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1-17 09:06:02| 人氣1,51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從相思林到路思義」研究計畫書第五章

第伍章 研究問題一:高教政策與都市計畫形塑下的空間發展

『沒有建樹,只會砍樹!』
『全東海的樹團結起來,除了電鋸你們一無所失!』
---1999年「118事件」中學生手持標語

90年代快速變化的東海校園景觀

為什麼在90年代的東海校園,會頻繁的發生關於校園空間問題的衝突?

東海景觀系學生鄭禎樺在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校園景觀變遷—1953--2001>中,將東海大學校園景觀的變化加以分期,他認為在1978—1983年,東海大學開始進入「教學空間擴張期」:「..招生人數的持續擴張,導致校園空間開始呈現不足,於是教學區的擴張在所難免,在校地固定下,教學區的擴張,代表的是校園的另一空間的被侵蝕。」(鄭禎樺,2001:42)

而在1984年後東海則開始進入「校園景觀巨變期」,鄭禎樺注意到:「..此期的快速成長規模也往往超過當初創校總配置計畫的預定容量,而既有配置計畫之約束力失效後,校內建築即成為脫疆之勢,依空間需求及預算額度而自由發展。尤其當既有建築不敷使用,新建築在衡量未來空間需求與時代性建築風格,在校方沒有明確的機制以做為節制的情況下,極易對原有校園的紋理造成重大的衝擊。」(鄭禎樺,2001:42)

鄭禎樺並從景觀專業的角度發現到,東海在創校初期的規劃手法以「全體校園」為考量,後期則以「單一建築物」為重點,將整體校園視為特定建築物的「基地」,結果是「…新增的建築物或設施對原有校園景觀空間造成劇烈衝擊。」

如果東海大學的統計資料屬實,有百分之40的學生,會選擇東海就讀,是因為學校很美麗。則在90年代就讀東海的學生,在其求學階段看到的剛好是這個美麗校園景觀的劇烈變化。如同前東海「人間工作坊」(以下簡稱人間)社團幹部劉欣恆在接受筆者訪問時說的:「..校園景觀的變化,幾乎是每年都發生,同時每年都有人抗議,幾乎是有眼睛就看得到。因為時間間隔短,所以學長姐的經驗、記憶能很快傳給下一屆的人。如果是四年一次,就會有經驗上的斷層。同時景觀快速改變,給人心理落差太大,造成反彈也大。」(訪問記錄:2003/5/14)

快速變化的背後機制

如此劇烈的校園景觀變化,背後的原因來自學生人數的快速增加。根據東海大學校方的統計,1953創校初期十年的東海學生人數一直維持八百人上下,其後因校務發展需要開始擴大招生,到民國67年時學生總人數超過四千人。十年後的民國77年(1988)時,東海學生總人數增加到超過一萬人,81學年度(1992)時已達一萬兩千人。82年度時更達一萬三千人東海校方也承認:「…目前全校學生總數達一萬三千人,致使教學和行政資源均感不足,教學品質受到嚴重影響..」(東海大學研究發展處,1996:30)

黃敏楨在其<台灣私立大學學生住宿問題之政治經學分析—淡江大學個案>(黃敏楨,1995)一文中,認為台灣戰後的高等教育政策中,把私立大學用來填補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廉價高等勞動力生產的不足。而在部分私立大學以辦學商品化的前提下,學生的宿舍成為校方不願投資的低利潤商品,而由校外的「非正式」住宿市場吸收。而在1980年代後,國家因意圖增加高等勞動力的比例,允許私立院校大量增班、增系,造成淡江校外「非正式部門」的蔓延以及住宿品質的嚴重惡化。

相同的問題也出現在位於台中的東海大學,就男生宿舍為例,根據林育群的統計,男生宿舍的興建在1980—2000年間是以每十年一棟,每次增加約三百床的速率在進行。而學生人數卻以每年接近600人的速度在增加(參見圖一)。由於宿舍興建速度遠遠趕不上學生增加人數,東海校方於民國六十一年首度開放設籍台中之高年級學生不硬性規定住校,往後逐年開放:從原先全體住校到僅剩大一住校。在東海大學88學年度公佈之宿舍申請辦法中,一共提供男女生床位4200床左右,(當時學生已達一萬餘人)。在床位短缺的情形底下,每年約有9000名左右學生必須尋求校外住宿。(林育群,2001:10)一萬三千多名的東海學生,除了三千多名大一新生之外,大部分都居住在校外的「東海別墅」區。而在2001年還因為學生宿舍不足,縮減學生床位,引發了數個學生社團組成的「東海希望聯盟」向學校抗議。而「東海別墅」區顧名思義原本是一群鄉間的度假別墅群,也在80年代後開始快速翻修改建,現在的東海別墅地景已是各種廉價學生宿舍、餐飲店、小吃攤林立,讓人無法和「別墅」的浪漫想像連結上。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80年代東海外宿學生人數大量增加的時期,同時台中市和台中縣一波波的都市計畫也在進行。但是都市計畫卻未對此進行任何回應,東海別墅的環境惡化自是可以預期的。

總結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台灣戰後高等教育政策的轉變,使得私立學校必須大量增收學生,這使得東海校內因為快速而大量的建築物興建,而使得東海校園景觀遭到劇烈的破壞。同時新起的建築物中,大都是興建教室和教學大樓。而學生宿舍的興建速度,卻遠遠趕不上快速增加的學生人數,產生大量外宿的學生。而這些暴增的校外住宿學生人口,在缺乏有效的都市計畫的管理下,使得校園外的生活環境也產生劇烈的變化。這種校園內外環境的巨變,構成了推動東海校園空間運動發生的結構性矛盾。

空間矛盾與都市社會運動

前述因為台灣高等教育政策以及台中都市發展所造成的東海校園環境的巨變,以及由此產生的運動能量,可以透過當代的空間社會學以及都市社會運動理論。而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西班牙裔的著名都市研究學者曼威‧柯司特(Manuel Castells)認為:「空間不是社會的反映,而是社會基本的物質向度。如果將空間獨立在社會關係之外來考量,即使是為了研究其間的互動,也是割離了自然與文化,並且破壞了社會科學的首要原則:物質與意識乃相互關連,而這種融合是社會科學的本質」柯司特強調人類的社會行動對形塑空間的作用,因此:「空間形式,至少在我們地球上,是由人類行動所產生,如同其他物體一樣,表達並操作了既定生產方式與特殊發展方式的支配階級利益。」但同時:「空間形式亦為被剝削階級、被壓迫子民與被虐待婦女的抗拒所烙印。…社會運動將一再地升起,挑戰空間結構的意義。」(Castells,1999:260)

另一位法國的空間社會學理論大師昂希‧列斐伏爾(Henri Lefebrve),則將當前空間的變化連結上資本主義的發展:「今日,對生產的分析顯示我們已經由空間中事物的生產轉向空間本身的生產。」(Lefebrve,1999:20)他認為當前的資本主義運作創造了一個「抽象空間」,這個抽象空間強調對人與自然資源的支配,以追求最大利潤的交換價值,作為其運作原則。這會激起空間使用者的反抗,他們要求將空間做為人們生活、意義凝聚的「使用價值」而存在,要求對空間的普遍性的自我管理,也就是:「將取用置於支配之上,將需要置於命令之上,將使用置於交換之上」(前揭書:29),由此產生一系列的關於空間的都市社會運動。

從這兩位學者的理論看來,東海這一系列的校園空間運動具有某種「都市社會運動」的性質,特別是如果我們能跳脫校園圍牆的分隔,將東海大學及其周邊社區,視為是整個大台中都市發展的一環,則其「都市社會運動」的性質更為凸顯 。但是和一般都市社會運動的案例不同的地方是,東海校園空間,作為大學校園的一環,其空間變化的動力,除了來自台中都市發展的歷程外,也嚴重的受到台灣高等教育政策變化的影響。這兩股力量的交錯,如何形塑了近十年來東海校園空間的變化,將是這篇論文所要進一步深入分析的地方。

台長: 解影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