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5-14 20:14:57| 人氣2,16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顯宗記─*荷澤神會*禪師(1)〈附〉─釋聖嚴法師講記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顯宗記─*荷澤神會*禪師(1)〈附〉─釋聖嚴法師講記

自序

中國的禪宗,雖在菩提達摩來華之前,就已有人弘揚具有中華文化色彩的頓悟禪法,但是,中國禪宗的蒙,畢竟有待於菩提達摩的西來。

中國的禪宗,雖然由達摩祖師從印度傳入了「藉
悟宗」、「凡聖等一」、「更不隨於文」的楞伽宗旨。但是,從唐朝淨覺所見的此宗傳承,自求那跋陀羅三藏,經菩提達摩、慧可、粲禪師、道信、弘忍、神秀等一共七位,撰成傳承系譜集一卷,名《楞伽師資記》。乃是禪宗史上所謂北宗禪的漸修漸悟法門,還不是後世中國禪宗的風格。

至於
正中華禪宗的特色,是頓悟漸修與頓修頓悟的不二法門,乃在六祖惠能的《六祖壇經》(略稱《壇經》)開始,他所走的路線,除了從五祖弘忍大師聽聞《金剛經》並傳承了五祖的衣之外,到底有些思想風格是受《楞伽師資記》的影響,在《壇經》中並不多見。甚至正巧相反。例如《壇經》與四祖道信大師的〈入道安心要方便門〉,同時都引用《文殊說般若經》的一行三昧,兩者間的理解卻不相同。特別是四祖的五門禪和五祖的守本心,都主張「守一」與「守心」,六祖對此,則持相反的意見,以看心看淨,是迷人不悟,障自本性,主張「於一切時中,行住坐臥,常行直心」便是一行三昧,乃是將禪法用於日常生活之中,而不限於盤腿打坐之時,這就將佛法普遍地活用在人間社會中了。雖其內容精深,運用卻極簡單,這也正是各行各業的人,大家樂意接受而又容易實踐的禪法。

依據日本近代學者關口
大博士,以及中國現代學者印順博士的究所見,中國禪宗的成立,分幾個階段:1.以菩提達摩中心的,稱楞伽宗;2.以道信及弘忍中心的,稱東山宗;3.以神秀、惠能、神會等中心的,稱達摩宗;4.又由達摩宗的分派,成立了淨眾宗、南山念佛門、保唐宗、洪州宗、石頭宗、荷澤宗;5.然後才是中國禪宗的大成,以及五家七宗的展開。

在這中間,神會禪師(西元六六八七六
年)對於中國禪宗的貢獻,扮演著承先後的角色,六祖圓寂後,弟子雖多,能通宗通,飽覽儒道群書,深入三藏誨,熱心國事安危的大師像神會這樣的人,則不做第二位想。

六祖門下諸師,多在中國南方,形成山林佛
,唯有神會大師一人北上中原,與當時神秀禪師門下的普寂、義福、敬賢、惠福等四位大師們傳持的北宗禪,分庭抗禮,大事闡揚曹溪惠能的南宗禪;並且協助皇帝,平定安史之亂,唐肅宗便他建立荷澤寺於首都洛陽,開創了荷澤宗,南宗禪在北方奠定江山。

由於荷澤法脈,僅傳承到圭峰宗密(西元七八
八四一年)便中斷了。所以後世提起南宗禪的惠能派下,僅著眼於南嶽懷讓門下的洪州宗,以及原行思門下的石頭宗之傳承,而將神會的荷澤宗視旁出。其實,當時非常活躍的是神會,從敦煌殘卷中發現的神會遺作,例如:《南宗定是非論》、《神會和語錄》、《南陽和解脫禪門直了性壇語》、《頓悟無生般若頌》,得知神會禪師的禪宗思想及其禪風,最像六祖的嫡傳。

以〈顯宗記〉的內容來看,學植深厚,文字簡要,宗義明確。全文以《壇經》的「無念
宗」做主題,以般若、解脫、法身的涅槃三德做貫串,以大小三乘的道品行果架構。動用了印度空有三系,會歸空有不二。思想與實踐並重,解與行相呼相應。雖未引經據典,然從其所遣用的佛學名相及其表達的文義來看,背景資料相當富,涉及的大小乘經論有數十種,而以《般若經》、《涅槃經》、《維摩經》、《法華經》、《華嚴經》諸經,以及《大智度論》、《中觀論》、《成唯識論》、《大乘起信論》(略稱《起信論》)諸論,其取材的根據,目的是在向世人呈現惠能大師的《壇經》宗旨。

所以,神會禪師是六祖門下傑出的龍象,是一位代表南宗去征服北方的功臣,
了講解他的〈顯宗記〉,也使我翻閱了與之相關的數十種經論史傳,以及現代學者們的著作。

因此,這冊講錄的寫成,獲益最多的人,是我自己,使我從禪宗的角度,來看整體的佛法,就像是寫了一冊禪學的佛法
論。對於關心中國禪宗思想及其修證特色的讀者,應該會有幫助。若從我的解讀之中,發現了不同的看法,那是很正常的。如果因此而引起更多的人,從另一些角度認識〈顯宗記〉,我便完成了磚引玉的任務,因我的目的主要就是希望神會禪師遺留在人間的智慧,能利益後人。

本書原講於台北法鼓山農禪寺的週日禪坐會,自一九九五年八月六日起,原則上應該每週一講,事實上由於我太忙碌,除了每隔三個月要往返美國一次,加上在台灣期間,也常常缺課,所以到一九九七年三月二日,只講了十八次。到了一九九七年十月,當時禪坐會輔導師果醒比丘,將一包從錄音帶上整理出來的打字稿交給我,隨身帶到紐約,看了幾篇,覺得鬆散空泛,也有不少信口講出的錯誤,連修改都有困難,所以擱置起來。

到了今年(西元一九九八年)五月下旬,我又把錄稿拿出來讀了一遍,發現我講的內容雖然不紮實,〈顯宗記〉這篇文章,的確很
得流傳,涵蓋面也相當深廣,可以把當做《壇經》的輔助來讀,由於文體古簡,卻又不像《壇經》那樣一看就,必須細心品味琢磨,才能獲得這篇名作的神髓。

再看整理錄音帶的菩薩,共有八位:邱松英、蘇仁格、蔡孟君、周戀英、高麗卿、陳秀文、林寶玉、蔡素枚,這些人都很用心,雖然有兩卷錄音帶不全,無法整理成稿,但這些菩薩的熱心,實在感人。只是初稿部分只有十數頁可以修改成文,其餘的必須全部重寫。

了這兩種原因,我便於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用了兩週的時間,起早待,依文解義,振筆疾書,完成了將近六萬字的本書。我很感謝他們用心由錄音帶上整理出來,使我有些脈絡可循,也能重溫一下講出時的心境。但在此我要說明的是,本書已非講出時的面貌,增加了不少資料,減少了很多衍言,可供再一次講出的參考。姚果莊我謄文稿,法鼓文化出版部,允予刊行,一在此向他們致謝。

         (一九九八年六月十一日,聖嚴序於紐約東初禪寺)

 

顯宗記─原文:

無念宗,無作本,體,妙有用。夫如無念,非想念而能知實相。無生豈色心而能見?無念念者,即念如;無生生者,即生實相。無住而住,常住涅槃。無行而行,即超彼岸。如如不動,動用無窮。念念無求,求本無念。菩提無得,淨五眼而了三身;般若無知,運六通而弘四智。是知即定無定,即慧無慧,即行無行。性等虛空,體同法界。六度自茲圓滿,道品於是無虧。是知我法體空,有無雙泯,心本無作,道常無念。無念無思無求無得,不彼不此不去不來。體悟三明,心通八解。功成十力,富有七珍。入不二門,獲一乘理。妙中之妙,即妙法身。天中之天,乃金剛慧。湛然常寂,應用無方。用而常空,空而常用。用而不有,即是空。空而不無,便成妙有。妙有即摩訶般若,空即淨涅槃。般若是涅槃之因,涅槃是般若之果。般若無見,能見涅槃。涅槃無生,能生般若。涅槃般若,名異體同。隨義立名,故云法無定相。涅槃能生般若,即名佛法身。般若能建涅槃,故號如來知見。知即知心空寂,見即見性無生。知見分明,不一不異,故能動寂常妙,理事皆如如。即處處能通達,即理事無礙。六根不染即定慧之功,六識不生即如如之力。心如境謝,境滅心空。心境雙亡,體用不異。如性淨,慧鑒無窮。如水分千月,能見聞覺知。見聞覺知而常空寂。空即無相,寂即無生。不被善惡所拘,不被靜亂所攝。不厭生死,不樂涅槃。無不能無,有不能有,行住坐臥,心不動搖。一切時中,獲無所得。三世諸佛,旨如斯。即菩薩慈悲,遞相傳受。自世尊滅後,西天二十八祖,共傳無住之心,同說如來知見,至於達摩,屆此初,遞代相承,於今不。所傳祕,要藉得人,如王髻珠,終不妄與。福德智慧,二種莊嚴,行解相應,方能建立。衣法信,法衣宗。唯指衣法相傳,更無別法。內傳心印,印契本心,外傳袈裟,將表宗旨。非衣不傳於法,非法不受於衣;衣是法信之衣,法是無生之法。無生即無虛妄,乃是空寂之心;知空寂而了法身,了法身而解脫。

(錄自《景德傳燈錄》卷三
,《大正藏》五一.四五八頁下-四五九頁中)
 

荷澤神會(西元六六八-七六年)俗姓高氏,湖北省襄陽縣人。自幼先學儒家的五經,並探老莊的勝義,後因覽《漢書》而知佛理,便到國昌寺出家,諷誦群經,過目了了,易如反掌。

根據曹溪本的《六祖壇經》第七章,所載神會禪師參見六祖惠能之時,年僅十三歲,一說十四歲。有一段對話,極有意義:

師曰:「知識遠來艱辛,還將得本來否?若有本則合識主,試說看。」
會曰:「以無住
本,見即是主。」
師曰:「這沙彌,爭合取次語?」
會乃問曰:「和
坐禪,還見不見?」
師以拄杖打(會)三下,云:「吾打汝,是痛不痛?」
對曰:「亦痛亦不痛。」
師曰:「吾亦見亦不見。」
神會問:「如何是亦見亦不見?」
師云:「吾之所見,常見自心過愈愆,不見他人是非好惡,是以亦見亦不見。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則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向前見不見是二邊,痛不痛是生滅,汝自性且不見,敢爾弄人!」
神會禮拜悔謝。

一日師告眾曰:「吾有一物,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諸人還識否?」
神會出曰:「是諸佛之本源,神會之佛性。」
師曰:「向汝道無名無字,汝便喚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
蓋頭,也只成箇知解宗徒!」 

又在流通本《六祖壇經》第十章,記述到六祖大師向眾弟子宣告即將捨報示寂之時,弟子們悉皆涕泣,惟有神會,神情不動,亦無涕泣。
師云:『神會小師,卻得善不善等,譽不動,哀樂不生,餘者不得。』

從以上三段文字所見的神會,是一位聰穎異常的沙彌,而且在六祖圓寂之際,他已修行到了「譽不動,哀樂不生」的程度,已是六祖門下弟子中的佼佼者了。

六祖惠能寂後神會遍尋名跡,唐玄宗開元八年(西元七二年),依勅往南陽的龍興寺,嗣後又到洛陽大弘禪法,唐玄宗天寶四年(西元七四五年)七十八歲作〈顯宗記〉,暢演南宗的禪風。本來所謂南頓北漸,惠能與神秀並駕齊名於當世。神會到了洛陽,北宗的神秀門下也就日漸衰微。

安祿山造反之際,神會
國家籌款,功德至偉;亂平後,唐肅宗特他建造荷澤寺,故稱神會所傳的南宗禪而弘於北方者,荷澤宗。唐肅宗上元元年(西元七六年)入寂,世壽九十三歲。《景德傳燈錄》卷五則謂其「俗壽七十五」,若然則天寶元年,他便入寂了。那〈顯宗記〉的撰作年代又在何時呢?不管的價是不會變的。

 

前言:〈顯宗記〉本文字數雖不多,可是內容非常富,首先介紹〈顯宗記〉的標題。

叫「顯宗」?在中國禪宗的立場,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宗,這「宗」可以說是宗旨的宗,也可說是根本、原理的意思,了顯示《壇經》的「無念宗」。

宗與
是相對的,一般所講的宗是一種信仰鬼神、神祕力量的意思;可是在佛,尤其是在禪宗的立場,宗是指心法,是指理論。從語言、文字思辨等哲學和道理來理解佛法,是」;文字語言之外,也叫做「外別傳」的是「宗」。宗的意思必須「如人水,冷暖自知」,自己去體驗。因此,凡是有禪悟經驗的人所講的就是「心」,就是「佛性」,心是指智慧心、淨心,佛性是不動的空性。只有以淨的、無煩惱的、無分別的慧心,才能見到不動的、不變的而實際上是沒有一點痕跡可見的佛性,那便是「宗」,就是明心見性的「性」。

事實上明心也是明的「宗」,見性也是見的「宗」。明心就是心中沒有煩惱、沒有執著、沒有分別。明的意思並不是說很聰明,而是心中無罣礙,心中無差別。

唯有明心的人才能見性,很多人以
見性就是見到佛身放光,其實不是,性是無形、無相、無聲、無色、無味的,沒有形象、沒有味道、沒有色、不可捉摸,不是用我們的五官六根能接觸的,不是能用我們的意識去推敲、思考、設想、了解的,那也就是佛性。

然是沒有具象的東西叫做佛性,還要講?那是要我們正了解自己的執著而放下,放下馬上就可以見到那個佛性的「性」,也就是〈顯宗記〉的「宗」。

這篇文字叫做「記」,乃記錄、記述、說明、
述之意,荷澤神會禪師用這篇文章來告訴我們什叫禪宗的宗。禪宗的宗與淨土宗的宗以及其他各宗各派的宗不大一樣,禪宗之外的人以「宗」是宗派、學派;但在禪宗來說,「宗」不是學派、不是宗派,而是指所有一切眾生本具的淨的佛心,明心見性的性,也是明心見性的心,也就是說無礙智慧心和不動的空性這兩者即是禪宗的宗。因《楞伽經》說:「佛語心宗。」那就是此處所要說明的。

何稱荷澤神會?因其住在洛陽的荷澤寺而得名。中國的唐朝有一相當有名的戰役──安史之亂,荷澤神會就是在當時以賣度牒的方式籌措了很多軍餉,幫助皇帝打敗了安祿山的造反,唐肅宗特地他建造了荷澤寺,讓他在那兒大弘六祖惠能的宗旨,因此後來的人就叫他荷澤神會。

神會禪師俗家姓高,湖北省襄陽縣人,幼年時先跟家人及儒家老師學《詩》、《書》、《禮》、《易》、《春秋》五經。小小年紀就已是通達五經的儒家學者,又精通老莊的學問。因其讀過二十五史中的《漢書》,而從中得到了佛
的消息和利益,便到了國昌寺出家。出家之後,對於所有讀過的佛經,不但過目成誦,且對於經中的經義也隨即通曉,像這樣子的一位神童,大就是菩薩再來

他是六祖惠能大師
年時候的弟子,見六祖惠能時,六祖已經很老,而神會當時的年齡只有十三歲,或說十四歲。神會初見六祖時,此時六祖大師不住在開講《壇經》的法性寺,而是在廣州曹溪的南華寺了。當他看到了這一個從湖北來的小沙彌,就問他:「知識遠來艱辛,還將得本來否?若有本則合識主,試說看。」意思是:這位善知識遠道而來,辛苦究竟帶了什東西來呢?如果已經把本來的那個東西帶來的話,一定認識的主人是誰?試著告訴我那是什麼啊說給我聽聽看。

請問諸位!六祖大師問的是什
?其實他問的就是「自性」。神會這個小沙彌對答如流,他說:「以無住本,見即是主。」

「無住
本」是《壇經》裡六祖大師講的一句話,可是六祖講《壇經》時,神會根本未在場聽講,卻能回答:「以無住本。」這裡的「住」是什意思?並非有房子住或留在某個地方叫做「住」,而是《金剛經》所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是不在乎、不牽掛、不執著、無分別、都很好,沒什不好,也沒什更好,心已得解脫自在,但是仍有功能,有作用。也就是心中沒有煩惱、沒有執著,卻有智慧。

「見即是主」,就是《金剛經》所講的「而生其心」之意,「生其心」是心中雖然沒有執著、沒有分別,不在乎得失利害、好壞、喜怒哀樂,可是心中有智慧,還是可以有作用的。

「見即是主」,可有兩種意思。第一層意思是說,對於已經開悟的人,智慧在發生功能的時候,「主」就在那兒,智慧不發生功能的時候,無所謂主不主。第二層意思是說,對於
未開悟的人,「見」就是「主」,他有一種見解、看法,這都是執著心;那是沒有開悟,也未得解脫。有見解、有知見,那是凡夫知見,就變成了自己的主,這裡說的「見即是主」,是講的智慧。

《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就是「無住
本」,「而生其心」就是「見即是主」。心還能生起來?那個心不是煩惱,而是智慧的功能,不是煩惱的執著,不是利害、多少、人我、是非、爭長論短,而是自然的智慧的反應,該怎麼做就怎麼做,應怎麼說就怎麼說。

惠能大師聽到這小和
語出非凡,於是又說了下面兩句話:「這沙彌,爭合取次語?」

惠能大師是因
聽到《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開悟的,而神會禪師這時不知是聰明呢?還是的也開了悟呢?他也套用六祖惠能大師開悟的那種境界,以重複的話語來告訴惠能大師,且自認已經把《金剛經》裡面的意思講出來了,所以惠能大師聽到以後說:「嘿!這個沙彌,你怎麼講第二等的、次一等的語言?何不說上等的、最高明的話呢?沒有自己的話,而把人家說過的話也拿來再講一次,這是拾人牙慧呀!」

神會於是說:「和
坐禪,還見不見?」

「和
」就是「大和」,即尊貴的老師之意;一年之中主持、弘法、領眾共修的方丈稱。一個寺院之中,只有一位和,其他的人只能稱「阿闍黎」,不能稱。在我們農禪寺只有我聖嚴一人是和,其他的法師可以稱「某某師」,那叫做阿闍黎。神會可能是調皮,他反問:「和坐禪的時候是見呢?還是不見呢?」也就是說「在坐禪的時候,的心是有功用呢?還是沒功用呢?是在動?還是不動的?是用心呢?還是不用心?」這句話問得實在非常的巧妙。

惠能大師便以柱杖打神會三下,說:「吾打汝,是痛不痛?」

惠能大師不再講話,拿起拐杖打了神會三下,然後再問:「打
三下拐杖,痛呢?還是不痛?」也就是說:「挨打的時候,覺得有痛與不痛的『受心所』在活動?」意思是說:心裡頭動或不動?有功能或沒有功能呢?

可是神會答道:「亦痛亦不痛。」打在身上是痛又不痛,這是模稜兩可的回答,意思是說:「有痛的,但是痛了以後,沒覺得恨、愛、瞋、懷疑等念頭。」一般人在挨打了三棒之後,頭腦裡一定會轉很多圈:「我挨打了!痛!打冤枉了!」又會猜測:「到底什
道理打我?」這是煩惱心,不是智慧,所以神會講「亦痛亦不痛」。

於是六祖惠能大師說:「吾亦見亦不見。」意思是:
問我坐禪的時候,見還是不見?我現在告訴,我也見也不見。

說「見也不見」,「見」是心中有反應,坐禪當時見到心裡生的反應;「不見」是反應過就反應過了,反應之後不再留下任何「我」的痕跡,沒有留下我貪、我瞋、我癡、我疑、我慢等種種煩惱,這就是「見也不見」。

神會問:「如何是亦見亦不見?」

然而神會並未饒過惠能大師,還要再問:「那請問和
如何是亦見亦不見呢?」因那時神會沒聽過六祖惠能說法,所以要問。於是惠能禪師回答了下面一段話:「吾之所見,常見自心過愆,不見他人是非好惡,是以亦見亦不見。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則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同前見不見是二邊,痛不痛是生滅,汝自性且不見,敢爾弄人!」

神會可能已經在其他的地方看過或聽過六祖大師所講的法,對佛經道理也
得很多,因此他用似乎已經開悟的人的語言來跟惠能大師對答,而且還自信滿滿。可是惠能大師能體會到這小孩只是聰明,並沒有正的開悟,因這小沙彌用的語言都是人家用過的而不是自己證悟的,其見解亦都是已經在經典裡,以及六祖自己的《壇經》裡有過的開示,所以這個小孩並沒有正的開悟,因此告訴神會:不要好高騖遠,不要自認已經得到像《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

惠能說:「我所見到的是自己心裡的過失。」惠能這樣已經大悟徹底的人還有什
過失?意指心中凡有所動,心中有妄想相閃過的時候就叫做過失。他說:「我的所見是常見自己的過失,而不見他人的好壞。」這「我」是以惠能大師代表神會,惠能大師神會應做如此觀,做如此體驗,做如此理解。一個修道的人,應該如此,所謂「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就是又見又不見。「見」是見到自己的過失;「不見」是不見他人的過失,這是修道人基本的修養。這並不是惠能大師說自己的境界,他是告訴人,要修道或正在修道的時候,應該如此。大徹大悟之後,那又是另外一種境界了。

惠能問神會禪師:「這個小沙彌,
也痛也不痛,那不是一顆石頭、一塊木頭?如果是痛,那不是跟凡夫一樣了?不是要起瞋恨心了剛才講的這些見不見、痛不痛,都是在執著,不是執著這一邊就是執著那一邊,都是一種生滅心,也是生死心。有沒有、痛不痛、見不見,這都是分成兩極來談論問題,是二邊見,不是中道見,不是正的空慧,所以還是凡夫。連自性都還沒見到,還敢到我面前來弄我!該要挨打!」神會禮拜悔謝。

講到這兒,神會知道自己錯了,所以
快拜了幾拜,求懺悔,說:「不敢不敢。」

這就是神會禪師初次拜見六祖大師的一段對話。神會禪師於九十三歲時圓寂,也有人說他七十五歲時圓寂,但根據大多數的資料仍舊推定他是九十三歲才圓寂的,比較合理。

南方的禪宗──南宗禪,本屬於廣東曹溪,後來也由神會禪師帶到北方去,就變成了北方的荷澤宗,這與神秀所傳的北宗禪對比,稱
南宗禪。()

 

():釋聖嚴法師(英語:Sheng-Yen1931122日-200923日),俗名張保康,出生於江蘇南通,臺灣佛出家人,佛學弘法師兼育家,禪宗曹洞宗的五十代傳人、臨濟宗的五十七代傳人。

聖嚴法師於少年出家沙彌,法名常進。1949年,因戰亂還俗,加入中華民國陸軍,隨軍抵達台灣,以張採薇名。在退伍後,於1960依於東初法師門下,剃度出家,法名聖嚴,法號慧空,承繼臨濟宗與曹洞宗法脈。此外,又接受靈源法師禪悟印可,承繼臨濟宗法脈,法名知剛,法號惟柔。

後來,他前往日本留學並自立正大學取得博士學位,是中華民國第一位赴日攻讀博士並順利完成所有學分的出家比丘。法鼓山創辦人(1985)、住持; 中華佛學究所創辦人(1985)、所長;中國文化大學、東吳大學、輔仁大學究所授。

在東初老人圓寂後,他承繼農禪寺住持,並創立法鼓山。1976年,聖嚴法師向東初老人請求賜曹洞宗法脈,東初老人將其列入曹洞宗法脈,但沒有賜新的名號。

197712月,聖嚴法師的剃度師東初老人在台灣圓寂,法師在接獲消息之後,立刻回國料理後事,並奉其遺命承繼道場,成了中華佛文化館的負責人,此後,便在美國和台灣兩地奔波、東西兼顧。再之後,法師在紐約成立了禪中心,了授課需要而編了一本《禪的體驗》,並陸續發行了兩種英文的定期刊物:《Ch'an Magazine》(《禪雜誌》季刊)以及《Ch'an Newsletter》(《禪通訊》月刊),至1992年底止《禪雜誌》已經發行了58期、《禪通訊》亦發行了96期。自1978年開始,在台灣北投的中華佛文化館以及農禪寺,行大專年學生及一般社會人士的禪修活動,並陸陸續續地出版了關於禪的著作七種,包括《禪的生活》、《拈花微笑》、《禪與悟》等,因對於禪修的鑿力頗深,在世界各國開始以指導禪法修行作弘揚佛法的方式,成國際知名禪師。

聖嚴法師因感念於修習佛法的信眾與學生日增,現有的佛門道場逐漸不敷使用。其後於1989年因緣購得台北縣金山三界村的一塊土地,建設「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以其理念「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創立漢傳佛「法鼓宗」,並法脈傳承的創辦人,並於200692日傳位於現任方丈「果東法師」。

聖嚴法師早年即體弱,年又有腎疾等病痛,但卻不減其對於社會的關懷以及漢傳佛思想的推動。2009年農曆正月初九(23日)下午四點(台灣時間),於臺大醫院出院返回臺北縣金山(今新北市金山區)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的途中圓寂(辭世),享壽79歲。

法鼓山則由方丈-果東法師代宣讀聖嚴法師的十點遺言:聖嚴法師指示身後不發訃聞、不傳供、不築墓建塔、不立碑豎像、不撿堅固子。儀式以簡約莊嚴,懇辭花及輓聯。並要確保法鼓山的法脈宗風,凡由他創立及負責的道場,凡道風的確保、人才的育、互動的關懷及人事的安排,都應納入統一機制。國外的分支道場,則以禪風一致化、人事本土化原則,以利純粹禪法之不墮,並使禪修在異文化社會推廣。

聖嚴法師生前曾留遺偈給弟子:『無事忙中老,空裡有哭笑;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

               

台長: 幻羽
人氣(2,164)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夏禪 |
此分類下一篇:※顯宗記─*荷澤神會*禪師(2)〈附〉─釋聖嚴法師講記
此分類上一篇:【禪門修證指要─本寂無住-3】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