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8-14 09:15:42| 人氣29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三寸之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引言
嘴巴裡面有兩個重要的器官,一個是堅硬的牙齒,另一個是柔軟的舌頭。他倆都是我們消化系統和說話時,不可缺的大將。因為牙齒是硬的,所以都是做切、割、咬、嚼等花力氣的粗活;然而舌頭又長又軟,還可以做長短伸縮、上下捲起、以及365度的轉動,所以它都是在做攪拌、調和的「和稀泥」細活。有了這倆個一軟一硬好搭擋的合作無間,我們入口的食物才能順利的進入食道,我們講話也可以口齒清晰。牙齒在前期已談過,這次讓我們來為三寸之舌「饒舌」。

舌頭不但是消化和說話的重要器官,它也是幫我們嚐出味道的感覺器官,如果舌頭罷工,我們不只是說不出話、還會消化不良,甚至食不知味呢!

舌頭是軟的,又要為我們身先士卒的親自嚐試冷熱和各種怪味,所以很容易受傷,更免不了的是不小心會被它的親密戰友牙齒咬到皮破血流,疼痛得令你「恨得牙癢癢」的。除此之外它也會生病,因此不可小看這根很軟的「三吋不爛舌頭」而輕忽它,你如果疏於照顧,它總有一天會爛給你看!


內文
你如果吃過豬或牛的舌頭,甚至是鴨舌頭,你一定感覺到它們咬起來QQ的,很有韌性,那是因為舌頭由許多走向不一的肌肉構成。很多人就是喜歡這種口感。人的舌頭構造也和其它動物相似。

舌頭可說是消化器官的最前哨。當食物從口進入之後,牙齒認真且努力的咀嚼,因而刺激口腔裡的唾液腺分泌唾液,也就是俗稱的口水。被牙齒咬碎的食物經過唾液的潤濕之後,就像很濃的稀飯一樣潤滑,再經過舌頭的捲起和轉動,靠著喉嚨的吞嚥動作,就把食物推進食道裡。所以舌頭在消化系統裡像個攪拌機,扮演「攪和」和「推波助瀾」的角色,少了它的攪動,食物是不會自動的往下進入食道。這就是為什麼昏迷的病人不能從口腔吃食物,即使是喝水也不行,一定要從鼻子插根胃管,這樣食物不經過嘴巴就可由管子直接流進胃裡。

在鏡子面前伸出舌頭觀察,或是用放大鏡觀察別人的舌頭,你會發現舌頭的周圍有許多很小的突起,那就是我們所說的「味蕾」,它幫我們嚐出食物的甜、酸、鹹、苦等味覺,因此舌頭也是敏銳的感覺器官之一。感覺甜味的味蕾在舌尖,也是我們吃東西最先就可以嚐出的味道。感覺鹹味的味蕾在舌頭中央,苦味的味蕾在舌根,酸味的味蕾在舌頭兩側。如果妳把甜、酸、苦、鹹的食物按照上面的區域去感覺味道,你會覺得甜的食物更甜,苦的會令人難以下嚥,酸的直讓你口水流個不停。不過每個人對味覺的敏感度不一樣,例如有的人對甜味很敏感,只要有一絲絲的甜,就有感覺。

舌頭也是說話的發聲音器官之一,最明顯的是捲舌音,就非得要有舌頭的捲動,才像捲舌音。尤其英文的發音有些音是要將舌頭頂在牙齒、或頂在上顎才能發出正確的音,有些音甚至牙齒要放在舌頭上發音。所以舌頭轉動的是否靈巧,大大的關係我們說話的清晰程度。當然舌頭的長度和大小也要適中,太長、過短,或太小、特大,都可能影響說話。不過這些情形是天生的,只要在學說話時多下功夫矯正發音,困難還是可以克服的。

正常的舌頭因為血管密佈以及口水的滋潤,所以看起來是淡紅而濕潤的。如果覺得「口乾舌燥」可能是身體缺水。舌頭上面的細胞也會新陳代謝定期脫落,這也就是我們在舌頭表面上看到白色薄薄一層的「舌苔」。我們吞口水、喝水、吃東西時就很自然的把舌苔帶走,再加上正確的刷牙和漱口,所以我們的舌苔不多且不會有難聞的味道。沒有必要特別去「括除」或「刷洗」。如果舌苔很多又黃又厚又有臭味,才需要加強清洗,且要快去看醫生,因為這很可能是身體的健康亮出了警訊,不可輕忽!


專題一: 舌頭是軟的為什麼可以伸出嘴巴外面,卻不會從嘴巴裡掉出來?
因為舌頭底下和後面,都有柔軟卻非常堅牢的韌帶和口腔連在一起。任由舌頭怎麼伸縮轉動都不會斷,更不會掉出來。

專題二:其它的動物也有舌頭嗎?牠們的舌頭有什麼用處呢?
一般來說,哺乳類動物都有舌頭,它的用處和人的差不多,當然沒有人類高明。可是貓科動物的舌頭,還可以用做洗臉整容和梳毛的道具呢!
兩棲類的舌頭可以飛快地伸出,黏住牠要捕捉的獵物。蛇類常常伸出舌頭,來感覺周邊的氣味甚至溫度!

專題三:鼻子聞的「味道」和舌頭嚐的「味覺」有什麼不一樣?
當然不一樣了!鼻子聞到的是它吸進空氣中的味道,大多是是無色有味的。例如上課時有人放臭屁,我們看不見屁,可是屁的臭味彌散在空氣中,我們鼻子呼吸時就聞到臭屁的「味道」。
舌頭嚐到的感覺是食物本來就有,或是加了調味料的「味覺」,這種味覺不會散發在空氣中,一定要由舌頭「品嚐」之後才感覺得到它的存在。一般好吃的食物,大都是色、香、味具佳,還沒吃先聞了味道就令人食指大動,且嘴裡已經開始淌口水了。不過也有例外的食物,那就是臭豆腐!聞起來「味道」很怪異,可是加了鹹醬油、酸甜泡菜、等調味作料之後,吃起來的「味覺」之迷人,只能用「讚!」來形容!

專題四: 為什麼舌頭會被牙齒咬到?咬破怎麼辦?
牙齒是硬的,舌頭是軟的,兩個個性不同的東西生活在一起,朝夕相處產生磨擦是不可避免的。若是舌頭經常被牙齒咬到,甚至破皮,那就要慎重的檢討。是否吃東西太快?是否牙齒排列有問題影響咬合?是否咀嚼的習慣不良?很多原因都有可能,最好是到牙科檢查找出原因。
至於舌頭被自己咬破,雖然很痛但是忍耐幾天之後就會自癒。如果日子久了傷口沒有癒合,一定要去看醫生。如果舌頭被別人咬破,要當心對方有否傳染病,因此也一定要去看醫生。

專提五:舌頭要如何清潔和保護?
首先要做好口腔衛生,包括正確的漱口和刷牙、多喝水、定期看牙齒。不抽菸、不嚼食檳榔。不吃太燙太冰太刺激的食物,以免舌頭受傷。
舌頭也要常鍛鍊,才會靈活轉動。例如做些捲舌、伸舌、在口腔內350度轉動舌頭,都是很好的運動。我們在日常生活說話時,適當的使用舌頭發出正確的音,也是操練舌頭的好機會。

專題六:什麼是舌診?
中醫看病,特別重視察看舌頭。中醫認為,舌尖連繫著心,舌中央部位連繫著胃及大小腸,舌根連繫著腎,舌旁左邊連繫著肝、膽,右邊連繫著脾、肺。通過「辨舌質」和「辨舌苔」,就可以診斷出病來。正常人的舌頭呈淡紅色,上頭有薄薄的舌苔,保持濕潤,如果不是這樣,身體就可能有毛病了。

專題七:為什麼說「三寸不爛之舌」?
戰國時,趙國的公子平原君,手下有數千門客。他有位門客叫做毛遂,起初不受重視,後來平原君出使楚國,毛遂自願前往(毛遂自薦),憑著他的機智和口才,楚國才答應和趙國結盟,共同抵禦秦國。平原君嘆道:「毛先生的三寸之舌,強過百萬大軍啊!」三寸之舌,後來演變成「三寸不爛之舌」,形容能言善道、口才過人。〈吳嘉玲──地球公民月刊──汎亞文化公司出版〉

台長: 嘉玲姊
人氣(29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健康促進 |
此分類下一篇:小口與大嘴
此分類上一篇:O2 VS. CO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