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4-30 23:15:56| 人氣1,80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細說地球上著名的海峽一二】

推薦 1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細說地球上著名的海一二】

地之聯繫兩個海或洋的水,它一般深度大,水流急。海是自然形成的,人造的海道稱為運河。如海峽兩岸有比多的港口或碼頭,又港。大多是在經濟略上很重要的地,很多海有「金水道」「海上生命」之呼。很多戰爭於海峽區,因多人想要控制海洋運輸線

 

大中的著名海

(1)渤海海接渤海和海。

渤海海位於海、西朝鮮灣和渤海,山遼東,是中人民共和國環渤海地區與交通的唯一海上通道。海峽寬約90公里,向東連海,向西接渤海。海南北是山省和遼寧省,正西眺望天津市和河北省,正民主主人民共和和大。渤海海峽與州海峽並稱三大海。渤海海亦是中郯城—口地震成部分,地震活動頻繁。目前中人民共和論證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工程計劃。

由於海峽南部是星羅棋布的內長山列島,各島之間距離較近;而海峽北部的老鐵山水道寬度為22海裏,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宣佈渤海海峽完全為其領海,從而渤海成為中國的內水。

渤海海峽是中國北方大港天津港、秦皇島港對外航運的必經之地,航海意義十分重要。海峽通航水道被數個小島分割,以老鐵山水道最為寬闊,寬度超過40公里,占整個海峽通航寬度的40%,最大水深達80米,是渤海海峽最深的水道,航標設在老鐵山角和北隍城島之間,是遠洋海輪的進出渤海的主要航行通道;其次為長山水道,寬約7公里,水深介乎17-30,只准中國境內小噸位船舶航行;另有小欽水道、大欽水道、北砣磯水道、南砣磯水道、登州水道等小跨度通航水域。

渤海海峽是山東半島的煙臺至遼東半島的大連之交通捷徑,亦是山東半島至中國東北地區的交通捷徑,目前煙臺和大連都有對開汽車輪渡,兩地汽車橫渡渤海海峽比沿公路繞道渤海灣要節省里程1600餘公里。20072月,連接東北鐵路網和山東鐵路網的“中鐵渤海1號”和“中鐵渤海2號”火車渡輪正式運營。據中國媒體報導,火車渡輪的總噸位為22700噸,單線航行6小時,一次可運載50節的貨運列車、5020噸載重汽車、25輛小汽車以及480名旅客。

199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相關部門就著手開展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研究,目前已處規劃論證階段。通道大致呈東北、西南走向,北起大連旅順口,南至煙臺蓬萊。據中國官方媒體報導,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兼顧鐵路與公路,整個工程預計將耗資3000億元人民幣,投資總額堪比中國大型水利工程——三峽大壩。如果跨海通道一旦建成,從煙臺到大連,無論是公路還是鐵路,均比繞道渤海灣西岸的山海關要縮短1600公里以上的路程,旅途耗時將由10幾小時縮短為2小時。亦有不少人反對新建耗資巨大的跨海通道,他們認為煙臺與大連之間剛剛建成了耗費33億元钜資的煙大鐵路輪渡,再建投資近10倍於鐵路輪渡的跨海通道沒這個必要,並質疑它是一個重複建設工程;反對者進一步指出,龐大的建設工程和通車後的車輛排氣及噪音會對海峽的生態環境構成威脅並可能影響將來的特大型船舶通行;而且海峽區域地震活躍,是中國著名的郯廬-營口地震帶,雖然大橋有抗震設計,但100多公里的超長距離跨海通道,如遭遇特大地震其抗震能力將受到挑戰,無論是水面的橋樑還是水下的隧道,均會遭到嚴重破壞,甚至是毀滅性災難,後果不堪設想。

 

(2)台灣海峽,連接東海和南海,將中國大陸和台灣島相隔。

臺灣海峽(簡稱臺海;歐洲早期稱福爾摩沙海峽)指的是介於中國大陸與臺灣之間的海域和海峽。

由於臺灣海峽位於東海及南海之間,為東洋海洋史上貿易路線上的重要水域;位於亞洲及太平洋之間,成為近代地緣政治戰略要點。

地理學上為東海及西太平洋的一部分,北以臺灣新北市三貂角經釣魚臺列嶼之黃尾嶼與福建省平潭島連線;南則是以屏東縣鵝鑾鼻與福建省東山島連線為界,南北長約300公里,平均寬度180公里。

主要以大陸棚為主,其水深(岩床最大深度)為70公尺。海域上的島嶼,除靠近福建的沿海大陸島外,尚有澎湖群島與屏東縣的小琉球。

更新世後期冰河期開始,海水退去,海峽深度下降了130180米,變成陸地,並與大陸相連接。大量古人類、古動物從大陸經過成為陸地的臺灣海峽遷徙至臺灣。 早在6億年以前古生代晚期造山運動開始時,在臺灣海峽地區出現“臺灣灘”,這是海峽中的最淺處,深度僅20米,但兩岸間許多地區依然連為一體。

20世紀70年代,在臺灣北港地區的石油勘探中,發現菊石化石,這是中生代的標準化石,由此證明,在中生代三疊紀和侏羅紀期間,兩岸間雖然許多地方已經出現海水,但主要還是陸地。臺灣海峽位置上的地殼運動沒有停止。到1.92億年前的中生代侏羅紀和白堊紀之間,兩岸間發生劇烈的地殼運動,此時臺灣開始成為陸地,地質史上臺灣稱之為“南澳運動”(即由大南澳片岩演變為大理石),大陸稱之為“燕山運動”。

海峽最初的形成。兩岸分離開始於白堊紀和古新世時期,也就是在約5400萬年以前,臺灣中部地區開始被水淹,中間成為淺海,開始成為海峽。在始新世早期的地殼運動中,臺灣開始“太平運動”,大陸開始“茅山運動”,兩岸陸地連成一片。直到第四紀更新世時期,華南地區的花崗岩被沙化,岩石中的石英和雲母被沖積到臺灣海峽中的低部地區,今天臺灣北部和中部地區大量開採,成為新竹玻璃工業的重要原料。

自第四紀冰河時期(1800萬年至6000年之間)以來,大海進入海進期,海水面上升約有100130米,形成了今天的海平面,臺灣海峽開始形成。自此開始,兩岸間的來往由陸地轉為海上。

因為臺灣及其海峽位於亞洲及太平洋之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被視為華盛頓監視中國東南沿海活動的視窗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打破第一島鏈進入太平洋的據點(相關位置參見不同視角的兩圖如右)。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政府憑藉軍事優勢,推行關閉政策,得以封鎖臺灣海峽三十年。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力量的增長和政治局勢的變化。中國人民解放軍軍用水面艦艇在福州軍區岸防火力策應下,於19741月第一次穿越臺灣海峽,馳援西沙海戰戰場。民用貨船於1979年在臺灣海峽複航。此後,臺灣海峽中形成一條無形界線——海峽中線。

美國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的歷史說明臺灣海峽的重要地緣政治意義。1996年,中華民國舉行首次總統民選,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以“臺灣為中國領土”為依據對臺灣本島基隆、高雄的外海發射短程彈道導彈,中華民國實際控制的區域均感受戰爭威脅。史稱臺灣海峽導彈危機。往後,中華民國每屆總統大選前後,美國為防止中國大陸方面武力干涉中華民國選舉,會在每屆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到就職典禮那一段期間,常態性的巡弋臺灣海峽。


                                        瓊州海峽

(3)瓊州海峽,將雷州半島和海南島相隔。

瓊州海峽,是海南省的海南島與廣東省的雷州半島之間所夾的水道,因海南島的別稱「瓊州島」而得名,是中國三大海峽之一。瓊州海峽東西長約80公里,南北平均寬為29.5公里,最寬處直線距離為33.5公里,最窄處直線距離僅18公里左右,平均水深44米,最大深度114米,水域面積2300餘平方千米。

海南島因瓊州海峽之隔,歷史上被視為荒蠻之地。唐代高僧鑑真第五次東渡日本,被困於海南島,唐代宰相李德裕也曾有「一去一萬裏,千之千不還」之哀,宋代蘇東坡有「滄海何曾斷地脈,珠崖從此破天荒」之嘆。元符三年(1100年)六月蘇東坡渡過瓊州海峽返北,在悍江邊吟道:「我心本如此,月滿江不湍」。16057月,海峽地域發生大地震,引發兩岸部分陸地沉降,導致一些村莊淹沒在海水中。

194912月,毛澤東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發出強渡瓊州海峽的命令,準備占領中華民國政府控制的海南島。19503月起,解放軍在海南地方武裝瓊崖縱隊的配合下開始海南島戰役,鄧華為總指揮。解放軍首先派小股先遣隊潛渡瓊州海峽並成功登陸,416日發起大規模渡海強攻,23日占領海口市,51日攻佔海南全島,中華民國國軍則退居台灣。

1988321,中國北京體育學院教師張健以游泳方式橫渡海峽成功,耗時9小時12分,涉水長度29.5公里,此舉轟動一時。

據中國媒體報導,中華人民共和國將在瓊州海峽建設跨海大橋,橋樑分上下兩層,上層為公路,下層為鐵路軌道,總投資達1400億元人民幣,預計2020年建成。媒體引述專家觀點認為,瓊州海峽大橋建成後,對南海資源開發及推動中國與東協國家的自由貿易區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白令海峽

世界著名的海峽

(1)白令海峽,連接北冰洋和太平洋。

白令海峽(或譯白林海峽)是位於亞洲最東點的迭日涅夫角(169°43' W)和美洲最西點的威爾斯王子角(168°05' W)之間的海峽,位於大約北緯65° 40',寬約35-86公里,深度在30-50之間。這個海峽連接了楚科奇海(北冰洋的一部分)和白令海(太平洋的一部分)。它的名字來自丹麥探險家的維他斯·白令。白令海峽正中間有代奧米德群島。

已故中國工程師林同炎曾於1986年提出建造一座跨白令海峽的大橋,連接美國的阿拉斯加和蘇聯的西伯利亞,可以稱為國際和平大橋。也有人提出一個通白令海峽的隧道。兩側都是荒涼無人的地帶,很難收回建造的成本,但長遠來看將美洲與歐亞間陸橋,鐵路貨運能暢行無阻。但俄羅斯已經決定修築長約104公里,造價約600億英鎊的海底隧道。

在冰河時期,白令海的水面降低,白令海峽成為一個白令海陸橋。考古學家們認為,美洲印第安人的祖先是一些亞洲來的獵人,跟著獸群到了北美洲之後定居。

冷戰時期,白令海峽作為蘇聯和美國的邊界,蘇聯的大代奧米德島僅距美國的小代奧米德島3.9公里。傳統上,當地人常常往返此邊界「例行訪問、慶祝節日及生活貿易」。但是在冷戰時期,這種做法被禁止,該邊界成為了「冰幕」。該邊界被完全封閉,直至1987年,美國游泳者琳·考克斯(Lynne Cox)象徵性地游泳橫穿該邊界,才緩解了兩國間的緊張氣氛,她同時受到羅納德·雷根及米哈伊爾·戈巴契夫的嘉獎。


                                           英吉利海峽

(2)英吉利海峽,連接北海和大西洋(海峽最窄處有隧道連接英法兩國--英法海底隧道。)

英吉利海峽,又名拉芒什海峽(英語:English Channel;法語:la Manche;布列塔尼語:Mor Breizh;威爾斯語:Môr Udd、康沃爾語:Mor Bretannek),是分隔英國與歐洲大陸的法國、並連接大西洋與北海的海峽。海峽長560公里(350英里),寬240公里(150英里),最狹窄處又稱多佛海峽,僅寬34公里(21英里)。英國的多佛與法國的加萊在此處隔海相望。

英吉利海峽的長度通常以蘭茲角及韋桑島作為西端開始算起,最東端為多佛海峽。多佛海峽是整個英吉利海峽中最狹窄的部分,其最寬處大約在水道中段的Lyme Bay以及Saint Malo灣之間。相較於一般的海洋,英吉利海峽較淺,最寬處的平均深度只有約120公尺;而到多佛海峽時,深度則減至約45公尺;向東到Broad Fourteens時,深度減少到約26公尺。

在海峽中的幾個重要島嶼中,最著名的是懷特島。遠離英國本土西南方的錫利群島則通常因距離太遠而不被列入海峽中的島嶼。海峽的海岸線,特別是法國沿岸特別崎嶇。法國的高屯廷半島突出到海峽中,而維特島則形成了一個因與英吉利海峽平行而聞名的索倫特海峽。

英吉利海峽在地質上仍相當年輕,大部分曾經是更新世的陸地。它被認為於450000年至180000年之前由兩次因為處存大量冰湖的Weald-Artois Anticline山脊斷裂所導致冰湖引發的大水(glacial lake outburst floods淹沒,現在Weald-Artois Anticline因此沉沒在北海中。這場大水持續了數個月之久。使得當地的冰大約以每秒一百萬立方公尺的速率融化成水。這也使得Weald-Artois Anticline山脊的斷裂原因不得其解,有可能是火山爆發,或單純的是受不了冰山下的水壓。一當連接英法的地峽被破壞掉,大水立即湧入把原本的溪谷切成現在的海峽,留下取多流線型的小島,以及縱向侵蝕的溝槽,形成現在所看到的樣子。

英吉利海峽是不列顛島天然的防禦屏障,它允許不列顛國家在介入歐陸事務的同時,又不讓來自歐陸的衝突對其產生足夠的威脅。歷史上著名的威脅有在拿破崙執政時期的拿破崙戰爭,二戰期間的納粹德國等。這裡也是見證為數眾多的入侵行動或企圖入侵行動的重要場景,其中包括了羅馬征服不列顛、1066年諾曼征服英格蘭、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入侵以及1944年諾曼第登陸。發生在海峽上的重要海戰則有1652年古德溫暗沙戰役,1653年波特蘭戰役,1692年拉合岬海戰(大同盟戰爭)。在大部分和平時期,海峽則扮演著連接大眾文化以及政治經貿的重要樞紐,尤其是在1135-1217年安茹帝國統治時期以及不列顛治世時期;近千年來,海峽也為凱爾特人提供了地域及語言上的橋樑。

 

(3)馬六甲海峽,連接南海和印度洋。

馬六甲海峽({馬來語:Selat Melaka)是位於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的海峽。

馬六甲海峽呈東南—西北走向。它的西北端通印度洋的安達曼海,東南端連接南中國海(南海)。海峽全長約1080公里,西北部最寬達370公里,東南部最窄處只有2.8公里,是連接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國際水道。在界限方面,馬六甲海峽西抵泰國布吉島與印尼蘇門答臘島間,東至馬來西亞丹絨比艾與印尼廖內群島之間(經新加坡聖約翰島與印尼安樂島間水道銜接新加坡海峽)。

馬六甲海峽因沿岸有馬來西亞一古城馬六甲而得名。海峽現由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4國共管。海峽處於赤道無風帶,全年風平浪靜的日子很多。海峽底質平坦,多為泥沙質,水流平緩。

馬六甲海峽無論在經濟或軍事上而言,都是很重要的國際水道。重要性可與蘇伊士運河或巴拿馬運河相比。

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東南-西北走向。馬六甲海峽地處太平洋、印度洋的交界處,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咽喉要道。也是亞洲與大洋州的十字路口。

馬六甲海峽是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的重要通道,連接了世界上人口甚多的三個大國:中國、印度與印尼。另外也是西亞石油到東亞的重要通道,經濟大國日本常稱馬六甲海峽是其「生命線」。

每年約有5萬艘船隻通過馬六甲海峽,隨著中國的經濟崛起,預計該數字(2017年)將在20年後將增加一倍。占了世界的海上貿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份額。世界四分之一的運油船經過馬六甲海峽。例如:在2003年,一天估算有一千一百萬桶石油(約170m³)經過馬六甲海峽。

由於馬六甲海峽是繁忙水道,且海峽有很多寬度狹小處。19世紀時,馬六甲海峽就是一個海盜猖獗的海峽。海盜盜劫來往的商船。

21世紀海盜也並未消失,且日益猖獗。這是由於馬六甲海峽貨船增多,而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泰國四國海軍的實力有限,馬六甲海峽又是四國交界,國際間合作有些問題。

現代在馬六甲海峽發生的海盜事件,從1994年的25宗增加到2000年的220宗。而在2003年則發生了150宗,占世界海盜事件的三分之一。

為了對抗海盜,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泰國四國海軍於20047月開始已經增加了巡邏次數,要全年全天候巡邏馬六甲海峽。

由於馬六甲海峽寬度最窄處的新加坡海峽,只有2.8公里,而其深度只有25米。很多專家擔心若恐怖份子將一些船在這些地區弄沉,將會對世界經濟造成巨大損失。

由於印尼常發生森林大火,有些印尼人又有燒森林進行火耕的傳統,結果馬六甲海峽常出現煙霧。影響了航行安全。有時候可見度只剩下200米。

馬六甲海峽海底平坦,多為泥沙質,而且水流平緩,容易淤積泥沙,所以水下有數量不少的淺灘與沙洲。 馬六甲海峽水深最淺的地方只有25公尺,能通過馬六甲海峽的最大船型叫malaccamax。巨大的郵輪擱淺事故時有發生。有學者預計,由於兩岸泥沙迅速淤填,在一千年後,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可能相接,馬六甲海峽將會消失。

由於馬六甲海峽的地位重要,20056月,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在新加坡出席第四屆亞洲安全會議期間,提及沿岸國海軍力量難以應付海盜和恐怖襲擊,並稱美國願意與沿海國家組成聯合巡邏隊,確保馬六甲海峽安全,但是遭到馬來西亞與印尼的拒絕。

File:South America southern tip pol.png 

(4)麥哲倫海峽,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

麥哲倫海峽(英語:Strait of Magellan;西班牙語:Estrecho de Magallanes)是位於南美洲智利南部的一個海峽,處在南側的火地群島和北側的南美洲大陸之間。麥哲倫海峽較德雷克海峽平靜,被認為是太平洋與大西洋之間最重要的天然航道,但由於長期難以預測的風向和海流,加上海峽狹窄,所以船隻航行仍較為困難。在1914年巴拿馬運河落成之前,除了非常狹窄的比格爾海峽,麥哲倫海峽是太平洋與大西洋之間唯一的安全航行通道;蓬塔阿雷納斯是麥哲倫海峽西岸的主要港口城市。

位於智利的巴塔哥尼亞高原南部,長570公里(310海裏;350英里),最窄處寬2公里(1.1海裏;1.2英里)(Carlos III Island)。

在歐洲人到達南美洲的數千年前,塞爾克南人乘坐獨木舟通過了麥哲倫海峽並在附近定居。他們一般穿著少量衣物,過著狩獵-採集的生活。此外,阿拉卡盧夫人也居住在附近地區。

斐迪南·麥哲倫(葡萄牙語:Fernãode Magalhães)是一名為西班牙國王查爾斯一世服務的探險家,是首個抵達麥哲倫海峽的歐洲人。他在1520年的環球航行中首次抵達這裡。

這次遠航於1518322日在巴厘亞多利德開始,麥哲倫被任命為航隊指揮官,同時將成為他所發現的所有土地的總督,他和他的商業夥伴瑞·法雷羅還被授予相關的特權。船隊被命名為為「Armada de las Molucas」或「Moluccas船隊」。

1519920,由五艘船組成的遠征船隊從Sanlúcarde Barrameda起航,其中包括由麥哲倫直接指揮的特立尼達號(排水量110噸,船員55人);由胡安·卡塔赫納指揮的聖安東尼奧號(載重120噸,船員60人); 由加斯帕德·克薩達指揮的康塞普西翁號(載重90噸,船員45人,由胡安·施巴斯坦·埃爾卡諾擔任水手長);由路易士·德·緬多薩指揮的維多利亞號(載重85噸,船員42人)和由若奧·羅德里格斯·塞拉諾指揮的聖地亞哥號(載重75噸,船員32人)。

在通過麥哲倫海峽之前(和在聖朱利安港叛變事件之後),Álvarode Mesquita成為了聖安東尼奧號的隊長,而杜阿爾特·巴博薩成為了維多利亞號的船長。後來,塞拉諾成為了康賽蒲賽翁號的船長(他原本指揮的聖地亞哥號被派遣去尋找海峽,但遇到了暴風雨而失事)。負責探索Magdalen Sound的聖安東尼奧號上的埃斯皮昂·戈麥斯(Estêvão Gomes)囚禁了船長梅斯基塔,並命令船隻返回西班牙。

麥哲倫的船隊於1520111日(諸聖節)駛入海峽,因此它最初被稱為「聖徒海峽」(Estrecho de Todos los Santos)。麥哲倫的傳記作者安東尼奧·皮卡菲塔(Antonio Pigafetta)稱其為巴塔哥尼亞海峽,或者維多利亞海峽,以紀念第一艘進入這一海峽的船隻。第一次被發現之後的七年裡,它還被稱為麥哲倫海峽,以紀念麥哲倫。西班牙帝國和智利都督用它作為其領土的南部邊界。

明代萬曆年間繪製的《坤輿萬國全圖》稱麥哲倫爲「墨瓦蠟泥」,並把「南亞墨利加」南端的海峽命名為「墨瓦蠟泥峽」。

 

(5)德雷克海峽,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南極洲與南美洲隔岸相望。

德瑞克海峽(西班牙語:Pasaje de Drake、英語:Drake Passage),是南美洲智利合恩角與南極洲南設得蘭群島之間的海峽,是南冰洋的一部分,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為世界最寬的海峽。海峽是以發現者16世紀英國私掠船船長法蘭西斯·德瑞克爵士(Sir Francis Drake)的名字命名,德瑞克本人最後並沒有航經該海峽,而選擇行經較平靜的麥哲倫海峽。

海峽東西長約300公里,南北寬達900-950公里,最窄處寬645公里,是南極洲與其他大陸最短的距離,海峽平均深3,400,最深5,248,當地位於「尖叫60度」,屬於次南極疆域,以多風暴著名,一整年的海相都相當惡劣,是全世界最危險的航道之一。

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航運發達;自巴拿馬運河通航後漸衰;1960年代起,因超級油輪興起,通過海峽的船隻又漸增加。

 

(6)直布羅陀海峽, 連接地中海和大西洋。

直布羅陀海峽(英語:Strait of Gibraltar;西班牙語:Estrecho de Gibraltar;阿拉伯語:مضيق جبل طارق‎)是位於歐洲與非洲之間,分隔大西洋與地中海的海峽,其名取自伊比利半島南端的直布羅陀,雖然海峽兩岸理應為西班牙和摩洛哥兩國分別對望,但直布羅陀本地卻是屬於英國海外領地,形成三國鼎立的局勢。水深300米,最窄處寬14.3公里。修建直布羅陀海峽通道的計劃早在1970年代末提出。19796月,西班牙和摩洛哥兩國國王在摩洛哥的非斯會晤,達成了協議,研究通道可行與否。198010月,雙方簽署了相關的科技合作協定。

 

(7)黑海海峽(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連接黑海和愛琴海,亦被稱為分隔亞洲和歐洲的海峽。

黑海海峽別稱土耳其海峽,由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達達尼爾海峽三部分組成。是黑海與地中海之間唯一的通道,也是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氣候為地中海氣候。

 

(8)荷莫茲海峽,連接波斯灣和印度洋。

荷莫茲海峽(阿拉伯語:مضيق هرمز‎,波斯語:تنگه هرمز‎)是連接波斯灣和印度洋的海峽,亦是唯一一個進入波斯灣的水道。海峽的北岸是伊朗,有阿巴斯港。海峽的南岸是阿曼的飛地穆桑代姆省,其南面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海峽中間偏近伊朗的一邊有一個大島叫做格什姆島,隸屬於伊朗。現時荷莫茲海峽是全球最繁忙的水道之一。

荷莫茲海峽既然是連接波斯灣和印度洋的唯一水道,故此與古時波斯地區貿易往來起了重要的關係。威尼斯共和國大旅遊家馬可孛羅在其遊記上記載過該地,而在15世紀時鄭和亦曾多次到訪過一個名為「忽魯謨斯」的島國,而「忽魯謨斯」可能是「荷莫茲」的古音譯。忽魯謨斯是當時使用波斯語強大的蒙古帖木耳帝國的一部份,當時帖木耳帝國可說是僅次於大明帝國的世界強國,雖然帖木耳帝國鼎盛時期很短,統治波斯只有三十多年的時間。故明朝初年與帖木耳帝國的交往是意義重大的,尤其永樂皇帝北征時。

荷莫茲海峽可以說是中東地區的「油庫總閥門/咽喉」。自從中東地區發現石油後,這裡每天有數以百計的運油船經過,以水路將石油運出中東。每年有7.5億噸以上運往世界各地的中東石油須經過荷莫茲海峽,佔海灣地區石油總出口量的90%、全球石油產量的五分之一及出口貿易量的三分之一。故此這個海峽的海上安全,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和發展極為重要。

 

(9)曼達布海峽,連接亞丁灣和紅海。

巴布-埃爾-曼德(阿拉伯語:باب المندب‎),通稱曼德海峽或曼達布海峽(the Mandab Strait)是連接紅海和亞丁灣的海峽,位於紅海南端,葉門和吉布地之間。

其名在阿拉伯語中意為「淚之門」,傳說是在一次地震中形成的,當時許多人被淹死,也有說法是因為該海峽航道複雜,礁石密佈,沉船累累所致。該海峽最窄處僅30公里寬,其中又被小島丕林島一分為二,靠近亞洲的東半部又名「伊斯坎德海峽」(意即亞歷山大的海峽),3公里寬,30米水深,靠近非洲的西半部又名「馬雲海峽」,25公里寬,310米深。雖然西半部遠寬於東半部,但其中分佈著一系列島礁,稱為「七兄弟島」,大大降低了通行能力。

蘇伊士運河開通後,曼德海峽隨之成為具有戰略地位的重要海道,目前,這裡是世界最繁忙的海道之一。

持人類單地起源說的人士多認為曼德海峽是人類自東非向外遷移的第一站。

                       “莫三比克海峽”的图片搜索结果 

(10)莫三比克海峽,將莫三比克和馬達加斯加島相隔。

莫三比克海峽是非洲大陸東南部與馬達加斯加之間的海峽,呈東北-西南向傾斜,地處熱帶-亞熱帶之間,炎熱多雨,氣溫北高南低,2月分別為28C27℃,8月為25℃和22℃。長度達1600公里,最寬950公里,最窄處寬460公里,最深處深達3,292公尺,是當今世界上最長的海峽。莫三比克暖流流經此海峽,伸延至南方東岸的阿古拉斯海流。峽內海水表面年平均溫度在20攝氏度以上,夏季時有因氣流交匯而產生的旋風。

莫三比克海峽有葛摩群島和法國管轄的馬約特島等島嶼。 世界上最長的海峽。

莫三比克海峽:是非洲大陸東南部與馬達加斯加之間的海峽,呈東北-西南向傾斜,西印度洋的一條水道,世界上最長的海峽,東為馬達加斯加島,西為莫三比克。從南大西洋到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特別是蘇伊士運河開鑿之前,它更是歐洲大陸經大西洋、好望角、印度洋到東方去的必經之路。

 

(11)韃靼海峽,連接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

韃靼海峽(俄語:Татарский пролив),日本稱為間宮海峽(日語:間宮海峽、平假名:まみやかいきょう),俄語亦名涅維爾斯科依海峽,中國古代文獻則稱之為賽哥小海、鯨海,是位於太平洋西北海峽,將其東的庫頁島同其西的亞洲大陸分開,也將其北的鄂霍次克海同其南的日本海連接起來。該海峽約900公里長,水深4-20,最窄處7.3公里,黑龍江在此入海,沿岸主要城市是尼古拉耶夫斯克,亦有不少適合建港的海灣,如奇哈切夫灣、瓦尼諾灣。

該海峽因韃靼人而得名,標誌著韃靼利亞的東端。韃靼是俄羅斯人對中亞和北亞許多亞洲遊牧民族的統稱。

根據1689年清朝和俄羅斯簽訂的尼布楚條約,該海峽是中國內海。1709年清帝國康熙帝為了繪製皇輿全覽圖,派出耶穌會士組成的測量隊前往黑龍江下游地區,翌年第二支由滿人組成的測量隊橫渡鯨海到達庫頁島。日本探險家間宮林藏於1808年對該海峽進行了探查,日本人遂將其命名為間宮海峽。1848年,俄國探險家根納季·伊萬諾維奇·涅韋爾斯科伊對該海峽進行了考察,所以部分俄國人稱該海峽為涅維爾斯科依海峽。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俄國於1860年逼迫中國簽訂中俄北京條約,占據該海峽兩岸。日俄戰爭後,俄國將庫頁島50度線以南割讓給日本,該海峽南部成為兩國邊界。二戰結束後,蘇聯收回南庫頁島,該海峽又重新變成俄國內海。

 

(12)津輕海峽,連接本州青森市和北海道函館市,有隧道連接兩地。

津輕海峽是介於日本本州及北海道兩大本島之間的海峽,以本州側的津輕半島而得名,東連太平洋、西連日本海,東西長約130公里,水深最大達450公尺。北岸為北海道(道南),南岸為本州(青森縣)。世界最長海底隧道青函隧道即穿越此海峽。

津輕海峽是日本5個國際海峽之一(宗穀海峽、津輕海峽、對馬海峽東水道、對馬海峽西水道、大隅海峽)。日本法定的領海寬度為12海裏(22公里),上述5個海峽依此均應為日本領海,惟日本政府以法律附則的方式,將這5個海峽的領海寬度定為3海裏(5.6公里),因此海峽中間的水域為公海,外國船隻可自由通過。但有報導指稱日本政府為了讓盟邦美國的軍艦在搭載核武器通過這5個海峽時,不會違反非核三原則,因而縮短這些海峽的領海寬度。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軍艦編隊於201715日通過津輕海峽往西航行,這是中國海軍首次穿越該海峽。2017717日,中國海警兩艘公務船相繼駛入青森縣艫作崎海域的日本領海,兩船在停留約30分鐘後先後駛離這一海域。在遭到海上保安廳巡邏船提醒後,兩船又再次進入日本領海,並在逗留三小時後駛離。這是中國公務船首次穿越該海峽。

津輕海峽中央寬、兩端窄,最窄處為東端約18.7公里,位於龜田半島的汐首岬與下北半島的大間崎之間。與此相對的,西端松前半島的白神岬、以及津輕半島的龍飛崎之間則有19.5公里長。水深最大約430公尺、最小則約140公尺。

津輕海峽的海上交通,主要依靠青函航路與青函隧道聯繫。青函航路是指青森港與函館港之間的航線,海峽兩側的公路即靠該航線的渡輪連接;另外函館港有航線連接本州側的大間町。青函隧道則專供鐵路使用,1988年開通,以替代以往佔有重要交通地位的青函聯絡。


                                          津輕海峽


(13)
土淵海峽,連接瀨戶內海的前島和小豆島(世界最狹窄的海峽)。

土淵海峽(日語:土淵海峽)是位於日本瀨戶內海中前島與小豆島之間的海峽,全長2.5公里,最寬處約400公尺,最窄處更只有9.93公尺,是世界上最狹窄的海峽,1996年登錄金氏世界紀錄。

土淵海峽的兩側各為前島的土莊地區及小豆島的渕崎地區,因而命名為土淵海峽。海峽的最狹處建有永代橋,永代橋的西側為土莊町役場,可在該處申請土淵海峽橫越證明書(費用100日圓)。每年11月舉辦的瀨戶內海海龜馬拉松也是以此為起點。


                                                  土淵海峽

另外兩個連接海洋的著名運河

(1)蘇伊士運河,連接紅海和地中海。

蘇伊士運河(阿拉伯語:قناة السويس Qanā al-Suways,又譯蘇彝士運河)處於埃及西奈半島西側,橫跨在亞洲、非洲交界處的蘇伊士地峽,頭尾則在地中海側的塞德港和紅海蘇伊士灣側的蘇伊士兩座城市之間,全長約163公里,是全球少數具備大型商船通行能力的無船閘運河。

這條運河連結了歐洲與亞洲之間的南北雙向水運,船隻不必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大節省航程。以從英國倫敦港或法國馬賽港到印度孟買港的航行為例,穿過蘇伊士運河比繞道好望角可縮短至少43%的航程距離(7000公里)。在蘇伊士運河開通之前,有時人們透過從船上卸下貨物通過陸運的方法,在地中海和紅海之間運輸。

運河當前由埃及的蘇伊士運河管理局擁有和管理。由於戰略位置極重要,根據國際協定,「運河在戰時也可像和平時期一樣,可以被任何商用或軍用船隻使用而無需懸掛區別旗幟。」

                          
                                          蘇伊士運河

(2)巴拿馬運河,連接加勒比海和太平洋。

巴拿馬運河(西班牙語:Canal de Panamá)位於中美洲的巴拿馬,橫穿巴拿馬地峽,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全長82公里,大致呈西北—東南走向。運河最寬處達304米,最窄處也有152米,是世界的航運要道。

運河在太平洋一側有兩座船閘,在大西洋一側有一座船閘。在大西洋一側的船閘有三層,高達21米,每扇有745噸重,但平衡相當好,只要30千瓦功率的電機即可驅動開合。船室長305米,寬33.5米,船隻在船閘中被提升26米,進入人工築壩攔截查格裏河形成的嘎頓湖,通過運河再經過一座單層船閘降到海拔16.5米,進入米拉弗洛湖,最後經過一座雙層船閘降到海平面高度進入太平洋。每座船閘都是成對的,所以可以雙行,船隻在船閘中由軌道牽引機牽引行動。太平洋海面比大西洋海面高24釐米,並且潮汐較高。嘎頓湖中有幾個小島,是野生動物保護區。

1881年,法國人開始建造巴拿馬運河,但很快由於工程技術問題和勞工的高死亡率而停工。美國於1904年接手這一工程,並於1914815日建成。作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工程項目之一,巴拿馬運河極大地縮短了船隻來往於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的時間,使船隻能夠避開遙遠而危險的合恩角附近的麥哲倫海峽和德雷克海峽。

在運河的建造過程中,哥倫比亞、法國和美國先後控制了運河周邊的區域。美國之後一直控制著運河和其周邊的巴拿馬運河區,直到1977年簽署《巴拿馬運河條約》後,美國才著手將控制權移交給巴拿馬。美國和巴拿馬共同管理運河一段時期後,最終在1999年將運河完全移交給巴拿馬政府,並由其所屬的巴拿馬運河管理局管理至今。

每年通過巴拿馬運河的船隻數量從1914年的約1,000艘,增長到了2008年的14,702艘,總裝載重量約為3.337億噸。直到2012年,至少815,000艘船隻曾通過巴拿馬運河。船隻通過運河需要花費六至八小時。

 

台長: 幻羽
人氣(1,806) | 回應(0)| 推薦 (1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世界江山采風 |
此分類下一篇:※足球※
此分類上一篇:《綠島小夜曲的美麗與哀愁 》*鄒麗泳* -中評社記者-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