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2-02 12:26:38| 人氣1,47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從相思林道路思義」研究計畫書第六章第一節

第陸章 研究問題二:校園景觀論述與歷史記憶鬥爭

「美哉吾校,東海之東」---東海大學校歌
「砍樹不對,造反有理!」------「118事件」中學生手持標語
「抬出死人,是為了讚美新的鬥爭!」---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

前一章關於空間的社會學分析,提供了我們一個關於東海校園空間運動的結構性視角,部分說明了「為何」會在東海發生這一系列的空間運動的原因。但是如同前述李丁讚和林文源的論文所指出的,對於社會運動的研究不能只從巨觀社會結構的變遷去理解,必須注意到文化論述系統在其中的作用。

這個「文化論述系統」不只是誘發社會運動的原因之一,在柯司特的分析中,對「都市意義的界定」本身就是都市社會運動的目標之一。也就是說「文化論述系統」一方面是運動發生的基礎,另一方面也是運動衝突的戰場。
而在東海的校園空間運動中,這個衝突的戰場就是關於校園景觀與空間歷史記憶的論述。

第一節 校園景觀認同感

被圖騰化的校園景觀

鄭禎樺在其論文中提到一個產生多次校園空間運動的原因:「東海大學學生已將景觀圖騰化,特別是相思林、文理大道和路思義教堂區,任何可能改變校園景觀的的工程,都會招致學生的關心與質疑。」(鄭禎樺,2001:135)校園景觀對於東海學生具有重要的意義,曾經成為郵票圖樣的路思義教堂,文理學院獨數一格的唐式風格建築…等,都一再成為每一個東海新鮮人在剛進入東海時,被耳提面命的「神話」(在羅蘭巴特的意義上)。於90年代時東海校園內還成立「校園解說員社」,其解說服務,除了服務東海大學的學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及教職員外,還逐漸由內而外擴大到居住在東海大學附近生活圈的人們。近來則是由於鄉土教學課程,而開始有為各國中、小等各級學校解說東海校園建築、景觀、植物以及鳥類 。對東海校園建築風格有興趣的讀者,除了有許多論文在討論東海的建築風格外,還可以在書店買到「東海校園步道解說手冊」。「東海校園很美麗」透過各種的機制被一再地複製,已變成一個不需被質疑的前提,變成了東海的圖騰。
黃金時代與失落的共同體

客觀上東海的校園景觀當然有其特殊之處,畢竟台灣沒有幾個大學校園內存有貝聿銘設計的作品。但是只以這個原因,很難完全說明為何東海學生會把校園景觀圖騰化,這其中涉及了一系列複雜的歷史和社會實踐。

如前所述,民國六十一年起,由於財政上的危機,以及國內社會環境的急遽變化,使得東海大學面臨轉型與擴大發展的關鍵。根據《東海大學校史》的分段,民國55年到民國61年,,是東海大學的「爭議時期」:「有關東海方向的爭議,其關鍵端在財源一事。也就是本校財政面臨困難,引起了如何以最好的途徑和方式發展東海的爭論。」(東海大學校史:245)

對於危機的因應,以及未來方向應如何轉變,引起了校園內關於「東海該何去何從?」的討論。就目前的文獻資料看來,當時的教授會和校長之間,為了東海未來的發展方向產生了很大的爭執。學生們也透過刊物、海報、社團討論,表達了自己對學校未來方向轉變的看法。

如我們所看到,最後東海還是走向向「增加學生人數,擴大發展,迎向『社會』」的道路。由於內外環境的急遽變化,得很多東海人開始產生一種感覺:過去純樸的東海風氣,似乎正隨著時代而變遷。六十七年六月,一位化學系的同學在校刊上發表感言:記得從前總是老是聽老大哥們提起東海大家庭的溫暖,師生間的關係有如父子,彼此地緊緊相連在一起。而今師生間雖非至如同路人,卻也冷淡許多,同學們除了同系和同一宿舍之外,彼此各自為政,不再情同手足了。(東海大學校史:374)

這種對於昔日東海特質逐漸消失的失望之情,東海大學練馬可教授在一篇名為『東海傳統』必然要消失嗎?--漫談東海的未來」的文章中也有所論列。他提到有兩位舊日的同學向他抱怨東海的傳統底經消失殆盡。特別是因為學生人數增加,原來那種隸屬於一個充滿活力的「小團體」的感覺隨之消失,他們不喜歡這種改變。」(東海大學校史:374,黑斜體字為筆者所加)
回顧這些文獻,在這些討論中,我們可以感覺到一種強烈的「共同體消失」的焦慮:某個存在於過去的親愛精誠的共同體,如今已經消失無蹤了。接下來的東海人要如何自處呢?

在爭議時期,教授和校長,學生和學校之間,存在著隔閡和衝突。然而在進入80年代以後,這樣的焦慮卻還是不時的顯現,特別是在90年代後,東海不時發生的校園規劃爭議事件中,類似的對於東海黃金時代的追懷,和今不如昔的感嘆,總是會出現在相關的文件中,這其中也包括了2003年「東海教堂聯外道路」事件初期的文宣中。

東海創校初期的小班制、全體住校制、在台灣高等教育的優勢地位,和今日的危機重重,正好成了強烈的對比。一種強烈的榮光失落,共同體喪失的想像,反而變成了東海師生共同的記憶。到底小班制是否真比大班制在教學和互動上,來得優越,是個有待討論的問題。這裡可能更重要的是:小班制和全體住校制所暗示的「相親相愛、精誠團結」的想像。

現實中的衝突和問題不斷,更凸顯了過去的「共同體」的美好。而這個只能存留在過去(或想像中)個共同體,其在現時的痕跡,就是創校時前人設計的校園環境。校園景觀形成了對東海「失落的共同體」的召喚。

90年代學校對校園景觀記憶的再複製

強調東海校園景觀的獨特性,除了是對過去歷史的追懷外,也有面對外部環境挑戰,凸顯東海和其他學校差異的目的。

我們或許可以從民國85年的「東海大學校務發展白皮書」內容中略見端倪。90年代後高等教育政策的開放,全國各地方開始普遍設置大學院校,對原有的各私立大專院校造成嚴重的衝擊。高等教育的市場化,使得各校必須努力建立自己的特色,以形成在競爭激烈的高教市場中的競爭優勢。而東海大學校方認定自己的競爭優勢在:「唯本校校地廣大,環境優美,位居台中市交通便利之處,此為他校所欠缺者。」(東海大學發展白皮書:64。黑體字為筆者所加)

東海大學同時揭櫫其全校性目標為:
「1.繼續保持私立大學評等排名榜首
2.積極發展本校成為中部地區產官學術中心
3.建立具有正面形象基督教大學
4.有效提昇學校競爭力
5.維持目前大學規模,提昇畢業生素質。
6.有效利用本校資源,成為一全方位綜合性大學。
7.形成高凝聚力的校園生命共同體。 」
(東海大學發展白皮書:84)

東海校方的這個宣示突顯出一個重要的意涵,在台灣眾多的大學中,東海如何區別於其它的學校呢?這個差異性建立在東海獨特的、美麗的校園景觀。而路思義教堂,這座名建築師留在台灣的少數作品,又是基督教大學的最佳正面形象表示,就成了這個景觀認同的象徵。

校園景觀因此具有區別東海和其他私立學校,強化東海大學在高等教育的競爭優勢的作用。同時相較於許多剛成立的私立院校,東海悠久的歷史傳統,更是其一大優勢。在召喚過去的歷史的同時,也可以凝聚校友和師生對校園的向心力。因此對校園景觀,特別是路思義教堂的格外重視,也就具有重要性了!

民國84年(1995)東海大學出版了一本名為《東海風》的校史 。這本圖文並茂,印刷精美的校史記錄,和東海大學原先於民國70年(1981),為慶祝東海大學建校二十五週年,出版的第一本校史---《東海大學校史》在內容和形式都有很大的不同。

民國70年印行的《東海大學校史》,以直線式的現代化發展觀,偏重介紹於校園師生人數變遷和物質建設歷程。而《東海風》則花了甚多心力在介紹東海的建築美學、環境生態,並以十分浪漫的方式介紹了創校初期的生活點滴。除了東海校園內發生的事情外,還摘引了許多校友、作家以東海為題的文字、作品。同時書中有占四分之一的篇幅,是專門在介紹的路思義教堂的建築結構。而書的封面就是一座路思義教堂的圖片。從這本書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東海校園景觀」的歷史記憶,其實是透過許多實踐在重覆強化的。

台長: 解影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