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4-10 13:29:12| 人氣88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國草藥-去風濕藥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鹿啣草
別名破血丹、紙背金牛草、鹿壽茶,鹿安茶。為鹿蹄草植物鹿蹄草的全草。多年生草本,全年可采,將全草連根挖出,洗淨泥土,曬乾為藥用。主產於浙江、安徽、貴州、陝西等地。圓葉鹿蹄草的全草含熊果酚苷、腎葉鹿蹄草苷,全草還含揮發油、蔗糖、蔗糖酶、苦杏仁酶等。
1.強心作用 水及醇的浸出液作用較弱,對正常離體蛙心作用顯著,但其葉比根莖作用強。
2.殺菌作用 治尿路感染,但效力不強,有人服用大量,使尿為鹼性,尿比重低時則有效。
性味歸經:甘、苦,微溫,人腎、肝經。功能:補虛益腎,祛風除濕,活血調經,主治:虛性咳嗽、勞傷吐血、風濕關節痛、崩漏、白帶、外傷出血。

五加皮
別名南五加皮、刺五加、刺五甲。為五加科植物五加或無梗五加、刺五加、糙葉五加、輪傘五加等的根皮。生長於山坡或叢林間,夏、秋採挖,剝取根皮,曬十作藥用。主產於陝西、湖南、河南、湖北等地。五加皮含揮發油、維生素A、維生素B及鞣質、多種糖苷等;揮發油中含4-甲氧基水楊醛。
1.抗灸作用 細柱五加皮煎醇沉液對大鼠角叉菜膠所致足腫脹和棉球肉芽腫有抑製作用;正丁醇提取物對角叉菜膠足腫也有明顯抑製作用。
2.免疫調節作用 五加皮既可提高免疫功能,又可抑制免疫功能。如細柱五加水煎醇沉液對小鼠脾臟抗體形成細胞有明顯的抑製作用;對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數有降低作用;細柱五加總皂苷給小鼠灌胃,能促進小鼠網狀內皮系統吞噬功能並能提高小鼠血清抗體滴度。
3.鎮靜、鎮痛作用 細柱五加主含糖苷的提取物,能顯著協同戊巴比:妥鈉對小鼠的抑製作用,其正丁醇提取物對熱刺激所致小鼠疼痛有明顯鎮痛作用。
性味歸經:辛、苦, 溫,人肝、腎經。功能:順氣而化痰,堅骨益精,祛風勝濕。主治:風濕痺痛,筋骨拘攣,肝腎不足,下肢痿弱,陰瘺濕疹,女子陰癢,眼目昏花等症。
稀薟草
別名稀薟、火薟、虎膏、狗膏、大葉草珠草。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生於山坡或路旁,夏季開花前割取全草,除去雜質曬乾藥用。主產寸:中國中部或北部。
腺梗稀薟含稀薟苦味質及生物鹼。
1.抗炎作用 本品甲醇提取物給小鼠灌胃,可顯著抑制角叉菜膠足腫。實驗表明,腺梗稀薟萜二醇酸、腺梗稀薟萜醇酸均有較好的抗炎作用。
2.抑制免疫功能作用 對非特異和特異性免疫功能均有抑制。
3.擴張血管及降血壓作用 腺梗稀薟草提取液能使保留神經兔耳血管擴張並能阻斷刺激神經引起的血管收縮反應。
4.抗菌作用 體外試驗證明,本晶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高度敏感,對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宋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輕度敏感。
性味歸經:辛、苦,寒,有小毒,人肝、腎經。功能:祛風濕、利筋骨,降血壓。主治:四肢麻痺,筋骨疼痛,腰膝無力,瘧疾,急性肝炎,疔瘡腫毒,外傷出血等。

烏頭
別名川烏、草烏、天雄。為毛莨科植物烏頭的塊根。每年夏至小暑,挖出根塊,除去泥土,剪去根葉,洗淨,曬乾備用。大者即川烏,小者即草烏,川烏、草烏形狀之細者又可統稱天雄。主產於四川、貴州、雲南、甘肅、浙江、湖南、湖北等地。含有6種生物鹼:次烏頭鹼、烏頭鹼、新烏頭鹼、塔拉胺、川烏鹼甲、川烏鹼乙。
1.對心臟作用 其治療量町使人心率減慢、脈搏柔軟而弱,血壓微降;有:接對心肌致顫、強心作用。
2.對血壓、血管的作用 烏頭鹼能使血壓下降,引起血管擴張,能擴張冠狀血管。
3.消炎作用 煎劑,經腹腔注射或口服對甲醛性及蛋清性踝關節腫有明顯的消炎作用。
4.對腎上腺皮質作用 分離出的生物鹼部分以及純烏頭鹼有降低腎1:腺內抗壞血酸的作用;對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具有興奮作用。
5.對中樞神經系統作用 用電刺激小白鼠尾巴法證明烏頭鹼有-定的鎮痛作用;煎劑能提高家兔電痙攣閾,但不能防止大白鼠最大電休克發作。
6.對呼吸系統作用 烏頭鹼可抑制呼吸中樞,使呼吸變慢。
性味歸經:辛、苦,大熱,人肝、膽經。功能:搜風勝濕,開頑痰,治頑瘡,以毒攻毒。草烏頗勝川烏,有散寒止痛之功效。主治:風寒濕痺、半身不遂、寒疝腹痛、陰疽、跌打損傷等。烏頭附子的5種作用特點:附子大壯:元陽,雖偏下焦,而週身內外無所不至;天雄峻溫不減於附,而無頃刻回陽之功;川烏專搜風濕痺痛,卻少溫經之力;附子善行四末,不入臟腑;草烏悍烈,僅堪外治。

雞血籐
別名大活血、血風籐、血鳳、血籐。為豆科植物密花豆(或白花油麻籐、香花巖豆籐、亮葉巖豆籐)的乾燥籐莖。秋冬二季採集曬乾藥用。產於廣東、廣西、浙江、雲南、福建等地。香花巖豆籐含雞血籐醇。
1.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密花豆乾燥根的煎劑對離體、在體蟾蜍心臟有抑製作用,可使麻醉兔及犬的血壓下降,離體對負耳及蟾蜍血管都有收縮作用。
2.鎮靜催眠作用 豐城雞血籐對大鼠腹腔注射酊劑有鎮靜催眠作用。
3.消炎作用 豐城雞血籐酊劑給大鼠灌腸,對甲醛性「關節炎」有顯著療效。用平碟法試驗,25%煎劑對金黃色及白色葡萄球菌甲型或乙型鏈球菌、卡他球菌、大腸桿菌、綠球桿菌均有較強的抑製作用。
性味歸經:苦、甘,溫,入肝、腎經。功能:活血補血,舒筋活絡,熄風祛痺。主治:筋骨疼痛,肢體麻木,血虛經閉,月經不調,痛經經閉,風濕痺痛等症。

菝葜
別名馬甲、馬鞍宮、馬加勒、冷飯巴、龍爪菜、鐵刺苓、雞肝根。為百合科菝葜的根莖,生長於山坡、灌木叢林緣。2月或8月採挖根莖除去泥土及鬚根,曬乾藥用。主產於四川、雲南、貴州、廣西等地。根莖含薯芋皂苷元,又含生物鹼、酚類、氨基酸、有機酸、糖類。種子中含粗脂肪11.2%,其脂肪酸中含油酸48.4%,亞油酸39.1%。
1.利尿解毒作用 煎劑對犬急性利尿實驗,不能使尿量增加,又;對急性汞中毒大白鼠亦無利尿作用。但對內皮系統功能無明顯影響。
2.抗菌作用 在試管內對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有抑製作用。
性味歸經:甘,平而溫,無毒,入胃、腎經。功能:祛風濕,利小便,消腫毒。主治:關節疼痛、肌肉麻木、洩瀉、痢疾、水腫、疔瘡腫毒、瘰癘、痔瘡等。

桑寄生
桑上寄生、寄生樹、寄生草。 為桑寄生科植物,多年生長,一般在夏季采收,砍下樹枝曬乾作藥用。主產於廣東、廣西等地。含寄生苷(篇蓄苷);亦含少量槲皮素等。
1.降壓作用 桑寄生水浸出液、乙醇-水浸出液對麻醉動物有降壓作用。桑寄生酊劑o.1%~0.25%靜脈注射對麻醉犬、貓亦有明顯的降壓作用。
2.利尿作用 麻醉犬靜脈注射篇蓄苷0.5-2mg/kg,有不同的利尿作用。
3.中樞抑製作用 桑寄生能明顯抑制咖啡因對小鼠的興奮作用和延長戊四氮引起的小鼠死亡原因,表現有中樞的抑製作用。
性味歸經:苦、甘,平,人肝、腎經。功能:補肝腎,強筋骨,除風濕,通經絡,益血,安胎。主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偏估腳氣,風寒濕痺,胎漏血崩,產後乳汁不下。
秦艽
別名秦膠、秦糾、秦瓜、大艽、左秦艽、左宇根。為龍膽科植物,大葉龍膽,粗莖龍膽,西藏龍膽的根,多年生草本,春秋採挖,挖後除去莖葉鬚根泥土,曬乾根轉紅或黃色供藥用。主產於甘肅、陝西等地。主要有效成分為秦艽鹼甲、秦艽鹼乙等。
1.抗炎作用 秦艽有明顯的抗炎作用。荼艽乙醇浸出液和秦艽鹼甲能減輕大鼠甲醛或蛋清性足關節腫脹,有明顯的抗炎和消腫作用。秦艽鹼甲在抗炎的同時能降低大鼠腎上腺內維生素C的含量,切除垂體或戊巴比妥鈉麻醉的大鼠則無此作用。說明秦艽鹼甲抗炎作用是通過興奮下丘腦、垂體,使ACTH分泌增多,從而增強腎上腺皮質的功能而起抗炎作用的。
2.抗過敏作用 秦艽鹼甲對組胺所致的哮喘,抽搐和過敏性休克及蛋清所致的大鼠過敏反應均有保護作用。
3.鎮痛、鎮靜、退熱作用 秦艽鹼甲本身無催眠作用,小劑量秦艽鹼甲給大鼠、小鼠腹腔注射時,動物表現安靜,但與戊巴比妥鈉合用,能延長戌巴比妥鈉對大鼠、小鼠的睡眠時間。秦艽鹼甲對小鼠和大鼠均有一定的鎮痛作用。與延胡索、草烏合用可增強其鎮痛作用。較大劑量的秦艽對實驗性發熱大鼠有退熱作用。
性味歸經:苦、辛,平,人肝、胃、膽經。功能:祛風除濕,活血舒筋,清熱利尿。主治:風濕痺痛,筋骨拘攣,骨蒸勞熱,小兒疳疾,小便不利,濕熱黃疸,寒熱邪氣等。
防己
漢防己、粉防己、木防己、廣防己。屬防己科多年生纏繞籐本植物粉防已,青籐木防已或馬兜鈴科籐本植物及廣防已的塊根。秋季採挖根,去淨泥土,曬乾作藥用。主產於江蘇、安徽、廣東、廣西等地。粉防己含多種生物鹼,已提純的有漢防己甲素、漢防己乙素等。
1.抗炙作用 粉防止鹼能降低大鼠血管通透性,抑制大鼠甲醛性足腫,減少嗜中性白細胞游出和P-葡萄糖醛酶的釋放,外且抑制兔多形核白細胞和全血白烯B4及血栓烷A2,的生物合成。
2.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①抗心律失常作用:粉防己鹼能抑制心臟自律性和室上性傳導功能;對心肌呈負性肌力作用,對多種因素誘發的動物實驗性心律失常均有對抗作用;②擴張冠脈和抗心肌缺血作用:粉防己鹼對實驗性冠脈收縮有明顯鬆弛作用,並能增加心肌營養性血流量,對缺血性心肌有明顯保護作有抑製作用,並抑制膠原誘導的血小板內源性AA的釋放,故推測粉防己鹼通過拮抗鈣調素激活磷酸二酯酶A:而發揮作用。
3.鎮熱、鎮痛作用 粉防己鹼對人工發熱家兔,粉防己丙素對大鼠菌苗性發熱有解熱作用。粉防己總生物鹼及漢防己甲、乙、丙素對小鼠尾電刺激和熱板致痛均有鎮痛作用。
4.免疫抑製作用 粉防己鹼具有免疫抑製作用。
5.抗過敏 粉防己鹼對變態反應有對抗作用。不僅是過敏介質拮抗藥,也是過敏介質阻釋劑。其鈣通道阻斷作用可能是抗過敏作用的機制」,。
性味歸經:大苦、辛,寒,人膀胱、肺經。功能:利水消腫,祛風止痛,在臨床用時可分2種。漢防己(原植物為粉防己青籐、木防己等)和木防己(原植物為廣防己),
都能利水祛風,但漢防己利水消腫的作用較強;木防己祛風止痛的作用較好,故一般對症偏上部,或兼風邪者多用木防己,下部而濕重者多用漢防己。主治:風濕痺痛,水腫腳氣,各種痛風而腫甚者可用之。

牛膝
別名川牛膝、懷牛膝、土牛膝。為莧科植物牛膝的根,多年生草本,栽培或野生於山野路旁,於冬季莖葉枯萎時採挖,去淨鬚根、泥土,曬乾切齊為藥用。主產於湖南、湖北、河南、四川、貴州等地。根含三萜皂苷,水解後生成齊墩果葉酸,並含多量鉀鹽,種子中也含三萜皂苷, 與根所含的相同,還含有蛻友甾酮和考甾酮等。
1.對子宮的作用 牛膝對已孕或未孕的子宮都能發生收縮作用,有效成分為皂苷。
2.對腸管的作用 煎劑對小鼠離體腸管呈抑製作用,靜脈注射對麻醉犬及正常或麻醉兔的胃運動,於短暫興奮後轉為抑制。
3.止痛作用 煎劑腹腔注射有一定的止痛作用。
性味歸經: 甘、苦、酸,平,人肝、腎經。功能:活血祛瘀,通經,補肝腎,強筋骨,瀉火解毒。主治:血滯經閉、痛經、月經不凋、跌打損傷、腰膝軟、四肢拘攣、吐血、衄血、淋病尿血、牙齦腫痛、喉痺、癰腫等,懷牛膝以活血通纖,補肝腎,強筋骨為主;土牛膝以瀉火解毒為長;川牛膝以活血祛瘀效力為主。

台長: 杯子的筆記本
人氣(88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藥材 |
此分類上一篇:枳殼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