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11-30 04:10:24| 人氣1,44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釋暢懷*法師:世間禪之修持】~中~

推薦 1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如意坐)

                *釋暢懷*法師:世間禪之修持】~~

《四色界定》

    初禪名離生喜樂地。

離欲界之粗濁,而生初禪得喜樂,故名離生喜樂地。

初禪有五支功德。一、覺支。於禪定中,得大淨,知色界細觸,非欲界粗觸,如大寐得醒,如貧得寶藏。二、觀支。即以細心分別禪中諸妙功德。三、喜支。獲得初禪,定中所得利益甚多,如是思維,歡喜無量。四、樂支。喜心息,恬然寂靜,受禪定樂。五、一心支。證初禪時,心依覺觀喜樂之法,故有細微散亂,若將喜樂心息,則心與定一,故名一心支。

得初禪人,能離五蓋。

一、離貪欲蓋。欲界樂粗淺,今得初禪之樂細妙,以勝奪輕,故能離貪欲。

二、離瞋恚蓋。欲界苦緣逼迫,易生瞋心,得初禪時,無有逼迫,樂境在心,故無瞋恚。

三、離睡眠蓋。得初禪時身心明淨,定法所持,心不昏亂,觸樂自娛,故不睡眠。

四、離掉悔蓋。禪定持心,任運不動,故能離掉,由掉故有悔,無掉即無悔。

五、離疑惑蓋。未得初禪時,疑有定無定,今親證定境,疑心即除,故得離疑惑。

昔日常欲火所燒,得初禪時,如人入涼池,是以偈說:「如貧得寶藏,大喜覺動心。」初心粗念名覺,後細心分別名觀。若得初禪,即具信、戒、捨、定、聞、慧等種種善心。需知初禪覺觀二法亂心,譬如人睡眠,有呼喚聲,心大惱亂,故應遣覺觀。

初禪所生之喜樂粗,障二禪內淨,初禪唯與身識相應,故名外淨。二禪則與心識相應,故名內淨。初禪心有覺觀,名內垢,二禪無尋無伺,故名內淨。

知初禪之過,障於二禪,今欲遠離,當用三種方法遣除。一、不受不著。二、呵責過失。三、觀心窮檢。由此三法,可離初禪覺觀之過。譬如世人傭工作,後見其有過失,心欲令去,亦用此三種方法。如是上人利智,不與色自動便去。二若是不去,應與數數責備始去。如果再不去,則以杖遣出。呵責初禪覺觀方法,亦是如此。

  二禪名定生喜樂地。

此定生時,與喜俱發,勇心大悅。二禪未發時,於其中間,亦有定法,從此靜坐,加功不已,其心忽然澄靜,無有分散,即是未到地定。如此經久,不失不退,定心與喜俱時而發,如人從暗室出,忽見外邊光明,其心明亮內淨,十種功德俱發,具如初禪發相。

二禪有四支功德。一、內心淨。離覺觀,依內淨心發定,皎潔分明,無有垢穢。二、喜悅無量。定與喜俱時而發,行人深心自慶,內心生喜定等十種功德善法。三、甚快樂。行者享受喜中之樂,恬澹悅怡。四、一心不動。受樂心息,不緣定內喜樂,又不緣外念思想,是故一心不動。

  三禪名離喜妙樂地。

入此定時,離於前地之喜,而得勝妙之樂,身諸毛孔,悉皆欣悅。

  欲得三禪,又當呵責二禪喜悅之過,亦如捨覺觀,由愛故有苦,失喜則生憂,如人知婦是羅女,棄捨不生戀著,仍用三法遣除。一、不受不著。二、呵責過失。三、觀心窮檢。喜則自謝。

三禪未生,中間有定,加功不止,一心修習,其心湛然安靜,即是三禪未到地定。而後其心,泯然入定,不依內外,與樂俱發,心樂美妙,不可為喻

樂定初生,未徧身,中間多有三過。一、樂定淺,其心沈沒,少有智慧。二、樂定微少,心智勇發,不能安穩。三、樂定之心,與慧力等,綿綿美妙,多生貪著,心易迷醉,是故經說:「是樂聖人可以捨,餘人捨難。」

三禪欲發,有此三過,是故樂定不得增長徧身,當用三種方法調適。一、若心昏沈,當以念精進慧策起。二、若心勇發,當念三昧定法攝持。三、若心迷醉,當念後樂及諸勝妙法門,以自醒悟,令心不著。雖對五塵,不發五識,樂與意識相應,以識內滿,故徧身而受樂。

又者,初禪之樂,從外而發,外識相應,與意識不相應,內樂不滿。二禪之樂,雖從內發,然從喜而生,與喜根相應,樂根不相應,而樂依於喜,喜且不徧,何況於樂乎。今三禪之樂從內發,以樂主,內無喜動,念慧因緣,令樂增長。

三禪有二時樂。一、快樂樂。樂定初樂,未能徧身。二、受樂樂。樂增長,徧身受樂。譬如石中之泉,從內湧出,盈流於外,徧滿溝渠。三禪之樂,正是如此。

三禪有五支功德。一、捨喜心不悔,並離前三種過失。二、得三禪之樂,仍念用前三法守護,令樂增長。三、善用三法離前三過。四、快樂,樂徧身受。五、受樂心息,一心寂定。

  四禪名捨念淨地。

此定發時,體無苦樂,與微妙捨受俱發,樂受暫滅。欲得四禪,當應深見三禪過患,初欲得樂,一心勤求,大辛苦;得復要守護愛著,是亦苦;一旦失壞,益加受苦。因見三禪之樂,有大苦惱,應當一心厭離,求四禪不動定。時於三禪邊地,當修六行觀法,仍用三法遣除。一、不著。二、呵責。三、窮檢。行此三法,三禪之樂便謝。

行者精進不止,心無動散,於後忽然開發,定心安穩,出入息斷,定發之時,與捨俱生,無苦無樂,空明寂靜,此時心如明鏡不動,亦如靜水無波,諸亂想,正念堅固,猶如虛空,是名世間實禪定。於此禪中,若欲轉緣,學一切事,隨意成就,轉粗形妙質,易短壽長年,一切神通妙用,說法自在,莫不從此定出。

四禪有四支功德。一、不苦不樂,此禪初發,與捨受俱發,捨受心法,不與苦樂相應。二、得不苦不樂定,捨棄勝樂,不生厭悔。三、心念清淨,禪定分明,平等智慧,照了無遺。四、定心寂靜,雖對眾緣,心無動念。

以上四禪,乃依尋伺喜樂,有具不具,分為四種差別,若具尋伺喜樂,名為初禪定。離尋伺但有喜樂,名為二禪定。離尋伺喜三種,但有樂一種,名為三禪定。具離尋伺喜樂四種,名為四禪定。

 

《四無量心》

靜坐修禪定的人,視有色相,猶如牢獄,不得自由,所以達到四禪以後,直修四種空定,期望生四空天,脫離色籠。此乃不知破色之方法,誤以為心無憶想,便證涅槃,實則當其命終,生無想外道天,唯離粗欲,並末脫出色籠。

若佛弟子的修習方法,當四禪定相應之後,便進而修四無量心,自利利他,方為正定。為甚麼不在欲界進修四無量心?由於欲界和未到地定皆淺,不易修習四無量心。

初禪覺觀分別欲界,則生悲易;喜支生喜易;樂支生慈易;一心支生捨易。再者,初禪以覺觀為主,深知欲界苦惱之相,此處修悲容易。二禪內有大喜,此處修喜則易。三禪內有徧身之樂,此處修慈容易。四禪妙捨莊嚴,此處修捨容易。無色界定,無有色相,修四無量心,不便於緣境,因此,唯色界定,可修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是:一、慈無量心。二、悲無量心。三、喜無量心。四、捨無量心。

此四心通名為無量者,是因菩薩利益眾生之心,廣大無邊,不分怨親,不別愛惡,不僅徧及人類,即蠕動含靈,凡是有知覺者,莫不饒益。所緣眾生既無量;能緣之心也無量,利生之心既無量;培德植福也無量,所以菩薩經無量劫,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修得功圓果滿,便證無上菩提。

  一、慈無量心

慈能對治自己的瞋恨心。既要想種種辦法,俾令眾生得到快樂,無論他人如何毀謗和惱害我,也不應該生起瞋恨心。視他身如自體,當自受樂時,見他人無樂,便起慈憫心,令其得快樂。行者欲入定時,先作誓願,願望一切眾生,悉得受樂。然後用清淨心,先繫念最親愛的人,如自己父母或兄弟受樂之相,一心繫緣不散,若有異念,攝之令還。若有外境現前,也皆不取,單以一心觀想得樂之相,歷歷分明,日以繼夜,相續不斷,日久三昧便發。行者以三昧力,即以定中,則能真見彼人受樂之相,身心悅愉,顏色和適,了了分明,見親人受樂之後,逐漸將範圍推廣,次見他人,乃至自己的冤家對頭,由十人至百人,千人萬人,以至十方五道一切眾生,悉得受諸快樂,能如此修慈心,便可離諸忿怒,是名慈心相應。

  二、悲無量心

悲能對治自已的惱害心。既要想種種方法,拔濟眾生的痛苦,眾生無論如何欺負和凌辱我,也不應該生惱害心。若見眾生受諸苦惱時,等同身受,當應生起悲憫心,令其得大解脫。行者於慈定中,常念欲與眾生快樂,然而從慈定出,猶見眾生受種種身苦心苦,於是心生憐憫,心念口言,五道眾生,受此大苦,而我不能知不能見,乃與盲人無異,應發勇猛心,加功用行,願於定中悉知悉見,拔眾生苦,與眾生樂,如是立願,而入禪定。仍如慈心之觀法,先繫念一親愛的人受苦之相,乃至十方五道眾生,亦復如是,以三昧力,得見明了,以此進修,悲心自能轉深,是名悲心相應。

  三、喜無量心

喜能對治自己的妒嫉心。既要想種種方法,使令眾生離苦得樂,無論眾生得到任何利益,也不可以生妒嫉心,而且常作是想,如何能令彼等受無量樂,如何令彼受樂久住。行者於悲定中,憐憫眾生,受苦逼迫,我用甚麼方法拔濟,令彼從苦得樂,從樂生大歡喜。此時深觀眾生,雖受苦惱,此苦虛妄,本無今有,有還歸無,易可除滅,令得歡樂。行者即發願言,願諸眾生,離苦得樂,我於定中,悉皆得見,作是願已,而入禪定,以清淨心,繫念於親人,從苦得脫,受樂歡喜之相,念念分明,見到親人,其心悅愉,欣慶無量,乃至十方五道眾生,受諸喜樂,亦復如是。行者於三昧中,雖見外人受喜之相,而於內心無有動搖,禪定功夫逐漸增長,是名喜心相應。

  四、捨無量心

捨能對治自己的怨恨心。既要想種種方法,欲拔眾生痛苦,令得安樂,並使生喜,眾生雖以怨報德,也不能生怨恨心。以上雖有慈悲喜三種心,而能三輪體空,即內無能施益之我,外無所受益之人,中間也無施益之事。行者從喜定出,心自思維,若慈與眾生樂,悲拔眾生苦,喜令眾生歡喜,假若著相,則非勝行。譬如慈父益子,不求恩德,若說我能與樂與喜,即是不德。今當捨此三心,一心發願,願一切眾生,皆得妙捨莊嚴,令我悉見,如此入定,用清淨心,繫念最親愛之人,受不苦不樂之相,如是乃至十方五道一切眾生,亦復如是。於此定中,見諸眾生,皆是捨相,無憎無愛,無瞋無恨,無怨無惱,平等無二,三昧正受,便能轉深,不取不著,堅固安穩,是名捨心相應。

若人修習四無量心,所得功德不可限量。

現世得五種功德。一、入火不燒。二、中毒不死。三、兵刃不傷。四、終不橫死。五、善神擁護。

來生所得功德。若生色界,多作大梵天王,以無量心,廣攝眾生,若於初禪得,即作初禪王,於二禪得,即作二禪王,於三禪得,即作三禪王,於四禪得,即作四禪王。

有人問曰:「前三種心,應有福德,捨心有何利益?」答曰:「眾生離苦得樂,失時即苦,不苦不樂,則心安穩,以捨饒益眾生得福愈甚。其次慈喜心時,愛著心生,行悲心時,憂悒心生,入是捨心,除此貪過,無諸煩惱,故知修捨可得甚大福德。」

以上初禪三天;二禪三天;三禪三天;四禪九天;總共十八重天。

四禪第四天名無想天,此天修無想定時,身心俱滅,如水魚蟄蟲,不能斷惑證入聖果,五百大劫心想不行,六識暫滅。

佛弟子修四無量心,經無量劫植福培德,以慈與眾生樂,對治自己瞋恚;以悲拔眾生苦,對治自己惱害;喜能感同身受,對治自己妒嫉;捨能三輪體空,對治自己怨恨;故修四無量心,名為菩提薩埵。

 

《四空處定》

四色界定與四無量心,皆以色法而修,只是離欲粗散,並未跳出色籠,因此稱為色界。此八門禪,悉由靜坐修得,故得禪名。無論修世間禪,或出世間禪,均以禪定為其根本,所以稱為根本禪。

若能再向前邁進,厭色趣空,滅身歸無,以入於空,則名為無色界。

  一、空無邊處定

因有色身,必有障礙,心為色縛,不得自在,內則受饑渴疾病等苦,外則要受寒熱刀杖等苦。

其實地水火風四大組合,報得此身,已屬苦事。經說:「一大不調,百一病起,四大不調,四百四病,一時俱動。」可見此身,為痛苦之根源。老子也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行者若能脫離色籠,虛空無礙,寂然不動,何有過患?作此思維已,一心諦觀,此身九竅,一切毛孔,無不虛疏,如羅網相,內外相通;亦如芭蕉,重重無實;又如藕孔及魚網,逐漸觀至微末也盡,其心泯然,自住空緣。此後忽然與空相應,定中唯見無邊虛空,如鳥出籠無礙自在。滅三種色:一、可見有對色。二、不可見有對色。三、不可見無對色。證虛空定,名為空無邊處定。

由於心緣虛空,緣多必散,能破於定,而且虛空是外法,緣外法入定,定從外生,則不安穩,不如識處,既是內法,緣內法入定,則多寂靜。觀空處定,乃受想行識四陰和合所成,非屬色法。

  二、識無邊處定

是虛無實,應捨空定,一心緣識,此後忽然與識相應,心定不動。而於定中,不見餘事,唯見現在心識,念念不住,定心分明,識處廣大,無量無邊,也於定中,記憶過去已滅之識,無量無邊,及未來應起之識,也無量無邊,悉現定中與識法相應,因識法持心,故無分散意,此定安穩,清淨寂靜,心識明利,不可為喻,名為識無邊處定。

若於定中,心緣於識,過去、現在、末來,悉皆無量無邊,而心緣無邊,緣多必散,而能壞定。其次前緣空處入定,名為外定,而今緣識入定,名為內定,無論依內依外皆非寂靜。若依內心,以心緣心入定,此定依從三世心生,並非真實。緣識心散,反能破定。

  三、無所有處定

唯有無心識處,心無所依,方名安穩。因此要捨識處,繫心無所有處。無所有者,即非空非識,無為法塵,無有分別,如是知已,靜息其心,而念無所有法,是時識定便謝,此時一心內淨,空無所依,不見一切內外境界,唯寂然安穩,心無動搖。得此定時,怡然寂絕,諸想不起,尚不見心相,何況其他諸法?以色空識三者,均無所有,故名無所有處定,由於不起分別,所以亦名無想定。

行者修至於此,可謂進入腹心之地,但仍不應以此為足,需更深一層修非有想非無想定。

由於前修無想定中,仍有過患,一切皆不可得,如癡如醉,如眠如睡,無明覆蔽,無所覺知,以是不可愛樂此定。

  四、非有想非無想定

諦觀前定受想行識之四陰,雖比色界細微,但也不免無常苦空等法,因此要捨前無所有定,而觀非有非無,我今此心,過去、現在、未來求之皆不可得,既無形相,亦無處所,當知非有,若果真無,誰知其無?無不自知,由此可見,言有言無,皆是戲論,故觀非有非無。如是觀時,不見有無想定,前修無所有處定,便即謝滅,進而其心任運住在緣中,於後忽然真實定發,不見有無相貌,泯然寂絕,心無動搖,怡然清淨,如湼槃相,是定微妙,於世間禪,無過其上。

外道進入此域,謂是中道,實相湼槃,常樂我淨,遂愛著此法,更不前進。又入此定,不見有無,但覺有能知非有非無之心,故即計此心,為是真神不滅。若佛弟子。知是受想行識之四陰和合,而有此定,是虛誑不實,並非有真神不滅的。凡夫之人,入此定中,陰界入細微不覺,故言非想。

以佛法說,唯有細色,而無粗色,具足十種細心數法。一、受。即識之領受。二、想。即識之細想。三、行。即法之行動。四、觸。即意之觸覺。五、思。即法之思維。六、欲。即有出入定。七、解。即法之理解。八、念。即念於三昧。九、定。即心如法住。十、慧。即慧根慧身。

而無色受,無明掉慢,心不相應,諸行等苦集法,和合因緣,則有非非想定。約凡夫說,言非有想;約佛法說,言非無想。合而言之,故名非有想非無想定。

如果聖者,即修滅盡定。滅盡定者,一切領受思想,一時滅盡,使六識心心所不能生起,都無見聞覺知,出入之息也盡。身證此定,能斷見思煩惱,而證阿羅漢果,超出三界,了脫生死。

又入初禪時,不緣五塵境界,五識暫滅。入二禪時,不能生起覺觀,尋伺暫滅。入三禪時,純受無分別樂,喜受暫滅。入四禪時,心念清淨不動,樂受暫滅。入無想定,六識暫滅。入四空定,色想暫滅。入滅盡定,第七識一分我執暫滅,而諸種子,實皆不滅。又四禪四空定,則第六識,微細現行,亦未全滅。無想定中,第七我執現行不滅。滅盡定中第七法執,現行不滅。以上行者修至不緣六塵境界,便妄計心識已滅。

是以如來藏識微細行相,唯有如來究竟了知,住地菩薩分證了知,二乘和外道之定慧,一切不能測量。

 

※二、根本淨禪。※

即修六妙法門,十六特勝,通明禪等,不生愛著,故名根本淨禪。智慧多的人,修六妙法門。禪定多的人,修十六特勝。定慧均等的人,修通明禪。根本淨禪,發無漏智,生無漏慧。

 

《六妙法門》

天台宗之六妙法門屬於「不定止觀」。法門所以通稱為「妙」,是說若人依此法門去修,不僅能超出三界輪迴,更可證得一切種智(即是成佛)。

呼吸是生命之根源,假使一息不來,便會立刻死亡,可見呼吸對生存是如何重要了。六妙門的修持方法,主要是教人在呼吸上用功夫。且分為六個階段: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淨。

  一、數

數息吐出名呼,入內名吸,一呼一吸成為一息。首從第一息數起,當出息則數一,再出息竟則數二,乃至第十息畢,再回頭從第一息數起,如是終而復始。

若未數至第十,其心於中忽想他事,忘記數目,則應停止再數,應當回頭更從第一數起直至第十,一一不亂,各自分明,如是乃為正當的數法。又數第一息時,不可數第二,如數第一息未竟,隨即數第二息,名為將一數二。也不可將二數一,如息已經入於第二,始數第一,此二者均為有過。應該在一數一,在二數二。又不滿十數者,則為減數,若過十數者,則為增數,總之增減之數,皆非得定之道。又應知數入息時.則不數出息,數出息時,則不數入息。如果出入俱數,則會有息遮病,生在喉中,如有草葉,吐也吐不出,咽也咽不下,令人不安,是故數單,不可數雙。

由於心息二者,相依為命,故有心則有息,無心則無息。又隨心而有差別,心粗則息粗而短,心細則息細而長。是故數息日久,逐漸純熟,心息二者,任運相依,心隨於息,息隨於心,覺心任運,從一至十,不加功力,心息自住,息既虛凝,心相漸細,遂覺數息為粗,此時可捨數息,當一心修隨息。

  二、隨

修隨息前,首應捨掉前面數法。

息入竟時,不可數一;息出竟時,不可數二。其心時時隨息出入,息也時時隨於心,二者如影隨形,不相捨離。當息入時,從鼻、口經咽喉、胸、心至臍部,意要隨逐。當息出時,從臍、心、胸、咽喉至口、鼻,其心也要跟著,決不放鬆一步。

如此隨息日久,其心更能凝靜,息也愈微,此刻忽覺出入息與尋常不同。由於我們平時心粗,不能覺察到息之有異,而今心已入精微,便知息之長短、粗細、溫寒、有無,更能感覺到呼吸從徧身毛孔出入,如水入沙,也如魚網,風行無阻。這時身輕柔輭,心也怡然凝靜,到了這個時候,對隨息也心生厭倦,改而專心修止。

  三、止

修止可以令人妄念不起,身心泯然入定,由於定法持心,自能任運令心不散。

前面修習數、隨二門,雖能令粗念寧靜,但細念仍舊波動。止則不然,能令心閑,不需謀諸事務。平時吾人之心,一向追逐外境,從未有停止過,如今要將其收束,不准它再活動,如以鎖繫猿猴,牠自然不能亂跳;修止也是如此,如能將心念繫在一處,也就不會胡思亂想。

究竟將心繫於何處呢?其一、可以止心於自身的鼻端上,兩目一直注視鼻尖,令心不分散。其次、專心繫於肚臍,丹田之間均可。其三、或止心於出入息上,息出時知其出,息入時知其入,如守門人,站在門側,雖身未動,但能知有人出入。如此修止,久而久之,妄想活動自能停止。

理論雖是如此,但初學的人,功夫未能用至於此,實在不易入手。若人能有恆心,以數、隨的方法,試用三五個月,功夫成熟了,屆時不僅能知何為修止,而且一修便能相應。靜坐一兩小時,身心不動,輕安愉快,非世間五欲可比。如若不實地去修習,光是談論定境,等於說食數寶,實在於己無益。

前面所說是繫心法,目的在於將諸妄念制於一處,令心不馳散,但這仍是一種很粗淺的功夫,實際上既有所著之處,必有能緣之心,因此,將諸妄念制伏之後,便要棄止修觀。

  四、觀

我人平時兩目終日注視外境,所用的都是浮心粗念,而今當靜坐時,兩目合閉,以心眼向內看,觀察微細息出息入,如空中風,來無所從,去無所往,息既無所有,人生又從何得,以有氣息,始有人生,今觀身中之皮肉筋骨等,皆是虛妄不實,再觀內六根對外六塵,於其中所領受的一切境界,都是苦非樂,由於六塵境界,全是生滅法,經常有破壞,一旦境過情遷,則苦惱心油然而生。再觀平時所用之心識,也是生滅無常,剎那不住,一時想東,一時想西,猶如行客,投寄旅亭,暫住便去,若是主人,便會常住不動,而眾生迷而不知,認客為主,迷妄為真,因此,有生死輪迴,受種種痛苦。

再觀法無我,諸法雖有千差萬別,總不出於地水火風之四大種,地大種性堅,能支持萬物;水大種性濕,能收攝萬物;火大種性煖,能調熟萬物;風大種性動,能生長萬物,此四者周徧於一切色法,所以稱它為大,又能造作一切色法,故名為種。

吾人於出生前,全由母體攝取氧氣和營養,靠母體的四大種,來維持自己生命。一旦出生後,便靠自己呼吸以取氧氣,由自己消化以攝取營養,此則直接靠外界的四大種,來長養自已的內四大種。如進食穀米菜蔬,經腸胃消化後,則變為皮肉筋骨等。如飲進湯水,則化為涕唾膿血等。假虛空之溫煖,可使身體不冷不熱。依空氣之流暢,始能形成口鼻之呼吸。常人妄認四大以為我,共實,假如髮毛爪齒是我,則榖米菜蔬便為我;若涎沫痰淚是我,則河流海水便為我;若周身煖熱是我,則太虛溫煖應該為我;若鼻孔呼吸是我,則空氣流動便是我。唯事實不然,外四大種既然非我,內四大種又何曾有我?因為人生由外四大種,轉為內四大種,人死由內四大種,變為外四大種,其實內四大種和外四大種,並無差別,一息存在便是有情,一息不在便是無情。有情與無情,又有何異?內四大與外四大,既然均皆無我,我又處於何方,故觀諸法無我。

若人能作以上四種觀行,便可破除四種顛倒。一、人生原是幻化無常,眾生執以為常。二、人生都要承受生老病死種種痛苦,眾生以苦為樂。三、四大本空,五蘊非我,眾生妄認假身以為真我。四、人生九孔常流不淨,眾生以為清淨。上述四種顛倒,實乃眾生生死的泉源。若人洞破其真相,自可免除生死痛苦。

修觀雖比修止為高深,但與修還比較,則仍屬浮淺,因而當修觀相應之後,應更進一步去修還。

  五、還

前修觀時,見入息覺其無所由來,觀出息也察其無所往,具見因緣和合方有,因緣別離則無。因有能觀的心智,始有所觀的息境,境智對立,不能會歸本源。此觀之心智,究從何處生?若從心生,則心與觀,應分為二,如父與子,為獨立個體,但事實不然,由於前修數和隨時,並無觀心。若說從境生,則境是色塵,色塵無知,無知色塵何能生觀?若此觀是由心境共生,則應兼心境二者,一半屬於有知,一半屬於無知,如此則無情與有情混為一談,於事實上便犯了相違過。照理能觀之心智,實從心而生,既從心生,應隨心滅,則為幻妄不實。

《楞嚴經》云:「一切浮塵,諸變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求於去來,本不可得。」

外在的山河大地諸有為相,尚是虛妄,何況內在的能緣之心智,自然也如夢幻泡影,無有真實。須知心的生滅,等於水上起波,波的起落,並非水的真面目,需待風平浪靜,始見真水,是以生滅的心,非是真性,真性本自不生,不生所以不滅,不有所以即空。由於空的緣故,根本無有觀心,既無觀心,豈有觀境,既知境智俱空,便與還相應,心慧開發,任運破除粗重煩惱。至此雖能達到返本還源,但仍存有一個還相,依舊是障礙,因此需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捨還修淨。

  六、淨

行者於靜坐修六妙門,必須要有善巧方便,否則,功夫實難進步。假加終日心猿意馬妄想紛飛,則應用數息,調伏身心。或時昏沈散慢,則用隨門,明照息之出人,對治放蕩昏沈。若覺氣粗心散,當用止門,繫緣一處,安守一境。如有貪瞋癡煩惱頻生,可用觀門照破無明,滅除諸惡。

以上諸門,能制止種種妄想,斷除粗重煩惱,但是不能稱為真淨、欲得真淨,必須了知內外諸法,皆是虛妄不實,畢竟無有自性,於一切諸法上,不生分別,即微細塵垢也不起,不僅離知覺想,也無能修所修,能淨所淨,如太虛空,也不落於有無,作是修時,心慧開發,三界垢盡,了生脫死,轉凡成聖,方為得到真淨。

以上所述的六妙法門,乃是由近至遠,從淺入深,逐漸達到不生不滅的境域。

數隨二門,為修習的前方便。

止觀二門,為修習的中心。

還淨二門,為修習的結果。

止如密室,觀如油燈。有觀無止,如風中燈,非但照物不明,恐為狂風熄滅。若入定室,離狂散風,慧燈方能燭照,破無明黑暗。又止能降伏三毒煩惱,而不能斷除其根,猶如用石壓草,石去草還生。觀能破除眾生的心中煩惱,如用利刀可以斬草除根。若心猿意馬,為妄想所擾,非止不能息。若惛惛糊糊,為沈病所縛,非觀不能明。止能放得下;觀能提得起。止如澄濁水;觀似日照水底。止能除妄;觀能顯真。止是禪定,能令其心不搖不動;觀是智慧,能達諸法當體本空。又諸惡莫作即是止;眾善奉行即是觀。是故止觀二法,可以賅羅一切行門。無論念佛、參禪、禮佛、誦經、慈悲喜捨、利自利他,皆不離此二門。止觀二者,如鳥雙翼,車之兩輪。車有兩輪,則能遠行千里;鳥有雙翼,則能飛翔天空。故此,止觀二法,合則雙美,離則兩傷,彼此輔翼,缺一不可。若偏於定,則是枯定,若偏於慧,則是狂慧。要止觀雙修,定慧均等,始可脫離生死苦海,到達究竟涅槃彼岸。

 

《十六特勝》

六妙法門,第一是「數」。行者因修習數息之故,即能生出四禪、四無量心以及四無色定,前文已略為解釋。

第二妙門是「隨」。行者因修隨息之故,能生出十六特勝。

佛說十六特勝緣起,是初說四諦法時,弟子有不能悟者,故為他們更說九想觀、八背捨等不淨法。修不淨觀雖除貪欲,其中又有生厭患心者,因此不得無漏。故佛改變方針,教其捨不淨觀,轉為修特勝法,因特勝法中,有定有慧,具足諸禪,故稱為特勝,細分為十六。

  一、知息入

息入時,知其從鼻、口、經咽喉、胸、心至臍部。

  二、知息出

息出時,知其從臍、心、胸、經咽喉、至口、鼻。如是一心照息,心隨於息不亂。又能知息相粗細、輕重、澀滑、冷煖。修習隨息法比數息為勝,因數息心闇,無有觀行智慧,多生愛見過患。習隨息之時,即知此息是無常,命依於息,以息為命,如果一息不還,則命亦隨之而去,息既無常,命亦無常,愛見等病,自不易生。

  三、知息長短

修隨息時,忽覺入息長,出息短。因心靜住內,息隨心入故,入則知長,心不緣外境,出則知短。又心細則息亦細,息細則入息從鼻至臍,微緩而長,出息從臍至鼻,亦復如是。如人疲極,休憩歡喜,息即隨細且長。反之,心粗則息亦粗,息粗則出入急疾而短。譬如人遇恐怖,疾走上山,或擔重疲極,此則息短。

  四、知息徧身

修隨息時,忽覺其身如雲似影,又覺出入息徧身毛孔,見息入無積聚,息出亦無分散。覺身空假不實,無常生滅。亦知生滅,剎那不住。以上三事和合,方有定生,三事既空,則定亦無所依,知空亦不可得,如是了知,於定中方能不著。

  五、除諸身行

行者因覺息徧身,忽發得初禪定,心眼開明,見到身中三十六物,臭穢可惡,此時方知三十六物,皆由四大而有,其中一一無我,亦無我身,此時即除心行粗受。

  六、受喜

照出入息,則可除卻懈怠睡眠,而覺心輕柔輭,隨著定心而受喜。

  七、受樂

樂從喜生,若心得喜,身便調適,身調適後,則得盛樂,樂是喜增長故。又初心中生悅,是名為喜,後徧身喜,故名為樂。

  八、受諸心行

上既受樂在懷,必有心所法相隨,依心樂境,入一心時,知此定乃虛妄不實,而不貪著,則得三昧正受,故受諸心行。

  九、心作喜

前既止心一境,但未有慧解,必為沈心所覆沒,今用喜照了,令其不沈沒,故名作喜。

  十、心作攝

因喜心動散,則發愈過常,攝之令還,不使馳散,返觀喜性,畢竟空寂,可使定心不動搖。

  十一、心住解脫

以上徧身之樂,凡夫得到,多生愛染,為其所縛,不得解脫。今以觀照智慧,破析徧身樂時,即知此樂,從因緣生,空無自性,虛妄不實,觀樂不著,其心便得自在。

  十二、觀無常

觀諸法空,生滅亦空,生時諸法空生,滅時諸法空滅,於其中亦無男、無女、無人、無受、無作,如是觀無常法,可得自在。

  十三、觀散壞

此身不久當是散壞寂滅之法,非真實有。此定亦由色受想行四陰和合而有,四陰散壞,定不可得,故心無所愛著。

  十四、觀離欲

凡有愛著,皆名為欲,離外而緣內,亦未免著欲,今入此定,能觀破析,故觀離欲。

  十五、觀滅

是心有生住異滅四相,多諸過患,雖修至識極少之處,也是四陰和合,無常無我之法,不可染著,故觀滅法。

  十六、觀棄

以上處處徧捨一面,至此捨到極點,凡夫得到,以為涅槃,不能捨離,今得此定,能觀其法,亦是無常、苦、空、無我,非真涅槃,故觀棄捨。

此十六特勝法,其中未必盡得,或得兩三種,或得四五事,因根機不等,功夫有深淺,故所得特勝,亦因之而異。

 

《五輪三昧》

六妙門第三是「止」。行者如修習止門,則能次第生出五輪三昧。

佛教雖有八萬四千法門,門門皆可進入佛的境地,但歸根究柢,不出止心一門。所謂:「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若人能止心一處,五輪三昧便可任運開發,如靜水無波,則森羅萬象自然呈現了。

所謂五輪者:一、地輪。二、水輪。三、風輪。四、金沙輪。五、金剛輪。此五種法門,皆是借譬喻而立名。梵語斫羯羅,中文翻譯為輪。輪是車輪,如車輪上之轂輞輻等,諸相圓滿具足。其義乃表諸佛如來之真實功德,圓滿具足,無欠無缺,猶如車輪。

輪又是轉法輪的意思,由於世尊最初成道以至在鹿野苑度五比丘時,初以示轉;次以勸轉;後以證轉。經過三次轉苦集滅道之四諦法輪,彼等乃得開悟,故又名轉法輪。

輪又有二義:

  一、運載義。即由此處運至彼處。如眾生依法修行,則可從苦海此岸,運至涅槃彼岸。

  二、摧碾義。能將路上高低不平的地方壓之令平。如行者修得心靜功深,便可摧折一切混亂煩惱。

三昧是梵語,華言為「正定」。定是從體立名,其心專注一處,息止緣慮,離於散動,故名為定。又名「正心行處」,是心從無始來,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處,心即端直。行者端身正坐,一心修習止門,勇猛精進,能一心不亂,摧破貪瞋癡等煩惱,便可轉凡成聖。

五輪三昧者:

  一、地輪三昧

地有二義:一是住持不動。由於行者修習止門,則功夫必能由淺至深,若證得初禪未到地定時,其心忽地湛然不動,自覺身首狀褥諸相皆空,泯然入定,定法能持心,故如地不動。二是生出萬物,由於至未到地定時,可以生出初禪種種功德事,猶如大地能生出一切萬物,故名地輪三昧。

  二、水輪三昧

水有二義:一是潤澤生長。行者於地輪中,若證水輪三昧,即能開發諸禪種種功德事,有定水滋潤身心,其心自覺善根增長。二是體性柔輭。由於得定之故,身心柔輭,高慢心伏,其心任運隨順善根,故名水輪三昧。

  三、風輪三昧

風有三義:一是遊行虛空無所障礙。行者因修止門,便能覺悟因緣無性如虛空,更能開發初果以上所得智慧,此智慧如風行於虛空,無所障礙。二是能鼓動萬物生長,既得智慧無礙方便,即能激發出世善根種種功德生長,如風可以鼓動一切萬物。三是能破壞一切萬物,即以此智慧,破除一切諸見煩惱,如風之破壞萬物。故名風輪三昧。

  四、金沙輪三昧

金則譬喻真實無虛,沙喻無染無著。行者進而可以破見思迷惑,開發無漏正慧,能得三果阿那含。若是菩薩,即入三賢十聖位中,能破除一切塵沙煩惱,故名金沙輪三昧。

  五、金剛輪三昧

金剛體堅銳利,能摧碎諸物。行者由於修習止門,則不為虛妄迷惑所侵擾,能斷除三界見思煩惱,永盡無餘,證四果阿羅漢。若是菩薩,即能破除無明細惑,證一切種智,也名清淨禪,依此禪定修行,可得大菩提果,故名金剛輪三昧。

此外,車輪若無牛馬拖曳,終不自轉,五輪禪定,亦復如是。雖然其中各有諸妙功德,若不假以止門為引導,無熏修之力,則處處有障礙,所謂:「修得有功,性德方顯。」今因行者善於修止,是故能得初心,由初心轉至極果,其輪大有作用。由於行者善修止門,故能具足五輪禪定,斷三界迷惑,證三乘聖果。

                                 (金剛坐)

台長: 幻羽
人氣(1,443) | 回應(0)| 推薦 (1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參修應識之法要 |
此分類下一篇:【*釋暢懷*法師:世間禪之修持】~下~
此分類上一篇:【*釋暢懷*法師:世間禪之修持】~上~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