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7-07 12:38:43| 人氣1,45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德意志帝國一個外籍無業遊民開始——青年希特勒的從政之路 + 兩次政治上的嚴重失誤,希特勒親手喪失了主宰歐洲的機會】

推薦 1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阿道夫
·希特勒(德語:Adolf Hitler1889420日-1945430),德國政治人物,納粹黨領袖,1933年至1945年擔任德國總理,1934年至1945年亦任德國元首。其於19399月發動波蘭戰役,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並為納粹大屠殺的主要發動者之一。證據顯示希特勒知曉並下達了對猶太人的屠殺命令。根據阿道夫·艾希曼、海因裏希·希姆萊和約瑟夫·戈培爾等人的陳述,希特勒本人策劃了對猶太人的大屠殺;而希特勒本人的陳述也顯示了他打算屠光猶太人的意圖。

希特勒生於時屬奧匈帝國的奧地利地區,在林茨長大。1913年他遷往德國,並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在德國陸軍服役並受勳。1919年希特勒加入納粹黨前身德國工人党,並于1921年成為納粹党領袖。1923年他在慕尼克發動啤酒館政變,試圖奪取權力,但最終失敗並被監禁。在監禁期間希特勒撰寫了其自傳及政治宣言《我的奮鬥》的第一冊。1924年被釋放後,希特勒對凡爾賽條約進行批判,宣揚泛日爾曼主義、反猶太主義和反共主義,以其個人魅力、演說才能及政治宣傳獲得了廣泛的民眾支持。同時他頻繁宣稱國際資本主義及共產主義為猶太人反德意志民族的陰謀。

1933年納粹党成為德國國會第一大黨,130希特勒被任命為德國總理。此後其執政聯盟再次在選舉中獲勝,並在國會中通過《授權法》,逐漸將德國轉變為一黨專制、納粹、極權及獨裁統治的納粹德國。希特勒藉口抵禦一戰後由英國和法國主導的不公國際秩序,試圖將猶太人從德國清除,建立其理想秩序。在其當政的前六年內,德國迅速自大蕭條中復蘇,打破一戰後歐洲各國對其作出的各種限制,吞併數個德意志民族所居住的他國領土,由此獲得了大多數德意志民族人民的支持。

希特勒試圖為德意志民族獲取在其他民族之上的特別生存空間,在外交上主張施行侵略與吞併,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的首要原因。他領導大規模武裝擴軍,並於193991入侵波蘭,打響第二次世界大戰並使得英國和法國對德國宣戰。1941622,希特勒發動巴巴羅薩行動入侵蘇聯。至1941年年末,德國及其歐洲軸心國盟友已侵略佔領歐洲和北非大部分地區。後來與蘇聯戰事的不利局面及美國的加入導致德國由攻轉守,並屢遭戰略失敗。在戰爭尾聲階段,1945年柏林戰役期間,希特勒與其長期女友愛娃·布勞恩成婚。在他們成婚兩日後(1945430),為避免被即將佔領柏林的蘇聯紅軍俘獲,希特勒與布勞恩自殺身亡,其屍體被下屬焚毀並被蘇聯紅軍找到。

在希特勒和其種族主義政治形態領導之下,納粹政權屠殺了至少550萬包括猶太人和身心障礙者在內的被視為劣等或不受歡迎的少數族裔。希特勒和納粹政權亦在戰爭期間屠殺了近1,930萬平民和戰俘。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軍事行動還造成了2930萬軍人及平民的死亡,其中平民的死亡數量為人類戰爭史上最高,使二戰成為人類歷史上死亡數量最高的戰爭。 


  【從德意志帝國一個外籍無業遊民開始——青年希特勒的從政之路】

           文:賽巴斯提安・哈夫納(Sebastian Haffner

今天我們曉得,希特勒為了避免在奧地利參軍,於是從維也納遷居慕尼克。他在一九一四年大戰爆發之後立刻志願入伍:他加入的正是德國陸軍,而非奧地利的部隊。身為德意志帝國境內的一個外籍無業遊民,他怎麼有辦法成為政治人物呢?

這種謀殺性十足、不給猶太人出路的東歐反猶太主義也一直蔓延至維也納-依據梅特涅(Klemens von Metternich)的著名講法,維也納的「第三區」就是巴爾幹半島的起點。希特勒(Adolf Hitler)那個年輕人便在維也納汲取了這種反猶太主義。他為何會變成這樣,我們並無所知。從來就沒有過關於其個人不愉快經驗的報導,希特勒本人也未曾對此做出說明。

但依據《我的奮鬥》書中的陳述,光是基於「猶太人是不一樣的人」這種認知,即足以得出結論如下:「因為他們不一樣,所以必須走開。」至於希特勒後來如何把這種推論合理化,必須留待稍後的一章加以說明;他所採取的實際措施,則保留至更後面的一章。那種謀殺性的東歐反猶太主義之變種形式就暫時先說明到這裡,它已經深深腐蝕了那個年輕人,只不過尚未對他當時的庸碌生活帶來具體影響。

希特勒的大德意志民族主義,則情況有所不同,而那也是他維也納時代的另一個產物。這促成他在一九一三年做出人生的第一個政治性決定-遷居德國。

年輕時的希特勒是奧地利人。但他並不覺得自己是奧地利人,反而自視為德國人,並且是一個受到虧待、被德意志建國運動及德意志帝國不當排除在外、棄如敝屣的德國人。他的這種感覺,與同時代的許多德裔奧地利人並沒有兩樣。當初有整個德境作為後盾的時候,奧地利的德國人輕而易舉就可以統治及主宰自己的多民族國家。

一八六六年以後,他們卻被逐出德境,在自己的國家裡淪為少數民族。曠日持久下來,在許多非自願成為奧地利臣民的人當中日益高張的民族主義,勢必將使之無力抗拒。他們雖然仍為主導者(但現在必須與匈牙利人共用權力),可是實力與人數均已有所未逮。在這種不利的狀況下,人們可以得出各種截然不同的推論。

希特勒一向長於推論,而他年輕時很早就做出了最激進的結論:奧匈帝國必須解體,但解體之後必須出現一個「大德意志」國度,將所有的德裔奧地利人重新收容在內,然後憑藉所獲得的優勢地位,再度統治那些共同繼承奧匈帝國的小國家。他心中已經不再自視為「奧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國王」之臣僕,而是未來「大德意志國」的公民。接著,他為自己做出同樣激進的決定:在一九一三年移民出去。

今天我們曉得,希特勒為了避免在奧地利參軍,於是從維也納遷居慕尼克。不過為了證明自己並非逃避兵役,而且並不是懦夫,於是他在一九一四年大戰爆發之後立刻志願入伍:他加入的正是德國陸軍,而非奧地利的部隊。

一九一三年時已經戰雲密佈,但希特勒不願為自己心中抗拒的事物、為一個他認為已經失敗的國家作戰。當時他根本不可能立志從政,而且也無意於此。身為德意志帝國境內的一個外籍無業遊民,他怎麼有辦法成為政治人物呢?但是他的行動已經具有政治性。

當戰爭進行的時候,希特勒在政治方面相當愜意,只不過其反猶太主義無法得到滿足。若按照他的見解,應該利用戰爭的機會一舉消滅帝國內部的「國際主義」-他用SZ把那個字拼了出來-指的就是猶太人。除此之外,四年下來一切都進行得完美無缺-此即一場接著一場的勝利,只有奧地利人在打敗仗。當時他曾言之鑿鑿,從戰地寫信給慕尼克的一位友人:「奧地利的下場將會符合我一貫的講法。」

現在讓我們看看希特勒決定從政的經過,也就是許許多多被他稱作「我一生中最困難的決定」之一:

一九一八年的革命,為那個決定提供了有利的客觀環境。像希特勒那種社會地位的外國人,在帝國時代根本不具備參加政治活動的條件。除非他加入社會民主黨,那麼情況或許可以改觀。不過希特勒與之格格不入,況且就影響真正的國家政策而言,該黨仍然只是一個死胡同而已。一直要等到革命爆發以後,各政黨才得以暢行無阻參與國家大計。

傳統的政治生態同時遭到撼動,讓新黨派也有機可乘,於是一九一八和一九年之交紛紛成立了新的政黨。甚至連希特勒的奧地利國籍,也不再成為積極參與德國政治事務時的障礙。「德意志奧地利」-此為其當時的名稱-打算與德國合併,雖然此舉遭到戰勝國禁止,但自從一九一八年開始,德奧均對此懷有強烈的意願,並先行對內泯除雙方之間的界限。

如此一來,德國實際上已不再將奧地利人視為外籍人士。更何況經過革命以後,諸侯的統治及貴族的特權均遭廢除,德國的政治人物此後即不必再面對社會畛域所造成的限制。

我們在此特別強調這一點,因為它不斷遭到忽視。眾所周知,希特勒走入政壇以後,擺出與一九一八革命-「十一月罪行」勢不兩立的姿態,因此有關希特勒身為革命產物的說法,難免會受到強烈質疑。不過客觀說來他確實如此,正好像拿破崙(Napoleon)是法國大革命的產物一樣,而且後者也在某種程度內擺脫了革命。但若無此前出現的革命,二人的發跡都是完全無法想像的事情。二人固然未曾重建革命所廢除的事物,而且均為革命之敵,可是他們都繼承了革命的遺產。

就主觀因素而言,一九一八年十一月的發展使得希特勒決心從政。我們在這一點可以相信他自己的講法,雖然希特勒遲至一九一九年秋才真正做出那個決定。但無論如何,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出現了把他喚醒的經歷。

幾經對政治進行思考和做出推斷以後,其最初的政治意圖開始成形,此即「絕不可讓德國再度出現一九一八年十一月時的情況」。這就是那個年輕的素人政治家為自己制訂的第一個具體目標,順便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他唯一真正實現了的目標。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確再也沒有出現類似一九一八年十一月的情況:既未及時中止已經打輸的戰爭,亦未爆發革命。希特勒阻止了二者的發生。

我們可以澄清一下,「絕不可再度出現一九一八年十一月」究竟所指為何。它裡面的東西包羅萬象。

第一,必須未雨綢繆,以便未來面對類似一九一八年十一月的情況時,不致再度爆發革命。第二,必須返回一九一八年十一月以前的狀況,否則第一點只會是空中樓閣而已。這也就意味著,第三,重新進行那場已經打敗、或已被視為敗績的戰爭。第四,重啟戰端之前,務必確保國內已無潛在的革命勢力。

如此一來,距離第五點也就不遠了:禁止一切左派政黨。那麼何不一鼓作氣,乾脆查禁全部的政黨呢?只不過左派政黨背後的工人階層無法一併掃除,必須設法將其政治立場爭取到民族主義這一邊來。這就表示第六點:必須同時向他們提供社會主義,至少是社會主義的一種,那就是「國家社會主義」。

不過-這是第七點-必須徹底消滅他們迄今所信奉的馬克思主義。這又意謂第八點:誅除馬克思主義派別的政治人物和知識分子。好在他們當中有許多猶太人,所以又可同時堂堂邁入第九點,終於回到希特勒最初的願望-滅絕所有的猶太人。

由此可以看得出來,希特勒邁入政壇之初,其內政上的綱領幾乎已經齊備。一九一八年十一月至一九一九年十月之間-也就是他剛開始成為政治人物的時候-希特勒有足夠的時間將上述各點構思清楚,使之各就各位。而且我們必須承認,希特勒在整理出事情的頭緒並從中得出結論等方面,一向具有頗高的天分。

這在他維也納的青年時代已經不虞匱乏,況且他還有著過人的勇氣,能夠在紙上談兵得出激進結論之後,接著以同樣激進的方式將之轉化為實際行動。但值得注意的是,其整個思想架構建立於一個謬誤之上。而那個謬誤就是:把革命視為德國戰敗的原因。事實上,它只是戰敗的結果而已。不過那是希特勒與許多德國人所共同犯下的錯誤。

 

   【兩次政治上的嚴重失誤,希特勒親手喪失了主宰歐洲的機會】

         文:賽巴斯提安・哈夫納(Sebastian Haffner

「我是歐洲最後的機會」,此為希特勒(Adolf Hitler)一九四五年二月向博爾曼口述時所做的表示。這句話在某種意義上不無道理,只不過他其實應該再補上一句:「而且我摧毀了這個機會。」希特勒摧毀了那個機會,這是他繼此前第一個過失-將德國的歐洲政策與反猶太政策相結合-之後,所犯下的第二個嚴重過失。

為了明白他如何及為何摧毀了那個機會(而且是摧毀了兩次),我們必須把他一九三八年秋與一九四年夏的政策稍加放大觀察。從中即可看出他雖然有過兩次機會,卻連續兩次對之視而不見或蓄意錯過。他連續兩次犯下了玩忽職守的過失,所造成的嚴重後果不下於他一九四一年更為醒目的過失-攻擊俄國並向美國宣戰。

現在先讓我們簡單回顧一下發生了什麼事情。

一九三八年三月,希特勒藉由合併奧地利將德國改造成「大德意志國」。同年九月簽訂了《慕尼克協定》,這個大德意志國於是在英法兩國的同意下,進而合併由德國人所居住的波希米亞與摩拉維亞之邊緣地帶。《慕尼克協定》所產生的意義,遠遠超過了光是肢解捷克斯洛伐克而已(該國曾枉費心機,對自己與法國的盟約寄予厚望)。

此國際協定實際上意味著英法兩國進行政治上的撤退,不但撤離歐洲東半部,並將直到俄國邊界為止的東歐承認為德國的勢力範圍。《慕尼克協定》之後殘存下來的捷克斯洛伐克,從此成為希特勒的囊中物。波蘭與匈牙利兩國曾經得到希特勒允許,共同參加了掠奪捷克土地的行動,於是變成希特勒的盟友,而且是一個強國的弱小盟邦。

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之前已跟德國建立了緊密的經濟關係,可謂已經深深依附於德國,現在它們在政治上也不得不向之靠攏:二者與法國的盟約已在慕尼克之後形同具文。保加利亞與土耳其原本就是德國於一戰時的老盟友,此後也就再度以德國為導向。

希特勒於是實現了自己年輕時代的第一個政治願景:用一個大德意志國來主宰繼承奧匈帝國的各個國家,並進一步掌控德奧與俄國之間的整個空間。這一切皆未曾以戰爭為手段,反而出自英國與法國的完全同意。俄國雖然對自己西疆出現的巨大權力集合體滿懷疑慮,卻只能於無助之下束手坐視。

現在應當進行的工作,就是在這個新出現的大德意志東歐帝國建立秩序、為之提供理念,讓其中的各個民族有時間來適應新局。此外戰爭已經變得不再有必要,況且英國和法國默許這一切時的先決條件,正是不希望出現戰爭。英法兩國想在慕尼克換取「我們這個時代的和平」。

英國首相張伯倫(Neville Chamberlain)從慕尼克返國以後,即曾鄭重宣佈-雖然事後證明此舉過於草率-已經實現了此一目標,因為當時他相信希特勒將在未來數年內忙於維護和平。德國在慕尼克會議中,從張伯倫及其法國同僚達拉弟獲得了東歐的勢力範圍,若想把這個面積遼闊、民情複雜的地區好好組織整頓起來,除了需要政治手腕和敏銳的觸感之外,還需要兩樣東西:

建設性的政治藝術(亦可稱之為「政治上的建築藝術」)以及耐心。

可是這兩樣東西偏偏都是希特勒所沒有的。我們已經在前面看見,他如何缺乏政治家所應具備的建設性特質。他甚至無法(或無意)為自己現有的國家訂出新的憲法秩序,更遑論是一個尚待建構的國家共同體!政治家為此所需的創意也是希特勒所缺乏的。說也奇怪的是,他對目前握於自己手中的不同國家與民族之命運同樣不感興趣。對希特勒而言,它們只是助手民族、原料的供應者與後續行動的攻擊發起地。

希特勒也沒有耐心來組織其新而龐大的國家-雖然這應該是傾畢生之力來進行的事業。他至遲從一九二五年開始就有了更加野心勃勃的目標:先採取預備動作將法國變得無害,然後動手征服和占領俄國,而且他就像我們所曾經看到的一樣,想在有生之年完成浮現於自己腦海中的一切目標。

他已經剩下沒有多少時間。一九三九年四月時他已年屆五十,而且我們還記得前面引用過的說法:「我寧可現在就開戰,也不願意等到自己五十五或六十歲的時候。」其實他在一九三八年即已有意開戰-這個自白我們也已經在別的地方引述過了。《幕尼黑協定》不論對希特勒的朋友或敵人而言,無疑都是一個有如童話般令人難以置信的勝利。

希特勒本人卻簡直將之視為敗績,因為一切都事與願違,以致他必須從英國和法國手中收下原本擬以武力奪取的東西,而且他損失了時間。於是他在一九三九年積極求戰,以彌補一九三八年從自己手中溜走的開戰機會:

他以完全畫蛇添足的方式,出兵占領已無自衛能力、弱不禁風的殘餘捷克,並進一步加以分割,藉此摧毀了《慕尼克協定》所賴以存續的基礎。英法兩國於是與波蘭締結-或恢復-同盟關係。希特勒乃或多或少在「正因為如此」的情況下,對波蘭發動戰爭,用這個挑釁行動促成英法兩國宣戰。

但宣戰並不等同於開戰。英法兩國在一九三九年的時候,無論物質上或心理上均未做好主動對德作戰的準備,只得任由希特勒向他們展開攻勢。後者早已做好對法作戰的準備,但對英作戰則令他措手不及。在希特勒的計劃當中,「毀滅」法國一向扮演了前奏曲的角色,接著才是對俄進行生存空間之戰的重頭大戲。無怪乎一九四年的法國戰役,正好也就是希特勒的最大功業。

英國卻被他視為盟友,否則至少也被設定為「友好中立者」。希特勒並沒有做好入侵英國,或在遠洋進行海戰及實施海上封鎖的準備。他怯於從事一個臨時拼湊出來的入侵英國行動-衡量英國在海上和空中所享有的優勢,這是非常正確的態度。恐怖轟炸卻只能被證明為相當拙劣的手段,非但無法屈服英國人的戰鬥意志,反而產生了相反效果。結果從一九四年夏天開始,希特勒本來無意進行的對英之戰,就在難分勝負之下變成他擺脫不掉的包袱。這是他一九三八、三九年之間的政策已出錯的第一個跡象。

可是不管怎麼樣,他已經擊敗法國,這使他在整個歐洲獲得了「勢不可當」的光環-更何況他已經完全軍事占領了歐陸西半部從北極圈直到庇裏牛斯山脈之間的地帶。「慕尼克會議」只讓他有機會在東歐擴大勢力,現在他卻得以在整個歐洲大陸建立「新秩序」,並持續維護德國在歐洲的霸主地位。

這種情況不只是出現了而已,此後更顯得像是應運而生。既然現在戰爭已經開打,那麼在分出勝負以後理應簽訂和約,否則這場仗就等於白打了。更何況法國迫不及待想求和,該國新上臺的某些政治人物進而願意建立盟約關係。

他們以「合作」一詞來強調自己的結盟意願-這是一個可以無限上綱的概念。只要希特勒有意的話,他在一九四年夏天隨時可與法國媾和。假如和約的內容能夠寬大一點,那麼曾經被希特勒以武力相向的各個西歐小國,無疑也會渴望締結和約。

德國先與法國簽訂和約,然後盡可能與法國共同召開歐洲和平會議,從中應可衍生出某種形式的歐洲邦聯,至少也可以成為一個防衛共同體和經濟共同體。對於握有希特勒那種地位的德國政治人物而言,這一切在一九四年夏天都是伸手可及的事情。同時這很可能也是心理上瓦解英國鬥志、結束對英作戰的最有效手段。

假如那些國家都跟希特勒簽訂了和約,而英國當初正是為了它們的緣故才向希特勒宣戰,那麼它又該為何而戰呢?假如出現了一個由各國簇擁於德國周圍的統一歐洲,英國豈不將對之束手無策?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九四年六月至一九四一年六月的十二個月份裡面,有充分證據顯示希特勒未曾將這些可能性列入考慮或規劃之中。他甚至不加思索即將之棄如敝屣,而且他從來就沒有對此類政策動過念頭。

出征法國獲勝之後,他提出和約的對象並非戰敗的法國,反而是未遭擊敗的英國。我們只需略加思考便可看出這是完全自相矛盾的做法。英國才剛剛宣戰、剛剛開始動員國力和徵召後備軍人,而該國在海上和空中的武力足以阻擋入侵行動,使之有恃無恐將動員工作進行到底。

英國非但不認為失去了繼續作戰的理由,反而因為希特勒的侵略戰爭,以及挪威、丹麥、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等國遭到占領,更進一步強化了作戰的決心。英國為什麼應該締結和約呢?願意求和的都是敗方,而非尚未戰敗的一方。

進行戰爭的目的,在於藉由軍事勝利迫使敵方產生和平意願。若無法善加利用這種和平意願,就等於白白錯過了軍事上的勝利。法國已經戰敗並願意求和,希特勒卻錯失對法獲勝的機會,反而向未遭擊敗、無意求和的英國提出和談建議,同時未曾就引起戰端的導火線向英國做出絲毫讓步。

這個政治上的根本錯誤令人不解。同時他在擊敗法國之後,未能把握此一千載難逢的機會來統一歐洲,並以這種統一的方式讓德國的霸主地位比較容易被歐洲人接受。這使得他的過失更形嚴重。可是令人詑異的是,各種有關希特勒的撰述直到今天都難得提及這個巨大的錯誤。

 





台長: 幻羽
人氣(1,455) | 回應(0)| 推薦 (1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何處無江湖? |
此分類下一篇:【基因改造食品】
此分類上一篇:※政治這條路的歷程...※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