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7-01 15:02:23| 人氣93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認識真正的自己】政大心理系-*錢玉芬*講師

推薦 1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認識真正的自己】

                                                                            政大心理系-*錢玉芬*講師 

認識真正的自己這件事上有多重的困難與阻礙。最常見的困難有三重:

第一重困難是缺乏認識自己的正確途徑。

第二重因難是對於認識自己抱持扭曲的動機。

第三重困難則是缺乏揭露自己的勇氣。 

*

第一重困難是缺乏認識自己正確的途徑

兩位著名的心理學家Charles H. Cooley (1902)與GeorgeH. Mead (1934)曾提出「鏡中我」(Looking-Glass self)的觀點闡述他人在我們建立自我概念時扮演著決定性的角色。也就是說,我們對自己的定義會依據他人的回應與評價而形成,若我們長期暴露於繁密的人際互動,並且接受別人對我們的回應與評價時, 「鏡中我」便形成了。 

這兩位心理學大師提出這個觀念之時,並非意味著批評「鏡中我 」是一種錯誤,事實上,一般的心理學家在建議「自我認識」的途徑時,「他人的回饋」是常常被建議的一種途徑。

在此要強調與反思的是,如果「鏡中我」是人們認識自己的主要途徑的話,那麼偏差的自我認識便必然存在。

就人性本質的角度來看,因著人有限與不完全的本質,如果要成為別人的鏡子,充其量也只是一面「哈哈鏡」,從中所照到的形象,自然是一個失真的你。 

更令人感嘆的是,人類的自我意識是自幼即有的。君不見,一歲 不到的孩子便對鏡子中的自己好奇不已,搔首弄姿地試遍各種角度來認識自己。

孩子對鏡子如此,對在他周圍的成人亦是如此;孩子從成人對他的說話表情、對待方式,甚至是成人之間的互動方式來判定自己的形象、自己存在的影響價值。

雖然正式的言語思考尚未成熟,但主觀的情感與直覺便已形成。從父母的呵護備至中,孩子看到自己是個值得被疼愛的人;從父母的冷落忽視,孩子看到自己是個不被歡迎的人;從父母對好表現便堆滿笑容,對失敗便厲聲責備的表現中,孩子認定自己應是追逐成就的人。 

精神分析大師佛洛依德(S. Freud)宣稱,人在六歲前人格,即人的思維模式便己定形。雖然許多學者提出不同觀點,但佛洛依德所提出的警訊,是值得留心思考的。

人在年幼尚未具有成熟的理性思考之先,便因著成人的不完全與有限,為自己描繪了一個不真實的自我畫像,爾後在逐漸成長後,這個自我畫像隨著此人的際遇,部分削去、部份擴大、部份萎縮、部份隱藏......扭曲又扭曲,我們不禁要疾聲切問:「真正的我呀,你在哪裏?」.... 這便是人在認識自己時所遇見的第一重困難。

*

第二重因難是對於認識自己抱持扭曲的動機

認識自己的第二重困難是動機的扭曲。記得聖經中的那位來見耶穌的少年官嗎?他是個在各方面都有好名聲、好表現的一位有為青年,他來問耶穌:「如何才能進入永生?」當耶穌回答他「要變賣所有的分給窮人,然後跟隨我」時 ,這位少年官憂憂愁愁地走了,因為他的田產很多。 

這段記載可以從很多角度來解讀人性,我們在此要分享的是這位有為青年求問耶穌的動機,顯然這位少年官來尋求耶穌誇獎的動機甚於求問永生之道,他帶著預期的答案來問問題。今天許多人與其說是尋求認識自己,不如說是尋求「驗證」所已知的自己。

因此很多人在做完心理測驗之後,常有的反應是「測驗結果與我自己過去所知的大致符合」,這種「大致符合」的結果令人感到安心,以致人可以繼續相信我就是這樣的人;萬一測驗結果不符合自己的已知,則大多數的人會歸因說「這個測驗不準」,以維持自我瞭解與形象的一致性。

如果瞭解心理測驗編制原理的人,會知道一般結構式心理測驗採用的是自陳式的,也就是所有的答案都是由做測驗的人自己回答,因此測驗的結果都是個人的一部 份。當然,先決條件乃在於這個測驗具有測驗所應具備的各種條件,如信度、效度與常模。 

人們一方面尋求自我瞭解,一方面又隱約地認為沒有人比我更瞭解我自己,在這種心理形式之下,所尋求的自我認識只是自我「 驗證」而無法帶來「洞見」(insight)的效果。

*

第三重困難則是缺乏揭露自己的勇氣

在心理學家帶領人進行心靈洞察的實際經驗中發現,人之所以只願意不斷去驗證已知的自己,而不敢尋求認識未知的自己,有一 個很深刻且難以克服的理由是:害怕。

害怕再次面對殘缺的經驗,傷害性的過往。以下描述一個案例,我們可以體會一下,原來面對真實的自己是需要勇氣的。

芳文(化名)是四十多歲的女性,嚮往心理成長,於是參加了心理成長團體。芳文是個極聰慧的人,這可從她過去輝煌的學業表 現略知一二。她自一流的中學、大學及熱門科系畢業,且在校每學期成績皆全班前三名。但是芳文畢業後並沒有如人所預期的成為成就輝煌的女性。

她大學畢業後,即拒絕一切考試,走進家庭,成為一位專職的家庭主婦。有一次成長團體的分享主題是:描述十五歲以前的自己與重要他人的關係。

帶領者問她願不願意分享,她極力地說:我覺得我已經把自己與家人的關係處理得很好了,而且一切己經都過去了,沒甚麼好談的。

有其他成員抗議說她不信任大家。於是她開始描述她的童年生活;她生長於眷村,父母感情不睦,常當眾吵架,令她感到極為羞恥,唯一可以讓她有成就感、有面子的是她的成績表現,於是她努力讀書......。芳文談這些經歷的時候,從臉部肌肉的扭曲與聲音顫抖的情形可知她極為痛苦。

她自從那次的分享之後,失眠了一個星期,也思考了許多過去與現在生活之間的關聯,於是她不得不承認以前自以為已經過去的經驗、已經處理完全的關係,其實只是一種粉飾,事實上一切並沒有過去,這些令人不願再回想的經驗一直無形地影響著她直到如今......。

芳文雖然不願意面對影響她自我形成的關鍵經驗,但是她終究有機會面對了,因此她洞識到,真正的自我原來比她想像中的自己更複雜。當我們能夠勇敢地咀嚼生命中的苦難,承認自己的軟弱時,會產生一種向神的仰望,那是一種真正謙卑和神人合一......。

話都值得細細咀嚼,填補缺欠的首要條件在於承認自己的確不足;認識真我的前提則是先願意勇敢地面對自己

                                          

台長: 幻羽
人氣(939) | 回應(0)| 推薦 (1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夏禪 |
此分類下一篇:【本我、自我與超我】+【自我心理學】
此分類上一篇:【“我是谁”?從唯心、唯物主義來解讀分析】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