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0-27 20:57:48| 人氣1,32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亞洲名額與台灣選手的未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完稿於2005年8月29日,刊登於PASSION九月號】

【chngyh廢言】說真的,這篇文章很難寫,每句話下筆都非常辛苦!想要陳述自己的想法,又得站在大多台灣球迷和球界人士的立場和心態上考量,不斷琢磨字句,避免引起無謂的反彈或爭議。硬是要寫這篇文章,其實也是希望丟出一個警訊:亞洲名額對球員是個機會,但對國家的棒球水準卻是一個現實又殘酷的評價,我在結尾故意寫得很樂觀,希望台灣的棒球水準能夠好到去佔掉所有的亞洲名額,但是反過來想,如果連一個都佔不到時,台灣的棒球是否還能繼續讓多數的球界人士、媒體、球迷、甚至政客們自欺欺人呢?


7月19日舉行的日本職棒老闆會議中,針對選手工會提出的縮短FA取得年限議案,資方提出了三項交換條件。其中,增設亞洲名額一人,更是和台灣選手息息相關。上期筆者曾經談到,對於到東瀛打拼的台灣球員來說,這項政策無疑是一大利多。然而根據日刊體育的報導,台灣和南韓兩職棒聯盟卻出現反彈的聲音。

日本職棒會有亞洲名額的提案,表面上的原因是為了能更加國際化。但是大家都明白,背後更大的理由是,在頂尖好手紛紛前往MLB挑戰之際,日本職棒出現了被邊緣化的危機意識。再加上需要新鮮感來刺激逐漸下滑的人氣,於是日本職棒將腦筋動到了鄰國的身上。當然,利用此機會鞏固在亞洲職棒圈的盟主地位,也是日本職棒避免被邊緣化的手段之一。

儘管日方的目的是昭然若揭,但是亞洲名額的設立,對台灣球員真的不利嗎?我們不妨回頭從日本職棒的洋將名額規定演變,以及台灣籍選手過去的奮鬥血淚史,重新檢討亞洲名額的價值。


日本職棒洋將名額之變遷

日本職棒的洋將名額限制始於1952年,也就是兩聯盟分立後的第三年,當時的規定是每隊可以擁有三名外國籍選手。不過,從日本職棒創設一直到1950年代末期,所謂的「洋將」幾乎都是夏威夷移民第二代的日裔球員,真正藍眼睛或黑皮膚的選手相當少。隨著1965年實施選秀制度,日本職棒在1966年將洋將名額縮減為兩人。此外,真正西方血統的洋將也是從1960年代起,開始在日本職棒展露鋒芒。

1970年代可說是一段累積經驗的時期,各球團逐漸在此時掌握到成功發掘優秀洋將的知識和門路,也因此造就了1980年代之後,洋將在日本職棒中不可抹滅的地位。到了1981年,日本職棒略為放寬洋將名額,改為每隊可擁有三名洋將,但只能登錄兩人在一軍。這項動作讓各隊可以更靈活運用外籍兵團的資源,對於洋將而言,三搶二的生存競爭也構成強烈的刺激。

隨著洋將的重要性愈來愈高,1990年代之後日本職棒開始急速放寬對洋將名額的限制。1994年,一軍登錄名額增加為三人,但不能全部是投手或全部是野手。1996年,每隊可擁有的洋將數目更改為無上限。由這年起,各隊像在軍備競爭般地,不斷簽下新洋將以拉抬戰績。但很諷刺地,表現愈差的球隊愈容易找為數眾多但水準不佳的洋將,結果又拖垮戰績的惡性循環,也是從此時起在日本職棒屢見不鮮。

1997年,日本職棒決定取得FA資格的外籍選手,可視為本土球員,不再受洋將名額的限制,郭泰源便是符合此條款的第一人。隔年,一軍登錄洋將的上限再放寬一名,最多可以有兩位投手和兩位野手。2002年,日本職棒又將原本二投二野的規定,改為投手或野手最多可登錄三人,也就是可以一投三野或是三投一野,更增加了各隊人員安排的彈性。

亞洲名額的提案,在日本職棒的外籍球員名額限制的演進史上,無疑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雖然因為選手工會仍有意見,希望將此名額放在四名洋將的配額之內,而非另外增加一人,所以實行的細節還需勞資雙方進一步協商。不過,由於是老闆會議原則上通過的結果,2006年球季起,亞洲名額的實施應該是勢在必行了。


台灣選手在日本的奮鬥史

台灣選手在日本職棒的定位,除了少數優秀即戰力如郭源治(中日1981~1996)、郭泰源(西武1985~1997)、莊勝雄(羅德1985~1995)之外,大多都是「養成型準即戰力」。因此從早年的高英傑(南海1980~1983)、李來發(南海1982~1983)開始,台籍球員便常被視為第三號洋將,命運緊扣著外籍選手的名額限制變遷。

1988年,呂明賜(巨人1988~1991)抓住克羅馬堤(Cromartie)受傷的機會,在日本刮起亞洲巨砲旋風,但是在弱點被發現後,仍舊擺脫不了難以登上一軍的第三號洋將之命運【註:許多台灣球迷常誤以為他是被改姿勢所以成績變糟,甚至因此有「日本職棒就是愛亂改球員姿勢來毀掉選手」的錯誤觀念,但是呂明賜當年是完全被抓到死角,不作些突破必定活不下去】。

相較之下,郭李建夫(阪神1993~1998)便是個幸運兒。加入當初由於球團已有歐馬力(O’Malley)和巴裘雷克(Paciorek)兩位優秀洋砲,郭李(Kakuli)原本必須贏得這場「PKO戰爭」才能登上一軍。不過P砲該年受傷在球季中便退團,隔年日本職棒又開放洋將名額,使得郭李之後得以一直身為球團倚重的洋投。然而在他之後,除了許銘傑和張誌家,其他投入日本職棒戰場的球員,仍不脫養成型選手的定位。因此當和西方球員競爭洋將名額時,也顯得較吃虧。

另一方面,也有台籍球員為了進日本職棒,選擇利用其他方法避開洋將名額的限制。最早期的李宗源是以羅德隊球探三宅宅三的養子身份加盟,因此在日本職棒的史料上只找得到三宅宗源(羅德1981~1983、巨人1984~1985)的名字。陳大豐(大豐泰昭,中日1989~1997、阪神1998~2000、中日2001~2002)、陳大順(大順將弘,羅德1991~1992)兩兄弟以大學留學加短暫就業的方式,滿足「在日本居住五年以上可不被視為外籍球員」的規定,如願進入日本職棒的世界,也為後來的台灣球員們開出另一條路。

這條規定目前已改成在日本大學就讀四年以上,或在高中就讀班年以上,便可視為非外籍選手,因此包括林威助以及篤定在明年加入日本職棒的陽仲壽,都是這項條款的受益者。


亞洲名額對台灣絕對是利非弊

日本職棒現役的亞洲籍洋將如附錄所示,在1990年代末期吹起的「韓流」逐漸退去後,目前除了羅徳的李承燁之外,全是台灣選手。因此在亞洲名額實施後,這些已經在日本的台籍球員,必將優先受惠,尤其是陳偉殷和姜建銘兩位評價很高的潛力股。而且相較於南韓或中國球員,台灣選手在日本職棒向來是既便宜又好用,屬於投資報酬率最高的一群。因此對於想前往日本發展的球員來說,當有朝一日成長到足以登上一軍的水準時,亞洲名額將會提供極大的保障,免去和西方洋將競爭的困擾,相信也會有更大的舞台得以發揮。

台灣的官方和部分球迷常會擔心球員到國外去會有人才流失的問題,因此不太希望選手前往美日職棒發展。筆者可以理解這種憂慮,但是換個角度看,將人才送往國外學習更多新的技術與知識,再利用媒體宣傳和球員回國貢獻,長期來看反而是加速國內棒球環境成長的最好方法。日本球界便是在明星選手大舉挑戰MLB之際,送回許多嶄新的觀念和文化,因此近十年無論在自身的進步和對外的了解,都有飛快的成長。

反觀台灣,由於劃地自限的封閉觀念,使得不只是部分球迷,連官方和媒體對於美日職棒的了解程度都是似懂非懂,甚至觀念還停留在數十年前,自然跟不上世界的腳步。而且大家難道沒發現,在台灣人最看重的國際賽中,近年來都是靠哪些人在撐場面?幾乎都是平常在外國奮鬥,真正體驗到世界水準是什麼的選手們!

說句不客氣的話,如果球員的能力或潛力不夠,日本的球團根本不會想要爭取台灣選手,台灣官方更是完全沒有拒絕的立場。因此,我們實在沒有必要反對亞洲名額的設立。相反地,我們可以用更積極的角度去面對:如果有一天日本職棒的亞洲名額都被台籍選手佔滿,甚至能擠掉一般洋將的名額,那麼台灣的棒球必定是真正的世界頂尖水準!


附錄、日本職棒亞洲籍洋將名單

姓名(所屬球隊)加入年份
許銘傑(西武)2000
張誌家(西武)2002
李承燁(羅德)2004
陳偉殷(中日)2004
姜建銘(巨人)2005

補充:陽耀勳(軟體銀行)2006

台長: chngyh
人氣(1,32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運動體育(各種運動、運動情報、球迷會) | 個人分類: 日本職棒相關 |
此分類下一篇:古田傳說的新序章
此分類上一篇:邁向日本第一的最後衝刺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