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10-10 06:43:12| 人氣9,118|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譯介★日本作家自殺實錄(三) 仰藥自絕的芥川龍之介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原題:昭和的文豪是如何自殺的?
──從四位作家身上學習自殺的方法。

【芥川龍之介】篇 

文/鶴見濟 譯/銀色快手

 1927 年 (昭和 2 年) 7 月 24 日,早上七點左右,芥川龍之介(當時35歲)吞下大量的安眠藥自殺。早上六點多的時候,睡在芥川龍之介身旁的妻子文子,發現他好像有點氣快喘不過來,驚訝地連忙叫著他的名字,但是卻沒有答覆,等到醫師趕到家中,為他施打強心針但已經回天乏術了。

 當天的凌晨一點左右,為了吞服安眠藥走下樓梯,然後將遺書放在枕頭旁邊,然後睡在他熟睡的妻子身旁。在意識仍清醒的時候,讀著他一直潛心研究的聖經,隨後陷入了長眠,再也沒有醒過來。因此,在他去世的時候,枕頭邊還留有翻開的聖經。

 他死時的面容很安詳,妻子還說了感到欣慰的話,為芥川龍之介終於能夠從人世間的痛苦解脫而感到慶幸。當時的芥川龍之介因為精神衰弱的情況相當頻繁而苦惱。陷入嚴重的失眠,因而染上了依賴安眠藥的習慣,他常說自己很容易有幻覺。

 另外,他不是還留了一封遺書嗎?上頭寫著「我在這兩年多以來一直思考著死這件事。」也就是說他在寫這封遺書的時候,已經決定要自殺了。也曾經向他的朋友表白「我想死」的意圖,還曾經走在路上,指著路旁的松樹對朋友說:「那棵松樹的樹枝看來似乎不錯!」言下之意,就是如果在那裡上吊的話,或許會成功也說不定!

 芥川龍之介修改了多次的遺書,甚至有時候還故意擺在明顯的地方讓別人瞄到。還曾經和妻子的好朋友(也是一名女性)一起殉情,仰藥自殺未遂;還偽造過醫生的名片弄到氰酸鉀企圖自殺,嚐試過各種自殺的方法但是他一直在思考到底哪種自殺方式才是最有利的?所以一直沒有認真地自殺成功,這些想法都寫在他的遺書裡面,因此芥川龍之介可以說是一位極端迷戀死亡的人。

 從他的遺書來判斷,自殺的原因不外乎「只是感到茫然的不安」。這種不安,經過後人的研究,現在已經有了定論。面對普羅文學(左翼文學)強調無產階級意識的作家撻伐有著深沉的無力感加上與生俱來的孱弱病體以及神經機能的障礙,或是太執著於藝術家的人生,對於自己有一天可能會瘋狂以及才能的枯竭感到畏懼,這些導致他傾向只有自殺一途,沒有其它方法可以解決的堅定意念。

 因為芥川曾經說過:「最可怕的是停滯,不,在藝術之境裏是沒有停滯的,不進步就必然退步。」總之,芥川之死,和這種源於藝術創作上的焦躁與不安,有著密切的關連性。尤其是在他年幼時,母親發狂,及長,他的好友也發狂而住進了精神病院,更加深「自己也有可能會發狂吧?」這種強烈的恐懼感。

 《某阿呆的一生》(註一)第五十則〈俘〉,他寫道:「他筋疲力竭的結果,偶然讀到拉葛蒂臨終的話,再一次感到諸神的嘲笑聲,也就是那一句:神的兵卒來抓我了!他想跟他的迷信或感傷主義奮戰。但無論是怎麼樣的戰鬥,都是他肉體上所不可能的。」

 讓我們再看看第五十一則〈敗北〉:「他拿筆的手都發抖了而且還留著口水。他的頭腦除了用過零點八克的吡克酸(安眠藥片)後醒來之外,沒有一次清醒的。而且清醒時刻,至多只不過維持半小時或一個鐘頭罷了。他只有在幽黯中一天度過一天。就像是拄著消失了鋒刃的細劍當手杖一般。」這就是為神經症候而過著如行屍走肉般生活的芥川最真實的寫照。

 同為大作家的菊池寬,回憶起芥川的死,他說芥川自殺的原因,乃在於「茫然的不安」。又加上二、三年來的身體疲勞、神經衰弱、煩膩等世俗的勞苦,使他原本絕望的人生觀更加的深刻化,終至不可收拾的地步。菊池說,死前的病苦,使得芥川的身心備受殘害。由神經衰弱而來的失眠症,毀壞的胃腸、宿疾痔瘡等交相糾纏著他,奪去芥川的生命力。這對於理想高蹈超俗而避世的芥川來說,當然是一大諷刺。再加上親族之間的齟齬、姊夫的自殺、妻弟相繼病倒,接二連三的不幸,也提早了決定自殺的時間。(註二) 

 他的死引起了極大的回響,隔天的報紙上滿載芥川及其友人的著書廣告,另外媒體也封他為「以安眠藥自殺的先驅者」,比起明治36年從華嚴瀑布縱身跳下的青年‧藤村操帶給社會更多衝擊,有些日本人甚至美其名為「哲學自殺」,這名詞聽起來頗為新鮮,自殺真的能解決人生困擾的課題嗎?筆者持保留的態度,但是太宰治卻受到芥川之死的強大影響,最後也步上他的後塵。

●深入剖析!

 關於芥川的自殺,感到最有趣的是他在事前曾經嚐試過各種的自殺方法,並且進行過比較與檢討,這些都寫在他的遺書裡。

 從遺書當中,可以看到芥川雖然知道上吊自殺不會有多大痛苦便可結束生命,但是想像自己吊死的樣子,感受到「美的嫌惡」因而作罷;因為他會游泳,所以要在水中溺死也是辦不到的,那比吊死更痛苦而且想像自己變成浮屍,「美的嫌惡」油然而生,當然還是不行;用手槍或刀子解決自己,採取這種手段的話「我的手一定會顫抖個不停所以失敗的可能性很高。」;從高樓跳下來,這樣死狀一定很難看也不行;最後他覺得雖然仰藥自殺比起上吊要痛苦,但是不會帶來「美的嫌惡」感,陷入昏迷之後就不會有再次甦醒的疑慮,終於決定採取吞服安眠藥的方式自殺。此外,他還設想過自殺的場所,安眠藥如何取得等種種的步驟,真是煞費苦心。

 與其帶來「美的嫌惡」感,不如死得痛苦一點比較好,如果真如芥川所言,這種嚮往「死也要保持形象」的執念很不尋常。或許因為他已經是眾所皆知的文豪,所以才會特別在乎自己的形象,不希望被破壞,這種想法真令人訝異!更何況,他不止很在意,還特別寫進他的遺書裡,這是一般遺書中絕不會出現的內容。(而且還在寄給朋友的遺書裡寫著「請在我死去的多年以後想辦法替我找個地方公開發表這封遺書的內容」,結果不用等到多年以後,隔天的報紙上就以相當大的篇幅公開了遺書的內容),搞不好芥川早已經料想到這一步,完全像是按照他撰寫的劇本輪番演出。

 另外,我要在這裡指出幾點觀念上的謬誤,芥川說「如果用手槍或刀子解決自己,他的手一定會顫抖個不停,所以失敗可能性很高。」但是,如果換成別的場所,即便是手顫抖個不停,依然可以致死;因此真正討厭使用這種方法自決,唯一的原因應該是來自「美的嫌惡」。此外,仰藥自殺真的會比上吊來得確實無誤嗎?這種觀念當然是錯誤的,許多的個案都證實,仰藥自殺的成功率並不高,只要在第一時間搶救,多半是可以救得回來。(不過,當時芥川弄到的安眠藥,應該比起現在所使用的安眠藥劑量更重,確實可以致命。)

 而且,芥川對於上吊自殺多所誤解,芥川與太宰治同樣在作品中預演過自殺的戲碼。例如《某阿呆的一生》當中就曾寫過上吊自殺的情景,但是描述的情況和真實的上吊自殺是有一段差距的。例如第四十四則的內容:

 「他想在自己一個人睡覺時,在窗櫺繫上腰帶,絞死自己。可是當脖子伸入圈套時,突然對死亡產生了恐懼。那不是害怕死亡剎那間的痛苦。他拿出懷錶,想知道絞死自己會用多少時間。於是在短暫的痛苦之後,他開始感覺到模糊。只要等待這個過程結束,就一定會到達死亡。他看了一下錶,他的痛苦一共只有一分二十幾秒。窗櫺外面天夜依舊昏沈。就在這黑暗之中卻傳來一聲高亢悽愴的雞叫聲。」

 上吊時間不可能帶來如此漫長的痛苦,為什麼像這種幾乎是基本常識的關鍵點,芥川會搞錯呢?上吊的確很輕鬆,不如以上所寫的看起來那麼痛苦。不過,他不知道這些過程應該是幸運的,因為如果他選擇了上吊,就不可能靠吞服安眠藥來達成自殺的行為,也無法在死後依然保持完好的形象。

●芥川龍之介簡歷

 [Akutagawa Ryuunosuke] 1892~1927
 
 小說家,東京人,東京大學英文科畢業。在學期中,創刊《新思潮》,發表諸多初期作品,如〈鼻子〉等,深獲夏目漱石之激賞,躍登文壇。他專精短篇,中如〈地獄變〉、〈煙草與惡魔〉、〈秋山圖〉、〈蜘蛛之絲〉、〈六宮郡主〉、〈奉教人之死〉、〈南京的基督〉、〈杜子春〉等。

 作品大多取材於東、西方的古典、歷史與傳說,自己則以「知的旁觀者」的立場,作「似非而是」的判斷;每一次發表新作品無不殫精竭慮,嘗試新手法,其被比擬為「日本的梅里美與莫泊桑」,殆非偶然。 1872 年自殺身亡。《芥川龍之介全集》八卷,岩波書店刊行。

 詭異、黑暗、說不出的沉悶,是閱讀他的小說之後,深植在內心的印象,這位鬼氣森森的天才作家,以仰藥自絕的方式結束了他充滿戲劇性的一生,短篇作品的光芒直逼三島由紀夫,從地獄的烈火中看穿人性的黑暗面,以他具有高度藝術價值的作品來說,再恰當也不過。

註一 或譯為《傻子的一生》小知堂出版 何黎莉譯
註二 見《文藝春秋》昭和二年九月號菊池寬所寫的「芥川二三事」


2002.10.08 新店 銀色快手

台長: 銀色快手
人氣(9,118) | 回應(1)| 推薦 (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樂威壯
很讚的分享~~~
2020-02-25 15:41:1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