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01-10 20:37:07| 人氣16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載-如何福慧雙修而且雙得? ↑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轉載-如何福慧雙修而且雙得?

↑TOP

答:慈悲和智慧定是相連在一起,福慧本身也一定是並行的,不要將福慧分開來看。

許多的人將佛法視為陳義高深,這種說法是錯的,也是對的。事實上,佛法是人人聽得懂,人人可以做得到,也可以照著做的;其深奧所指,則是在於佛法所說的理論和一般所說不同,佛法講的智慧是「無我」、「空」,而社會一般人講「為我」、「有我」,因此較難理解,但如果知道「空」、知道「無我」的原因是「無常」,了解「無常」,即是智慧。

由「無我」、「空」、「無常」,依此理論而修福報,心態不會患得患失,也不會以投資求回報的心修福報,這是真的福報。但若僅修福而無智慧,便不是佛教徒;修福的人若無智慧,其所修則並不是真的福,而是煩惱;修福的人一定有智慧、沒有煩惱,才是真的福,所以福慧是同時並修的,故說悲智雙運,福慧雙修。

有人說:慈濟功德會僅是專門修福的。我認為不是如此,他們一定是福慧雙修才是真正的慈濟。也有人說:法鼓山是專門修慧的。我認為這絕對錯誤,如果僅是專門修慧,則不度眾生、不說法,也就不須敲法鼓給人聽,那又何謂「法鼓山」?敲法鼓給人聽,說法度眾生,這就是修福。所以,凡是佛法定是福慧並行。

心安就有平安

↑TOP
擔心沒有用 安心最重要

事實上,這世間處處都有平安,也處處都不平安。所謂「處處都有平安」,是因為如果你的心理狀況是平安的,當遇到任何狀況,都不會受到太大影響。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觀念—這個世界上,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另外,還要有一個心理準備—人的生命,隨時面臨著死亡與危機。大家聽了以後不要覺得:「這個老和尚觸我霉頭,我還這麼年輕,就叫我們面對死亡。」

因為我們不敢面對死亡這個事實,所以對死亡非常恐懼。其實恐懼死亡的人,死亡的機率反而可能比較高;如果能夠面對死亡,隨時隨地準備可能死亡的狀況,這樣一來,死亡的可能性就會減少。

獲得平安最好的方法

平安,似乎與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好像不平安都是環境帶給我們的。雖然不平安有環境的因素,但主要仍取決於我們自己內心。

臺灣曾經發生九二一大地震,震後整個臺灣兩千三百萬人非常恐懼,擔心隨時還有大地震發生,因為餘震仍然不停。後來我說了非常簡單的幾句話:「受苦受難的是大菩薩,救苦救難的是菩薩。」災難是整體臺灣的,但少數的人代替我們受難,所以這些人是菩薩現身說法,做為我們的教材,使我們從此以後,隨時隨地都有地震再來的準備。

此外,我又提出:「大地震發生之後,不可能連續不斷再發生同樣規模的地震。應該發生的已經發生,不會發生的也不可能再發生了。」雖然不能說人人都受到了啟發,但這幾句話的影響力也相當大。當時我自己的心情安定,所以才能說出這些話,但你不要認為:「這是聖嚴老和尚有這個本領,我們當然沒有辦法。」事實上,只要你願意,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

獲得平安最好的方法,是每天都練習安心的方法,譬如一開始就教諸位的。或者是以下的方法:如果是信仰佛教,每天早上起來的時候,先在佛菩薩前做祈願或禮拜,然後打從心裡誠懇地念幾句佛菩薩聖號,這時你的心裡是平靜、安靜的,出門以後,還是有佛菩薩聖號在心裡;你也可以隨時隨地體驗呼吸,當你有一點身心狀況的時候,只要體驗一下呼吸,你的心馬上就能安定下來,如此一來,你自己是平安的,與你相處的人也會受到影響。

台長: 果前
人氣(16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聖嚴大師開示錄 |
此分類下一篇:轉載-不要在起跑點上把孩子絆倒了 文 / 聖嚴法師
此分類上一篇:轉載-信仰的價值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