”,但這是一座單向通行的橋,而老百姓通向專家,則是此橋不通,這束縛了大眾思考,在“互聯網+”給這個世界帶來翻天覆地變化的今天,顯然有點落伍。
  而登上《開講啦》《青年中國說》講壇的嘉賓都是現身說法,猶如自媒體“自我發聲”,而台下眾多聽眾可與嘉賓積極互動、討論甚至爭執,猶如網上點贊、點評、爭論,充滿了互聯網的平等、互動、寬泛、多元、參與、挑戰等特點,並展開自由碰撞,這無疑比單向說教更具吸引力。何況,與《百家講壇》相比,《開講啦》《青年中國說》更貼近當今時代,話題更接地氣。由此可見,節目潮起潮落,其實反映了節目創新與守舊的巨大落差。
  回應
第一,從選題和立意都不夠開放。為何只講中國歷史文化,穿插幾個紀念性的中國革命、建設史的熱點?可以加進去比如當代文化經典作品選題、近現代科級發展選題、歐美日亞非拉歷史文化選題嘛;第二,不能適應網絡時代的變化。最後觀眾集中於只對中國歷史文化感興趣的退休人群。這個群體是不穩定的。韓劇就是靠著抓住了大爺大媽和青少年兩個群體,才火到現在的;第三,就是一些王牌主講人,近年來不斷發表爭議性言論,遭到普遍地抵制,降低了整個欄目的被認可程度。
為何風光不再,很簡單,因為講壇變成了評書表演,專家變成了評書表演明星,實在令人膩味!
名為百家後來只有史家,路子是自己走窄的。
節目本身的問題,既然叫百家,為什麼搞的跟一言堂似的?
諸子百家是什麼?諸子百家有法家、儒家、道家、墨家等流派. 現在台上全是些歷史發明家、書呆子文科生在那吹,中國人現在智商都很高好吧?
能把《三國演義》當《三國志》講的被《百家講壇》培養出來的學者們對這個欄目的臭大街化功不可沒啊!
現在網絡上很多這種脫口秀,水平也在這些學者專家之上,幹嘛要看你.
還是多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吧!節目有沒有質量控制?誰來控制質量?當觀眾是傻子?
袁騰飛之流也能上,你說收視率能不降?
很少人知道百家講壇首播時請的就是楊振寧,走的是精英路線。後來完全是兩個節目了.       
http://www.guancha.cn/culture/2015_07_05_325655.shtml
2015-07-06 09:22:05
圖博館
崑曲的複興抑或幻影 2016-08-22 《鳳凰周刊》

讓崑曲以時尚的身份出現在當代社會,或許恰巧是保護與繼承遺產時不得不採用的一種文化策略。
  由台灣著名作家白先勇策劃製作的“青春版”崑曲《牡丹亭》在台北首演。業內人士對崑曲的市場前景早就已經聲言絕望,然而,這部長達9小時、需要3個晚上演完的崑曲長劇,至今已經陸續在國內多所劇場以及美國等地上演近40次——如果按每晚一場計,演出已經超過百場——而且有越演越盛之勢。
  一部戲在幾年裡陸續演出幾十場,這在戲劇界並不算什麼奇聞,更不值得誇耀,然而,白先勇版《牡丹亭》引起的巨大反響以及它的聲勢,卻是此前中國戲劇界前所未有的新景觀。數年來,白版《牡丹亭》每到一地均掀起一陣“白旋風”;媒體的追捧使白先勇、《牡丹亭》以及崑曲都不同程度地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以至於多數演出場次都出現擁者如堵、一票難求的喜人景象。
  2007年國慶期間,因為中央電視台創紀錄地連續7天在央視黃金時間播放精心製作的談話節目《於丹·遊園驚夢》,崑曲再一次成為人們茶餘飯後談論的中心話題。因在“百家講壇”節目講授“論語心得”而成為時下最炙手可熱的暢銷書作家於丹,在這個超長的談話節目裡講述她心目中的崑曲之美。如同於丹以前的電視節目一樣,她解說崑曲的節目也贏得了很高的收視率。
  崑曲因白先勇和於丹而佔據媒體的顯要地位,與數年前的慘淡經營形成強烈的反差。在某種意義上,這是自1956年因《十五貫》進京獲得中央領導人高度評價之後,崑曲第一次受到媒體如此的重視。崑曲與大眾日常生活之間的關聯,宛如從低谷直衝雲霄般,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時間,崑曲成為人們心目中精緻藝術的代表與典範,以至於精明的文化商人能在北京市中心寸土寸金的南新倉前朝皇家糧倉舊址,借殘存的明代建築遺址闢出一個小型的演出空間,以造價昂貴的景觀設計,推出號稱“廳堂版”的崑曲《牡丹亭》演出。崑曲不僅成為稀有與珍貴的表徵,同時還成為時尚的符號,無論是在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巡演過程中,還是在於丹講座的受眾群裡,都不乏大量因追逐時尚的動機而被裹挾進來的青年男女。
  崑曲的複興似乎就在從夢想成為現實,它的歷史似乎就此要改寫。但事實上,問題並沒有那麼簡單,崑曲在晚近百年來的命運是如此坎坷,即使2001年崑曲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遴選中被命名為“人類口頭與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也並沒有在根本上改變崑曲命運的軌跡。
2016-10-20 12:51:10
圖博館

  至少有100年以上的時間,崑曲在充分體現普羅大眾審美趣味的演出市場中,始終是鬱鬱不得志的。而作為一個劇種的崑曲,雖然一直被稱為“百戲之母”,受到幾乎所有地方劇種的藝人們的尊敬,然而,最遲到清中葉左右,它就已經衰落到難以為繼的地步。崑曲之所以能夠存留到今天,更準確地說,被稱為“正昆”的經典崑曲之一脈之所以能夠存留到今天,只是由於1921年秋,蘇州一批愛好崑曲的鄉紳在上海實業家穆藕初的資助下創辦了崑曲史上第一所學校——蘇州崑曲傳習所,以此培養了一代後來被稱之為“傳”字輩的崑曲演員,才有現在我們所見的、可以被今人驕傲地稱為人類共同擁有的文化遺產的崑曲。但崑曲傳習所在商業上始終是不成功的,至少是不夠成功的。1927年傳習所改名為“新樂府”,本意為提振崑曲在演出市場上的收益,卻仍然未能獲得經營上預期的效果。因此,崑曲傳習所事實上一直是一家以公益文化事業為特徵的教育機構,它為崑曲的傳承立下汗馬功勞,卻由於無從獲得經濟上的回報而難以為繼。
  崑曲在藝術上與文化上的深厚積澱與崇高地位無可懷疑,在某種意義上,它是中國文人階層的雅文化傳統的結晶,恰如它的衰落是中國的雅文化傳統衰落最明確無誤的信號一樣。由於文化人在近代漸漸喪失了他們在社會整體中的支配地位,崑曲也漸漸成為一種人們敬而遠之的文化遺產。它作為一種歷史之象徵的意義,早就已經遠遠超出了作為人們日常享用的文化娛樂對象的意義。至於崑曲界一直津津樂道的《十五貫》“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的盛況,只不過是藝術為時事政治所用的偶然,《十五貫》於崑曲的藝術發展並無實質性貢獻;有了《十五貫》,崑曲也沒有改變它仍舊衰落的趨勢。兼之崑曲作為一門需要藉助於人的身體​​傳承的舞台藝術,它在表演方面最精華的部分,早就已經因經歷過清中葉到民初的第一次中斷以及從1940年代至今的第二次中斷所剩無幾,坦率地說,崑曲的複興連理論上的可能性也已經微乎其微。
  但現實的狀況似乎仍有讓人振奮的亮點,至少白版《牡丹亭》的演出,劇場外仍是人頭攢動,於丹的電視講座也人氣不凡,而皇家糧倉票價昂貴得不可思議的廳堂版《牡丹亭》總是有一擲千金的貴客光臨。可惜所有這些激動人心的現象,都無法改變崑曲那些經典劇目的曲辭很難為人們理解,崑曲的表演美學也很少能為時人欣賞的現實。
2016-10-20 12:52:39
圖博館
崑曲突然變身成為時尚,但崑曲事實上沒有成為時尚的可能。因為所有能夠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時尚的東西,必須通俗到能夠為普羅大眾接受的程度。
  崑曲無法成為時尚,難以為當今時代的絕大多數人理解與接受,這是無法改變的歷史事實。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崑曲沒有時代價值,更不意味著崑曲就無從傳承。在一個更具備文化自覺的社會環境裡,當年的傳習所模式完全可以加以復制,只是要讓崑曲成為時尚,要讓崑曲因成為時尚而繼續發展興盛,多少有些像是緣木求魚。因為那些將崑曲作為時尚來追逐的大眾,很快就會因認識到崑曲與他們之趣味相去甚遠而掉頭它去。白版《牡丹亭》在國家大劇院演出時出現的尷尬場景透露出的信息足以說明這一點——當人們進入國家大劇院為的只是滿足對這座劇院的好奇而不是為了藝術欣賞,再好的演出都無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他們只滿足於在一場媒體的盛宴中意識到自己的在場,用時時把握著時尚脈搏的幻覺,藉此證明自己並沒有被時代和社會拋棄。
  其實在此之前,台灣也經歷了類似的過程。1980年代前後,台灣的一批對中華民族文化傳統感情深厚的知識分子就努力在大學不遺餘力地推廣崑曲,並且廣邀大陸地區當時最優秀的崑曲演員赴台表演以及傳授技藝。正是由於在當時的一代大學生心目中,欣賞與愛好崑曲像時尚一樣值得他們去追逐,於是才有後來台灣崑曲市場的複蘇;至於台灣的京劇演出,同樣曾經因一批有追求的京劇演員以時尚相號召,重新激活一度受人冷落的演出市場,才有今天京劇傳統更好的繼承。
  如果我們能這樣去解讀白先勇和於丹,那麼,他們完全有可能成為崑曲艱難傳承的功臣。恰由於他們吸引了眾多大眾媒體的注意,吸引了無數未必真正喜歡崑曲的觀眾走近崑曲,由此能夠為崑曲的傳承贏得最為寶貴的時間;同時,各種有關崑曲的信息充斥於媒體,也有更多的可能,讓崑曲莫測的命運再一次浮現在時代前面,令我們不得不嚴肅地面對這一偉大而優美的藝術傳統即將中斷的困境,進而為崑曲的未來尋求對策。因此,白先勇和於丹不會讓崑曲復興,如果我們只將崑曲復興的希望寄託於大眾媒體的炒作,那麼,崑曲的複興就只能是一個美麗的幻影;可是,如果我們能抓住這個難得的機遇,就算不去奢談什麼復興,至少,在有限的時間裡,只要措施得力,我們還有可能將崑曲現存的那一抹最後的餘暉留住。其實,就崑曲的表演而言,只要有可能留下這最後一點遺產,就已經足以傲對世人。
2016-10-20 12:55:32
圖博館
《易中天品讀漢代風雲人物》誤解誤譯舉例2010-02-05李蓬勃

  《易中天品讀漢代風雲人物》(東方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是易中天先生在央視《百家講壇》同名講座的“文字增補典藏版”,書中對劉邦、韓信、項羽、晁錯、袁盎、竇嬰等西漢時期重要的政治人物進行了深刻而生動的品評,讀來妙趣橫生。書中的內容決定了它頻頻涉及《史記》、《漢書》和《資治通鑑》等歷史典籍,作者對徵引的史料進行了通俗的翻譯、講解,讓今天的聽眾和讀者極易接受。筆者在閱讀中發現,作者對某些原文存在誤解、誤譯的情況,可算瑜中微瑕。以易中天先生之巨大聲譽,此書肯定流布甚廣,糾正其中的錯誤,庶幾可附驥尾而收普及常識之功效。
  一、第69頁:“古人的尊稱有四種:陛下、殿下、閣下、足下。這四種稱呼共同的一個意思就是:我不敢看你的臉,因為你地位太高,面子太大。見到皇帝我不敢看皇帝的臉,我只敢看你的台陛之下——大家知道皇帝的龍椅,就是那個寶座有一個台,台上面有台階,那個台階叫陛;見到太子或王子,我也不敢看你的臉,我只看你的宮殿之下。”
  “陛下”表示尊稱,並不是實指台階之下那塊地方,而是藉代的用法,指代台階之下給皇帝當差的那些臣僕。用這個詞是表示不敢直接指稱皇帝,而只好跟皇帝手下的人對話。漢代蔡邕的《獨斷》對陛下這個說法的來源做了解釋:“陛,階也,所由升堂也。天子必有近臣立於陛側,以戒不虞。謂之'陛下'者,群臣與天子言,不敢指斥,故呼在陛下者與之言,因卑達尊之意也。上書亦如之。及群臣庶士相與言殿下、閣下、足下、侍者、執事之屬,皆此類也。”殿下、閣下、足下等其他三個名詞的道理類同。
  二、第72頁:“對不起,武先生,請你代替我韓信謝謝項王吧。”
  《史記•淮陰侯列傳》:“夫人深親信我,我倍之不祥,雖死不易。幸為信謝項王。”
  這段話是韓信對項羽的說客武涉說的,《史記》在對話的開頭寫道“韓信謝曰”,兩處的“謝”都不表示感謝。“謝曰”的“謝”是推辭,拒絕的意思,“謝項王”的“謝”是道歉的意思。這兩個義項是“謝”的上古常用義,而表示感謝是較晚出的意義,秦漢之前罕用。原文是說韓信拒絕了對方的建議和好意,所以對項王表示歉意。
2017-01-16 11:38:32
圖博館
三、第74頁:“機遇啊機遇啊,它是不會再來的。天底下哪兒有這種事:老天爺給你一次機遇你錯過了,再給你一次再錯過,再給你一次……就瞅著你給了,不可能的。”
  《史記•淮陰侯列傳》:“夫功者難成而易敗,時者難得而易失也。時乎時,不再來。”
  這裡的錯誤在於對“再”字的解釋。稍有文言常識的人都知道,“再”這個字在上古時期表示的意思是兩次或第二次,跟後代的“又”、“再”不同。這句話的準確意思是說:時機啊時機啊,它不會第二次降臨的。把“再”按現代漢語的“再”去講,句法和意思上也說得通,但偏離了古人的原意:連第二次都沒有,哪會“再給你一次,再給你一次”呢?
  而在73頁邊欄引用《資治通鑑》卷十“漢紀”時,這句話的斷句也搞錯了:“時乎,時不再來!”正確的斷句是“時乎時,不再來。”這裡的“時”和“來”是押韻的,可能受到“時不再來”這個成語的影響(這個成語就是從此句產生的),把後一個“時”字屬下了。雖說這一錯誤該由《通鑑》的標點者負責,但作者在引文時不辨是非,也有失察之過。
  四、第76頁:“晴雯已經是到生命的最後時刻了,掙扎著在褲子裡面把自己貼身的內衣脫下來交給寶玉,寶玉接過來以後,立刻明白了晴雯的心思,把自己的外衣也脫了,把晴雯的內衣緊緊地穿在自己身上。”
  《紅樓夢》第七七回:“(晴雯)又回手扎掙著,連揪帶脫,在被窩內將貼身穿著的一件舊紅綾小襖兒脫下,遞給寶玉……寶玉見他這般,已經會意,連忙解開外衣,將自己的襖兒褪下來,蓋在他身上,卻把這件穿上。”
  晴雯給寶玉的是貼身的小襖兒,寶玉與她交換的自然也是貼身的襖兒,才表達出身體貼在一起的意思,寶玉脫下的不是“外衣”,而是解開外衣,褪下襖兒。
  五、第90頁:“於是,韓信站起來,跪下去拜了下,說,恭喜大王,大王說得非常對,就是我韓信也認為大王您比不上項王,無論就個人能力和魅力而言,還是就我們整個集團的實力而言,都比不上。那韓信為什麼要'賀曰'呢?為什麼要祝賀劉邦呢?因為韓信發現劉邦是一個實事求是的人,是一個說實話的人,那麼這個人就好打交道了。”
2017-01-16 11:38:54
圖博館
《史記•淮陰侯列傳》:“漢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賀曰:'惟信亦為大王不如也……'”
  這段話說的是韓信問劉邦自覺與項羽相比怎麼樣,劉邦思量半天老實回答自己不如項羽,這難道是件值得恭喜的事嗎?作者只知“賀”有慶賀、祝賀義,殊不知“賀”還有個義項表示贊同、附和,《漢語大詞典》該義項下舉的第一個例子就是《史記》裡的這段話。此處韓信只是對劉邦的回答表示贊同而已,作者不明就裡,於是大講了一通韓信為什麼要“賀曰”的道理,未免強作解人了。
  六、第96頁:“韓信下令:撤!把大將軍的旗子、中將軍的旗子、小將軍的旗子都給我扔地上……咱們跑吧,調頭跑,走水上軍——水上面還有一個軍營——往後撤,全部撤到水上軍營裡面去。”
  《史記》交待之前“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然後派出一支軍隊前去挑戰,交戰良久,佯作失敗,逃到“水上軍”那兒,水上軍就是預先“背水陳”(背水布陣)的軍營,這支軍隊是在水邊扎寨的,水上面如何扎寨呢?馬步軍怎麼一下子變成水軍了?
  七、第126頁:“劉邦得到的諡號就是'高',所以稱之為高皇帝,也稱為漢高帝……劉邦得到的廟號也是'高',叫做高祖……廟號要高於諡號;廟號當中,祖又高於宗。劉邦是祖,而且是高祖,是最高的一個等級,所以劉邦是在漢代得到後世最高評價的一個皇帝。”
  劉邦的諡號“高”是沒有問題的,至於他的廟號,就不是“高”了,而是太祖。《史記•高祖本紀》裡說得很清楚:“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細,撥亂世反之正,平定天下,為漢太祖。功最高,上尊號為高皇帝。”所以後世對劉邦準確的稱號應該是太祖高皇帝或漢高帝。漢高祖這個叫法是把諡號與廟號合到一起了,司馬遷這樣說,班固在《漢書》裡也基本沿用,從此造成了後人普遍的誤會。再說一點,即便廟號是“高”,也不是個等級的問題,並不意味著他是後世評價最高的皇帝,因為廟號是宗廟裡的排次,劉邦是開國皇帝,在宗廟裡是始祖,自然排位在上。至於對他的評價是不是最高,那是另外的問題了。
  八、第138頁:“劉邦說,對不起,讓兩個足底按摩的小妹走開,然後把衣服穿起來,把鞋子穿起來,一本正經地說,酈先生請坐。”
  《史記•高祖本紀》:“酈生不拜,長揖……於是沛公起,攝衣謝之,延上坐。”
2017-01-16 11:39:54
圖博館
這裡涉及對“攝衣”的解釋。易先生把它翻譯成穿衣服,於情理倒也無大礙,但於詞義就有些不能安了。清代王念孫《讀書雜誌•漢書九》有“輟洗起衣”條,說的正是文中這件事,考證的就是“攝衣”這個詞。他說:“此文本作輟洗起,攝衣,延食其上坐。鄭注《士冠禮》曰:攝,猶整也。謂整衣而延之上坐也。”“攝”就是整理,原文正確的翻譯應該是:劉邦站起身來,整理一下衣服(以示鄭重),向酈食其賠罪。
  九、第178頁:“他小時候,他叔叔項梁先讓他學字、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
  《史記•項羽本紀》:“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
  這段話乍看沒什麼問題,但從邊欄上所引的《史記》原文看,斷句有誤,作者的理解自然也有偏差。這個問題倒不能怪易先生,因為中華書局標點本《史記》就是這樣斷句的。造成斷句錯誤的原因在於對“去”字的誤解,在古漢語中,“去”的意思是離開,而不是前往,如果說“去長安”,今天表達的是到長安去,古代說的卻是離開長安,意思正好相反。在《史記》這段話中,應在“去”之後斷,“去”自成一句,意思說他學書不成,就放棄(離開)了,而不能連下文“學劍”為句,那就講成今天的“去”了。
  十、第189頁:“(欒布)從齊國出使回到京城,要向劉邦匯報工作,匯報的地方就是懸掛彭越人頭的那個地方。於是欒布把工作匯報了,這是公事優先;匯報完工作,完成了使命,交代了任務,欒布轉過身來就跪在彭越的人頭下放聲大哭,就當著劉邦的面。劉邦是勃然大怒,心想還有這樣不把朕的命令放在眼裡的人?”
  《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布從齊還,奏事彭越頭下,祠而哭之。吏捕布以聞。上召布,罵曰… …”
  易先生的譯述真有些駭人聽聞!有兩大奇異之處:一是奇在匯報工作的地點居然就在懸掛彭越人頭的地方。掛人頭的地方必在鬧市,好起到示眾儆百的效果,洛陽雖是劉邦的臨時首都,貴為皇帝也總不至於在大街上辦公吧?況且再嗜血如命的人,也不會特意安坐於人頭之下處理政事啊。
2017-01-16 11:40:34
圖博館
二是奇在欒布匯報完工作,轉過身來就當著劉邦的面,跪哭彭越,太有戲劇效果了,太突顯欒布凜然不懼的高大形象了!可惜不是!原文明明說欒布是被吏捕到,報告給劉邦的,“聞”就是讓皇帝知道的意思,那就不可能是當著劉邦的面。原文接著說,皇帝命令把欒布押送來,如果是在劉邦面前哭,劉邦何需“召”他來呢?
  這段話正確的理解是這樣的:彭越生前是被封為梁王的,欒布早先被彭越贖救,做了梁國的大夫,因此,欒佈出使齊國,是梁王彭越派去的(欒布不是中央政府的人,不可能由劉邦派出),出使歸來自然應該向彭越復命的,但此時彭越已被處死,所以他就只能在彭越的人頭下向他奏事,履行程序,然後設祭致哀——其時劉邦不可能在場——結果被拘捕,又被劉邦召去了。易先生把欒布奏事的對象錯當成劉邦,遂製造了這千古奇聞。  
  書中還有不少筆誤一類的差錯,在此就不求全責備了。
  上面這些錯誤,涉及的都是古代的常用詞語和常見文化現象,並沒有多少高深的學問,有些是“百度”都知道的。只要勤查字典勤上網,引用古書多推敲,就可以避免出錯的。語言是思想的工具,一詞一句雖是細枝末節,但理解稍有偏差,闡發的思想就可能南轅北轍。愈用力,愈離題萬里;越有才,越留下話柄。凡為師為文者,能不慎乎?餘為此文,亦以自勉焉。
2017-01-16 11:42:2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