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6-09 22:51:34| 人氣1,15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參修應識之法要(續-28)─永嘉參禪的悟道路

推薦 1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參修應識之法要(-28)永嘉參禪的悟道路

唐高宗麟德二年(665),永嘉玄覺禪師誕生在溫州戴姓人家。禪師的先祖是漢末祖侃公,後人避亂世渡江遂永嘉人。玄覺禪師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就剃髮出家了,他的兄長也是出家法師,兩人同住在溫州龍興寺。
精勤悟道

玄覺禪師出家後,非常精進,出坡作務修福之餘,總是獨坐書前,深經藏。日積月累,他遍覽三藏十二部經典。當時天台觀盛行於江浙一帶,玄覺禪師對天台宗的法門義理,也下了一番功夫苦心鑽,認地循序薰習,依循文字般若的指引,把握因緣精進修習止觀。

雖然看了這多的經藏、律藏、論藏,也修習了天台的止觀法門,但還沒有明心見性,直到看了《維摩詰經》,才了解這念心在裡,不再追逐一切境界,始終保持這念心定慧等持。於是至山巖下另築一庵潛居用功,日夜之間常修禪定,惺惺寂寂,禪悅食。

那時,六祖大師門下弟子東陽玄策禪師,行遊化至溫州,聽說龍興寺旁,有一獨居僧人深契大乘妙旨,於是前去相訪參叩。兩個人很歡喜地談論經、論說佛法。玄策禪師聽玄覺禪師所談的頓悟法門、心地法門,都是合乎諸祖的法要,便問玄覺禪師:「仁者說的法很微妙,是在一位名師座下得到這些法益的?」玄覺禪師回答:「我是聽諸師講述大乘經論而有所契悟,後來看到《維摩詰經》裡面所談的心法,悟到了佛的心印;但是,還沒有找大善知識印證,自己是否已正悟到了佛的心印?」

玄策禪師講:「威音王佛出現於世之前,沒有佛住世,可以自悟、自證。威音王佛出現於世以後,無師自悟,沒有找大善知識證明而言悟道者,那就是天然外道。」

「佛法言,心性本自具足,本具的覺性是天然的,法爾如是,但是還是要在事上起修;本具的覺性雖是存在,但要有始覺,由始覺照本覺,然後慢慢才能契悟本覺。所以,契悟了這念心,是悟到了菩提心?涅槃性?還是悟到了緣起性空?當中「悟」的層次有深有淺。想知道自己悟到的是一個層次?所悟的道理是不是正確?就要找位大善知識予以印證。若沒有明眼的大善知識給自己證明,而自言悟道者,那都是天然外道,不是正的佛法。」

玄覺禪師斂容回答:「那仁者今日是否願意我做證明呢?」玄策禪師謙虛地表示:「我的薰修淺,人微言輕,不好越次超倫!今曹溪有六祖大師,親受黃梅付囑,在嶺南一帶說法,弘揚祖師頓悟自心的法門,座下四方雲集,得道受法的人很多。何不同我一道返回師門,請六祖大師為您證明?」當時左溪玄朗禪師也勉勵玄覺禪師前去,遂決定與玄策禪師一同前往曹溪,參謁六祖惠能大師。



一宿契旨

玄覺禪師和玄策禪師一起到曹溪參訪六祖大師,一見到六祖大師,便在六祖大師身邊向右旋繞三,繞完以後,振錫而立。六祖大師見狀便講:「出家眾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見到善知識應該要禮拜,麼你非但不禮拜,還大模大樣地站在這裡,生起這大的我慢心?」佛法中,出家眾要具足三千威儀,行、住、坐、臥要有四威儀。除了威儀以外,還有八萬細行;在微細的行細節上都要注意,等於儒家所說:「禮儀三百,威儀三千。」佛法不但要具足威儀,更要注重戒行、細行。所以,見到善知識,應該要禮拜。

玄覺禪師說道:「生死事大,無常迅速!」這個時候不應該再拘小節,因生死就在呼吸之間,無常很疾速!六祖大師說:「你既然知道無常的道理,知道一切都是有生、有滅,何不體取無生?回光返照當下這念不生不滅的心,這念心性不生不滅,超越無常相!裡還有快、慢、生、死?」

玄覺禪師回答:「體即無生,了本無速。」這念心之體本來就是無生,本來就沒有生滅,心念的生滅都是妄想。這念心的體性寂然不動,還有快、慢、無常的境界!這就證明玄覺禪師已經悟到了這念心,並且有很深的體悟了。六祖大師說:「就是這樣!就是這樣!」這是給玄覺禪師印證了。這念心體本來就是不生不滅、不動不搖,法爾如是,只要直下承擔,當體即是,這就是「體即無生」,就在這個地方安住!玄覺禪師明白自己所悟的道理是正確的,正是悟到了心之體,因此這念心就定了,也安了,過去所有一切的疑問,現在都一掃而空。此時搭衣、持具,非常重地禮拜、感謝六祖大師,向六祖大師告假說:「謝謝大師的印證,我現在要告辭了。」

六祖大師說:「你怎麼快就要走了?」玄覺禪師回答:「這念心本來就沒有去、來;這念心沒有動,怎麼會有快或慢?」六祖大師與玄覺禪師,一個是在事上問,一個是在理上回答。六祖大師緊接著問:「誰知非動?」既然是這念心沒有動,你又怎麼會知道沒有動?知道沒有動的又是誰?玄覺禪師說:「仁者自生分別。」我的心本來就沒有動靜,是您在起心動念妄生分別。六祖大師聽了便肯定的說道:「你是真正的了解這念心沒有生、沒有滅的意義了。」玄覺禪師回答:「無生,哪裡還有什麼意啊!」有了「意」,就是思慮、卜度,就是攀緣,就不是無生。玄覺禪師的回答不離本心、不離當念、不離理體。六祖大師說:「無意,誰當分別?」既然是沒有意,是誰在那裡分別「無生」、分別「有意」?意思是說:如果說完全沒有分別,那豈不是一塊石頭、瓦礫了嗎?佛法也是要有分別,佛法的分別是「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玄覺禪師說:「分別亦非意。」雖然是分別,但不是意識在分別,是用智慧心在分別,雖分別而不執著分別之相,與心意識念念攀緣,起憎愛取捨是不同的。六祖大師誇讚玄覺禪師:「你真正是答得很好、很正確。這樣吧!你就在山上掛單一晚上吧!」玄覺禪師得到六祖大師的驗證後,就在曹溪掛單,住了一個晚上,後稱之為「一宿覺」。



為法忘身

永嘉玄覺禪師回到溫州後,四方學人輻輳來歸。他曾勸勉學人:學道之人,為成道業之故,當日夜精勤心無旁鶩,為報恩之故,當為法忘身;寧可為法而死,不可無法而生。若是貴身賤法,徒自迷癡耽誤一生。著有〈證道歌〉一首及《禪宗悟修圓旨》,皆盛行於世。

大唐先天二年(713),永嘉玄覺禪師怡然入定,端坐入於寂滅,敕諡「無相大師」。時慶州刺史魏靜,將他著作集輯敘成十篇,題名為《禪宗永嘉集》。在《永嘉集》序言之中,刺史魏靜讚歎玄覺禪師:「霜松潔操,水月虛襟;布衣蔬食,忘身為法。」是知師一生言行教化,足為學人千秋之典範、師法之榜樣。

 

永嘉玄覺禪師(665年-712年),俗姓戴,字明道,法號玄覺,又號真覺大師,謚號無相,溫州永嘉人(今屬浙江)。唐朝禪宗、天台兩宗大師,倡天台、禪宗融洽之說。留有《永嘉集》以及《永嘉證道歌》。

《祖堂集》記載,玄覺與其母、其姐,住開元寺。在玄策禪師激勵下,31歲時,訪六祖慧能,成為慧能門下,在慧能寺院留住一宿。先天2年(713年)過世,年39

《宋高僧傳》記載,玄覺自幼出家,與其兄宣法師,姪子二人,同住溫州龍興寺。與東陽玄策一同出遊,曾向禪宗六祖慧能請益,慧能留住一晚,人稱一宿覺。他也曾向神秀請益。先天2年(713年)過世,年49

南宋志磬認為,玄覺於先天元年(712年)過世。為天台宗四祖慧威門下,與左溪玄朗同門。

精通天台宗之止觀法門,閱讀《維摩詰經》發明心地。曾至玉泉寺拜訪神秀大師,請問禪法。後詣曹溪六祖,言下契悟,一宿而去,時稱一宿覺。

《永嘉集》

一卷。慶州刺史魏靜編。又稱《玄覺永嘉集》、《永嘉禪宗集》,略稱《永嘉集》。 收錄於新修大藏經四十八卷。 天台教典因唐末五代之兵亂而湮滅,今盛行於高麗。五代吳王錢弘俶遂向高麗求取。因此,高麗僧諦觀攜來天台教典,我國天台教乃因而復興。由此可知,本書不僅為台禪融合之初作,亦為天台學復興之發端。

本書之注釋書有宋·行靖《禪宗永嘉集注》二卷、明·傳燈《永嘉禪宗集注》二卷。高麗·己和《永嘉集諺解》二卷。

《永嘉證道歌》

記錄永嘉禪師悟境,收錄於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冊,內有佳句傳誦於世。附有無相大師行狀一文,記錄永嘉禪師見禪宗六祖惠能情景。

 

《永嘉大師證道歌》  慎水沙門─*玄覺* 

君不見。

絕學無為閑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身覺了無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五蘊浮雲空去來。三毒水炮虛出沒。

證實相。無人法。剎那滅卻阿鼻業。若將妄語誑眾生。自招拔舌塵沙劫。

頓覺了。如來禪。六度萬行體中圓。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無罪福。無損益。寂滅性中莫問覓。此來塵鏡未曾磨。今日分明須剖析。

誰無念。誰無生。若實無生無不生。喚取機關木人問。求佛施功早晚成。

放四大。莫把捉。寂滅性中隨飲啄。諸行無常一切空。即是如來大圓覺。

決定說。表真乘。有人不肯任情徵。直截根源佛所印。摘葉尋枝我不能。

摩尼珠。人不識。如來藏裏親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顆圓光色非色。

淨五根。得五力。唯證乃知難可測。鏡裏看形見不難。水中捉月爭拈得。

常獨行。常獨步。達者同遊涅槃路。調古神清風自高。貌頰骨剛人不顧。

窮釋子。口稱貧。實是身貧道不貧。貧則身常披縷褐。道則心藏無價珍。

無價珍。用無盡。利物應機終不吝。三身四智體中圓。八解六通心地印。

上士一決一切了。中下多聞多不信。但自懷中解垢衣。誰能向外誇精進。

從他謗。任他非。把火燒天徒自疲。我聞恰似飲甘露。銷融頓入不思議。

觀惡言。是功德。此則成吾善知識。不因訕謗起怨親。何表無生慈忍力。

宗亦通。說亦通。定慧圓明不滯空。非但我今獨達了。恒沙諸佛體皆同。

師子吼。無畏說。百獸聞之皆腦裂。香象奔波失卻威。天龍寂聽生欣悅。

遊江海。涉山川。尋師訪道為參禪。自從認得曹谿路。了知生死不相關。

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縱遇鋒刀常坦坦。假饒毒藥也閑閑。

我師得見然燈佛。多劫曾為忍辱仙。幾回生。幾回死。生死悠悠無定止。

自從頓悟了無生。於諸榮辱何憂喜。入深山。住蘭若。岑崟幽邃長松下。

優游靜坐野僧家。闃寂安居實瀟灑。覺即了。不施功。一切有為法不同。

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

爭似無為實相門。一超直入如來地。但得本。莫愁末。如淨琉璃含寶月。

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終不竭。江月照。松風吹。永夜清宵何所為。

佛性戒珠心地印。霧露雲霞體上衣。降龍缽。解虎錫。兩鈷金環鳴歷歷。

不是標形虛事持。如來寶杖親蹤跡。不求真。不斷妄。了知二法空無相。

無相無空無不空。即是如來真實相。心鏡明。鑒無礙。廓然瑩徹周沙界。

萬象森羅影現中。一顆圓光非內外。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招殃禍。

棄有著空病亦然。還如避溺而投火。捨妄心。取真理。取捨之心成巧偽。

學人不了用修行。真成認賊將為子。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識。

是以禪門了卻心。頓入無生知見力。大丈夫。秉慧劍。般若鋒兮金剛焰。

非但空摧外道心。早曾落卻天魔膽。震法雷。擊法鼓。布慈雲兮灑甘露。

龍象蹴踏潤無邊。三乘五性皆醒悟。雪山肥膩更無雜。純出醒醐我常納。

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

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來合。一地具足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業。

彈指圓成八萬門。剎那滅卻三祇劫。一切數句非數句。與吾靈覺何交涉。

不可毀。不可讚。體若虛空勿涯岸。不離當處常湛然。覓即知君不可見。

取不得。捨不得。不可得中只麼得。默時說。說時默。大施門開無壅塞。

有人問我解何宗。報道摩訶般若力。或是或非人不識。逆行順行天莫測。

吾早曾經多劫修。不是等閑相誑惑。建法幢。立宗旨。明明佛敕曹谿是。

第一迦葉首傳燈。二十八代西天記。法東流。入此土。菩提達摩為初祖。

六代傳衣天下聞。後人得道何窮數。真不立。妄本空。有無俱遣不空空。

二十空門元不著。一性如來體自同。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

痕垢盡除光始現。心法雙忘性即真。嗟末法。惡時世。眾生福薄難調制。

去聖遠兮邪見深。魔強法弱多怨害。聞說如來頓教門。恨不滅除令瓦碎。

作在心。殃在身。不須怨訴更尤人。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法輪。

栴檀林。無雜樹。鬱密森沈師子住。境靜林間獨自遊。走獸飛禽皆遠去。

師子兒。蒙隨後。三歲便能大哮吼。若是野干逐法王。百年妖怪虛開口。

圓頓教。沒人情。有疑不決直須爭。不是山僧逞人我。修行恐落斷常坑。

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釐失千里。是則龍女頓成佛。非則善星生陷墜。

吾早年來積學問。亦曾討疏尋經論。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卻被如來苦訶責。數他珍寶有何益。從來蹭蹬覺虛行。多年枉作風塵客。

種性邪。錯知解。不達如來圓頓制。二乘精進沒道心。外道聰明無智慧。

亦愚癡。亦小騃。空拳指上生實解。執指為月枉施功。根境法中虛捏怪。

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為觀自在。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夙債。

飢逢王膳不能餐。病遇醫王爭得瘥。在欲行禪知見力。火中生蓮終不壞。

勇施犯重悟無生。早時成佛于今在。師子吼。無畏說。深嗟懵懂頑皮靼。

祇知犯重障菩提。不見如來開祕訣。有二比丘犯淫殺。波離螢光增罪結。

維摩大士頓除疑。猶如赫日銷霜雪。不思議。解脫力。妙用恒沙也無極。

四事供養敢辭勞。萬兩黃金亦消得。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億。

法中王。最高勝。恒沙如來同共證。我今解此如意珠。信受之者皆相應。

了了見。無一物。亦無人。亦無佛。大千沙界海中漚。一切聖賢如電拂。

假使鐵輪頂上旋。定慧圓明終不失。日可冷。月可熱。眾魔不能壞真說。

象駕崢嶸慢進途。誰見螳蜋能拒轍。大象不遊於兔經。大悟不拘於小節。

莫將管見謗蒼蒼。未了吾今為君訣。

 

《證道歌》是永嘉大師抒發自己證道後的心境。開悟以後的境界無限自在、清涼,再配合優美的文字和朗朗的音韻,讀之往往讓人不忍釋手,但對初學而言,卻不如《永嘉集》來得實際、受用。

《永嘉集》是永嘉大師指導禪宗修行的具體入門方法與理論。大師圓寂後,由當時慶州刺史魏靜,集而次為十章,廣傳於世。明朝傳燈大師曾作註解,並將章節次第予以調整,且將《禪宗永嘉集》更名為《永嘉禪宗集》。《永嘉集》早期原深受世人推崇,但愈到後世,卻愈不為人所知,甚至只知有《證道歌》,而不知有《永嘉集》,誠為可惜。

在《永嘉集》中,實際的止觀運心的禪觀操作,是奢摩他、毘婆舍那,與優畢叉三章,三者間有一貫而淺深的轉進關係。這裡所介紹的永嘉禪法,是屬於奢摩他的入手方法。


永嘉禪法的止觀操作

一、看念頭

「夫念非忘塵而不息,塵非息念而不忘。塵忘則息念而忘,念息則忘塵而息。忘塵而息,息無能息;息念而忘,忘無所忘。忘無所忘,塵遺非對;息無能息,念滅非知。知滅對遺,一向冥寂;闃爾無寄,妙性天然。」

永嘉禪法的入手方法,並沒有刻意在心中操作、浮現任何影像、心念或想法,而是直接去觀照、注意意識上的法塵(影像、音聲等),就是一般所謂的妄想、念頭。當我們面對意識時,重點是要能提起一個「能知」的心,向內去「看」自己的「念頭」,而不再隨著念頭跑!

我們的心,平常除了前五識攀緣外五塵之外,第六意識中的獨頭意識亦不時浮現一些塵影(念頭)。所以,首先要把心從對外境的攀緣中,收攝到獨頭意識上,也就是說,打坐時不管眼、耳、鼻、舌、身、前五識根塵相對的覺受,而只是專注在自己內心中的妄念。當我們看到妄念時,不要隨著它跑,而要「脫離」出來看著它。維持住「看」的觀照力,不管浮現任何妄想、念頭,都只是清楚地看到、知道,不在上面另起分別的念頭。就如同衛兵站在門口一樣,人進來了,我知道;人出去了,我也知道,人在我面前晃動,我都知道,而且看得一清二楚;但衛兵始終堅持自己的崗位、自己的本務,只是警醒地注視著來來往往的人(妄想)。

平時我們沒有看念頭時,整個心都被妄念牽引、帶著跑,甚至不知道自己在打妄想。慢慢透過「看」的力量,察知到妄念,就把心從妄念中拉離出來,再反過來看它,慢慢就可以體會到,原來這些妄念一旦脫離了心的力量,就只是一些虛妄的影像,像白雲蒼狗一樣,沒有實體性!這時,所謂的妄念,不待對治,輕易地就被覺照之風吹散,而達到心識澄淨的效果。就像天空中各種型態的雲,看清楚了,就會發現,原本就沒有「菩薩」與「狗」的實體性或差別性,一切都是雲所呈現出來的。心也是如此,了解一切妄想都沒有實體性,都是自己清淨的本心所現,心自然就寂靜了。

所以這種「看」,它具有「看穿、看破、看消融」的特質,當我們消融得一分妄念,就轉化成一分覺性,我們的心,也就在這種轉化、淨化的用功過程中,變得愈有力量,能產生一種澄淨(定)中,透達法性(慧)的力量。


二、體會「寂寂」、「惺惺」的感覺

「忘緣之後寂寂,靈知之性歷歷。無記昏昧昭昭,契真本空的的。惺惺寂寂是,無記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亂想惺惺非。」

永嘉禪法的「看」念頭,其實就是止觀的操作,只不過永嘉大師以「寂寂」和「惺惺」來說明,所以我們在看念頭的當下,就要去體會寂寂惺惺的感覺。

當我們「看」的力量持續而堅固以後,妄想被觀照的力量照破,而慢慢泯除。一直看到念頭完全澄靜的時候,這時,心是一種沒有妄想的寂靜狀態,這就叫做「寂寂」,這是一種沉穩、安定、凝然的感覺。這時,我們的心沒有任何的妄想,心是寂靜的,但我們還有知覺、有神識、有覺性。這個沒有妄想、影像,但卻有知覺力、覺照力的覺性,就叫做「惺惺」,這是一種昇揚、活潑、光明的感覺,我們把妄想寂靜下來以後,能夠在寂靜之中,把這個覺照力,也就是「惺惺」的力量予以體會、提攝、浮現,於是在寂靜之中有覺照力(寂寂中有惺惺),在覺照之中又不失寂靜(惺惺中有寂寂)。就在這寂寂惺惺、惺惺寂寂中,我們的功夫就會持續的增長轉進。但是這種心頭上寂寂惺惺、惺惺寂寂的感覺,必須要各人用功去體會。


三、寂寂惺惺的對應

「寂寂謂不念外境善惡等事,惺惺謂不生昏住無記等相……以寂寂治緣慮,以惺惺治昏住……寂寂久生昏住,惺惺久生緣慮……寂寂破亂想,惺惺治無記。寂寂生無記,惺惺生亂想。寂寂雖能治亂想,而復還生無記;惺惺雖能治無記,而復還生亂想。」

通過看念頭,看到能體會寂寂惺惺的感覺之後,就要一直保持住寂寂惺惺,讓這種寂寂惺惺的力量加強、加深、加廣。但是在用功過程中,會因昏沉和散亂的干擾而破壞原有的寂寂惺惺,所以我們要能隨時去化解昏沉和散亂的干擾,穩定住寂寂惺惺的對應平衡。

寂寂和惺惺,其實是我們心性的兩個特質。寂寂是沉定、沒有妄想,但心過於沉沒,就成為昏沉、無記的根源;惺惺是心活潑、有覺照,但心過於活潑,就成為散亂的根源。寂寂雖是昏沉的根源,但卻能對治散亂;雖能對治散亂,但久了又生昏沉。惺惺雖是散亂的根源,但卻能對治昏沉,雖能對治昏沉,但強了又生散亂。所以兩者之間有微妙的相依、相生、相剋的關係:

1、相依:沒有寂寂,會散亂;沒有惺惺,會昏沉。惺惺中沒有寂寂的穩定作用,縱然是明明白白的,但心識是煩動、躁擾的;寂寂中沒有惺惺的覺照力量,縱然是平平靜靜的,但心識是闇昧、無力的。一定要寂寂而惺惺、惺惺而寂寂。

2、相生:寂寂強了,惺惺會相對應的增強,惺惺強了,寂寂亦會增強。因為心的穩定度(寂寂)增強了,心就有力量,可以覺照,不會破裂散亂;心有覺照力量以後,又反過來照破妄想,令心更穩定寂靜。

3、相剋:寂寂太強,會壓制惺惺;惺惺太強,會壓制寂寂。寂寂原是不要讓心散動,但沉沒的力量太強,會使惺惺無法發起而昏沉;惺惺原是不要令心昏昧,但覺照的力量太強,會破壞寂寂而散亂。

所以掌握惺惺寂寂的特質,令其一直在高度穩定的互動狀態中運作,就是永嘉禪法中奢摩他的止觀操作。


四、惺惺為主,寂寂為輔;先寂寂,後惺惺。

「以惺惺為正,以寂寂為助。此之二事,體不相離。猶如病者,因杖而行;以行為正,以杖為助。夫病者欲行,必先取杖,然後方行;修心之人,亦復如是。」

這是永嘉禪法最重要的口訣。凡夫常在散亂心中,所以一定要先寂寂,把所有的散亂泯除、穩定後,才能使心發揮惺惺的覺照力量。如果沒有先具備寂寂的功夫,就去提惺惺,所提出來的惺惺都只是亂想。所以其操作的過程是:寂寂→惺惺→寂寂→惺惺…

而永嘉禪法雖然要先寂寂、後惺惺,但寂寂只是助緣,惺惺才是永嘉禪法的核心與目的。寂寂只能成就定力,唯有惺惺才能切入法性,成就智慧。奢摩他的功用,主要就是在達成惺惺不斷的增強、擴大,然後自然的與毘婆舍那接合,以覺照力消融整個山河大地,這就是永嘉禪法的目的。


五、功夫成就

「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

永嘉禪法的特色,是在寂寂當中,求惺惺的增長,所以它具有「定中修慧」的特質。也就是說,當寂寂惺惺慢慢增強以後,我們的身心可以很容易感受到輕安、平和、清明的「定」的特質,並在這種輕安的狀態下,不斷的增長覺照力。功夫穩定後,下坐的行住之中,也都可以保持住寂寂惺惺,這就是一種動中的功夫──平常不起心動念,不受境界擾動,事情可以照做,但心卻保持在高度地穩定、清明、覺照的境界中。


永嘉禪法的五大特色

從以上對永嘉禪法的介紹中,我們可以歸納出它的五個優點。這也是永嘉禪法的特色所在:

一、理路清晰:永嘉禪法的理論操作,自成一套縝密的架構,並能與教理接合,可以清楚的掌握其內涵。

二、層次分明:永嘉禪法對於禪觀的入手、轉進與成就,都有詳細的說明,功夫可以循序漸進。

三、身心輕安:永嘉禪法的「先寂寂後惺惺」,可使四大調順,心識平和,資益身心。

四、注重智慧:永嘉禪法以開發智慧為主(惺惺),契合於修學佛法的精髓。

五、簡單易行:永嘉禪法從「看念頭」入手,簡單易行,且方便在生活中操作,不受時空限制,行住坐臥皆是道場。

 

參話頭是禪宗最具代表性的法門,自北宋末年的大慧宗皋禪師大力提倡以來,幾乎成為禪宗的代名詞。千年來,在話頭下參悟的祖師不計其數;而由於祖師的親身履踐,也使參話頭這一法,淬礪得更加善巧與精緻。

參話頭廣受中國佛子歡迎的原因,在於它的入手處極為簡易,但卻開悟速捷,只要靠住一個話頭,起疑情、參到底,就可以了脫生死。可惜的是,宗師隱沒之後,參話頭的運心方法沒有完全傳承下來,致使佛弟子或眩惑於祖師的機鋒、公案、家風,而成為口頭禪;或鄙於宗門知見渾沌的流弊,而棄如蔽屣。但其實在祖師語錄中,保留了非常多實際用功的資料可供我們重新去認識它,只是一般人不太了解。

「參話頭」這一方法,不了解的人,總以為很玄奧,其實說破了,卻極為平常。它的巧妙,就在「話頭──疑情──參」一句話上。

所謂「話頭」,是在自己心頭上提一句問話,如「念佛的是誰?」、「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是什麼?」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個問題,一個疑問句!所以當提話頭時,絕對不要動第二念去想,而是當下、直接去體會它本身所帶起的那份疑問的感覺。那種沒有辦法解答、不知道答案的「疑問」,就是「疑情」。疑問的感覺保持住以後,我們會迫切的想要知道答案,這時在疑情之上,要提攝一種要去看透、追究的覺知照了的力量(近似於永嘉禪法「看」的感覺、「惺惺」的作用),是一種沒有妄念下的覺知力。這股覺照力,因為疑情的推動,一直衝向心源深處去追究答案,這就是「參」。所以參話頭的巧妙,完全表現在疑情使覺照力向心源推動的作用上。


參話頭三要

一、大信心:首先,要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有佛性,信自己決定可以成佛;其次,要相信參話頭這個方法,決定可以引導我們開悟,不管他人說其它法門有多好,絕對不絲毫移易。

二、大憤志:相信之後,就要很努力,放下一切的參下去。也就是要有一決生死的承擔力。常將「生死大事」放在胸中提撕,疑情參不破,如無常殺鬼守在門口,故要有「蚊子鑽鐵牛」、「擔雪填井」般的死志,愈參不破,愈要參去!

三、大疑情:

<1>疑以信為體、悟以疑為用──參話頭的善巧,就在於「疑情」上,古人說「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正說明了疑情對於開悟的推進作用。但疑情的發起,必須建立在對法門的信心上,相信就這麼起疑參究去,決定可以了脫生死。所以高峰禪師說:「信有十分,疑有十分;疑得十分,悟得十分。」

<2>惺惺著意疑──所謂惺惺著意疑,其實就是參的狀態。「惺惺」是指警醒、覺明的照了。對於話頭上的疑情,要一直去覺了、推溯,但卻不是牽動心意識的「想」,而是一種「離心意識參」的惺惺照了。

<3>只就一個話頭上起疑──祖師說,古人也疑,只是不假話頭,只疑自己的生死。後人不懂得疑,妄想也多,才給話頭當柺杖、敲門磚。所以儘管話頭很多,契機也有不同,但疑情只是一個,因此,要大家只在一個話頭上起疑;一個話頭上疑破,千疑萬疑都破。否則東疑西疑,終不得成就。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