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9-29 21:15:33| 人氣38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6050-云何為『眾生修十一法臨命終時不畏死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標題:云何為『眾生修十一法臨命終時不畏死怖』

 

     眾所周知:『眾生』者,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識的動物。集眾緣所生,名為眾生,又歷眾多生死,名為眾生,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眾生。至於云何為『眾生修十一法臨命終時不畏死怖』?依《正法念處經》開示:眾生修十一法臨命終時不畏死怖。何等十一?所謂若有眾生

  1. 觀於自身,自見其身,不愛不迷,心不堅著,是名初修。

  2. 先受所欲毀訾,不味不著不念,生厭離心,是則名曰第二修也。

  3. 常不放逸,不著境界,盡諸結使,是名修於不放逸行,是則名曰第三修也。

  4. 憶念善法、修行善法。如是善法能生樂報,樂因樂緣,如是樂報,當受之,斷不善法,是則名曰第四修也。

  5. 修行樂受生。受有何力,云何而生?何因何緣?云何因緣?云何而生?如是受生,莫為妨礙。如實觀受,不堅不實,空無所有。是則名曰第五修也。

  6. 修行一切諸行無常、苦空無我、無所有,互相因緣而得有生,非一力生。如是修行。如是修已,心不愛樂,是則名曰第六修也。

  7. 作如是念:「我生善念、生善因緣。」既生此念,異念所壞。「我今所緣,生滅不善之念,壞我善念,妨我善法。」如是常念所緣,是則名曰第七修也。

  8. 修行法相、平等相、住自相,法不顛倒,一切諸法,性無垢故。復自觀察:「我既有生,畢定當死。有為之法,無非三相。」如是修行,一切諸法皆悉無常,是則名曰第八修也。

  9. 云何名為第九修耶?三煩惱根,三種對治。所謂貪欲、瞋恚、愚癡。貪欲之人,教不淨觀;瞋恚之人,教以慈心;愚癡之人,教觀因緣。是名對治。如是修觀,心常思念,是則名曰第九修也。

  10. 云何名為第十修耶?念佛功德,安樂世間,是故修行利益自身,是則名曰第十修也。

  11. 云何名為第十一修?從他次第聞無常法,念念不住,從於處胎,生滅不住,如始處胎、童子、少年乃至老時。及餘修習,既修習已,臨命終時,不畏閻羅王使者,自在所持,不見醜惡怖畏之相,是則名曰十一修也。

         由此觀之,如是『十一者』即所謂眾生修十一法臨命終時不畏死怖者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何以故?蓋『命終時』者,謂凡夫臨命終時。又『不畏死怖』者,謂初學之菩薩,有五怖畏:1、不活畏,行布施者,恐己不能過活,而不能盡所有。2、惡名畏,恐已惡名,不能為和光同塵之行。3、死畏,雖發廣大之心,然恐死而不能捨身命。4、惡道畏,恐己墮於惡道,而對治不善法。5、大眾咸德畏,恐眾多之人或威德之人,不能於其前為獅子吼。此即指3、不死畏也。是故眾生若有心念如是法者,於命終時不畏死怖,不畏閻羅使者所縛,攝善法故。

總而言之,眾生有多義:(一)眾人共生之義。如同《法華文句》曰:「中阿含十二云:劫初光音天,下生世間,無男女尊卑眾共生世,故言眾生。此據最初也。」(二)眾多之法,假和合而生,故名眾生。如同《法鼓經》曰:「萬法和合施設,名為眾生。」《注維摩經》曰:「生曰:眾生者眾事會而生,以名宰一之主也。」《大乘義章》曰:「依於五陰和合而生,故名眾生。」《大經慧苑疏》曰:「眾法成生,亦名眾生。」《法華文句》曰:「若攬眾陰而有,假名眾生。此據一期受報也。」(三)經眾多之生死,故名眾生。不曰眾死者,以有生者必有死,有死者必有生故也。如同《般若燈論》曰:「有情者數數生,故名眾生。」《大乘義章》曰:「多生相續,名曰眾生。」《法華文句》曰:「若言處處受生,故名眾生者。此據業力五道流轉也。」《俱舍光記》曰:「受眾多生死,故名眾生。夫生必死,言生可以攝死,故言眾生。死不必生,如入涅槃,故不言眾死。」願與諸仁者共勉之!2019929日星期日
妙音書院【http://blog.xuite.net/famscl/a -官網

台長: 果前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