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1-27 06:03:25| 人氣4,474|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國鄉土手工藝》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安徽亳州:冬闲时节“手工粉皮
深坑手工豆腐
西安农村手工香油
手工醬油
手工曬煮
山西老陈醋vs镇江香醋    点击查看下一张
山西手工醋

老裁縫師

浙江安昌箍桶店

浙江安昌的手工布鞋
浙江安昌

棕棚床

藤編編筐

手工印經書

手工燈籠

手工制鞭炮

麵塑

泥塑

紙紮


想偷懶嗎?書架上那麼多本有關各種中國鄉土手工藝的專著,為何單評包含以下二十二種傳統手工藝的高星著《中國鄉土手工藝》(陝西師大出版社,2005):
豆腐;粉皮;香油;食鹽;醋;茶葉;絲織;印染;裁縫;箍桶;棕棚床;藤編編筐;打白鐵;鋁匠;草紙;宣紙;湖筆;徽墨;硯臺;印經書;燈籠;制鞭炮;麵塑;泥塑;紙紮;皮影;古琴;連環畫
《中國鄉土手工藝(續篇)》中國鄉土手工藝的沒落與衰亡正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絕唱,越來越受到整個社會的重視。本書是繼頗受好評的《中國鄉土手工藝》一書之後,作者歷時兩年再次推出的續篇。作者從這兩年中各地輾轉親身採訪而獲得大量一手資料中,輯錄了手工製紙、炒茶、印經、鞭炮等30種鄉土氣息濃厚、緊密結合生活的手工藝以及相關的製作工序、傳承歷史和當地人文景觀等豐富多彩的內容。書中以清新質樸的文字、生動鮮活的圖片,記錄著這些受大地水土孕育的傳統手工藝,以期留住祖先饋贈給我們的珍貴文化遺產。

沒啥特別理由,剛好買到,而各種中國鄉土手工藝的專著,在本館以下七十八個展題中,多已參考過,實在沒興趣再逐一書評,除非有新購圖書與之有關,再順道一起評。
時空之旅;二.生老病死;三.生命禮儀;四.禮物;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犬;豬;昆蟲蝴蝶;兩生爬行;叢林野獸;藍色世界;角骨牙皮毛;金碧輝煌;銀白世界;古銅典雅;青銅器;玉器;玉石雕;礦石與寶石;殼與化石;玻璃;少彩陶瓷;多彩陶瓷;交阯三彩石灣;紫砂;景泰藍;木雕;竹藝;漆器;扇與傘;文房四寶;紙藝;年畫;織綉印染;中國結;煙酒;茶;香の世界;吉祥物;祥禽瑞獸;龜;葫蘆;數字魅力;圓の世界;金錢;博奕;鏡與鎖;首飾;.手鐲念珠;玩具;模型;絨毛;軍武;偶像;面具;色聲香味觸;火爐燈光;風箏風鈴風車;情與色;食色性也;古文明;佛像;觀音與法華;蓮花;達磨與禪宗;彌勒與淨;羅漢;傳佛像與法器。

那現代的手工書呢?現代的手工自創品牌可比上述傳統手工有時尚藝術的設計感,又比正統「藝術」有賣點。

想比較:傳統/現代/手工/手工藝/藝術等之異同高下嗎?下篇《中國鄉土手工藝》書評,值得一讀:

央視曾有一檔《留住手藝》的特別節目(台灣不知何時能像本館前評《中國陶瓷》等,出盜版),采訪了多位手工藝人,用影像記錄了他們完成工藝的具體流程。看著手從經緯交錯中編出竹器、抽出蓑衣、織出布匹,看著飛絮般的羊毛擀成氈子、沈澱著竹漿的池水中抄出紙張,看著在煮熟的糯米中伴入酒曲、開耙、發酵、釀出米酒,這一切對我而言都是新鮮、陌生又充滿趣味的,一種莫名的感動也隨之湧起 ——那是用一雙手完成的一整件物,每一件物都蘊藏著手的溫度。
對上一輩人來說,這些手工藝的景象是早年漂泊的記憶,而對80年後生長在城市中的我們來說,“手工藝”僅僅是一些兒時殘留的模糊映象。
這本《中國鄉土手工藝》試圖提供給我們的正是一次進行追憶,或者拓展想象的機會。書中介紹了二十二種傳統的手工藝,用樸素的文字和照片記錄了手藝人的生存狀態與技藝的傳承,豐富的版面設計、資料性的插圖連綴其間,體現出圖文書的特點。在浮光掠影中,觸摸著手工的本質。
“手工”還是“手工藝”,這兩種稱呼在本書中並無區別。書裏有不少工藝性很強的技藝,比如打造銀飾、制蠟染、刻印木板年畫等等。而更多的則是醃火腿、釀黃酒、餳發花饃,以及木匠、皮匠、毛毛匠,這些與物質生活休戚相關的、強調手工性的技藝和行當。這也體現出作者的一種態度,有別于以往人們印象中被局限于工藝品的“手藝”,作者強調的是“手工就是從手出發”,那種手工思想與詩性、藝術性在本質上的相通。
其實本應如此。在我看來,手工的本質就是藝術的本質。推究一下藝術的起源,就不難發現其與手工的關聯。早期的藝術,無論是作爲日常器皿的裝飾,還是出于宗教、禮儀的需要,都是手工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産物,有著比較強的實用目的和附屬性。那時,無所謂“藝術”,藝術的概念被包容在“手工” 之中。後來在流變的過程中,藝術才逐漸有了獨立性,開始與單純的手工概念進行區分。前者更強調美感,後者則突出實用性,兩者在內涵上有了分歧。手工成了用以制作符合一定規格標準的物品,滿足日常使用的需要,且可重複可傳承的技藝的統稱。手工的概念漸漸被局限,藝術性被剝離,自然也就出現了中庸的“ 工藝 。其介于手工與藝術兩者之間,既強調手工的制作技巧,又注重美感的營造。它的出現更從一個方面證明了手工和藝術的一脈相承。藝術的本質在于創造和美,手工的本質又何嘗不是呢?這一點放在當下審視,會顯得尤爲清晰。
在過去,手工與藝術在價值評判上的區別在于創造性的高低,手工常常淪爲匠氣,在創造性上輸于藝術。在我們通常的意識中,工藝品是技術性的、可複制的,藝術品則是唯一的、創造性橫溢的,所以工藝品很少能上升到藝術的高度。
   而在現今——這個後工業化、大規模工業化、用自動機械完成的物品已介入我們生活方方面面的時代,這種曾涇渭分明的價值區分早就變得模糊,準確的說是失去意義,問題被轉 換了。手工的萎靡使其失去了與藝術相區分的主體地位,“ 機械複制 ” 取而代之,手工的萎靡也使其越來越向本質回歸。而另一方的藝術卻在不斷地膨脹,變得越來越寬容,也越來越駁雜。
我們似乎可以這樣說: “ 完全只用手或借助非自動化的簡單工具完成的物,都能被視爲藝術品。 ”話說得偏頗了,當然是一句戲語,不過從某個層面看,還是相當正確的。
我們可以借助本書,對當下尚存的“手工”進行一番比較真實的想象。一位標準的手工匠人,所處的環境相對封閉,會比較固執,多少有些看不慣時代的變遷。在將手藝不斷的重複中,會執著于老的、傳統的 審美趣味;在對手藝不斷地打磨中,又必然融會進個人的生命體驗。從藝術的角度看,他們在重現消逝的過去。這些過去屬于一個時代,也屬于他們個人。至少,他們對于自己所信奉的審美價值是非常真誠的。
然而反觀藝術,何謂藝術的真誠愈來愈成爲一個問題。藝術的目的和動機在轉化,商業化作爲時代的標志糾纏著藝術。形而上的東西因其價值上的崇高性換取著巨大的市值,被誘惑著的藝術家們該如何取舍?這始終會是個問題。
那麽我們呢?我們也該忠于自己的感受。面對而今混雜斑駁的藝術圖景、後現代的散亂表述,反而是那些以使用爲目的的、樸拙的手工品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感動。這種感動與面對偉大的藝術時的感動是同質的,都是對于創造的驚歎,都是我們柔軟的內心被手工品 / 藝術品中所包蘊的某種情緒、某些記憶、某個瞬間所穿透,感動得無可名狀。這也就是手工/藝術的魅力。
許多東西的逝去總是必然的,但我相信 “手工” 總會以某種形式存在下去。我們能做的只是偶爾停下腳步,回頭看看,緬懷一下那些曾經的、熟悉的手的溫度。我想這本書的意義也在于此。
http://enjoy.eastday.com/eastday/node7209/node28900/node28954/userobject1ai1051876.html

台灣的老行業(遠足文化  2004)

大仙尪仔、金銀紙、糊紙壽衣蓪草肖像畫挽面造船榻榻米棉被竹器斗笠木桶蒸龍茶壽木屐 繡花鞋樟腦木炭窯爐灶打鐵店碾米豆腐爆米香醬菜麵茶墨毛筆舊書店電影看板皮影戲
大仙尪仔
尪仔

台灣傳統行業
http://192.192.169.112/93/1170594/trade/index.html
土礱間
土礱間 
水稻成熟收割,經過脫粒曝曬之後,始能作長期的儲存收藏。早期民間習慣繳交田租或者借貸都以帶殼的稻穀「粟仔」計量,一直到現代鄉村民間招會還有以粟仔為標的之「粟仔會」。
粟仔要脫去穀殼才能變成米。舊時農家自己食用都以「土礱」自行脫穀殼,當然不是家家都備有土礱,通常是集數家,或家族共同合資設置小型土礱間脫殼。在市面販售之米是由糧商收購粟仔來加工碾去穀殼出售,就是大型營業性質的「土礱間」。轉動土礱以人力或獸力,稱為「磑土礱」是件相當費力的工作。
有了電力之後,糧商的「土礱間」更形專業化,在三十年前的農村裡還曾經扮水演了「貸款紓困」的金融角色;其情況與「米絞仔」有關聯。
米絞仔
米絞仔
脫去穀殼的米仁是糙米,因帶著一層糠皮,食來較為不順口,需要再加工脫去糠皮稱為「米糠」才能成為白米。早期農家自己食用以「舂臼」搗去糠皮。舂臼有木製及石製,操作時手持「舂臼槌」撞擊搗臼,稱為「舂米」。農家崇尚儉樸,都不會舂得太白,生怕減損了份量,大概祇舂至六、七分白而已。
一般人食用者都向米店按斗購買稱為「糴米」。把糙米化成白米,是由專門代工的「舂米」商人「白米店」向「土礱間」購入糙米代工成白米再批售給「米店」零售。
「代工舂米」費時費力之狀與「磑土礱」不相上下,以大型石舂臼舂米,一次大約可以舂二斗米,花費二個鐘頭,「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不祇形容種由之辛勞,用來形容代工舂米更為傳神。除人力之外也採用水碓,利用水力來舂米。早期「水碓」相當多,從老地名可以看出它的普遍,如雲林古坑有水碓村,台北淡水有水碓里,客家人稱「水碓」為「水?」,新竹北埔有水(石祭)里。
有了電力之後,就有動力的碾米工廠稱為「米絞仔」。台語「絞」ㄍㄚˋ是形容機器轉動,「米絞」就是把米在機器中碾轉成白米之意,連米糠也由機器篩除。
早期米絞仔在城市受空間的限制,單純經營米絞仔兼零售白米。
在鄉間因空間大,土礱間與米絞仔大都合而為一,自日據時期至民國七十間,最為興盛,統稱為「米絞仔」。台灣光復後許多佃農受「耕者有其田」之賜,成了自耕農,雖擁有自己的田地,但經濟情況並不寬裕。「土礱間」之稻穀均源農家提供,故與農家建立了濃厚的情感,因此,農家在稻穀收穫前常會發生青黃不接,甚至為了繳交子女學費,都向米絞仔告貸,以收穫後的稻穀為質,鄉間民風醇厚,農民純樸,米絞通常祗在帳簿記上一筆,也不用立借據,也不必付利息,相當富有人情味。情況一直到民國七十年代,土礱、米絞行業集中大企業化後才消失。
剖柴柴行
柴行
俗語有云「柴米油盬醬醋茶」,在庶民生活中「柴」是一項重要民生必需品,早期在農村,農家大都就地取材,竹木草都能用為燃料,甚至穀殼–「粗糠」也可充當燃料。而在城鎮則由「柴行」販售木柴,種類有一般杉仔行(製材廠)的下腳品及山上砍伐的樹木曝曬乾後,鋸成段狀,再用斧頭剖成塊片出售。「剖柴」既要力氣也要技巧,才能剖得大小均衝,柴片也不會彈飛傷到人,俗諺有云:「看人食肉,不當看人剖柴」,即本此而來。有一種經烘燻的木柴稱為「馬腳」,柴質乾燥用來燒火時無青煙。另有以烘燻技法,將木材隔絕空氣加熱,使木材中的氫、氧等成分揮發,成為「木炭」,是專供小「烘爐」用,由於材質相當乾燥,燒火時不會冒煙,早期以竹篾粗編成半人高圓桶型竹器盛裝整簍出售;柴、馬腳、火岸俱因瓦斯的出現而告式微,祇有火炭還存在,現代人烤肉都在超市以小包購買。
油車間
油車間
「油」在庶民的生活亦為不可缺的民生物質,舊時動物油脂不多,食用油以植物豆類、芝麻、油菜籽、茶籽為主要材料。
最早榨油的方法是先將材料豆類等炒熟,置入圓型「石盤」中,上有「石碾」利用哭力或以人力轉動「石碾」順時鐘方向碾轉,把材料研碎成粗粉狀。由於豆類飽含油,在石盤上碾成餅糊狀,此餅糊莖先在爐上隔水蒸使油脂發揮,之後趁熱倒入圓形鐵箍,鐵箍內預先舖敷稻草,材料置入後再將稻草反折舖在上面,以腳將之踏實,取掉鐵箍即成薄圓形硬塊豆餅。榨油時將「豆餅」一片一片相疊橫排放入。「榨油機」係利用楔形的栓子一塊塊加入撞擊加壓將豆餅中的油脂榨出。
榨乾油魯的豆餅稱為「豆箍」,台語「箍」音ㄎㄨㄛ,是圓而薄的物體之意。一直到民國七十代,散戶農家豬還都以榨過油脂的黃豆餅為主要飼料,有句諷刺人為豬的口頭禪說「食豆箍也」就本此而來。
以「苦茶子」為材料榨出苦茶油脂的渣片稱為「茶箍」,用來洗滌衣服與肥皂的功能相同,台語稱肥皂為「茶箍」即本此而來。
榨油機器早期係木造,其後發展成為鐵製以螺旋方式旋轉加壓榨油。榨油機台語稱為「油車」;舊時榨油行業成為市集之聚落,即以「油車」為地名,如彰化和美、雲林崙背均有小聚落叫「油車」;台北淡水河口北岸有「油車口」;屏東東港東港溪東岸有「油車莊」;新竹市港北里舊時稱為「北油車港」、此外尚有「油車坑」(新店)、「油車店」(員林)、「油車窩(竹東)、「油房坑」(銅鑼)。
磚仔窯
磚仔窯
磚、瓦係採紅泥土為材料,經素燒成為紅火色。在民間俗信中紅色代表吉祥、興旺,故而在舊時民國建築材料曾經盛行二、三百年。最早民間住宅大都以田泥印製成土坏,疊放做為牆垣,稱為「土墼厝」。其後城鎮改以陶土素燒磚瓦為建材,不過鄉間仍然以「土墼」為主,一直到現在,鄉間仍舊可以看到蒼老的「土墼厝」、紅對赭垣的「紅瓦厝」與「西式」的混凝土建築並存。
舊時交通不枚,磚、瓦材質笨重搬運不易,所以到處都有製作磚瓦的工場,稱為「磚仔窯」、「瓦窯」。近十多年來,建築材料都改採預伴混凝土,磚瓦漸漸在建築物失去空間,連帶磚瓦窯也歇業慢慢成為「廢墟」,空留了一些老地名、如瓦窯(台南官田)、瓦窯仔(台南下營)、瓦窯村(雲林麥寮)、磚窯(彰化市)、磚子窯(高雄九曲堂)。
拉坏
缶仔窯
「缶」台語音ㄏㄨㄧˊ,本為一種瓦器的名稱,但在台語用法上是專指瓷器,但也泛指陶瓷器。早期燒製生活器具,不上釉的磚燒陶器窯,亦通稱「缶仔窯」。
事實上陶與瓷向來連用,而製作技法,從選土、揉土、捏塑、陰乾、上釉、窯燒等等都相同,「磚燒」祇是溫度不同,不上釉而已。
舊時缶仔窯製生甘器具甚多,大者如水缸、小勢如急燒仔(煎中藥窯罐),中者如盆、甕等等多得不可勝數。製作技法,中小者以「轆轤」轉動以手拉杯。
早期沒有電氣動力轉動「轆轤」全靠腳力來推動。其方法是以一大原木雕鑿成圓形木盤正中間凸出為土坏台,拉坏時以腳踩住盤沿,然後按時針方向用力轉動,俟轉盤急速轉動後收腳蹲坐下來以手拉坏。鶯歌捏陶所人稱為「腳踢拉坏」。另一種方式是以腳一上一下踩動腳踏,轉動轉軸使土杯台轉動拉杯。
大件陶器均以「泥條攀築」技法製作,其法先以陶土做一圓形底盤,然後將陶土搓成泥條,再以泥漿塗布圓形底盤邊緣,把泥條依底盤邊緣圈繞而上,邊上繞邊將內外部搓平,最後再予以修飾送入窯中燒製。
早期捏陶技法可謂「百藝競呈」,在南投名間陶藝老所匠人,尚保留有古老「手擠坏法」,製作方式將陶土搓成長條圓柱狀,泥條直徑約8-10公分左右(一般「泥條攀築法」泥條直徑不過2公分),製作時以一手握註泥條加壓攀築捏塑成缸、甕等陶器,其技法別具一格。
打鐵店
打鐵店
先民開台,以農業為起始,生產工具–農具多為鐵造,如犁、鋤、鐮刀.....等等,均需由專門工匠打造,工作坊稱為「打鐵仔店」。
傳統打鐵店多屬家庭式,作坊設備以火爐為主,加上煽火風箱、鐵砧、鐵鎚等,作過程費力氣又高溫難耐,是項硬功夫;要一塊生鐵打造成有用的工具,得經千錘百煉。
煉鐵的火候要拿捏得準,「一定」的熔燒才能煉出軟硬適度的好鋼鐵,所謂的「一定」,有標準卻無任何儀器可測,全憑工所的「目色巧」(憑經驗用目測)。
就連一把小小的鐮刀,打造起來卻有許多訣竅:用兩塊鍊就的生鐵包夾一片鋼;鐵的硬度較軟用來做刀身,鋼較硬用來做刀刃,這樣夾包的鐮刀經久耐用,價錢又便宜,因鐵的成本較低,鋼的成本較高。從前莊稼人生性儉樸,買工具一定要耐用又低廉。
打造鐮刀確是一門學問,不是所有的鐵匠都可以打造出來,從舊地名可看出它的專業性:台中豐原的鐮村里,即為早期聚集了許多打鐮刀的工匠而成為地名,彰化田尾的打廉村亦由「打鐮(刀)」雅化而來。至於打鐵店如台中南屯旱期曾經是打鐵舖林立以製「犁頭」最具盛名,故而稱為「犁頭店」。而今新式農機、器具推陳出新,幾已無人走光顧打鐵仔店購器具,即使一般家用鐵器如菜刀等,也都被機械品取代了,打鐵仔店隨之也將走入歷史,空留老地名令人緬懷。
打棉績
打綿績
輪被
「棉績」即棉被,「績」台語音ㄐㄧㄛˋ,通常都稱為「棉績被」。製作棉被需以木槌敲打「彈弓」叫做「打棉績」。
棉花有草棉與木棉,後者都用來做枕頭一類的小東西,草棉除了織布之外用得最多者是製作棉被。早期製作棉被全以手工彈打,一床做工細緻的棉被可蓋十數年,舊了還可以再翻新。
傳統製作棉被業以家庭式為多,工具有工作床、彈弓及木槌。棉被按顧客所訂製的尺寸製作,將棉花平舖在工作床上,床高約在工匠髖骨之際,過高或過低工匠做來會「吊手」,手臂容易勞累。彈棉花是製作棉被的重頭戲,工匠腰背繫一支長竿子,頂端垂落一條繩子繫掛著大弓,彈時左手扶弓,右手持木槌敲打弓絃,原來一團團密實的棉絮,在弓絃的彈動下漸漸變鬆,並且彼此牽連成為一床形。然後以「柴輪仔」(以原木雕對成圓盤狀,邊緣有圍),平放在鬆的棉絮上顫轉壓實叫做「 輪(台語ㄌㄨㄣˋ)被」 
技巧高超的工匠,彈打的棉被,蓋的鬆鬆暖暖,又不會結成塊狀。
彈打弓絃、輪被都是非常吃力的工作,勞累的程度與磑土礱不相上下,早期被視為極苦的工作,俗諺有云:「打棉績換磑土礱」意謂想換輕鬆的工作,不料換來的卻是更辛苦的行業。
近代人造纖維、動物毛料的棉被以及機器製的棉被出現後,「打棉績」也變成夕陽行業,漸漸走入歷史。
錏鉛鈑加工
錏鉛鈑加工
在傳統的器用上,原是「木料」的天下,早期的生活、生產的桶類都以木製為主。其後有了錏鉛鈑及銲接技法,原是木料的圓桶型器具就被錏鉛鈑製品取代了。
錏鉛鈑質輕、剪裁可以隨心所欲,「可塑性」高,所以一出現立即喧賓奪主,取代木製品廣受歡迎。製作錏鉛鈑加工作坊道具簡單,火爐、風箱、圓規、尺、分刀、鎚、鑷、鉗、鐵帖等另有小工具五六種。
早期錏鉛鈑加工匠人,「居店(台語音ㄎㄧㄚˇ ㄉㄧㄢㄤˇ,固定的工作坊之意」」甚少,多半挑著擔子,定期在市場附近巷口一角擺攤,做的是附近居民的生意,接受定製新品,或者替人家銲補破洞的器具。
家用製品如水杓、鉛桶(鉛水桶,因以錏鉛鈑為材料,故名「鉛桶」):農家用如澆水器「水潠仔」,早期原為木身竹鼻,噴水如柱狀,改以錏鉛鈑製成蓮篷噴水細如雨絲,「肥杓」勺水肥用,農藥噴灑器,營生器用如做油湯(麵攤)的長桶鍋多得不勝枚舉。到了不銹鋼鈑出,這門工藝更如日中天,盛行一時。不料大家的塑膠製品出現後錏鉛鈑加工就被取代。這行業大約二十年代興起,到了五、六十年代達到最高峰,如今不僅沒有年輕人來接棒,連老匠人也日益凋零,街頭已不見擺地攤的業者。
補鼎
 補鼎、補碗
舊時期,鍋之類廚具都永「銑仔(生鐵)」為材料,可塑性高,比鋼鐵容易澆鑄,不過質地較脆,一碰即破裂、台語兒歌「天黑黑」中有句「阿公卜者鹹,阿媽卜者淡,兩個相打撞破鼎。」即指銑仔鼎,若現代鐵製的鍋,想打破還相當難哩。
銑仔做的鼎、鍋,不耐鹹濕,容易「蛀穿(蝕穿細孔)」。早期的人以「物力維艱」,蛀穿的銑鍋、銑仔鼎,都修補再予以利用。補鼎匠人也如錏鉛鈑加工一樣,多半在市集巷口擺攤。亦有沿街肩挑擔子,手持四五片小鐵片以繩子穿成一串,用時鐵片相叩擊發嚓嚓之聲,一邊喊叫:「補鼎續火哦!」 。
補時需以風箱煽火,置幾片碎銑仔在坩鍋熔化,將蛀穿孔洞處略為放大,這是為使新舊銑融合為一體,再將「鐵水」倒入並予以整平。台語有句俏皮話說:「愈補愈大孔」即本此而來。其後有鋁釘出現,破小孔就改以鋁釘釘補。
「補碗」是修補陶瓷器,此行業早在清代就有了。清人撰述之「安平縣記」即為「補碗司阜」說:「以銅釘兩邊,綰之使不相離」,「補硿補甕司阜」說:「用銑粉和鹽滷以補之」,不但補瓷碗,連陶製品硿、甕都可以修補。而民前八年日本據台時有一本「台風雜記」記述「釘陶工」說:「台島漆器少而陶器多;凡飲食器具用陶瓷。是以補綴其既破壞者自得妙。有釘陶工者,以小錐穿穴其兩端,以金屬補綴之肅然不動,且有雅致......」,據說日本人初到台灣來,看到台灣修補陶瓷器匠人之技巧,嘆為觀止,居然有人故意把瓷器打破,然後交給匠人修補,可見補碗技法之受日本人重視。
到了民國三四十年代所見的補碗匠人是利用手工鑽孔具在分裂之碗片上鑽對襯的細孔,再以銅質「ㄇ」字型釘針綴穿緊,塗上沾劑。陶瓷易破碎,而匠人能綴補完好,用「煉石補天」來形容其技也不誇張。
到了民國五十年代補碗匠人已甚少見到,而今人們生活富裕,舊了就要換新,更不要說是修補陶瓷器,而時興外食保麗龍等免洗食具充斥,那還有「補碗」匠人的存在空間。
醬菜間
醬菜間
早期人們吃早餐都以稀飯為主食,副食「配菜」多半為現成的醬菜、豆腐乳、鹹鴨蛋等,鄉下來佐餐為菜,均自己醃製;在城鎮街上的居民每天清早向醬菜坊購買。有瓜、筍、豆等醃製品,有甜、鹹、半鹹甜等種類繁多。當時購買者都自己端盤子去,每一種一毛、兩毛地零星各買一點。使早上的佐餐菜多樣化,當餐吃完,又自帶盛器去裝,既衛生又環何,且個家醬菜坊都標榜衛生第一古法泡製,當時也沒有防腐劑這一類化學的東西,回想來真是惠而不費。另有一種是流動式的醬菜擔仔,有肩桃的,也有以兩輪車推著走,手持小搖鐘叮噹叮噹地沿街叫賣。不論挑擔或推車者均以木框加玻璃的櫥櫃擺放醬菜。可惜罐頭佐餐食品大量出現後,醬菜間及小販都消失了。
賣雜細
賣雜細、嗐鈴啷
傳統歌仔戲有一出名劇描述才子佳人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叫做「雜細記」,男主角因家道中落淪為「貨郎」,而與富家千金相識。「雜細」即婦女用的女紅針線、胭脂水粉等化妝品,以及一般家庭衛浴用品肥皂、毛巾等。早期很少有百貨店之類的商舖,尤其是鄉下更看不到,於是就有人挑著竹編箱篋,裝著雜細在鄉下一庄又一庄叫賣,即使是城鎮的大街小巷也有賣雜細的行蹤。
賣雜細小販較少用吆喝叫賣,通常都是手上拿著一支「鈴啷鼓」亦稱為「撥浪鼓」,俗稱為「貨郎鼓」,是一小鼓穿在木柄上,鼓框兩邊各繫著小木珠,搖動時發出鈴啷、鈴鎯之聲。婦女們一聽到鈴啷聲就知道賣雜細的來了,主動通知左鄰右舍齊集來購買。
後來賣雜細也改用玻璃木框以腳踏車後架載運或以兩輪推車著販售。各種大小百貨店林立之後,貨色包羅萬象,農業社會的搖鈴啷賣雜細即成絕響。
「嗐鈴啷」也是農業社會的產物,販賣的是布料,不過他並不是以搖撥浪鼓招徠顧客,通常是在「菜市仔口」一角以地攤陳列布匹,也巡迴到鄉下來,在廟口廣場,先在村裡一邊敲鑼,一邊吆喝:「來哦!來哦,嗐鈴啷賣俗布!」等到村人聚集而來就以量布的竹尺猛拍著布匹喝喊著:「今仔日大家看得買得到是福氣!俗俗仔賣!」
「關門要閂,買物的要看,烏鼻倉,汝不當看做燒炭。」就憑著喊聲促動顧客購買慾,早期的成衣店甚少,一般人的衣服都交給「做衫的(家庭主婦業餘裁縫)量身定做,故時興「剪布」,對於成人都很合身,但對小孩就不一定,通常都會放大一些,因為一件衣服得穿上兩三年。
現代人由於成衣店林立,不祇嗐鈴啷賣俗布不復再見,連業餘的家庭裁縫也很難找到了。
打拳賣藥
打拳賣藥 
舊時沒有電子媒體電視,連廣播也因收音機並非家家戶戶都擁有,那時候某一種產品要「廣告宣傳」,全賴地攤式推銷,以販賣藥品最常見,又以賣膏藥最多,故而當時稱之為「打拳頭賣膏藥」。 打拳賣藥每屆華燈初上,賣藥者即在街頭空曠之地,鋪設蓆子,把藥品一一陳列在蓆上,以「電土火」(以礦石加水產生沼氣燃燒)充當照明器具。賣藥者先敲小鑼招徠觀眾,俟圍觀的人多了就表演拳術,或耍兵器博取觀眾喝采,等到觀眾情緒漸漸高昂時,即推出其產品,多半是一些跌打損傷粉散或「吊膏(膏藥)」 之類,賣者大都上身打赤膊,體貌魁梧,能言善道,鼓其如粲蓮花推銷:「今仔日看得到買得到,是大家的福氣,撞到、靠到、傷到、看醫生一擺得要兩百、三百、來食我這一瓶就有效......」然後自問又自答「來,一瓶寡贅(多少錢)?」、「免寡贅,予汝開(讓你花費)二十元,三瓶五十元......。」所賣藥品大都依傳統藥書的藥方調劑,服用不一定有效,但亦無副作用。這種「打拳賣藥」者被稱為「王落仔先」。按民間野史傳說:宋太祖趙匡胤出身微寒,在未發跡時,曾經以打拳耍兵器在街頭賣藝,「王落」即「王落難」之省稱,台語「仔」是助詞,「先」本是尊稱,但在此處則帶有貶意;「王落仔」即本此而來。自從電子媒體電視及廣播電台無遠弗屆之後,各種成藥都成了這些媒體的廣告戶,街頭的「打拳賣藥」已當式微。
爆米芳
爆米芳(爆米香)
 爆米芳即現在的「爆米花」,台語「米芳」原是米粒炒熟加上糖水成的米食,炒熟之時發出香氣,「香味」台語稱為「芳」引伸用來當名詞。爆米花是由專業人員,以「爆米筒」製作,口感大同小異故稱為「爆米芳」。 爆米芳早期「爆米芳」業者推著手推車,車上載著生財:爆米筒、小火爐、木尺、木框砧板等。大都選擇在街上巷口處擺地攤,把生財放妥當,就走進巷裡邊走邊么喝:「來爆米芳哦」招攬生意。主要顧客多半是小孩子,他們一聽「爆米芳」來了,就纏著媽媽;不一會小娃兒們人人端著鋁盆上置一奶粉罐裝滿米,外加一小杯「火油(植物油)」,到爆米芳處排隊。鐵火爐上架著「爆米筒」,爐口前附有一具小型手動挽箱煽風助燃,「爆米筒」在熾烈的火如中轉動,前頭設有一個圓形測溫度表,當指針接近極點,業者取出圓筒形鐵絲網,套在「爆米筒」口,這時圍觀的小娃兒們,會自動退開雙手摀住耳朵,但聽「轟」一聲,一股白色霧瀰漫,網筒裡盛著白花花的「米芳」。把「米芳」倒進容器內,取起小火爐上鐵勺把滾盪的麥芽糖漿,澆進米芳中拌勻倒進木框砧板,以木輥來回滾壓,俟冷卻後再以木尺按著,分切成小塊,放置在自家帶來的鋁盆中,付了代工工資,即可取回家食用。「爆米芳」在舊時曾經是最大眾化的「庶饈」,尤其最小娃兒們歡迎的米食,想起環繞在「爆米筒」一雙雙期待的眼睛透射著期待的快樂.....,那情景歷歷如繪;如今一切講究快速爆米芳都是現成的,而在時代的發展中,又被琳琅滿目的零嘴所取代,那份「期待的快樂」也都失落了。

從笨港到北港 > 第八章 產業篇 第一節 傳統藝術與行業
http://urshop.com.tw/beigang/beigang/beigangi/2009-02-25/39.html

從顏思齊登陸笨港,經過數百年歲月的洗禮,北港不但擷取來自大陸的文化,並且融合在地平埔族的生活內涵,因此造就本地人文薈萃、多樣化的藝術風貌。因朝天宮媽祖神威遠播應運而生的產業,讓這個原本以農為主的小鎮,不但有其獨特豐富的傳統藝術,還有許多傳統行業,讓生活在此地的我們沐浴在一種深刻的幸福中。

哨 角

8-0 哨角

8-0-1 哨角

  
 在北港震威團裡,魏幼謙是個吹五音哨角的第一好手,是教導後進的好師傅,他製造的哨角更是無人能出其右。
 魏幼謙出生北港望族,幼時即對手工藝有興趣,小學畢業就能以「鉛板」打造水桶、水杓、煤油燈等家具,後來拜師學習以鉛鐵板取代屋瓦。十八歲就自立門戶,製造成品在北港市場販售,因功夫好、價錢便宜,因此生意興隆。
 他在二十歲時加入震威團吹哨角。震威團的五音(12515)哨角,要靠特製吹嘴與嘴唇的接觸與吹氣來變音,運氣要用丹田力量,吹奏有一定訣竅,非常難學。年輕的魏幼謙勤練苦學,很快就成為第一好手,新進團員都以「師傅」尊稱。
 民國三十五年,北港鎮為了慶祝台灣光復,並感謝媽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庇祐,乃決定元宵節擴大舉行媽祖神轎遶境遊行。魏幼謙發現震威團使用的銅製哨角是光緒十年購自大陸泉州。既笨重,有些吹嘴甚至損害。當時朝天宮計畫再到泉州購買哨角,因山河變色擱置。此事激起魏幼謙研製哨角的興趣和信念,當時台灣並沒有製造哨角的工廠,也無師傅可教,他只好以學得的打造鉛鐵板家具技術為基礎,開始「土法煉鋼」。
 他參考軍用號角製作技術,認為哨角與軍用號角發音原理相同。製作時他不採取鑄模方式,而是將整塊銅以手工做研磨、焊接、修整,經過三年努力,總算成功做出哨角的吹嘴,將震威團不堪使用的吹嘴汰舊換新。有這次成功的經驗,他希望能夠以手工打造出一支全新哨角。
 他知道哨角管是銅製,將吹嘴送出的氣,藉震動發出宏亮的聲音。他了解銅板的質料、厚度以及構造都很重要。哨角管由小到大的斜度、放音的吹嘴弧度和口徑的大小,更是絲毫不可馬虎。尤其全長要採取四尺三寸半的「文公尺」吉祥尺寸,整支重量要十四兩才行。
 在潛心研究下,前後費了七年,他總算以手工打造出一支銅製哨角,聲音結實宏亮,為朝天宮震威團吹響了名號,甚至開始外銷到大甲和美國。
 目前,魏老先生年逾古稀,所幸有子傳其衣缽。長子魏瑞呈學了他全套工夫,已能分擔一部分工作。

銅錫雕

8-0-2銅錫雕

  
  在一坪多大的小工作室裡,工作台一角,散置著剪刀、銼刀、鐵鎚、刨刀等工具,讓人很難想像那些雕工精緻無比的銅錫燭台、佛具,只要如此簡單的器具。
  蔡榮山在銅錫雕的一片天,應該說是家學淵源。其父曾開設「金捷成商號」,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日本眼見敗象已露,除公共建設外,嚴格管制民間金屬用品,導致所有精工行業全都收業停工,直到光復後數年,才逐漸復甦。
  蔡榮山自幼耳濡目染,十三歲進一步跟隨父親習藝。除本身具備藝術天分,擅長繪畫構圖及書法外,兼具充分的耐心,也是他成功的要素。因為講究一些的銅錫佛具、家具,動輒需要三五個月才能完成一件作品,所耗費精神精力至鉅,如果缺乏耐性,當然無法完成「巧手奪天工」的藝品了。好眼力也是必備條件,所幸蔡榮山已有兒子繼承衣缽,故不受年長視力衰退的影響。
  早期社會相當普遍的生活用具,像家具器皿、嫁娶用具、燭臺、佛具等,現在都被其他器物取代了。蔡榮山的精工雕刻,依客戶要求選擇銅、錫或不鏽鋼雕製。在雕工上,銅質堅硬,無法隨意修補,故困難度最高,但最具古董文物收藏價值。錫器因製作雕刻較易,價格稍軟。以前錫製品僅含20-30﹪的錫,現在則採用進口全錫。不鏽鋼材質則是近廿年來的事,目前選用此種材質較少了。蔡榮山最具代表性的銅雕,當屬朝天宮正殿長3.2尺,寬1.6尺的香爐了。另觀音佛祖殿的同規格不鏽鋼香爐已有四十年歷史。
  雕刻前,蔡榮山父子要依客戶需求繪製草圖,等雙方達成共識,再繪成結構圖,並進行估價才正式動工。如屬銅雕,則取現成銅板,剪成所需形狀,再做造型及雕刻;如為錫雕,則要將進口數十公斤重錫塊,視所需用量氧氣切割,加溫至400℃融化壓平刨平,再以鑿打切割的技巧精雕細琢成為客戶要求的器物。
  年近七旬,從事銅錫雕達五十五年的「蔡榮山工藝坊」主人翁蔡榮山提到:「純手工的銅錫雕在講究速成、低廉消費潮流中,已經成為夕陽工藝了,特別是塑膠製品大量取代昔日的錫製家具後,銅錫雕漸成為收藏性的藝術品,市場愈來愈小。目前全台僅存的藝匠,除本地尚有兩人外,鹿港有五、六人,台南約四人罷了。」這種傳統工藝技術共同的窘境,靠誰來挽救呢?大概沒有人能給予答案吧!

佛像雕刻

8-1 栩栩如生的佛像

  北港早期由於受到宗教影響,佛像雕刻一直是十分興盛的行業。隨著經濟發展,這門傳統行業在北港也已經呈現衰頹之勢。
根據業者蘇錦楷表示:一般雕刻佛像的木材是紅樟,因為不易遭蟲蛀又好刻。挑選好木材,首先要淨木,就是整理木材。接著選個好日子開斧,就可以開始雕刻了。雕刻前要依佛像形狀打粗胚修光,修光後打上黃土加白膠混合成的底漆,使粗胚毛細孔收縮,避免它龜裂。等到底漆乾了,就可以修粗胚的線條。修線條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刀刻,功夫比較細;一種是用線土牽,等到線條牽好,再上底漆,就可以安上金箔。安金後幫佛像化裝,再擇吉日幫佛像開光,就可以請回安宅。神像大小有一定尺寸,家中安置的神明大約一尺三寸,廟中就要二尺二寸。神像的臉有一定畫法,比較凶惡的神明要畫八字眉,慈祥的神明就要慈眉善目。
  在民間習俗中,要將神像請回安宅前還有一項「入神」的儀式,是將大廟神明的香灰、七寶(珍珠、瑪瑙、金、銀、銅、鐵、錫)、五穀、虎頭蜂等,從神像後的小洞放入神像體內,表示這尊神明具有三魂七魄,已有神性。有人甚至還將蜈蚣放入神像體內,增加神像的氣勢呢!
  在五路財神廟執業的蔡玉成,精研佛像雕刻外,對泥塑等傳統工藝均有極深之涉獵,非常值得學習請益。

佈景彩繪

8-2 彩繪雙龍佈景

8-3 精巧的戲冠


  布袋戲由於演出時金光閃閃、聲光俱佳,煞是熱鬧,俗稱金光戲。與歌仔戲同受民眾喜愛。戲曲內容豐富,深具歷史意義及文化教育價值,因舞台佈景能襯托戲劇效果,將劇情功效發揮到淋漓盡致,所以佈景彩繪均極為講究。
  新厝里的李有明,因父親李文修從事布袋戲演出,從小耳濡目染薰陶下,培養出對佈景彩繪的喜好。由於傳統技藝逐漸沒落,佈景繪製曠時費日,有心學習者少。李有明乃拜師學藝於斗南張海青(又稱明松),至今已十餘年。
  以前佈景是隨著戲團遷移、劇情需要,要現場製作,因當時一齣戲在固定地方演出約個把月,時間較充裕之故。現在政府重視戲劇公演,各地需求量增加,生意還算不錯,作品甚至行銷全省各地。
  佈景製作可分成兩類:一是歌仔戲舞台布幕,釘框以杉木為主要骨架,加上薄木板,因應劇情需要有不同造型切割。二為布袋戲佈景,以杉木為骨架,釘上無染色的胚布,分別製作不同尺寸的布幕再組合,然後繪草圖、上漆,油漆以亮麗的螢光漆為主,配合色彩多變的水泥漆,力求光和線條變化,最後勾勒繪出輪廓。製作野台戲的小布幕約費時3至5天時間。
  除了布景外,布袋戲偶頭部製作亦是工作之一。製作戲偶頭,要先以梧桐木雕刻臉部雛形,再畫上五官、腮紅,加上頭髮、鬍鬚等,戲偶即算完成。無論帝王皇冠、帥魁、太子冠、太監帽、佛帽、天平冠、文巾、英雄巾、孔明巾、金雕、黑雕點綴亮片、珠子,都是純手工製作,顯得小巧可愛,令人愛不釋手。

繡 莊

8-4 繡工精緻的八仙綵

  人要衣裝,佛要金裝。就台灣傳統刺繡而言,神袍、神轎、繡罩、頭旗、繡旗、涼傘、芭蕉扇、繡旗隊彩牌、靈符、八仙綵、避邪祈吉圖文,都是繡莊的繡藝。
  繡莊繡藝對宗教工藝美術的專業素養、字畫功夫、圖文構圖及刺繡技藝、家宅乾淨、善於溝通與否等都是進香團採購者優先考量的重點。選繡莊要經過擲筊請示神明,如得聖筊才可委託承製。每件刺繡品都要「有字」,合魯班尺吉字財、義、官、寶庫、六合、迎福、添丁、益利、貴子、大吉、進寶、順利、興旺等吉祥意思。
  圖案物象要遵照左尊右卑、左右對稱、龍陽鳳陰、字由旗桿向外書、前大後小等陰陽生生不息之宇宙符號及尊卑、秩序、方向等原則設計繡製。宗教金蔥刺繡,指圖案通體以五行色彩之金蔥線盤釘於字畫紮棉繡布上,或直接將金蔥布貼繡於字畫紮棉繡布。
  金蔥線有黃、青、白、赤、黑等五色,改良式金蔥布為運用紡織技術,將金蔥線織成布直接通體紮於字畫上,再加修飾美化而成。五行色彩金蔥線與五彩繡線是主件,各色框線、白色絨毛、亮片為副件。要繡之前,先依神明性質選擇適當色彩之繡地,於自描文字圖案上,依筆劃或物體起伏轉折,將棉絮團塑型浮凸紮於繡地上,再將金蔥布繡於字畫紮棉繡地上。製作時先在布上繪出草圖,再繡平底圖案。
  圖案可分平面圖及立體圖兩種。背面以漿糊塗抹打漿,使布堅硬、線固定,繡製各種傘旗神明用品、八仙綵,要由多位師傅分工完成再組裝賣出,供進香客及神明聖誕使用。有時因顧客所需繡製之旗傘過於繁雜,曾傳出一面龍旗繡倒三家繡莊的典故。
  北港因屬宗教重鎮,廟宇多,陣頭武館也不在少數,故繡莊曾風光一時。但在機械取代人工後,本地的繡莊淪為販售成品的店面,繡藝早已成為昔日煙塵。

剪 粘

 8-5 精緻的剪粘

  台灣寺廟的屋脊上,幾乎都佈滿了色彩斑斕、繽紛耀眼的花鳥蟲魚等裝飾品。這些漂亮裝飾就是廣受注目的「剪粘」。剪粘又稱「剪花」,早期藝匠製作時,多半先用鐵絲紮成骨架,再用石灰、石綿拌合糖水製成灰泥,再塑造出雛型,然後將不同顏色的陶瓷瓦片逐一剪貼在灰泥表面。人像的臉部另用陶土燒製,完成後再以細膩的手法鑲嵌上去。這麼繁複的手續,這麼巧手匠心的藝術,實在令人讚嘆。剪黏最初只是交趾陶的替代品。因其省事方便,且能滿足創作慾望,逐漸形成風氣,因而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 
  在北港有位老藝師,人稱「北港許」的許哲彥,就是剪粘藝術的佼佼者。許哲彥不滿六十歲,從事寺廟剪粘已超過四十年。由當初誤打誤撞,到今日許多知名古剎老廟重修整建都指名要他操刀,可見其技藝之精湛。
  談起許哲彥的入行,充滿傳奇。民國四十八年,朝天宮進行正殿屋脊剪粘維護工程時,許哲彥還只是個十二歲的國校學生。他總喜歡跑到廟裡看師傅工作,師傅們看他看得津津有味,常要他幫忙拿東拿西。許哲彥國校畢業了,工頭忍不住問他想不想學這門工夫,他不假思索地答應下來,從此就進入了剪粘這個彩色世界,這位工頭就是當時業界赫赫有名的大師江清露先生。
  許哲彥靈活的雙手,敏捷的反應,及勤奮苦學的精神,讓他在十幾歲就學得一身好工夫。他早就可以自立門戶,但基於「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直至清露師年歲已高,才自行創業。許哲彥先後為麻豆代天府、嘉義城隍廟、北港朝天宮、南港水仙宮等知名寺廟進行屋脊剪粘裝飾工程,逐漸在業界建立起名聲。
  許哲彥在業界數十年,眼看著當初以陶瓷瓦片為原料的剪粘,漸漸採用彩色玻璃與磁磚為原料,頗有一番感慨。因為儘管材料現成,完成作品容易,工匠們卻再也不肯用心學習,作品顯得繁瑣俗豔,失去往昔的淡雅樸拙,真是無奈。同樣是剪黏師傅的許振泰也有這樣的感嘆。

木 雕

8-6 透雕

 8-7 木雕

  我國傳統建築以木作為主,可分大木作與小木作。大木作指建築結構體,如柱樑構架及斗栱、雀替、豎材、瓜筒等構件。小木作指內、外檐裝修。外檐裝修如門、窗、戶、牖等;內檐裝修指室內的格扇、屏風、神龕、家具、匾聯等。木雕屬於「小木作」一種。木雕製作的準則是: 
  (一)直接承受載重的構件,儘量不雕鑿,最多只修飾線腳。如柱、梁、檁等。
  (二)間接承受載重的構件,以淺浮雕為主。如斗座、垂花等。 
  (三)輔助性或聯繫性的構件,則完全不受限制。如枋、雀替和花罩等。 
  木雕製作程序,由紙上繪白描圖案、粗胚、細胚、修飾等步驟,最後才上漆彩繪美化,並保護木料。其雕刻方法有: 
  (一)圓雕,又稱六面雕,如坐斗、雀替,呈實體狀。 
  (二)透雕,又稱漏雕,如格扇花心,呈鏤空狀。 
  (三)浮雕,如壁堵,呈不透明單面雕狀。 
  (四)連續雕,由相同材料重複排列成連續圖案,如窗檽。或使用木、竹、貝殼鑲嵌構成的華麗紋飾,如神案。 
  由於傳統寺廟建築以木構為主,其多樣化造型與繁麗的紋飾圖案,成為欣賞的焦點。精湛的木雕作品歷久彌新,散發著民間工藝平易近人的特性。
  從事木雕製作及安裝的高詩澤說:「因為技術問題及工資偏高,目前都從大陸進口半成品,再加以細部修飾使用。」我們可以預見的是,此種傳統工藝將隨老藝師的凋零而沒落。

彩 繪

8-8彩 繪

  彩繪是以生動的色彩,聚焦人們的視覺,其中廟宇彩繪的炫麗,更是吸引信眾、觀光客的焦點。此類彩繪以門神、門扇、壁畫、木雕的漆繪為主。內容則包括民間故事、歷史英雄、花鳥、玄奇人物等,或抄錄聖賢嘉言及詩詞作品。寺廟彩繪集此民間藝術於大成。
  擔任寺廟彩繪藝術第五屆總幹事的陳杉銘,自幼專攻寺廟油漆彩繪人物、花鳥、及宣紙作品研究,卓然有成。其作品遍及全省寺廟,並曾於民國九十年一月在朝天宮文化大樓舉辦傳統寺廟彩繪藝術展覽。
  另一業者蘇國清說:「民間藝師製成的木雕、石雕,再透過彩繪就變得更生動艷麗更吸引人,但褪色問題至今無法解決。」業者的隱憂是:當新式建材逐漸取代傳統工藝,台灣地區濕氣重,彩繪保存不易,後繼學藝者也產生斷層,也許此種民間藝術很快就要失傳了。

石 雕

8-9 石雕

8-10 石雕

  
  在寺廟中,除木雕以外,尚有不易損壞的石雕品,如龍柱、壁堵、地袱、御路、獅鼓等。傳統石雕以整塊石頭雕刻,現因製作費時,學習此技術者少,已無此製作空間。目前以事先製好模型,再以灌漿方式量產,供應市場需求。
  經營石雕多年的蘇進益說:「但模型量產,仍需人力調製原料,控制成品的品質。」在速成掛帥的年頭,連講究雕工的石雕藝術都演變到製模灌漿的地步,我們忍不住要問:文化能夠速成嗎?

玻璃雕繪

8-11 龍鳳玻璃

  據李忠捷說:「玻璃雕繪分兩種:較大型用來擺在櫥櫃,以觀賞為主。為了吸引顧客,大都現場製作,亦受聘往各校實地教學。小型、精緻的則大部分銷往日本。因為小巧可愛,常是多件物品構成一幅幅有趣畫面,讓人愛不釋手。大型藝品如龍鳳約需四至五小時,小如海豚造型,則只要一、二分鐘。」
  製作玻璃雕繪只要玻璃素材、夾子、瓦斯、模型鑄版即可。製作時需注意左右手操作是否和諧。右手握緊細鐵棒,左手持玻璃棒並旋轉之。玻璃本身不透明、不導熱,其材質顏料有二十餘種色彩變化,從燒、拉過程中完成粗胚,再點綴配色即可。只要是熟手,均可操作自如做出各種造型。舉凡馬、兔、樹、聖誕老公公、花、草、魚、鹿等,都難不倒藝匠。玻璃液高達一千一百度,要特別小心。
  李忠捷因哥哥在新竹從事塑膠行業,朋友的玻璃工廠處欠缺人手去幫忙,沒想到卻成其特殊專長,純手工、多變的造型,讓他一做二十幾年,到現在還樂此不疲呢!

陶 飾

8-12 陶飾

    你能想像一隻陶瓷螳螂趴在衣服上,翹著兩撇觸鬚,恰到好處的凹彎型態,宛如手舞足蹈的向你說「哈囉」嗎?這件作品的作者是旅美珠寶設計師蔡爾平。蔡爾平的陶瓷珠寶深受美國藝術界和藝術愛好者的激賞與收藏,獲獎無數更是對他藝術創作的肯定。
  蔡爾平將珠寶創新地與陶藝結合,作品造型打破傳統飾品造型,包括螳螂、蜥蜴、蝴蝶等動物昆蟲,都栩栩如生,讓欣賞者嘖嘖稱奇。以蜥蜴為例,身體以陶瓷為材,張開的大嘴裡,吐出鐵絲材質的蜷曲舌頭,長而卷的尾巴是連珠串成,體色艷麗散發熱情,成為最具代表性的創作。這些限量手工的珠寶首飾,吸引美國藝廊競相收藏。蔡爾平作品充滿魅力,每件作品背後都有故事,像蜥蜴別針的主角是他飼養近十年的熱帶蜥蜴,如今活躍在美國婦女肩上和服飾上。
  「燒製功夫簡單,難卻在於不斷試驗」,對於創作題材,蔡爾平從不強求,一切訴諸自然,快快樂樂地「誕生」作品。蔡爾平的陶瓷珠寶除了幾何造型飾品外,還有數不清的昆蟲別針及項鍊。「我的童年就是和蜥蜴、蝴蝶等昆蟲、動植物一起度過的,對它們有特殊的感情。」珠寶配件的鑽研,流露出對故鄉的懷念。
  蔡爾平的父親是榮膺全國醫療奉獻獎的傑出醫生-蔡深河。「從小就知道行醫不是我未來的路」蔡爾平自豪的說:「醫生不會缺我一個,但藝術卻不能沒有我。」蔡爾平喜歡陶藝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土」是鄉下孩子最熟悉的,每天又玩又捏,牆壁就成為畫紙。蔡爾平形容:「揮灑整片牆壁,很過癮!」
  蔡爾平還沒成名前,經歷艱苦奮鬥的歲月,狹窄公寓裡的浴室擺放小電窯,限量生產陶藝作品;為了籌措學費,甚至擺地攤、躲警察,但短短近一年街頭試賣,市場反應相當良好,也打響名聲,只不過作品被複製、推銷吃閉門羹等各種挑戰也隨之而來,他認清唯有更向上提昇,才能擺脫惡質的商業型態。愈挫愈勇的蔡爾平,努力參加各種藝術設計大賽也屢獲佳績,公元1994年「櫻桃溪藝術節」獲得珠寶設計第一名,展售作品越來越受歡迎,訂單如雪片般飛來,更獲列美國百名工藝家殊榮,奠定頂級設計師地位。
  有人說蔡爾平的陶瓷珠寶「像毒品,會讓人上癮。」。離鄉背井的蔡爾平,最後闖出傲人的成就。在父親的醫院,發現作品竟被父親細心收藏,貼金箔還裱框掛在牆上,肯定盡在不言中。他忘不了父親曾說「醫術醫病,藝術醫心,我們都是同行。」蔡爾平爭了一口氣,在工藝界也開創出一片天地。

北港窯

8-13陶瓷藝品

 8-14 陶瓷藝品

8-15 潑墨陶版畫

  藝術可以提昇人們生活的品味和氣質,豐富人類的休閒內涵,增進心靈的陶冶。在好收這個蕞爾小社區,孕育難得的藝術人才,手拉坏及陶藝的製作者蔡永武,多年來鑽研藝術,不但找到自我的人生藍圖,也為社區帶來濃厚的藝術氣息。
  當你走進好收里的口庄部落「北港窯」工作室,陳列有序的粗坏模型、沾滿陶土的工作檯和躲在角落的大型燒窯,讓人體會在縣內已享有盛名的蔡永武條理井然的一面。
  初中畢業,蔡永武跟著兄長從事廣告設計,高職專攻雕塑,廿六歲師承賴鎮遠學宗教雕塑,後來到花蓮學石雕,三義學木雕,鶯歌學陶藝,廿餘年來悠遊不同材質雕塑,造就「北港窯」琳瑯滿目的藝術花果。「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全方位藝術家的蔡永武認為:學石雕就要到石頭的故鄉花蓮;木雕則至大本營三義;至於陶瓷重鎮的鶯歌,當然有他浸淫鑽研的身影。
  陶藝是門發展空間很大的藝術,由於窯製品受溫度、天候、陶瓷土密度、燒窯空間之影響,蔡先生利用此種特性,以整片陶版創作潑墨國畫、水彩及油畫,渾然天成的神韻,為陶藝創作者打開另一扇門。
  蔡永武先生介紹陶瓷品要經過練土→壓成陶版→噴釉→整理坏底→燒窯等基本步驟。製作方法則包括手拉坏法、雕塑法、注漿法(較適用瓷土)、高壓注漿法(適用大量生產機器製造)、旋坏法、壓鑄法、陶版成型法、牽泥法等種。通常採用的土質可分紅土、陶土、瓷土、白雲土,每種燒製的溫度都不同。適合做茶壺的紅土約1100℃;陶土1230℃-1250℃;瓷土1300℃;常取來注漿作撲滿的白雲土約800℃即可。
  五年前,蔡先生從剛出窯的坏體中發現釉色變化產生類似山水意象,開啟他鑽研「陶瓷潑墨山水」的動機。溫度高低容易調節,但火的控制是陶藝界最難掌控的因素。為了控制1230℃-1250℃間宣洩、流動的釉料,蔡永武嘗試以急火、高溫驟降、氧化還原等火候,及噴、撒、染、淋、刮、刷、強風吹釉…等技巧,務期燒繪出最美的潑墨畫。
  蔡永武認為:中國雕塑以寫意為主,強調線條的柔和圓融,有別於西洋偏重骨架、肌理的寫實,但「穩中求變,變中求穩」,則是共通的原則。他擷取相關學術理論,藉此將有美學、素描、國畫、油畫、水彩、書法、雕塑、化工等特質的陶藝帶向潑墨山水的新領域,相信在他的堅持下,必能開拓出燦爛的藝術天空,成為陶藝潑墨山水畫的張大千。

交趾陶

8-16 維妙維肖的交趾陶

  交趾陶是由大陸南方傳入台灣的特殊製陶藝術,屬中國廣東民窯體系,專門燒製用於寺廟、宗祠或富宅的裝飾,在性質上屬於低溫多彩釉陶。台灣交趾陶的師承溯自葉王(本名葉麟趾),其特色除了捏塑技巧高超外,以五金磨練而成的寶石釉更加特別,不似一般水彩釉會日漸褪色,反而更見明亮。本鎮呂建勳亦師承葉王一派,除掌握葉王交趾陶原有特色外,又融入了些許現代感,使這項台灣絕技跳出專供廟宇需求的格局,成為平易近人的家庭擺飾和生活藝術品。
  呂建勳自小罹患小兒麻痺,19歲時獲交趾陶名師林添木啟蒙,再從高枝明學習入門基礎。在公元1987年與呂勝男成立龍鳳祥交趾陶工作室,次年再成立承祥交趾陶工作室,其作品曾多次榮獲國內外大獎。交趾陶藝術製造過程如下:

  一、採集陶土:交趾陶主要原料是陶瓷土,台灣著名的陶土有大楠黑土、南投黃褐土、北投土、金門白土等。
  二、構圖:就是計劃要做什麼樣作品。
  三、造型:以雕塑為主,可手捏或利用模具。手捏可分中空法與鏤空法,中空法用於小作品如水果;鏤空法是將作品掏空成所需薄度再合併,多用於中大型作品。模製作品亦有二種,一種是壓模;一種是灌漿。不管是用任何方法,其首要條件都是厚薄要均勻,以免燒製時破裂。
  四、修坏:是細部修飾技巧,也是作品是否能栩栩如生的關鍵。
  五、陰乾:需自然陰乾,絕對不可曝曬。
  六、素燒:時間大約10至16小時,溫度大約攝氏1170度。
  七、上釉:交趾陶釉是金屬與自然鑽石的合成,其基本釉色有九種,但可調配出數十種不同釉色。
  八、釉燒:時間約六至七小時,溫度約攝氏900度。

  經過這八個步驟後,栩栩如生的交趾陶作品就出爐了。這種集雕塑、繪畫、燒陶於一體的藝術,其色彩絢麗奪目,極盡視覺之美。近年來,呂先生致力於開發釉色,使其視覺效果更上一層樓。經過這幾年發展後,交趾陶已從寺廟藝術中走入生活中,這種蘊含濃厚鄉土風格的藝術,實應好好保存並發揚光大。

布 偶

8-17 琳瑯滿目的布偶

  今年高齡八十一歲的許秋菊女士,人稱「甜心阿嬤」,多年來以編織娃娃參與義賣,獲得鄰里間一致讚揚。她不僅帶給兒童歡樂,也散播她的愛心。
  秋菊奶奶出生於公元1921年,幼年喪父,由寡母打零工度日維生,因家境赤貧無法上學。年輕時為了貼補家用,日以繼夜操勞持家,使得她在中年罹患肺疾,一病長達十二年。病中的她,只要病情略見好轉,就幫人家縫補衣服,因此練就了一手靈巧的針線工夫。在兒女成家立業後,秋菊奶奶想起自己的童年,和孩子幼小時未能幫他們購買玩具的遺憾,在六十幾歲嘗試編織布娃娃。
  一開始,秋菊奶奶利用廢布拼拼湊湊,再用碎布填塞,後來又加小飾品裝飾,但都不離「廢物利用」的原則。舉凡鈕扣、亮片、小碎布等,都是秋菊奶奶創作的原料。布偶的造型,大多是從書上找尋或自己想像,電視上的卡通人物也是她模仿的對象。起初,這些布娃娃是做給鄰居和家中小朋友玩,後來因兒子建議,醫院、慈善機構或家扶中心都成了捐贈的對象。十幾年下來,已經送出上萬個娃娃。幾年前,在屏東的一次義賣,曾有一位愛心婦女,以一百萬買下了一個黑娃娃,令秋菊奶奶感動不已。
  最近這幾年,孫女幫奶奶蓋一座娃娃館,為了讓館裡更熱鬧,她仍孜孜不倦地編織她的布偶,心裡惦念有那個孩子沒拿到想要的娃娃。

線 香

8-18 沉香木

 8-19 線香

  
  因為宗教在北港盛行的緣故,製香在古笨港時期亦是一門興盛的行業,但亦同樣受到經濟發展的影響,傳統製香方法已經沒落,代之而起的是機器製香。
  新瑞美香鋪從日據時代營業至今,經歷三代,是名符其實的百年老店。
  常言道:「佛前燒好香」,古人以一炷香來計算時間,香與生活的密切性由此可知。其實一炷香的時間並不固定,它與風的吹拂及製香的原料都有關係。
  新瑞美香舖的老闆謝萬鈞說:香腳都是竹木製成,傳統以人工將香腳沾水,然後裹上香末,同樣的過程重覆三次,曬乾後將香腳染成紅色就算大功告成。香的本色是土色,市面上看到的香有黑色、紅色等,是加了黑粉、紅粉的緣故。如今製香已由機器代勞,傳統手工線香早已沒落不振。
  以前,香末是以中藥、香材(檀香、沉木)以及黏劑(楠木樹皮)混合而成,主要材料是中藥,所以聞了、吃了都無害。現代許多不肖商人為了利益,削價競爭,就在香末中加進化學藥品,例如石灰、甲苯等,香的價錢是便宜了,卻對人體有害。
  現代提倡環保,有人建議香不要燒了,只要心意到了就好。老闆卻認為:神明一定收得到的我們燒的香,所以要燒好一點的香,這才符合環保的真意。從科學觀點來看,傳統香並沒有環保問題,倒是那些人心不古的商人們,才是破壞環境的元兇。 
  燒香拜佛是我們的傳統,當傳統碰上現代的觀念,兩者如何並存實在是兩難。  

竹 藝

 8-20 製作竹器

  由於台灣各地盛產竹子,加上竹製器具價格低廉,所以竹製器具在台灣民間生活中,一直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早期北港,提起擅製竹器的「阿木師」這個名號,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因為阿木師所屬的蘇家世代皆以竹器加工維生,精湛的手藝早已聲名遠播了。參觀他的作品,大家都同感他的技藝不錯。老先生還不嫌麻煩當場秀了一下,在數十分鐘內,製作了一張椅子。
  今年近八十歲高齡的蘇炳木從十三歲國校畢業,為了繼承家業,就開始跟隨祖父和父親學習編製竹器的手藝。別人拜師學藝只要學滿三年四個月就出師,自立門立,他卻永遠沒有期滿出師的一天。由於他是蘇家祖業接班人,還必須將產品挑到各地銷售。清早挑著兩大擔竹器出門,直到傍晚才返家,此時才是學藝的開始呢。因他肯吃苦又耐勞,終於學得一手紮實的好功夫。  
  其實,竹製器具不僅在早期民眾生活中佔重要地位,光復後還曾為台灣經濟發展史寫下燦爛的一頁。當時政府積極拓展外銷,鼓勵民眾將各種初級加工品銷往世界各地,精緻的竹藝品因此風光了好一陣子。但隨著時代進步,國內工業轉型、農村人力老化、國際市場競爭愈來愈激烈,竹藝品風光不再,甚至漸漸凋零式微成為夕陽產業。對曾在竹藝界擁有一片天的蘇炳木來說,也只有嘆氣的份兒。
  蘇炳木回憶起一件難忘的往事:公元1944年,日軍節節敗退,日軍軍事基地被猛烈轟炸。日軍一面徵召青年參加「敢死隊」,一面開闢飛機場,供起飛轟炸中國大陸及南洋的飛機用。北港鎮郊也建了許多碉堡,在閹豬社、口庄到樹腳里、西井之間,開闢了一座「臨時飛機場」,因此水林到西庄的道路,又叫飛機路。
  有天半夜,蘇炳木突然被叫醒送到飛機訓練場。原來日本人調來北港、朴子、鹿港這一帶的竹藝師傅,共二十八人。當他們到達機場時,被換上軍服,披掛綵帶,上面書寫「皇軍師傅」,就在兩旁夾道歡迎的掌聲、樂隊聲中,送進碉堡。從此這些師傅日夜編製竹飛機,編好的飛機就浮貼紙張,染上顏料,畫上太陽記號(日本國徽),他們在碉堡內製作了好幾架飛機,一架架橫排在飛機跑道上。
  有天他們奉令進入碉堡,這時突然空襲警報大作,美機飛臨上空,只聽到震耳欲聾的炸彈聲,「阿突仔」竟然拼命轟炸竹飛機。原來這是日本的欺敵政策。前後經過二十三天,這批竹藝師傅被安全送回北港,並且接受日本政府褒獎。這種「竹飛機」的騙術,真是讓人啼笑皆非哪!

龍的傳人

一、北港舞龍世家:
  北港飛龍團為中部龍陣之祖,於清宣統年間成立,當年從福建省福州市請來翁三連組團傳授舞龍技藝。葉勝祈的祖父葉亭受藝於翁三連,習得舞龍的功夫及糊龍的技巧,成為北港地區舞龍的創始者之一。後來葉亭將此獨特的民俗技藝功夫,傳給四個兒子火龍、秋桂、瑞生及得財。其中火龍師負責糊製飛龍團的龍。

8-21 製龍高手葉勝祈

8-22 雙獅陣

8-23 活龍活現

   
    葉亭的11個孫子看到飛龍團的大人們在舞龍,也用草繩等物品作龍舞弄。葉瑞生看到小孩們用草繩舞龍,乃製作一條11節的龍給葉勝祈的堂兄弟們,並成立「小龍隊」,後來更名為「新龍團」。新龍團經常參加各項廟會活動,並因勇奪全省舞龍冠軍聞名。
  葉勝祈目前擔任北港新龍團團長,並在口湖鄉下崙開設恆德國術館。因對傳統民間藝術文化頗感興趣,習得了武術、舞龍、舞獅、南管、製作龍獅和花燈等技藝,在其任職於國小的賢內助黃素女老師大力支持下,全心投入此傳統藝術的傳承工作。平時在建國國中、北辰國小、斗南完全中學擔任舞龍、舞獅的指導。其中北辰國小的「小龍隊」和「舞獅隊」多次參加全國性舞龍、舞獅比賽,常得到國小組冠軍。

二、龍的象徵意義︰
  龍有兩種內在象徵意義︰權威與吉祥。 
  (1)龍是由蛇、虎、獅、鷹、魚、馬多種動物拼合成的圖騰,因而擁有各式各樣的宇宙能力與光榮使命。 
  (2)古代帝王服飾上繡有龍的圖案,象徵帝王至高無上的地位與君臨天下、威振四海的雄偉氣勢。
  (3)一般節慶活動中,也經常有舞龍表演,增添許多熱鬧與歡欣的氣氛。

三、龍的類別︰
  根據傳說,龍生九子,也就是九龍圖,可分為九種︰
(1)身上有鱗片者是蛟龍;(2)長翅膀者為應龍;(3)頭上長角為龍;(4)頭上無長角為籬龍;(5)未能升天者為蟠龍;(6)喜好水者為晴龍;(7)喜好火者為火龍;(8)善於吼叫者為鳴龍;(9)嗜好打鬥者是蜥龍。

四、龍的糊製過程
  平常我們所看見的舞龍表演,分為金龍、銀龍和青龍三種。一般長約為八十尺,每節約七尺。金、青龍是單數節,最常見的有9節和13節,新龍團的11節龍較少見;銀龍則專用於喪事,又稱地龍,為雙數節,常見的是10節。

8-24 巨龍骨架

 8-25 製作龍被

  
  糊製一條龍約需40天,首先由最難的龍頭開始糊製,採用細竹與鐵絲交替運用雕綁而成,特別要注意龍頭重心的平衡,龍身各節與龍尾連貫後,再貼上白綢布銜接,最後再加上彩繪而成。
  因應科技進步,可由電腦配色印染出所需的龍身布料,再加以剪裁縫製。為配合小學生體力,葉勝祈亦積極採用各種材質輕又堅固的材料來編製骨架。龍糊製完成,還需由降龍尊者—濟公禪師開光,時間以每年端午節的午時為最佳。

捏 麵
  炫麗的色彩、栩栩如生的姿態,凡是看過捏麵師父陳清其作品的人,幾乎都會駐足觀賞讚嘆一番,因此獲得「美鳳有約」「鳳中奇緣」專程採訪錄影廣為披露介紹。
  七十餘歲的陳先生浸淫捏麵界已有五十餘年。學習的機緣肇始於幼年擺攤賣偶戲頭,眼見鄰攤捏麵生意特別好,於是邊看邊學,終於開創自己的一片天。

8-26 捏麵過程

8-27 捏麵過程

8-28 捏麵過程

   
  據陳老先生說:捏麵曾是民間非常普遍的的藝術,既可觀賞又可品嚐,深受民眾喜愛。現在除廟會、民藝活動場合,偶爾出攤展藝,想靠捏麵維生幾乎不可能。捏麵成品依造型複雜的程度計價。簡單的成品約一百到三百元,較複雜的人物則索價較高,整桌祭品則約二千五百元以上,寺廟訂購以農曆七月為最大宗。現在的捏麵成品因添加防腐劑,已不能食用。
  捏麵首重麵團的蒸製,粉末的比例及蒸的時間要特別拿捏。通常以一斤中筋麵粉加四兩糯米粉,再搭配一斤水的比例,將粉末揉成均勻的麵團放進蒸籠。另備一鍋水煮開,將蒸籠置放其上,依所蒸份量,蒸30至40分鐘左右。

8-29 捏麵過程

8-30 捏麵過程

8-31 捏麵過程

   
  捏麵是否龜裂;細緻部分能否表達,端靠揉麵的功夫。蒸好的麵團取出稍涼,去掉籠邊過乾部分。就需要手勁與耐心,將麵團揉的均勻適中,此刻可加少許防腐劑。接著以食用色素將麵團按桃紅-紅-綠-黃-黑順序調配基本色系,白色則可用石膏、太白粉或工業用白灰調製。簡單幾種顏色,就可變化出瑰麗多彩的大千世界。麵團要套上塑膠袋防硬化,抹上蜂蠟與沙拉油調製的蠟油,或放進冰箱冷藏都行。
  當陳老先生隨意掐下不同顏色的麵團合掌一搓,馬上出現炫眼的變化,讓人看的眼花撩亂。手中的小剪左剪右夾上壓下挑,可愛的小公雞、活靈活現的駿馬、勇猛的大龍蝦都栩栩如生,令人嘆為觀止。

8-32 捏麵過程

 8-33 捏麵過程

 8-34 捏麵過程

   
  當我們誇讚老先生精湛的手藝已出神入化,他客氣地說:「做中學」就是最好的師傅;也就是熟能生巧的意思。老師傅告訴我們:作品約可保存8到10年,但必須先塗上透明膠或樹脂。
  陳老師傅從蒸麵團的比例重量;蒸的程序、揉麵團的技巧;染色的過程;實際捏麵造型的技術,都從現場演示中巨細靡遺詳加解說。不但沒留一手,還搭配v8自拍的影帶,讓我們觀賞學習,真是設想周到。
  陳清其先生的捏麵,無論祭典或童玩,都以麵粉為主要材料,另外以做祭品為為主的瑞福餅舖,則採用糯米粉,照樣做出維妙維肖的瓜果柑桔海鮮十二生肖等節慶作品。陳老先生對後繼無人,頗有感觸,我們則希望政府對即將失傳的傳統技藝作有計劃的傳承。

8-35 捏麵過程

 8-36 捏麵過程

  
糯米雕

8-36-1糯米雕

  昔日的北港,商旅雲集,百貨繁華,兼因朝天宮媽祖神威遠播,廟會、酬神、過爐、建醮等宗教民俗活動極為頻繁。在祭典廟會中,豐盛的供品不可缺,富裕者更擺出「一桌吃,一桌看」的派頭。即是一桌為可食用的山珍海味,另一桌則為栩栩如生的米雕或麵雕,無論人物、瓜果、鳥獸、蟲魚,都以假亂真,讓人目不暇給。
  據瑞福餅舖負責人施慶義說:米雕與麵雕製作技巧類似,區別在於米雕採用糯米團,捏麵用麵粉。清康熙年間,笨港曾被指定為台灣北路官糧集散中心及出入港,稻米產量之豐可見。當年麵粉需從大陸進口,價格極為昂貴。因此糯米雕成為本地極具特色的民間藝術。但隨著社會型態變遷,糯米雕的傳統技藝逐漸被果雕、冰雕取代,僅偶爾接到些許廟會訂單,真是令人唏噓不已。

糖 塔

8-37糖 塔

  糖塔舊稱「五秀」,是神明及舖會過爐必備之物,象徵對神祇的尊崇。早期僅較大的街市才有這種行業,北港現今僅蔡國川、蘇慶義傳承祖先的技術,製出不受潮的糖塔,味道純而不澀,全台各地神明會聞風訂製者甚多。
  製糖塔有如下步驟:調配原料→熬煮成糖漿→將糖液注入模型→搖動模型使糖漿均勻→冷卻拆模→上色→成品。

燈 籠

8-38燈籠

 8-39 編燈籠

  
  走進已有百年歷史的森興燈店,地上一堆堆長短不一的竹篾,牆上則掛著大小不一的燈籠-有的剛完成骨架;有的糊完紙布;有的是繪完圖字的成品,讓人看得眼花撩亂。老闆林聰賢正埋頭在一個大燈籠上繪字,從那筆工整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可以看出接手廿四年的深厚功力。林老闆的老母親巧手編織無以數計的燈籠骨架,雙手長滿的厚繭,見證她五十六年與竹篾為伍的漫長歲月 。森興燈店是林老闆的阿祖就經營的。
  因為點燈和台語的添丁近似,在台灣婚喪喜慶、拜拜、祭典、法會、作醮,懸掛燈籠成為相當重要的習俗。
  傳統燈籠,骨架都以竹子為主,取「竹頭旺、大葩尾」之意。價格隨手工、精緻與否而定。富裕些,買價格高的布燈籠,其他則購紙燈籠,另外尚有張開如傘的雨傘燈。林先生說:紙燈籠,需要彈性,目前採古坑的刺竹,大小骨架均以漿糊貼上單光紙;布燈籠以桂竹為主,因為不需要稜角,竹骨架繃緊紗布再塗洋菜就大功告成。竹片作骨架前要經過藥水處理,防蟲害蛀蝕。

8-40 半成品燈籠

 8-41 燈籠骨架

 8-42 彩繪上色

  燈籠上的字或圖案,因廟會、喜慶、喪事有所不同。建醮、祈福、過爐繪上龍虎等吉祥物,上面寫著廟名,及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等吉祥文句為主。大燈籠繪有祥龍,有鬍鬚為公,無者為母。懸掛時以龍邊公龍、虎邊母龍成對為原則。太極圖案分陰陽,有大小、左右、龍虎等講究,稍有疏忽,會貽笑大方。喪禮用的孝燈,依輩份分紅、綠兩種。祖父輩先人,兩種顏色燈籠均需要,父執輩用綠色,上面要寫著姓氏與堂號,用完燒毀。彩繪以水泥漆為主,林老闆自小耳濡目染,未曾拜師學習。
  燈籠的歷史記載,出現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現代的燈籠市場因景氣、購買力及年輕族群的關係,消費者愈來愈少。一些簡餐店、日本料理店以傳統燈籠當點綴擺飾,增添了古樸的品味與格調。

藝閣與電動花燈

 

8-43 電動花燈

 8-44 藝閣一景

 8-45 藝閣一景

  
  每年農曆三月十九、二十日的「北港迎媽祖」場面盛大,神輿遶境時有百餘隊民俗藝陣參加,行列長達四公里餘,另外還有三百餘年歷史的神輿「踩炮」,及引人入勝富有藝術與詩意的藝閣。
  北港藝閣,相傳於康熙三十六年,北港朝天宮建廟完成,首次舉行神輿遶境大遊行時,由信徒從泉、廈引入,已有三百年歲月。
  最初稱「裝台閣」,讓穿著古代華麗服飾的藝旦坐在約五呎寬、七呎長,木材製成的「閣棚」上,自彈琵琶自唱南曲,由四至六人扛抬著參加神輿遶境的行列。由於藝旦唱的南曲取材自歷史典故,歌詞優雅,充滿詩意,受到愛好南管音樂者及騷人墨客喜愛,詩人墨客漸漸參與閣棚裝飾及藝旦演唱內容創作設計,再交由工匠製作,並物色優秀藝旦演出。加上笨港船戶、行郊不惜鉅資投入,笨港迎媽祖的藝閣終於聞名全台灣及泉州、漳州、廈門等地。
  乾隆中葉,笨港南管音樂已執全臺牛耳,藝閣也隨之爭奇鬥艷。由於「媽祖生」在農曆三月,笨港「迎媽祖」是三月十九、二十日,天氣炎熱,不但扛抬藝閣者受不了烈日驕陽曝曬,藝旦和配角也無法忍受,於是將藝閣遊行提前到元宵節,配合元宵花燈展出。直到民國五十四年,藝閣遊行又改回三月份「迎媽祖」時舉行。
  藝閣設計大都採自民間故事及古典文學故事,如封神榜的「文王拖車」、「哪吒鬧東海」;三國演義的「甘露寺招親」、「趙子龍救主」;另有「七仙女」、「桃花女鬥周公」及「孫悟空大鬧天庭」等,內容以忠孝節義為主,以媽祖「機上救親」、「怒海救難」、「湄峰羽化昇天」等主題者也不少,設計者無不絞盡腦汁。一閣製作經費要在二十萬元以上,甚至近五十萬元,每年有三十閣以上藝閣參加,總耗費都在千萬元以上。
  本鎮著名藝閣與花燈製作專家顏崑池,從事花燈藝閣製作已有三十多年。每年農曆三月,參加北港媽祖祈安遶境的藝閣,泰半出自顏崑池手中,其精湛的技術可見一斑。因此台北、宜蘭、基隆、台南等地廟會、藝文活動常聘其製作大小型藝閣、花燈。台北關渡媽祖在多年前慶祝元宵節,曾請其製作五十座大型花燈、一百五十座小型花燈,將北港特有的廟會藝術延伸,讓北部民眾得以享受這難得一見的視覺藝術。
  顏崑池製作藝閣,從題材選擇、整體造形、人物角色、聲光搭配、服裝設計等,都經過仔細規劃,一點也不含糊。這種集聲光裝飾的藝術精品,完全靠手工製作,因為過程瑣碎繁雜,加上師傅難求,一座全新藝閣約需百萬經費,製作時間則需兩個月左右。有時為了節省成本,採舊閣新修,仍需二十幾萬。六十幾歲的顏崑池,逐漸將技術傳承後代,希望這難得的民間藝術能繼續發揚光大下去。(摘自八十六年四月三十日聯合報-呂雲騰;自由時報91.04.25-林水慶)

獅頭、花燈

8-47 獅頭模型

8-48 小型龍龜花燈

8-46 電動花燈

   
  北港是宗教觀光區,藝閣、花燈、獅頭等,馳譽全省數十年而不墜,花燈、獅頭的糊製有獨門功夫。武館都有糊製獅頭的師傅,但吳炎林的獅頭更是鼎鼎有名,曾多次指導學生參加比賽得獎,如慶祝台灣光復二十五週年,在民俗藝陣舞獅賽得金獅獎;台灣省舞獅比賽常獲得大獎。吳炎林製作的花燈,既創意又富變化,頗得好評。
  花燈製作,首從鐵絲彎折焊接成基本骨架,隨著不同造型而有多種變化,裝上所需燈泡後,再以不同顏色的布料繃緊,以萬能糊一塊塊黏貼起來,初胚完成,再依造型需求配上不同亮片、彩飾,甚或畫上圖案、塗上顏色,一具討人喜愛的小型花燈於焉完成。吳炎林經常在鎮內各校指導花燈製作,學生在比賽中常能名列前茅。其薪火傳承的用心,非常受地方肯定。

古 董

 8-50古 董

  民國四十年代,北港地區以古董維生的販仔,據黃水水回憶,至少有三百人以上。由此可見交易之熱絡及玩家為數不少。目前收藏文物、古董,以笨港和合會和舊河道為最大宗。其他雅好收藏古董文物者不計其數,有純因個人嗜好收藏,有以交易流通為主,亦有往來嘉義古董市場尋寶販售者。但因經濟不景氣的關係,目前市場交易低迷。
  位於媽祖醫院斜對面的「舊河道」,蒐集整理北港古文物已有相當時間。主人黃水水談起搶救保存文物為歷史留下紀錄的願景,眼睛都亮了。他說:「別人眼中的棄物,可能是文明的見證。」他和同好對保存搶救古笨港文物盡心盡力,如中央市場出土文物、復興鐵橋下剛發現的古笨港遺址等。問起收藏保存文物的因緣從何而起,黃水水說:「一來家中環境算優渥,二來受高中老師啟蒙。」對古董、對文物深情執著者,應該對人類文明有種宿命的使命感吧!

補鞋傘

8-49 補鞋店

  在北港中正路朝天宮廟斜後面,僅存的補鞋攤謝麗松先生,堅持留下夕陽行業-補皮鞋。
  這個小攤已經有七、八十年歷史,起初由父親謝惟文經營。謝惟文的父親,曾經營鞋店於文化路,既會做鞋,又會補鞋、傘。謝惟文耳濡目染也學得做鞋補鞋等功夫,後來因店租昂貴,收入有限,乃以補鞋維持生計,同時替人縫皮包、補雨傘。謝麗松由於長年在旁邊幫忙,學會了補補縫縫的功夫,就和父親分別在農會前和廟後設攤營業。後來因故收掉農會前的攤子,加上父親年事已高,他一手包辦攤子所有的工作。

  謝麗松北港國中畢業,是個田徑選手,曾經得過很多獎章。每雙破鞋、每柄壞傘,無論材質好壞,破損多麼嚴重,他都能化腐朽為神奇,再度獲得主人的珍愛。由於他對人客氣,收費公道,鞋攤生意不惡。他說:「補鞋的工具很簡單,只要剪刀、修補刀、鐵鉗、膠水和小鞋型架就足以應付,但卻需要好眼力。因為無論換鞋底、鞋跟,都需要精確美觀。」
  修鞋第一步,要先看損壞的部位,再去壞換新。換新或修補之前,要磨掉污垢或裁修不平的部分。換鞋跟要上膠待乾,再釘上小鐵釘,經一番裁飾就完整如新。換底、墊底或修補要上黃膠候乾,裁修多餘的部分就算大功告成。
  民國六十八年左右,修補鞋生意達到顛峰。直到民國七十八年,因鞋品式樣繁多,價格便宜,鞋攤的生意大幅滑落。這兩年可能是經濟不景氣,生意又熱絡起來了。謝麗松說:「替人補鞋補傘像做好事,看到顧客歡喜,自己也開心,何況這是最具體的環保工作呢。」

糊紙尪仔

8-51 紙尪仔

 8-52 紙尪仔

  
  在傳統的喪葬習俗裡,燒紙錢、大厝、紙尪仔已有悠久歷史,材料以紙竹為主。糊紙尪仔、糊大厝,因工資貴又「厚工」,目前從事這種行業寥寥無幾。所知有光復里的陳武成道士、沙崙仔的阿聰、街尾的蔡泉亮等人。
  在台灣習俗中,糊紙尪仔的場合,大致有二種:如做醮、祭祀神明、節慶等,糊些紙尪仔、花燈應景。二為弔喪禮儀中,糊製各種大厝、車輛、器物、用人等焚燒,供往生者在陰間能過得快活愜意。
  據陳武成道士說:「糊紙尪ㄟ可能來自唐太宗。據說有位司掌雲雨的涇河龍王,與長安城的鐵口相士打賭,某年某月某日某時降雨若干,龍王自恃職司行雲佈雨,當然可以控制雨量及分佈地區。想不到是日,玉帝降旨某年某月某日某時,長安城內降雨三分、城外降雨七分,竟然與相士所述完全吻合。
  龍王為了贏取這次賭注及顧全面子,竟篡改玉旨,長安城外降雨三分,城內降雨七分,因而使整個長安城氾濫成災,人畜死傷不計其數,因此觸犯天條大罪,玉帝盛怒,下令斬首示眾,龍王無奈,向相士求救,相士指點他向斬龍官魏徵求情。魏徵是唐太宗的重臣,但他又身兼上天職務,龍王左思右想,只好托夢給唐太宗,請唐太宗禁止魏徵執行,唐太宗拗不過龍王哀求,於是答應他問斬之日,不讓魏徵離開宮廷一步。
  問斬當天,唐太宗把魏徵約到內宮來奕棋。天色近午時,魏徵忽然悶悶欲睡,太宗想龍王有救了,因此就讓魏徵在棋盤旁呼呼大睡。想不到魏徵有三魂:一魂在身、一魂在天、一魂在地。午時一到,魏徵即時到天上問斬龍王。龍王死而不甘,怪唐太宗食言未禁止魏徵離開宮內,常來作祟唐太宗,導致他身染重病。唐太宗即下令糊紙尪仔做諸神來醫治病痛,於是百姓就有糊紙尪仔的習俗。
  常見的紙糊大厝,不但極盡造型巧思,尪仔(大仙尪仔、金童玉女、男童女婢)應有盡有。陳武成道士說:「為了使往生者在陰間生活快樂,大厝內有電視、冰箱、電話、車輛、 金山、銀山等。」在製作前要依比例事先設計,其次用竹篾、棉線綁好主構,再糊白紙、色紙、剪圖案貼上裝飾。這看似簡單的手藝,要有相當耐心才行。通常做一座「陽春」型大厝要一、兩天,「豪宅」要三、四天。
  陳武成又說 :「過去北港人很重人情。如女兒不幸夭死,會託夢要求結婚。父母備冥婚丟在路邊,讓有緣人撿到結成冥親,這時也要製作「新娘尪仔」讓男方娶走。同時女家會燒男童女婢供其使喚。聽說男方如誠懇接納,陰媳婦會默默保佑他們」。陳武成曾經有過一次經驗,現在該家生意蠻興隆。 
  做糊尪仔,在三四十年前沒有現成的竹篾,糊紙前必須先去竹林砍竹、剖竹再修成細細長長的竹篾,光修竹篾就備嘗辛苦。現在人們動腦筋較快,有專門機械在修竹篾,做起來較方便,也減輕不少工作。但糊紙傷神,又傷眼睛,利潤很少,陳武成糊甚麼尪仔都會,尤其擅長糊大厝。技巧高超,唯妙唯肖,實在是人才。他不忍放棄此業,因而教會太太蘇素英糊紙尪ㄟ,她也很有一手,技術很熟練。他們有空就一起做,打發時間,陳武成說:「糊紙ㄟ尪仔也是一種藝術,在民俗中也不能消失。」

金紙業

  中國人特有的祭祀文化,就是在祭拜時要燒紙錢。紙錢,統稱「金紙」。北港是有名的宗教聖地,朝天宮又有全台香火最盛的媽祖廟。金紙製造業的蓬勃發展,可以預期。根據「北港郡要覽」記載,昭和九年,北港街上,政府登記有案的金銀紙製造廠數有28家。如果仔細觀察朝天宮周邊,販賣金紙的攤位、店面,可是超過上百家。
  根據合利金紙行李老闆表示:他的父親從日據時代就開始製造金紙。他十二、三歲跟父親製造金紙至今,已經有四十多年。日本人禁止台灣人拜神的時期,他父親都要躲在甘蔗園內偷偷製造金紙,再偷偷的賣。為了要多賣一點,在台南西港慶安宮王船祭典時,他曾經和父親騎著腳踏車千里迢迢載著金紙去賣。
  李老闆特別說明燒金紙的由來:相傳東漢蔡倫發明紙,但銷路不好。因此他發明金紙,又和家人商量「假死」的計策,來提升紙的銷售量。
  有一天,蔡倫裝死躺在無底棺木內,家人替他辦喪事,並在棺木前焚燒蔡倫所製造的金紙。蔡倫家裡這種奇怪的舉動,吸引了左鄰右舍好奇圍觀。等金紙燒完,蔡倫忽然打開棺蓋,從棺木裡爬出來。蔡倫死而復活,圍觀的民眾驚訝不已。「人死後,燒金紙會復活。」在鄰里間傳了開來。大家親眼看見蔡倫因燒金紙死而復活,紛紛燒金紙來祭拜死者。
  北港金紙製造販賣業在日據時代成立鋪會-紙箔鋪,奉蔡倫為「始祖」,每年擲筊選爐主。此外,以前媽祖遶境出現的「蜈蚣閣」(龍鳳閣),就是紙箔鋪贊助「湊熱鬧」。
  金紙的製造,先由製紙業以竹子為原料,做成竹紙後,再由金紙業加工成拜拜時燒的紙錢。

製造竹仔紙(竹紙)的主要過程如下:

  以前,要用人力將一根根竹子切成2~3尺長,再用牛拖著大石輪把竹子碾成竹片。(大石輪類似壓路機的輪子,牛要遮住一個眼睛,以免一直繞圈頭昏)。竹片要放進池子用石灰浸泡,需2-3個月竹子才會腐爛,既費時又費力。
  現在,以十多馬力的馬達轉動刀片切竹子,一大把竹子,不一會兒功夫就切碎了。此外,為求縮短製程,改用蘇打浸泡竹片,只要一星期就爛了。但浸泡後的廢水,造成環境汙染的程度,卻大為增加。
  為了竹紙看起來質感較好,在烘乾過程還會加硫磺,所以剛做好的竹紙會有嗆鼻的硫磺味。以往,北港金紙製造業者主要向嘉義梅山、竹崎和雲林華山的製紙工廠買紙。自從政府開始重視環保,制定嚴格的汙染防治標準,很多的製紙工廠不能負擔汙染防治設備的高額成本,紛紛關廠或到海外設廠。
  最早沒有機械化設備時,都用木槌敲擊「斬刀」的刀背來裁切紙張。有金箔的金紙,更是請人工一張一張的用樹皮沾漿錫箔黏上去(這叫做褙金),十分費工。為了求金紙的質感較細緻,紙的邊緣要用工具磨過。早期用浮石(礁岩)或鋸條組,再進步成用裝有砂紙的「馬機達」(馬達研磨機)、磨紙機。研磨掉的紙纖維稱為「紙棉」,可回收做成「棉仔紙」(棉紙),再加工製成金紙。磨紙時產生的紙棉飄滿整個工廠,工作者要戴口罩,才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綁金是把金紙分成一小束,每小束都要加上「標仔」,同尺寸的紙加上不同的「標仔」(金紙最上層的那一張薄紙),就是不同的金紙。早期都用鹹草(藺草)來綁金紙,經過蓋印再包裝出售。金紙如果沒有蓋上紅印,就如同偽鈔一樣。金紙業者有時會開玩笑說:自己開地下銀行(錢莊)的,鈔票自己印,要多少有多少。

以前金紙加工的主要過程如下:(台語發音)

 

8-53 絞碎竹片

 8-54 竹漿壓成竹紙

 8-55 乾燥處理

8-58 印金箔紙

 8-59 裁切

 8-56-1 蓋印

8-57 包裝成綑

8-59 褙金成品

8-60 手工褙金紙

  現代生產製造講求機械化、自動化,以求大量快速生產成品,金紙業也不例外。現在裁紙以微電腦來控制所要裁切的大小、尺寸,可以連續切紙,十分方便。尤其微電腦裁紙的精確度非常高,可以修掉0.5公分以下的毛邊,連磨紙的程序都可以不用了,又減少製造過程的空氣汙染。
  燙金機(自動印箔機,使用化學原料合成箔仔,取代金屬的錫箔)一出現,人工「褙金」已很少見。目前北港只剩一家還維持古法製造金紙,真正「錫箔」金紙,已不容易買到。至於鹹草綁金紙,則早就被淘汰,由橡皮筋、塑膠繩取代。捆金更是方便省力,一下一下踏著自動包裝機,金紙就一捆捆完成,真是方便極了。
  李老闆表示:機器大量生產,改變了金紙製造業的生產型態。竹紙製造廠生產自動一貫化,包辦「製紙」到「褙金」的過程。現在北港金紙業者,大部分都從「褙金」以後的過程做起。此外,東南亞和大陸的人工、原料、生產成本便宜,像在印尼一個月花3萬元,就可以請到25個工人,許多廠商到這些地區設廠生產金紙,從「原料」到「金紙成品」均一手包辦。
  這些低成本的「進口金紙」回台傾銷,壓縮了本地製造業者的獲利空間。事實上,進口金紙生產過程品管不如台灣。其紙質較黑,燒起來易有黑煙。與本地金紙的品質佳,紙質較軟易燒大有差別。但是大部分消費者只知選擇便宜低價的「進口金紙」,導致金紙銷路欠佳。許多後繼無人的業者就歇業退休,資本雄厚的就到海外設廠或當起進口紙大盤商,北港的金紙製造業於是日趨沒落。
  另外,有百年歷史的新瑞美香鋪老闆也提到一個值得大家深思的問題。因為化學合成的箔仔要使用甲苯處理,焚燒金紙時會產生有毒難聞的塑膠燃燒氣味,消費者又有幾人知道呢?

  通常,金紙依所要燒給對象,可分三大類:
一、金紙:
  箔仔塗成金色,用於眾神明或兵馬、地基主、公媽(祖先)。燒給神明紙張較大,常用有元寶、花金、壽金、大三童、天金、尺金…等。燒給地基主、祖先的金紙較小,叫二五金,又叫大辨金,有紅標仔和黃標仔兩種。如蓋上金(三六)、馬壽、玖刈、兵金銀等標仔,就是燒給神明的兵馬(犒兵)、天公、地府用的。

二、銀紙:
  箔仔不塗色,呈銀色,用於剛死去的人或鬼族。常用的是大銀、小銀。

三、小紙和其他:
  小紙是法師指派,用來消災解厄、制化關煞。常用的有陰陽本命、十二元神、大解小解、神馬、天狗、白虎…等。補運要用補運錢;掃墓要用墓紙(掛紙);燒給好兄弟要用更衣白錢;此外,還有高錢、庫錢、黃股紙、燈座…等。
  李老闆談到台灣各地金紙的形式的差異,北部有刈金、四方金、福金,北港就沒有。其他地方墓紙五顏六色,本地只用三色。黃色壓土地公、紅色壓墓頭(墓碑)、白色墊在墓土。相傳,我們燒的金紙,神只得到金箔的部分。所以依金箔大小,還有大百金和小百金之分,內行人買金紙常要求金箔大的,便宜的金紙,金箔較小。現在的金紙都燙金,成本低,箔仔都印得很大,已經沒有什麼區別了。只有少數七、八十歲的長輩,還會指定要真正錫箔金紙。其實,視祭拜對象選擇正確用紙,比數量的多寡大小更重要。
  人們藉著燒金紙,來達到溝通陰陽、聯絡神鬼的目的,這種心靈寄託及安慰,可視為一種民俗心理療法。金銀紙能流傳那麼久遠,自有它的道理在。

中藥店

8-61中藥店

  清治時期澎湖離笨港最近,當地生活艱難,就想到笨港謀生。即使交通不便,又要冒著危險涉過黑水溝(台灣海峽),澎湖人還是趨之若鶩。從「若能到笨港,生命若像撿到同款」。可見當時的笨港多熱鬧,多麼令人嚮往。
  澎湖人一到笨港,文者教漢文、研究岐黃之術,武者設館教武術,保健強身。至今台灣各地,猶流行「澎湖仙」、「澎湖先」的稱呼呢。其中在笨港開設中藥行者頗多。
  「金元和」藥行的第二代陳清心,年紀已七十多歲。他說:清朝末年,陳家祖先從澎湖二嶼島二嵌村渡海來台,陳貨及陳店(陳清心之父)隨行到笨港。因祖先通習漢文並懂歧黃之術,二人跟隨左右,耳濡目染且精心研究,乃在民國前六年,於朝天宮邊中山路開「金元和」中藥行。因醫術高明,救人無數,名噪遐邇,各地紛紛到北港求醫。為了擴大經營,曾在上海訂製「金元和」店匾,委託台北市迪化街「廬山軒」訂做,題字費用每字五十圓,在當時可以購買半甲土地,可見當年「金元和」的規模及風光。
  「金元和」合夥人幾乎都是澎湖人,均為有名望的中醫師和中藥經營者。後來受時局及戰亂影響,合夥人紛紛退出自行營業。老店「金元和」喬遷現址博愛路五十九號。店名還是「金元和蔘藥行」。陳清心年邁,其後代為了繼承家業,從工學院重考進中國醫藥學院,目前主持家裡的中藥業。
  從金元和分出的「錦元隆中藥行」,已有五、六十年歷史。老闆陳元隆是中藥的佼佼者。日據時代,曾有患者絡繹不絕求醫盛況。來自澎湖白沙鄉後寮的許迺樞,在光明路開設「仁源中藥局」,曾是「金元和」的伙計,其第三代陳仁源國家考試及格,現業務蒸蒸日上。
  在義民路開設「裕隆森藥行」的許揚德亦學師於「金元和」,民國五十年通過國家特考,是當時名醫,可惜已往生。其後代許分焚、許鈞朝、許寬維都是中藥的大盤商,業務很不錯。另光明路的至誠堂,從有名的儒醫洪大川傳至第二代,仍吸引來自各地患者就醫。中藥、中醫是中國的國粹。澎湖仙,鍥而不捨研究漢醫、漢學,對北港漢醫藥實在有莫大的貢獻。

傷藥和膏藥
  因為北港練拳者眾,故有「北港拳頭窟」之稱。本地武館有德義堂和勤習堂兩大系統,德義堂拳術以達摩拳、太祖拳和五形拳為主(龍、虎、鳳、獅、麒麟五大形,有黃龍出洞、猛虎出林、飛鳳朝龍、獅子滾球、麒麟煽耳等五種拳路);勤習堂則是達摩拳、太祖拳和白鶴拳。出身勤習堂的老塗獅,除了練達摩拳、太祖拳和白鶴拳之外,另有鳳陽府傳下的氣功。
  尋常人都難免會意外受傷,練武者在演練過程,跌打損傷更是不可避免。因此,拳頭師傅往往會有獨特的傷藥或膏藥。傷藥專治內傷,有行氣、通血路之效;膏藥針對外傷,專治骨頭肌肉酸痛、閃挫損傷。因為傷藥或膏藥是拳頭師傅的賺錢飯碗之一,他們都不輕易外傳配方。雖然中醫傷科書籍中,記載許多傷藥和膏藥配方,但拳頭師傅實地累積經驗,加減某些藥材而成的「經驗方」,就成為他們的獨門祕方。
  北港老塗獅「太祖行氣散」和北港六尺四「七厘武功散」是北港地區耳熟能詳的傷藥。老塗獅和六尺四師徒帶領門下弟子,曾巡迴全省各地表演氣功。兩、三百斤重的大石臼壓人、取石斧頭、鋤頭柄和鐵條擊打背部或腹部,尤其以大卡車或大客車載滿觀眾輾過他們的腹部,這種特有的氣功表演,不但轟動全台,也讓他們的特製傷藥大為暢銷。
  老塗獅表示:民國56年首創用廣告車(大客車)表演氣功,當時買車花了二十幾萬元,足夠在鎮上中山路買一棟樓房。學氣功要內外皆練,先由小而大拍打腹部和腹側,讓腹部和腹側習慣外力拍打,表演時臟腑有內功貼住,不會因擊打受到震傷。氣功的深淺,在於個人勤練與否,約練四個月,就可以做簡單表演。在表演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內傷。因此都會吃傷藥來療傷。老塗獅的傷藥有一個總方,依受傷程度加減某些成分。如手傷要多用桂枝;腰傷得增加北仲份量;腳傷牛膝要多用,傷到肺(八卦)則芥子份量要加重。老塗獅於民國53年在嘉義吳鳳南路開設猛福製藥廠,後來將藥廠遷到南港中國武功學院旁。
  德義堂第四代弟子葉勝祈,在下崙開設「恒德國術館」,其師父莊昆(人稱賣菜昆)傳了許多手抄藥方給他,這些藥方都是他師父的經驗方。葉勝祈表示:藥書記載的傷藥藥方,對開館治跌打損傷的從業者,僅做參考而已。他們習慣使用實際用過,比較熟知藥性、療效的經驗方。他提供異遠真人的「用藥歌」給大家參考,歌中提到了不同受傷部位,所要加重的藥材:

歸尾兼生地,檳榔赤芍宜,
四味堪為主,加減任遷移;
乳香並沒藥,骨碎以補之;
頭上加羌活,防風白芷隨;
胸中加枳殼,枳實又雲皮;
腕下用桔梗,菖蒲厚朴治;
背上用烏藥,靈仙妙可施;
兩手要續斷,五加連桂枝;
兩柴胡進,膽草紫荊醫;
大茴與故紙,杜仲入腰支;
小茴與木香,肚痛不須疑;
大便若阻隔,大黃枳實推;
小便若閉塞,車前木通提;
假使實見腫,澤蘭效最奇;
倘然傷一腿,牛膝木瓜知;
全身有丹方,飲酒貴滿;
苧燒存性,桃仁何累累,
紅花少不得,血竭也難離;
此方真是好,編成一首詩;
庸流不肯傳,無乃心有私。

  膏藥古稱「薄貼」,民間俗稱「吊膏」。南北朝時代的《肘後備急方》中,就有膏藥製法的記載。膏藥種類很多,主要用在損傷風濕和提腐拔毒。用於損傷的,如活血膏;用於風濕的,如狗皮膏;前兩者兼顧的,如損傷風濕膏、萬應膏、萬靈膏;用於提腐拔毒,創傷形成潰瘍的,如太乙膏。
  通常開館接骨、治跌打損傷者,都有其獨特的膏藥。葉勝祈表示:吊膏很貴氣,製程有些困難,熬吊膏時有許多禁忌,如要用桃枝來攪拌,民俗上所謂不潔者不能靠近,鉛粉加太多會起火…等。他提供了損傷風濕膏的配方和製程給大家做參考:

細辛一兩;紅花、丹皮、落得打、白芥子、沒藥、羌活、獨活、川芎、白芷、蒼朮、木鱉子、山甲片、川斷、山梔、地鱉蟲、骨碎補、赤石脂各二兩;生川烏、生草鳥、生南星、生半夏、當歸、黃金子、紫荊皮、生地、蘇木、桃仁、桂枝、僵蠶、青皮、甘松、木瓜、山奈、地龍、乳香各四兩。將以上藥材洗淨、切片或打碎,再用二十斤麻油浸泡七至十天,然後入鍋,以文火煎熬至色枯去渣,再熬二小時,視其滴水成珠,將鍋離火,再加黃鉛粉(炒篩細)六十兩,徐徐篩入鍋內,邊篩邊攪,膏成收貯攤用。
  煉製時,由於鉛丹與油比例及溫度和時間有別,膏藥色澤和硬度會不同。通常色澤由白、黃以至黑色,以黑色最為普遍。加沸點低的麻油,在煉製過程中,可以減少藥料有效成分被破壞。但麻油價格貴,有些人用棉子油代替。
  膏藥完成後還要「去火毒」,去過火毒的藥膏貼了比較不刺激皮膚,不會起藥疹。讓膏藥浸入水缸中浸泡數天,再藏於地窖陰暗處,可去火毒。
  此外,傷科常用藥還有藥膏。藥膏又稱敷藥,有五類:(1)消瘀退腫止痛類:如膜韌膏、消瘀止痛藥膏,適用於骨折及傷筋初期,瘀阻腫脹疼痛劇烈時。(2)舒筋活血類:如三色敷藥,適用於扭挫傷筋,腫痛逐步穩定減退者。(3)接骨續筋類:如接骨續筋藥膏,適用於骨折正復後,位置良好、腫痛消退者。(4)溫經通絡、散寒去風利濕類:如溫經通絡藥膏,適用於損傷日久,又感染風寒濕外邪,發作時,腫痛甚劇。(5)清熱消腫類:如清營退腫膏、金黃膏,適用於紅腫熱痛,一切陽症有感染趨勢者。有些人對膏藥和敷藥過敏產生接觸性皮膚炎(藥疹),當皮膚奇癢、有丘疹出現時,要及早停藥。自從中國醫藥學院北港分部,接手經營媽祖醫院後,醫院內設有骨科、外科、針灸、復健等科,北港人治跌打損傷又多了另一個選擇,真是有福氣啊!

道 士

8-62 道士進行科儀

 8-62-0 刀梯

  
  北港因為開墾較早,古笨港溪又經常氾濫,居民為求安居、消災解厄,於是產生大批道士。其間不乏能替天行道收妖斬妖者,亦有僅做民間俗事者。
  在「台灣通史」中,對道士角色有這樣記載:「若世上道士,則僅為人家作法事爾。坊里之中,建廟造像,陳牲設醴,宰割白雞,以血點睛,為之『開光』。天災火害,懼而修省,設壇以禳,為『建醮』。旱魃為虐,禱告龍官,朝夕誦經,為之『祈雨』。親喪未除,三旬卒哭,表神禮懺,為之『報恩』,又或婦孺出門,忽不若,化府吹角為之『收煞』病人勿要有席上牒分墳…」。

  據道士陳俊豪說,道教在明末清初是極盛時期。清朝中葉,幾度受壓抑漸衰落。到台灣被疑為反清復明組織,亦受日本皇民政策所拘。近年因佛教盛行,許多宗教儀式法會都被取代,幸好道教跟日常生活、傳統習俗有相當的關連,道士在台灣還能佔有一席之地。
  北港因宗教聞名,宗教儀式、廟會祭典特別多,所以有許多「烏頭」「紅頭」道士。其區別在於纏頭的黑布或紅綢。有些道士則兩者兼修,因烏頭、紅頭的「裝飾」不同,所唸「科文」亦不同。照理說道士要經過嚴謹考驗認證手續,如爬刀梯等,才能擔任科儀法會工作,但有些由家中長輩傳承,擔任一定次數的「實習生」就直接擔任這種特殊的行業。
  道士做法之前,通常要先請神明三三清天尊、三官大帝等幫忙,並誦唸「北斗經」、「南斗經」、「五斗科儀」、「玉樞經」等經典。現在僅將道士所從事的業務稍作介紹如下:

一.烏頭道士的業務如下:   開眼:凡寺廟新雕塑神像,供百姓朝拜前皆須請道士作「開眼科儀」,神像才能顯靈。目前有雕刻業者,自學「開眼科儀」開眼,但仍以廟裡開眼居多。
  安胎補胎:北港人注重傳宗接代,對安胎補胎非常重視。所謂安胎補胎,乃家中有孕婦,不可修改房屋,釘鐵釘,搬動巨型家具。如觸犯胎神,擔心引起胎兒殘障或流產,則請道士誦唸「小事全集科儀」撒擲鹽巴、投擲米粒於宅內,並書「安胎符」貼於寢床上,據說胎兒就會順利安產。隨著日月流轉,有的不信邪,有的重視「產婦健康」定期到醫院看診,此民俗醫療已明顯減少,不過長一輩寧願「信其有不信其無」如不小心觸犯忌諱,會請道士作法,吃安胎符,以求心安。
  起土收煞:遇有自宅附近掘地,因時辰不合,觸犯土神或煞神,引導惡鬼妖魔作怪以致家中人生病。必須由道士修法誦唸「全集科文」追禳祈禱,平息煞神憤怒,病人始能痊癒。公家機關等大型建築,動土時往往請道士念經視同此理,至今不絕。
  送瘟神:民眾認為流行性傳染病產生,是瘟神作祟所致。需誦唸「瘟疫出境科儀」驅瘟,並於半夜糊紙船或紙尪仔至水邊焚燒,如此瘟疫自止。惟今醫學昌明、衛生提昇,瘟疫不多見,送瘟神活動自然減少。
  送外方:家中有人沖犯惡煞,致家中不平安。需請道士誦唸咒語,並施法術,驅逐惡鬼煞神出境,始得平安。
  催生:家中有難產婦,可請道士誦唸「全集科儀」,施以催生之術,以讓胎兒順利生產。
  收驚:若小孩身體不適,又無明顯生病跡象,可能是受了驚嚇,致部分三魂六魄未回體內。可請道士誦唸「全集科儀」將魂魄收回,小兒病自癒。時下很多收驚婆、廟公唸大悲咒或收驚咒收驚,無形中搶掉道士的生意。

8-62-1 收驚

 
  祭流蝦:婦女八字若帶流蝦,則會流產,需請道士施以「祭流蝦」法術,始可保平安無恙。此種習俗,往往被算命仙所破,影響道士生活。
  祭天狗:民眾認為出生時日帶有天狗,常會有壞運氣,若請道士施「祭天狗」法術,就可平安。這類亦常被算命仙所破。
  建醮:分為年醮與臨時二種。年醮依照寺廟成立有一年一次、或三、六、十二年舉辦一次者。另外在寺廟新建築落成、神像開光、地方發生水火災等重大事故,也會舉辦此民俗活動。
  謝平安:農民為報答天地神恩及農作物豐收,常於八月十五日設臨時道場,舉行謝平安儀式。建醮謝平安,常請道行高深道士主持。 
  做三獻:各種寺廟新建落成、神明生日之慶賀儀式,非道行高深不敢輕易應允。

二.紅頭道士業務:
  豎旗:若旅行或外出,突然生病,即謂沖犯凶煞惡煞。要先請道士誦唸符咒密語,然後將神符安置於正廳或病人寢室內,以鎮壓凶神惡煞,並祈禱痊癒。今醫學發達,人類的適應能力強,水土不服較少,認為凶神惡煞比較少,道士作法機會,日漸減少。
  安營:在偏僻的鄉村或新闢聚落。為使民眾安心定居,聘請道士至該地,以五尺方旗(五色紙旗)、劍、刺球、天罡尺、金鼓等器具作法。道士先念咒請神,召集五營兵馬、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陰兵陰將等降臨,指揮捉捕凶神惡魔,將其拘禁於一處,使不能在外作祟,稱為「安營」。這種安營儀式,在鎮郊好收、溝皂、番溝、府番等都有。
  押煞:家中如遇餓鬼妖魔作祟,會常發生不吉祥之事。如請道士誦唸驅邪押煞神咒,並施以法術,家中始能平安。
  補運:若常遇不順或家族有人得病、運氣不佳。請道士到家設壇,誦唸「補運科儀保勸」,及其他各種神咒,家中運氣就會旺盛起來。紅頭道士補運,在南港水月庵最為盛行。

8-62-2 補運祭品

 
  作司:若家中有人感染重病、發高燒、昏迷不醒,則可請道士三至五人,至家中開壇,並從事安斗、請神、弄獅、敕符、追煞、送火等法事。民眾認為如此病者自癒。
  道教儀式度生兼度死,希望信徒能安居樂業,往生者得以安息。道教所奉祀的神明,都是為人楷模,有教化社會作用。道士陳武成說道士作法要淨身淨心,才能達到淨化社會的功能,要以度生度死為己任,才是道教對人類的回饋。

乩 童

8-64 女乩童

 8-63 乩童操五寶

  
  乩童一直是台灣通俗信仰中的靈媒,他們以公開卻神秘、發顛卻威武、單調又多變的性格,活絡在泛靈崇拜的舞台上,扮演人神溝通的角色。
  「打赤膊,胸繫八卦圍兜,打赤腳,圍龍虎裙,左手握五營旗,右手持七星劍,頭微晃,口吐神話」,這就是我們熟悉的「童乩」。人們以好奇卻鄙視、關心卻徬徨,參與卻迷惘的心態,對這種瞬間自我的「歇斯底里」現象,至其操刀舞劍的「自懲法術」,充滿了興趣和懷疑。
  據田野調查,童乩要經過「採童」「坐禁」等關卡考驗,才能正式上陣。採童有三種方式,由神明挑選、老童乩傳承、或個人自行「起童」都有。採童後需經「坐禁」一至七天,坐禁其間主要學習神靈附身、驅邪押煞,和使用巫器法術的秘儀,坐禁後先操「五寶」見血以示玉帝任命,再行一種儀式,如過火、過釘橋、或過刀梯、表示破禁出關,正式成為乩童。
  乩童操五寶(七星劍、銅棍、刺球、鯊魚劍、月斧)時,有其特定時空,而且一定要附體神明的「自我暗示」才行。乩童大都要有助手,幫忙拿巫器。助手會很有默契的擺勢「踏四門」,當乩童開始間歇性的砍、劈、割、刺到頭額鮮血淋漓時,助手要喊「好」(叫停之意)以免操演過度,並適時在流血地方,噴灑米酒防止發炎,同時持金紙口念「日出東方現虎口,斬著龍根赤馬口,欲來紙燒灰,用來止血符,敕!」的止血咒。止血後金紙,可留作為「平安符」之用,事後火化,絕不能隨意丟棄。
  看乩童「起童」安全第一,因為巫器不長眼睛。注意不擋正門或中央走道,因為此地是神明坐鎮之地,也是乩童晉神之門。此時最怕「不淨」之物,女性生理週期間、帶孝者或出入「月內房」最好迴避以示尊重,以免別人連累被煞。

打鐵店

 8-65 打鐵店

  北港鎮僅存的一家打鐵店「天來打鐵店」,自清朝開店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主要打造的器具為刀類及農器具,傳承三代,前兩代在中山路營業,現在則遷居至大同路(即現址)繼續營業。老闆許復基回憶打鐵業的興衰,提及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後,前20多年因政府相當重視農業,實施多項獎勵農業政策,以農具製造為主的傳統打鐵業隨之興盛,可說是打鐵業的顛峰時期。當年北港有打鐵仔店七、八家。
  民國50年以後,台灣工業快速發展,市場上盡是方便好用、價廉物美的機械製品,嚴重打擊費時費工的傳統打鐵業生存,再且打鐵工作相當辛苦。以傳統人工打造菜刀為例,必須先切出約零點五公分厚度的鐵片,汗流浹背的利用高溫將鐵片燒成火紅狀態,趁著鐵片尚在高溫情況下,用專門切割鐵片的斧刀將鐵片切開,然後揉和鋼皮鐵片,冷卻後還得將刀口磨至鋼皮位置,其間必須經過十幾道手續,如此才能打造出一把鋒利又耐用的菜刀。因此年輕人多不願傳承,打鐵業遂逐漸式微。
  「天來打鐵店」老闆許復基開朗好客,從事這個打鐵業已有五十餘載。由於熱愛鄉土文化,在北港鎮內及附近地區打鐵店先後歇業,他仍一本初衷繼續經營,直到民國九十一年二月底,因腳受傷不得不申請停業,北港地區的打鐵業隨著天來打鐵店歇業畫下句點,走入歷史。

長條椅

8-66長條椅

   鎮郊的好收地區,因為早年居民大都以製作長條椅(長凳)為生,曾被稱「椅條庄」。據黃英男說:「在興盛期,學徒眾多,每個學徒各自負責一部分工作:刨光木板的、做木條凸榫的,木板鑿孔的,裝釘成長椅條的,各司其職,不能有些微的誤差。像椅腳與椅面成斜角,角度稍微偏差,整張椅子就會傾斜不正。最困難的是整張椅子,看不見一根釘子,卻耐得三個大人以上的重壓及搖晃。」一張看似簡單的椅子,個中竟有如此奧妙。
  當地耆老說:「木材以質料堅硬的龍眼木為主,鄉下常用長條椅做為坐椅之外,也做為放置曝曬器具,或堆高穀物防止潮濕……等多種用途,城市則以乘坐為主,喜用材質較輕的楠木。」
  做好的椅條,以「孔明車」(武車)載運到鄰近村莊沿街叫賣。想到外縣市販賣,得先委託貨運將椅條送到當地熟悉的「販仔間」(專供沿街叫賣的販仔過夜兼放貨的旅社)存放,再逐日載出販賣,直至賣完為止;或以較省錢的方式,大家相約一地集合,一起用「孔明車」載著貨到外地賣。
  好收的長條椅品質佳,用過者有口皆碑,「椅條庄」之名不脛而走。自從輕便的塑膠椅大量問世,「椅條庄」的榮景不再,當然長條椅也沒人問津了。

檜木桶
  當SPA、水療帶動健身的流行風潮,在北港鎮從事檜木桶製造已有三十年的吳水吉老師傅,卻堅定地說:「檜木桶泡澡才是最好的水療法」因為檜木製造的桶具,具有「裝飯會香、裝屎不臭、洗澡會健康」的特質。
  早年塑膠器具尚未上市,舉凡飯桶、蒸桶、米桶、水桶,尿糞桶,都以最好的檜木材料為主,所以既耐用又經久。惟在各種金屬、塑膠材質器皿應市,木桶業供不應求的盛況已成昨日黃花了。但浴桶和飯桶還是受各界的喜愛,因為檜木桶炊煮飯,會散發特殊香氣,飯粒Q而不爛,口感特佳。檜木浴桶,既能保溫,又可達到健身,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疲勞的效果。尤其冷冽寒冬,泡個芬多精四溢的熱水澡,真是通體舒暢。
  純手工製作木桶,木板間均以竹榫片銜接,不使用任何黏著劑,但接縫處密合度絕對滴水不漏,可見匠師技藝之巧妙。由於檜木產量日少,想要買到貨真價實的檜木桶,還真不容易。

台長: 阿楨
人氣(4,474) | 回應(4)|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藝術文物 |
此分類下一篇:《明清瓷款品鑑》
此分類上一篇:《手工自創品牌》

塵俠
我又要發表看法囉~
(不說話又沒人把你當啞巴)

手工為體 藝術為用
人類具有高度的智慧
其中之一在於使用雙手(甚至單手)創造出生活所需的一切物品
這是與生俱來的本質
而藝術基本上是人類高境界的感情(包含若干程度的想像)表達
是故兩者的層次基本上便屬不同
雖說如此
生活中卻不難發現一兩者可以並存
除了手工藝品
食衣住行各個層面都有代表性的事物
它們是古人流傳給後世的資產
也印證了人類智慧隨著文化演進的過程
2007-11-27 16:32:18
版主回應
手工為體 藝術為用

藝術家會認同嗎
2007-11-28 07:05:37
塵俠
當然必須認同
否則可以淡淡地問一句
&quot藝術可以當飯吃(應付日常所需)嗎&quot
或者這樣說吧
如果要為生計奔波勞苦
大眾會先有多餘的精力去欣賞嗎
作者會保有正向的情感去創作嗎

想成名還得靠商業動機(那就失去了藝術的本意)
有沒想過一個迷思
許多偉大的藝術作品皆是在作者身後方為世人讚嘆
---這很諷刺 卻很真實
2007-11-28 10:54:07
版主回應
原來
手工為體
之體
是指吃飯的身體

哲學的體用說是該顛覆了
2007-11-29 06:18:37
塵俠
~手工為體
之體
是指吃飯的身體~

這樣也通
人類的慧心巧手
其目的終究脫離不了肉身所需
相對地
藝術是屬於人類精神情感層面的投射---
層次不同 無所謂高低之別
2007-11-29 09:08:58
版主回應
2007-11-30 06:19:51
阿楨
挨轟修毀鹿港龍山寺 文化部喊停 2022/10/18 中國時報

國定古蹟彰化鹿港龍山寺的彩繪修復踏出第一步,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斥資5600萬元(整體修復計畫編列2億預算,目前規劃分3區,)啟動「夔龍窗」示範修復卻引發譁然,原本靈動的魚眼上色後竟變成呆滯遭轟「死魚眼」、螭虎頭也畫成「青煙」,且「螭虎爐堵」宛如加上廉價畫框,被質疑「修毀」國寶,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17日考察,文化部長李永得當場要求停工。
有200多年歷史的鹿港龍山寺是台灣龍山寺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包括木雕、石雕、彩繪,處處是國寶,五門殿兩側木雕窗櫺「夔龍窗」更是眾多欣賞焦點的一絕,圖騰取自《易經》,以兩魚象徵兩儀,四隻夔龍代表四方之象。
地方原本就對鹿港龍山寺修復工程意見紛雜,今年中央編預算啟動,彩繪工程由雲林科大團隊以5600萬元得標,首先展開的「示範區」修復工程為「夔龍窗」,豈料一塗裝,就讓文史工作者全傻眼,質疑魚眼從靈動有神變得死板呆滯,國學博士兼書法名家林俊臣指出,新作用色、畫法與原作不同;更有地方文史工作者怒轟變成「死魚眼」。
公民團體「構社」成員整理缺失後指出,除夔龍窗用色與原作不同,朱顏百首變青面紅顏,也未參考等比模擬復原圖稿,圖像左右不對稱。此外,屋簷下古意「螭虎頭」被塗成豔彩青煙;夔龍窗下方「螭虎爐堵」,原本紅漆底色以纖細白、藍色退暈、黃線條構成簡潔外框,卻被畫成俗麗濃綠畫框。
鹿港公民會堂質疑,修護團隊在官方粉絲頁公佈「示範標準」,是否有科學考證,另質疑9月夔龍窗上彩前,未依規定先開說明會;且修復團隊私將木雕納入單彩範圍,將夔龍窗重新上彩等,不符核定的計畫。
  回應
文化部專長浪費公帑,多少荒唐,假文化之名以行
文化塚會/文賤會...
桃園的工程品質夠爛了 在這裡重演
凡事都有個過程的,先設法爭取修復立項,然後修得生不如死,只好追加預算,再修,再追加三修,三追,大家覺得 12億這個數字如何?
2022-10-19 06:19:0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