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11-20 06:36:48| 人氣7,20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四川成都「文殊院」~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影片欣賞:四川成都「文殊院」~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

 「文殊院」~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

文殊院位於成都市北門,有極為悠久的歷史,其前身是唐代“妙園塔”,宋時名“信相寺”。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清朝康熙二十年(西元1681年),慈篤禪師來到荒蕪的古寺,在兩杉之間結茅為廬,苦行修持。
 
傳說慈篤禪師圓寂火化時,紅色火光在空中凝結成文殊菩薩像,久久不散。人們認為慈篤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從此改信相寺為文殊院。
 
康熙三十六年至康熙四十五年,官紳軍民捐資重修寺廟。嘉慶、道光年間,文殊院方丈本圓法師又採辦了82根石柱,改建、擴建了主要殿堂,形成了現今文殊院的規模。
 
文殊院坐北朝南,殿宇五重,進山門往裏走依次是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寶殿、說法堂、藏經樓。東西兩廂是鐘鼓相對,齋堂與客堂對稱排列。
 
寶殿門前有個"福"字,很多信眾來此求福呢!各殿堂之間有長廊密柱相連結。全院共有房舍190餘間,建築面積2萬餘平方公尺。
 
文殊院之房舍為木石結構,柱礎石琢磨精細;柱上鬥拱雕飾玲瓏;各殿堂的鏤空花窗式樣繁多,圖案精美,是研究中國古建築雕飾藝術難得的實物樣本。
 
藏經樓收藏有各種佛經上萬冊,其中有康熙皇帝御賜的《藥師》、《金剛經》等,十分珍貴。
 
藏經樓還珍藏著宋代墨龍、明清時期破山、丈雪的書法,碧眼、竹禪的繪畫以及書法家何紹基、鄭板橋、張大千、豐子愷等人的書畫作品。
 
五重大殿連同前後照壁,分佈在長200公尺的中軸線上,各殿堂樓閣古樸宏敞,飛檐翹角,是典型的清代建築。
 
殿堂之間,主次分明,錯落有致,疏密得體,大小相當,院中有園,園中有院,院中有景,環境極是清靜幽雅。
 
文殊院是成都市內保存最為完整的佛教寺廟,現有僧人六十多人,目前是四川省佛教協會所在地。文殊院內供奉著大小三百餘尊佛像,有鋼鐵鑄造,有脫紗、木雕,有石刻、泥塑,十分豐富。
 
護法韋馱像於一八二九年本圓法師主持塑造,整個塑像均以青銅翻砂而成,韋馱威武而立,相貌端莊,盔、鎧、靴、杵的鍊鎖,浮雕花飾,都雕琢剔透,工藝精湛,是一尊難得的藝術珍品。
 
文殊院內還有一尊觀音大士像,也是一八二九年用青銅鑄造。觀音慈祥平和地坐騎在水獸身上,形象生動,纓絡衣紋、細緻流暢。所騎水獸,似獅非獅,似犬非犬,造型獨特,溫順可愛。
 
另有一尊緬甸玉佛,是文殊院和尚性鱗一九二二年一路募化,歷盡艱苦,步行到緬甸請回的,也十分珍貴。
 
文殊院內還珍藏明清以來書畫珍品,最著名的是康熙皇帝1702年御賜文殊院的"空林"墨跡,以及康熙臨宋代書法家米芾的《海月》條幅。
 
此外文殊院內還有印度貝葉經、唐代玄奘法師頭骨、唐代日本鎏金經簡、千佛袈裟、發繡觀音、挑紗文殊和舌血含寶等佛教文物。
 
▼文殊院前照壁

▼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文殊院

▼文殊院導遊圖

▼文殊院的解說

▼文殊院~鐘樓

▼文殊院~鼓樓

▼三大士殿

▼三大士殿的解說

▼皈依三寶對生活的意義

▼文殊院~天王殿

▼文殊院~大雄寶殿

▼南無釋迦牟尼佛

▼台鈴嫂在大雄寶殿前留影

▼李道雄在大雄寶殿前留影

▼供佛燈


▼迴廊

▼大雄寶殿的解說


▼台鈴嫂在文殊院內留影

▼說法堂

▼台鈴嫂在文殊院內留影

▼李道雄在文殊院內留影

▼招集僧眾或重大事故時敲此"木魚"

▼吃飯時敲此"鐘"

▼文殊院~藏經樓


▼藏經樓的解說

▼餐廳

▼文殊院~玉佛殿

▼玉佛殿

▼文殊院~圓通殿

▼圓通殿

▼觀音菩薩



▼千佛和平塔

▼千佛和平塔

▼碑廊



▼造型別緻乾淨的洗手間

▼護法韋馱菩薩

▼韋馱菩薩的解說


▼文殊院簡介




影片欣賞:四川成都「文殊院」~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kU3nRQZmd4

台長: 台鈴(李道雄)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