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8-25 10:07:30| 人氣75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輪迴概述* + *參悟十二因緣 離苦得樂*

推薦 17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輪迴轉世、業報與死後的生命| 輪迴轉世是真的嗎?業報又是什麼 ...

                         *輪迴概述*

什麼是輪迴?

輪迴又稱流轉、輪轉、生死輪迴,意思是眾生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生死不已,像車輪一樣轉動不停,循環不已。 輪迴的原因是對事物本來面目的無知,無知產生「行」,各種不同的「行」產生不同的業力,業力的存在導致輪迴。

輪迴的概述 

輪迴並非釋迦牟尼佛所創,而是他把古印度婆羅門教的輪迴思想加以發展而形成佛教的輪迴思想。婆羅門教中的輪迴是說自我輪迴於天、祖、獸三道中,就像人從一間房子走進另一間房子。 

佛教輪迴是指生死相續、業果相續而無常住自我,這種輪迴觀打破了婆羅門教的四種姓制度,強調眾生平等,只是根據業報來輪迴。 

輪迴的原因  輪迴的原因就存在於十二因緣中,佛教認為主要是因為十二因緣的無明引起的,無明就是對事物的本來面目的無知,由於無知就產生了「行」,各種不同的「行」會產生不同的業力,正是因為業力的存在,才為輪迴的進行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輪迴的形態和場所 

關於輪迴的具體形態,在《增一阿含經》中已提到「四生」的概念,即卵生、胎生、濕生和化生。其中的化生包括後來佛教中的天、人、畜生、餓鬼、地獄五道,五道的理論後來在佛教中還增加了阿修羅道,成為六道。  佛教認為輪迴的世界是由六道組成,眾生就是在這六道中不斷的流轉輪迴。     

輪迴理論的發展 

部派佛教在十二因緣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三世兩重因果」的說法,是佛教早期比較細緻的輪迴理論。但佛教中的無我觀念和輪迴理論之間是不協調的,於是一些部派佛教就提出變相的「我」,認為它與五蘊非一非異。  大乘佛教則在輪迴的六道之外,又加上了聲聞道、辟支佛道、菩薩道、佛道等,進一步豐富了佛教的輪迴形態理論。由於大乘中觀派強調事物的無自體,所以認為輪迴最終並不具有實在性。 

大乘瑜伽派則把「阿賴耶識」用來起「我」的作用,但在表面上卻否定。輪迴之說傳人中國後,古代許多中國人對輪迴轉世等觀念是接受的,但對於印度佛教中無我觀念卻難以理解,總體來看,輪迴之說在中國民間還是有著廣泛的信眾基礎。

在佛教的主張中,輪迴是一個過程,人死去以後,「識」會離開人體,經過一些過程後進入另一個剛剛出生的新生命體內,該新生命體可以是人類,也可以是動物、鬼、神。到達涅槃的境界就可擺脫輪迴。《法華經·方便品》:「以諸欲因緣,墜墮三惡道,輪迴六趣中,備受諸苦毒。」這一過程中,一個人當下所存在的狀態稱為今生,前一個輪迴的生命體稱為前世,下一個稱為來世或來生。除了已經解脫生死(如小乘的阿羅漢)或已經自主生死的聖人(如大乘的聖位菩薩)之外,一切眾生都不能不受輪迴的限制。

           

                  *參悟十二因緣 離苦得樂*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又往何處去我們每個人都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流轉的生命。生命究竟從何處來?又將往何處去呢?佛法說:生命是由因緣而來的。  

所謂「萬般帶不去,惟有業隨身。」緣起論包括因和緣兩個部分。因即因素,緣即條件,其中因是主要的,緣是輔助的。因緣聚則生,因緣散則滅。一切法的生滅既由因緣,那麼一切法存在或壞滅也就有因可循、有理可據。凡果必有因,怎樣的因便產生怎樣的果,因果必相應。世間一切有為法皆無獨立性、恆常性,必須靠「因」、「緣」和合才有「果」。「緣起」法所闡述的,就是因、緣、果的關係,因、緣、果三者是相依相待而存在,沒有絕對的獨立性。  

有情的生死流轉,即在這樣──十二支的發展過程中推移。這十二支,可以約為三節:

一、愛、取、有、生、老死五支,側重於「逐物流轉」的緣起觀。有情都要「老死」,老死是由生而來的,生起了即不能不死;所以生不足喜,死也不足憂。可見想長生不死或永生不滅,是永遠不可能的。有情為什麼會生起呢?即由於「有」。有指過去業力所規定的存在體,三有或者五有。既有業感存在體,即不能不生起,如種子得到水、土、溫度等緣力,即不能不萌芽一樣。何以會有?這原因是「取」──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取是攝持追求的,由內心執取自我,所以在家人執取五欲,出家者又執取種種錯誤的見解,與毫無意義的戒禁。人類的所以執取趨求,又由於「愛」。這即是有情的特性,染著自體與境界,染著過去與未來。因為愛染一切,所以執取趨求,所以引起業果,不得不生,不得不死了。從愛到老死的五支,說明了苦與集的主要意義。 

二、識、名色、六處、觸、受五支,是在逐物流轉的緣起觀中,進求他的因緣,達到「觸境繫心」的緣起。有情的染愛,不是無因的,由於苦、樂、憂、喜等情緒的領「受」,所以引發染愛。染愛不但是愛著喜樂的,凡是感情掀動而不得不愛,不得不瞋,戀著而難以放下的一切都是。論到情緒的領受,即知由於(六)根的取境、發識,因三者和合而起的識「觸」。沒有觸,反應對象而起的領受,也即不生。這十二支中的觸,專指與無明相應的觸。這樣,即是不能沒有「六處」的、六處即有情自體,這又從「名色」而有。名色是嬰胎初凝,還沒有完成眼等六根的階段。這名色要有「識」的執持,才能不壞而增長;此識也要依託名色,才能發生作用。所以不但識緣名色,名色也緣識,到達色心交感,相依互存的緣起。如『雜含』(卷一二.二八八經)說:「譬如三蘆,立於空地,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識緣名色,亦復如是,展轉相依而得生長」。     

三、從識到受,說明現實身心的活動過程,不是說明生死流轉的根源。所以進一步說:無明緣行,行緣識。這一期生命中的情識──「有識之身」,即有識的有情的發展,即是生。所以識依於行的「行」,即是愛俱思所引發的身行、語行、意行,也等於愛取所起的有。「無明」也等於無明觸相應的愛等煩惱。由於無明的蒙昧,愛的染著,生死識身即不斷的相續,不斷的流轉於生死苦海。苦因、苦果,一切在沒奈何的苦迫中,成為「純大苦聚」,這即是有情的一切。

十二因緣的道理非常玄妙,好像一座城牆,人被關在裡面,雖然有門,但是門口站著許多衛兵,不容易出去。眾生在生死中也是如此,由於貪、瞋、痴、我執、煩惱的牽引,不容易跳出十二因緣的流轉。

十二因緣像一顆果樹,果樹的種子種下後,萌芽、長大、開花、結果;果子落地後又長新株,又再萌芽、長大、開花、結果。新生的果實雖然不是原來的種子,彼此之間卻有著密切的關係。眾生生死的延續也像種子、果實的相生,一直延續沒有間斷。我們的過去生、現在生、未來生前後相續,雖然我們的身體在五趣六道中輪迴不停,生命主體卻是一致的。

《中阿含經》卷十〈習相應品〉說:「了解十二因緣流轉帶給生命的諸多苦惱,便能有信;習信,便有正思惟;習正思惟,便有正念正智;習正念正智,便有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習解脫,便得涅槃。」這段話可說是道盡了「十二因緣」法的價值所在。

俗語說:「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世俗人為了學習高尚的知識和做事的技能,尚且需要奮發努力,百折不回,才能有豐碩的成就。我們學佛修行,就是要盡未來際,面對生死洪流的挑戰,逆向而上,更應該堅定正信,懷抱正念,精進不懈,方有所成。 

六道轮回真的存在吗?轮回到底是什么?_儒佛道频道_腾讯网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