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6-10 18:05:03| 人氣18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藥膳藥膳藥膳謹慎參考用~~~哦!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00道藥膳 1

100道藥膳 1
炒杜仲腰花
材料:
1.
杜仲2錢、枸杞5錢、當歸1錢、黃耆3錢。
2.
豬腰子2個(約1斤)、麻油2大匙、薑少許。
3.
2小匙、鹽1小匙、烏醋2小匙、米酒1大匙、太白粉2小匙。
作法:
1.
將藥材111/2杯水燒開,轉小火熬約30分鐘,過濾取1/2杯藥汁備用。
2.
豬腰子切開成2片,去內之白筋膜,切腰花,每半片切成68小塊,泡水,並頻換水,以去其臭味,待無臭味後熱水川燙一下備用。
3.
熱鍋入麻油,放入薑爆香後,加入藥汁和3料,煮滾成糊狀,放入腰花快炒2-3下即可。
功效:
養血益氣,補肝腎,強筋骨,壯腰膝,適合腰膝常酸痛或產後腰軟無力者食用。

 

杏仁果凍
材料
1.
杏仁5錢、枇杷葉2錢、川貝母2錢、柿霜3錢、紅棗5粒(去仔)
2.
洋菜1/4條、鮮奶1/2杯、冰糖3大匙、杏仁露1大匙
作法
1.
將藥材1(柿霜除外)置鍋內加水2杯以小火熬至剩1杯,過濾取藥汁後加入柿霜拌勻備用。
2.
將洋菜剪碎,加入4杯水和上述藥汁把它煮溶化,再加冰糖融化後,過濾加入鮮奶和杏仁露拌勻,倒入小布丁杯中,待涼後使其凝固,倒在盤上即可食用,亦可放入冰箱冷藏。
功效
化痰止咳,適合感冒後期咳嗽不愈時食用。

 

白果仁雞湯
材料
1.
當歸1錢、黃耆3錢、枸杞3錢、紅棗5粒(去仔)
2.
雞腿2隻、乾白果仁1
3.
生薑、鹽……適量
作法
1.
藥材1置鍋內,加水6碗,燒開後以小火熬約30分鐘後過濾取湯汁備用。
2.
白果仁先用水泡軟備用。
3.
雞腿洗淨切塊川燙後入瓦鍋,倒入上述藥汁,放入白果仁再加生薑。
4.
瓦鍋加蓋放入電鍋蒸熟後加鹽即可。(外鍋約21/2杯水)
功效
健脾益氣,治虛勞諸不足,能夠改善小孩的免疫力,增強呼吸道的抗病能力。
白果一名銀杏,有溫脾益氣,定痰哮,縮小便,止帶濁等功效


豆腐蝦仁燴
材料
1
當歸1錢、枸杞5錢、黑芝麻5
2.
蝦仁4兩、雞胸骨1付、豆腐1塊、髮菜1錢、胡蘿蔔丁少許
3.
蛋白1/4個、太白粉1小匙、鹽1/4小匙
4.
1/2茶匙、太白粉2小匙、薑少許
作法
1.
雞胸骨洗淨川燙後,同藥材15杯水以小火熬至剩11/2杯,過濾取藥汁備用。
2
蝦仁去沙腸洗淨,用材料35分鐘後,過熱油備用,髮菜洗淨用水泡軟切細,豆腐切丁。
3.
熱鍋入油3大匙,薑爆香後,放入豆腐、髮菜、胡蘿蔔丁、鹽和藥汁,燜煮約3分鐘,再放入蝦仁拌炒一下,以太白粉勾芡即可。
功效
滋肝補腎,填精補髓,能強筋壯骨,預防骨質的流失。

 

苦瓜排骨湯
材料
1.
人參鬚1錢、石斛2錢、麥冬2錢、白朮2錢。
2.
豬小排1斤、苦瓜1條、小魚乾1兩。
3.
1小匙、薑片少許。
作法
1.
將藥材1置鍋內,加水2杯,燒開後以小火熬至剩1杯,過濾取湯汁備用。
2.
豬小排洗淨川燙,小魚乾洗淨用水泡軟,苦瓜切小塊狀。
3.
取一瓦鍋,放入豬小排、小魚乾、苦瓜和薑片,倒入藥汁和清水4杯,置電鍋蒸熟加鹽即可。(外鍋約21/2杯水)
功效
清熱降火,適合天氣熱火氣大,疲倦乏力,口乾口渴飲水不止等。

 

西芹干貝
材料
1.
天麻2錢、鉤藤2
2.
生干貝半斤、美國芹菜3小支
3.
1/2小匙、酒1/2小匙、白砂糖1小匙、橄欖油2大匙
4.
大蒜、生薑、蔥少許、太白粉1小匙、香油1小匙
作法
1.
藥材1置鍋內,加水1杯,燒開後以小火熬約剩1/2杯,過濾取湯汁備用。
2.
生干貝洗淨,用刀從中央片開成2片,芹菜洗淨削去外皮及粗筋切成小塊,水燒開將芹菜和生干貝燙熟備用。
3.
熱鍋入油,放入大蒜、生薑、蔥爆香後,再放入生干貝和西芹及藥汁、鹽、酒、白砂糖稍炒勾芡,淋上香油即可。
功效
涼血平肝風,有降血壓,清血脂的功效。

 

蓮藕湯
材料
1.
東洋參1錢、白茅根5錢。
2.
豬小排1斤、蓮藕半斤、乾百合1兩。
3.
1小匙。
作法
1.
將藥材1置鍋內,加水2杯,燒開後以小火熬至剩1杯,過濾取湯汁備用。
2.
豬小排洗淨川燙,蓮藕洗淨去外皮切片,乾百合用水泡軟備用。
3.
取一鍋子,放入豬小排、蓮藕、乾百合,倒入藥汁和清水5杯,置瓦斯爐上,煮開後以小火熬約1小時,蓮藕爛再加鹽即可。
功效
有清熱涼血之功效;適合小孩容易流鼻血或常乾咳不止者食用。

 

粉蒸排骨
材料:
1
丁香粉1錢、肉桂粉1
2
豬小排半斤、糯米1/2杯、白米1/2
3
醬油1大匙、酒1大匙、甜麵醬1大匙、糖1大匙、油1大匙、水2大匙
作法:
1
豬小排洗淨切塊川燙,同材料3和材料1拌勻醃30分鐘,糯米和白米敲細或用果汁機打碎。
2
豬小排沾上碎米後排列在盤子上,置蒸籠上蒸熟即可。
功效:
芳香健胃,助消化,適合消化不良,胃酸過多者食用。


竹笙湯
材料
1.
當參2錢、白朮2錢、茯苓3錢、甘草1錢、紅棗5粒(去仔)
2.
雞腿2隻、竹笙1兩、香菇5
3.
生薑、鹽……適量
作法
1.
藥材1(紅棗除外)置鍋內,加水2杯,燒開後以小火熬至剩1杯,過濾取湯汁備用。
2.
竹笙先用水泡軟,再換水泡以去其辛味,後切小段,香菇同樣以水泡軟備用。
3.
雞腿洗淨切塊川燙後入瓦鍋,再放入竹笙、香菇、紅棗、生薑,加入5杯水和藥汁,以淹材料為度。
4.
瓦鍋加蓋入電鍋蒸熟後加鹽即可。(外鍋約21/2杯水)
功效
有健脾益氣之功效,適合體虛氣弱,食慾不振,身體消瘦,免疫力不佳者食用。

 

山藥甜湯
材料:
1.
山藥2兩、乾百合1兩、乾白木耳1杯、龍眼乾1兩、紅棗(去仔)10
2.
冰糖3兩、水6
作法:
1.
乾百合、山藥、乾白木耳用水泡軟,白木耳泡軟後切碎。
2.
百合和山藥加水以小火煮軟後再加入白木耳、龍眼乾、紅棗,再煮5分鐘最後加入冰糖,待糖溶解熄火即可。
(若用生山藥則切小塊,先煮百合,待百合軟後再放入生山藥、白木耳和龍眼乾)
功效:
益氣生血,養陰潤燥,保肺澤肌膚,經常食用能消除疲勞,增強身體抵抗力,預防感冒,適合全家大小食用。

 

金果牛腩堡
材料:
1.
鹹橄欖3
2.
牛腩1斤、胡蘿蔔1條、大蒜2小粒、八角(大茴香)2粒、薑片3
3.
醬油3大匙、糖1大匙、米酒1大匙
作法:
1.
牛腩洗淨稍燙過,切成小塊狀(約4公分長),鹹橄欖用水洗過,去仔切成小片狀,胡蘿蔔切塊狀備用。
2.
鍋熱入油2大匙先爆香大蒜和薑片,後入牛腩及米酒稍炒撈起放入砂鍋內,加入胡蘿蔔、八角、醬油、糖和水5杯,以小火燜煮1小時至牛腩爛即可。
功效:
健胃消食,下氣化滯,適合消化不佳,食慾不振以及咽喉痰滯易咳嗽

 

干貝髮菜燴
材料:
1.
當歸1錢、黃精2錢、女貞子2錢、枸杞5錢、桑椹2
2.
生干貝10粒、髮菜2錢、生菜半顆
3.
高湯(或罐頭鮮雞湯)1杯、醬油1小匙、糖1/2小匙、油1小匙
4.
米酒1/2小匙、蠔油2小匙、太白粉1/2小匙
作法:
1.
將藥材11杯水燒開,轉小火熬至剩1/2杯備用。
2.
生干貝洗淨,排放在大碗上;髮菜先用水泡軟,清洗乾淨,瀝乾水份。
3.
3料煮開後放入髮菜,以小火燜煮至湯汁收乾,撈起放在干貝上淋上米酒,放入電鍋以1/2杯水蒸熟後,取出把湯汁倒在小碗上留著備用。
4.
生菜撕開洗淨,用熱水燙熟,鋪放於大盤子上,然後把蒸熟的干貝和紫菜扣在上面。
5.
將藥汁和蒸干貝的湯汁一起煮滾,加上蠔油和熱油1小匙,以太白粉勾芡淋在干貝髮菜上即可。
功效:
補陰血,滋腎陰,適合婦女更年期綜合症,如潮熱盜汗,皮膚乾燥,頭暈目眩,心悸等早衰現象。

 

粉皮黃瓜
材料:
1.
茯苓3錢、白荳蔻1
2.
粉皮半斤、小黃瓜2
3.
芝麻醬2大匙、醬油1大匙、白醋1/2大匙、麻油1大匙、白糖1大匙
作法:
1.
將藥材11/2杯水燒開,轉小火熬10分鐘取藥汁1大匙備用。
2.
粉皮切成寬條狀,用冷開水清洗一下,舖於大盤上,小黃瓜切成絲狀放於粉皮上。
3.
3料、藥汁及1大匙開水混合以微火溶解攪拌均勻,待涼後淋在粉皮黃瓜上即可。
功效:
健脾利濕,消食導滯,有幫助消化,增進食慾及通利小便的功效。

 

三杯花枝
材料:
1.
當歸1錢、紅花1錢、紅棗5
2.
花枝(或透抽)3條(約1斤重)
3.
麻油3大匙、醬油2大匙、米酒1大匙、大蒜10粒、生薑10片、九層塔少許
做法:
1.
將藥材11杯水燒開,轉小火熬15分鐘取藥汁2大匙備用。
2.
花枝用水洗淨切成圈狀。
3.
熱鍋入麻油,放入大蒜、生薑片稍爆香後再加入花枝、醬油和藥汁,撈起入瓦鍋,燜煮至花枝熟即可。
功效:
補血調經,適合婦人月經不順,經來易腹痛者食用。

涼拌雞絲
材料:
1.
山楂2錢、麥芽2錢、穀芽2 (三仙)
2.
雞胸肉6兩、小黃瓜2
3.
醬油1大匙、烏醋1大匙、蒜泥1小匙、糖1小匙、麻油1大匙
作法:
1.
將藥材11杯水燒開,轉小火煮約10分鐘取藥汁1大匙備用。
2.
雞胸肉塗上少許鹽放置電鍋內以1/2杯水蒸熟,取出待涼後撕成條狀,另外蒸雞肉的雞汁取1大匙備用。
3.
小黃瓜洗淨,切小段拍碎,加少許鹽拌備用。
4.
取藥汁1大匙,雞汁1大匙加3料拌勻作成調味醬。
5.
1大盤,小黃瓜濾乾水份敷於盤上後放上雞胸肉,最後淋上調味醬,食用的時候再拌勻即可。
功效:
健脾胃,助消化,適合小孩厭食,食慾不振,消化不良或常腹脹氣者。

100道藥膳 2

100道藥膳 2 

雙筋燴

材料:
1.
杜仲3錢、六汗3錢、枸杞5
2.
烏參6兩、熟蹄筋2兩、絞肉1兩、熟筍片半支、胡蘿蔔數片,香菇3朵切半(去蒂)
3.
醬油1大匙、麻油1小匙、糖1小匙、鹽1/2小匙、蔥、薑、米酒少許
4.
太白粉1/2大匙、水1大匙
作法:
1.
將藥材12杯水燒開,轉小火熬至剩1杯,取藥汁備用。
2.
烏參去內臟洗淨,同蹄筋以蔥、薑、米酒煮約3分鐘去其腥味,漂水待涼後切塊狀。
3.
熱鍋入油2大匙,放入蔥、薑爆香加入絞肉稍炒香後加入烏參、蹄筋、熟筍片、胡蘿蔔片和香菇,炒勻加入藥汁、3料和水1杯,以小火燜煮約5分鐘,最後用4料勾芡即可。
功效:
補肝腎,強筋骨,壯腰膝,適合骨質疏鬆及筋骨常酸痛的人食用。

 

精力韭菜
材料:
1.
枸杞5錢、淫羊藿1錢、肉從蓉2
2.
韭菜1斤、柴魚片60
3.
柴魚醬油3大匙、香油1/2小匙
作法:
1.
將藥材11杯水燒開,轉小火熬約15分鐘,取2大匙備用。
2.
韭菜洗淨,燒開6杯水,將韭菜燙熟(約10分鐘),撈起瀝乾水份,切小段(約2公分長),放置盤上,可放入冰箱冰涼。
3.
將藥汁、柴魚醬油和香油調和淋在韭菜上,後放上柴魚片即可。
功效:
補腎益精氣,適合男子腎虛陽事不興,精蟲不足;女子經量少,更年期早衰者食用。

 

人參糙米雞湯
材料
1.
人參鬚5錢、當歸2錢、枸杞3錢、紅棗10粒(去仔)
2.
土雞一隻約2斤左右、糙米1/3
3.
生薑、米酒、鹽……適量
作法
1.
將藥材1(枸杞、紅棗除外)置鍋內,加水6杯,燒開後以小火熬約30分鐘後,過濾取湯汁備用。
2.
土雞去內臟洗淨入瓦鍋,倒入上述湯汁,加枸杞、紅棗、生薑、米酒﹑鹽再加適量水以淹雞為度。
3.
瓦鍋加蓋入電鍋蒸熟。(外鍋水約21/2杯)
功效
能大補氣血,適於貧血,疲勞倦怠,面色蒼白,稍活動則心跳快或胸口悶,以及手腳容易冰冷者或做為手術後的調理膳食。

 

花椰干貝
材料
1.
砂參2錢、麥冬2錢、枸杞5錢、佛手乾1
2.
生干貝半斤、綠色花椰菜4兩、胡蘿蔔10片、大蒜1小粒
3.
麻油1小匙、米酒1小匙、醬油1小匙、太白粉2小匙
4.
蠔油2大匙、太白粉2小匙
作法
1.
將藥材1.置鍋內,加水11/2杯,燒開後改以小火熬約剩1/2杯後,過濾取湯汁備用。
2.
生干貝洗淨後,以料310分鐘,另大蒜切細備用。
3.
燒一鍋熱水,放入生干貝燙2分鐘即撈起,再放入花椰菜和胡蘿蔔燙熟。
4.
熱鍋入油2大匙大蒜爆香,放入干貝、花椰菜、胡蘿蔔、藥汁和蠔油,稍炒入味後太白粉勾芡即可。
功效
能滋陰養肝,促進肝臟的機能,適合脂肪肝、慢性肝炎等病患。

 

利水鯉魚湯
材料
1
茯苓5錢、紅棗15粒(去仔)
2
鯉魚一尾(約1斤左右)、冬瓜半斤、糖1小匙、生薑片6小片
作法
1.
將藥材1放入鍋內,加水2杯小火熬至剩1杯,過濾取藥汁備用。
2.
鯉魚去鰓內臟洗淨,冬瓜去皮切塊狀和生薑一起放入鍋內,加藥汁、糖和水3杯,小火煮至魚熟瓜爛即可。
功效
健脾益氣,利水消腫,適合慢性腎炎或心臟衰弱,所引起肢體浮腫者服用

 

紫米蓮子粥
材料
1
乾蓮子2兩、生山藥4兩、龍眼乾5
2
黑糯米2杯、冰糖半斤
作法
1
黑糯米用水洗淨後,同乾蓮子用12杯水浸泡2小時,生山藥切成小塊狀。
2
黑糯米和蓮子浸泡後置瓦斯爐上,大火燒開轉小火煮約1小時,熄火靜置半小時後,加入山藥和龍眼乾再開小火煮至米爛成粥,加入冰糖融化即可。
功效
能健脾開胃,益氣養血,幫助腸胃的消化和吸收,亦能提昇造血機能,是平時的養生藥膳。

 

百合雪蛤湯
材料
1.
東洋參1錢、麥冬1錢、玉竹1
2.
蛤士膜2錢、乾百合5錢、紅棗5粒(去仔切細)
3.
冰糖3
作法
1.
將藥材1置鍋內,加水1杯,燒開後以小火熬至剩1/2杯後,過濾取湯汁備用。
2.
蛤士膜先用溫水泡軟(約1小時左右)使其膨脹,除去雜質並挑選白淨的,然後再用清水沖淨一次,乾百合也用溫水泡軟,紅棗去子切小塊備用。
3.
取一瓦鍋,放入蛤士膜、百合、紅棗、冰糖,倒入藥汁再加4杯水,放入電鍋蒸熟即可。(外鍋放入2杯水)
功效
清熱益氣,養陰潤肺,有潤燥澤肌膚的功效,適合婦人停經後,皮膚乾燥無光澤者服用。

 

豆豉鯧魚
材料
1.
紫蘇葉1錢、豆豉1大匙
2.
中鯧魚1
3.
柴魚醬油2大匙、橄欖油1大匙、米酒1大匙、生薑絲和蔥絲少許
作法
1.
鯧魚去內臟洗淨,魚2面各劃2道斜紋,抹上鹽置盤上。
2.
魚淋上柴魚醬油、橄欖油、米酒,上面放紫蘇葉、豆豉、生薑絲和蔥絲。
3.
取一蒸鍋,水燒熱後放入魚,大火蒸1520分鐘待魚熟即可。
功效
散寒解表,和胃補中,是小孩感冒胃口不好時的調理膳食。

 

鳳梨排骨湯
材料
1
茯苓2錢、山楂2錢、薏仁5錢、枳實1錢、甘草1
2
豬小排1斤、雞胸骨1付、鳳梨1/4顆、醬冬瓜1小塊(約1兩)、小魚乾少許(約7-8尾)
3
1小匙、米酒1大匙
作法
1
雞胸骨洗淨川燙過,同藥材1放入鍋內,加水6杯小火熬約40分鐘,過濾取藥汁備用。
2
豬小排切小塊洗淨川燙,小魚乾用水沖淨,鳳梨、醬冬瓜切小塊,一起放入鍋子,加入藥汁和3杯清水,置瓦斯爐上煮約20分鐘肉熟熄火,加鹽和米酒即可。
功效
健脾利濕,導滯消脂,適合高血脂及肥胖者服用。

 

白果雞丁
材料
1.
乾白果11/2、芡實3錢、山藥2錢、車前子2錢、雞冠花1
2.
雞胸肉6
3.
1/2小匙、米酒1小匙、太白粉1/2小匙、水1大匙
4.
橄欖油2大匙、白糖2小匙、鹽1/2茶匙、麻油1小匙、蔥、生薑少許
作法
1.
將藥材1(白果除外)用布袋裝起來,同白果以4杯水用小火熬約1小時,取出白果浸泡冷水,並過濾出1/2杯的藥汁備用。
2.
雞胸肉洗淨切丁,用料310分鐘。
3.
熱鍋入橄欖油燒熱,加蔥、薑爆香後,續放入雞丁炒熟,再放白果、鹽、糖、麻油稍炒即可盛盤。
功效
清熱滲濕,止帶濁,適合婦人白帶多,陰癢陰痛者食用。

 

茄汁黃魚
材料
1.
黃耆3錢、白朮2錢、防風1錢、枸杞3錢、紅棗5粒(去仔)。
2.
黃魚1尾。(約1斤重)
3.
1小匙、米酒1大匙、蔥、薑少許。
4.
蕃薯粉3大匙、薑絲、蔥絲少許。
5.
2大匙、白醋1大匙、蕃茄醬3大匙、鹽1/2小匙、太白粉1/2大匙、麻油1小匙。
作法
1.
將藥材12杯水以小火煮至剩1杯,過濾取藥汁待涼後倒入材料5拌勻備用。
2.
黃魚洗淨,去背鰭,於兩面魚身每隔1公分切薄片並深及魚骨,後用3料拌醃半小時,每片魚肉都浸到醃料。
3.
熱油鍋,將黃魚沾上蕃薯粉放入油鍋炸,炸至酥脆後(約10分鐘)撈起濾乾油置於盤上。
4.
熱鍋入油2大匙,放入薑絲、蔥絲爆香,倒入藥汁煮滾,待藥汁濃稠熄火淋於魚上即可。
功效
健脾補肺,益氣固表,預防感冒,適合體質虛弱容易感冒的人,尤其是有過敏體質的小孩

 

炸雙仁
材料
1.
松子半杯、核桃仁1杯、黑芝麻1小匙
2.
白糖半杯、麥芽糖3大匙、桂花醬1大匙
作法
1.
水煮滾放入松子和核桃仁,煮約1分鐘撈起備用。
2.
取一鍋放入11/2杯水和材料2,加熱至糖融化後放入松子和核桃仁,以小火再煮約1分鐘後熄火,浸泡約4小時,使甜味滲入松子和核桃仁內,後瀝乾水份備用。
3.
熱油鍋,放入松子和核桃仁,以小火炸至金黃色即刻撈起瀝乾油(不要太焦黑),放涼後灑上黑芝麻即可。
功效
補腦益智,強筋健骨,潤燥通腸,適合中老年人因血氣虛虧引起的退化性毛病,如記性不佳,耳目不明,習慣性便秘,筋骨酸痛等。

 

檸檬雞片
材料
1.
山楂2錢、麥芽2錢、穀芽2
2.
雞胸肉6
3.
太白粉1小匙、鹽1/2小匙、米酒1小匙、白胡椒粉少許
4.
白糖2大匙、鹽1/2小匙、檸檬汁1大匙、麻油1小匙、太白粉1小匙
作法
1.
將藥材11杯水以小火熬至剩1/2杯過濾取藥汁,待涼後倒入材料4拌勻備用。
2.
雞胸肉去皮後切薄片(可放置冷凍櫃冰後再切較好切),後以材料320分鐘。
3.
油鍋加熱,雞片過油一下備用。
4.
熱鍋入油2大匙,蔥爆香,放入雞片稍炒,倒入藥汁煮滾,待汁濃稠熄火盛盤上即可。
功效
健脾開胃,幫助消化;適合於消化不良常腹脹氣及厭食者。

 

枸杞山藥雞湯
材料
1.
西洋蔘2錢、黃耆3錢、枸杞3錢、紅棗5粒(去仔)。
2.
雞腿2支、生山藥半斤。
3.
鹽、米酒、生薑少許。
作法
1.
將藥材1(枸杞除外)置鍋內,加水2杯,燒開後以小火熬至剩1杯過濾取湯汁備用。
2.
雞腿洗淨切小塊後川燙置鍋內,加入上述藥汁、生薑2片和水4杯燒開,以小火熬約15分鐘,加入生山藥(切塊)、枸杞、米酒2大匙再煮約10分鐘加鹽即可。
功效
滋陰補腎,清熱生津,適合糖尿病患者,病後食慾不振,口乾舌燥者及經常熬夜虛火盛易疲倦者食用。

百合銀杏湯
材料
1.
乾白果1杯、乾百合1杯、紅棗5粒(去仔切碎)
2.
冰糖2杯、清水5
作法
1.
將乾白果、乾百合先用水泡軟備用。(多換幾次水,泡去其酸澀味)
2.
取一鍋子加5杯水,放入白果、百合和紅棗,開小火煮至白果和百合軟後,加入冰糖溶化後熄火即可。
功效
潤肺止咳,去痰平喘,適合久咳不愈者食用。2011-12-01  pp.lily

100道藥膳 3


 100道藥膳 3
山藥獅子頭
材料
1.
生山藥1兩、生蓮子10粒。
2.
豬絞肉20兩、大白菜1斤、蔥1根。
3.
2大匙、蛋1個、酒1大匙、鹽1小匙、太白粉3小匙、生薑2片(切細)、糖1小匙、胡椒粉少許(拌肉醃料)
4.
2大匙、水4杯、醬油1大匙
作法
1.
將山藥和蓮子用刀背拍碎後剁細,放入鍋子加絞肉和料3,用手順著同一方向攪拌均勻,並且多按壓幾次,使絞肉較有彈性。
2.
大白菜洗淨,切成約1寸寬之小片,熱鍋入油2大匙,放入蔥爆香後,倒入大白菜稍炒軟,放入砂鍋備用。
3.
將絞肉分成4小份,手揉成丸狀,沾些太白粉入油鍋炸約10秒鍾使其定型,後放入白菜的砂鍋,倒入水和醬油以小火燜煮3小時至絞肉爛即可。(燜煮時水不夠可再加入)
功效
健脾開胃,和中止瀉,對於消化不良,經常脹氣或慢性腹瀉的人很有幫助。

 

蘆筍排骨湯
材料
1
黨參3錢、白朮2錢、茯苓2錢、甘草5分。
2
蘆筍6兩、豬小排半斤。
3
1小匙。
作法
1
將藥材12杯水以小火熬至剩1杯過濾取藥汁備用。
2.
豬小排洗淨切小塊,熱水川燙備用,蘆筍削皮洗淨切小段。
3
取一瓦鍋,放入籚筍和豬小排,倒入上述藥汁和水5杯,放入電鍋以21/2杯水蒸熟後再加鹽即可。
功效
能清暑益氣,健脾開胃,適合夏天身倦不思飲食時食用。

 

炒三脆
材料:
1.
天麻2錢、鉤藤2錢、白芍1
2.
蒟蒻1塊(約2兩)、海蜇頭2兩、黑木耳1
3.
青椒1個、洋蔥1兩、蔥1根、蒜4
4.
蕃茄醬2大匙、白醋1小匙、醬油1大匙、糖1大匙、鹽1小匙、麻油1大匙、太白粉1小匙
作法:
1.
將藥材11杯水燒開,轉小火熬約20分鐘,過濾取藥汁2大匙備用。
2.
蒟蒻切小塊,青椒去子洗淨同洋蔥切小塊,黑木耳用水泡軟亦切小塊,海蜇頭先用水泡半天,熱水川燙10秒再放入冷水浸泡,也切成小塊備用。
3.
熱鍋入油3大匙,蔥、蒜爆香後,先放入青椒、洋蔥、蒟蒻和黑木耳炒熟,後放入海蜇頭炒約5秒鍾,放入藥汁及4料炒勻即可盛盤。
功效:
清肝化瘀,有清血脂,降血壓的功效,適合高血壓,高血脂的病患食用。


人參燕窩湯
材料
1.
粉光參1錢、紅棗10
2.
乾白木耳5錢(代燕窩用)、冰糖3
作法
1.
粉光參放入平常吃飯的碗中,水加滿後置於電鍋內,外鍋加水1杯蒸熟取藥汁備用。
2.
乾白木耳用溫水泡軟,紅棗去子切細塊備用。
3.
木耳洗淨去硬蒂,放入果汁機加2杯水,稍打碎約30秒即可,勿太細以增加口感。
4.
紅棗置鍋內,加水4杯煮開後再用小火煮約10分鐘,後倒入打碎的白木耳和藥汁再煮10分鐘放入冰糖融化即可。
功效
滋陰潤肺,益氣生津,極適合腫瘤病患化療後的保健食品。


天麻豆腐
材料
1
天麻2錢、白芷2片、川芎2
2.
豆腐4塊、蝦仁10尾、蔥1
3.
高湯1杯、蠔油2大匙、太白粉1小匙
作法
1.
將藥材11杯水以小火熬至剩1/2杯過濾取藥汁備用。
2
豆腐塊對切2刀成4個小三角型,蝦仁去沙腸拌少許鹽及太白粉備用,蔥切成細絲。
3.
取一平底鍋,入油3大匙,先放入豆腐2面都煎黃,再放入高湯、藥汁、蠔油及蝦仁,蓋上鍋蓋燜煮5分鐘,勾芡後盛盤,上面灑上蔥絲即可。
功效
疏風止痛,清利頭目,適合習慣性頭痛者食用。


蓮藕湯
材料
1
東洋參2錢、白茅根2錢、麥冬1錢。
2
蓮藕6兩、生蓮子1兩、豬小排半斤。
3
1小匙。
作法
1
將藥材12杯水以小火熬至剩1杯過濾取藥汁備用。
2.
豬小排洗淨切小塊,熱水川燙備用;蓮藕削皮洗淨切小片,用鹽水泡10分鐘。
3
取一瓦鍋,放入蓮藕和豬小排,倒入上述藥汁和水5杯,放入電鍋以21/2杯水蒸熟後再加鹽即可。
功效
清熱涼血,益氣補虛,適合小孩有過敏性鼻炎容易流鼻血者食用。

 

豆豉苦瓜
材料
1
參鬚2錢、麥冬2錢、五味子5
2.
苦瓜1條(約10兩)、小魚乾1兩、乾豆豉2大匙
3.
1小匙、糖2小匙、大蒜2小粒(拍碎)
作法
1.
將藥材12杯水以小火熬至剩1杯過濾取藥汁備用。
2
苦瓜去子洗淨切小塊,用水泡去苦味,小魚乾用水泡軟。
3.
熱鍋入油2大匙,放入大蒜、豆豉爆香,再放入苦瓜、小魚乾、鹽和糖稍炒,倒入藥汁燜煮15分鐘,熄火盛盤即可。
功效
清暑益氣,開胃進食,適合天氣熱時,火氣大,口乾舌燥,胃口差時食用。

 

核桃雞湯
材料
1.
黃耆3錢、白朮2錢、防風1錢、白果3錢、核桃2錢、紅棗5粒(去子)

2.雞腿2支、香菇2
3.
生薑、鹽適量
作法
1.
將藥材1.(紅棗除外)置鍋內,加水3杯,燒開後以小火熬至剩1杯後過濾取湯汁備用。
2.
雞腿洗淨切塊狀,熱水川燙,放入瓦鍋,倒入上述藥汁和3杯水,加生薑和紅棗入電鍋蒸熟後加鹽即可。(外鍋水約2杯)
功效
益肺定喘,化痰止嗽,適合氣喘或慢性支氣管炎病患,很好的保健藥膳。


白玉利水湯
材料
1
茯苓3錢、薏仁3錢、澤瀉2錢、車錢子2錢、紅棗5
2.
冬瓜1塊(約1斤)、雞胸肉2兩、干貝3粒、胡蘿蔔丁1/2杯、竹筍丁1/2杯、香菇丁1/2杯、生薑2
3.
1茶匙、米酒1/2茶匙
作法
1.
將藥材1(紅棗除外)用2杯水以小火熬至剩1杯過濾取藥汁備用,紅棗去仔切成細塊。
2.
冬瓜和雞胸肉切小丁,干貝熱水泡軟後用手撥成細絲。
3.
取一瓦鍋,放入材料2、紅棗和藥汁另加4杯的清水,放入電鍋內,外鍋入11/2杯水,蒸熟後加入鹽、米酒即可。
功效
健脾益氣,利水消腫;適合慢性腎炎或心臟病所引起的水腫者食用。

 

自製龜苓糕
材料
1.
茯苓3錢、龜板3錢、枸杞10錢、生地5錢、北茵陳1錢、金銀花1錢、咸豐草1錢、薄荷1錢。
2.
冰糖1大杯或11/2杯,果膠3大匙,水1/2杯。
作法
1.
將藥材1.(薄荷除外)置鍋內,加水8杯,燒開後以小火熬至剩4杯,放入薄荷,約10分鐘後過濾取湯汁備用。
2.
取果膠加水1/2杯調勻。
3.
取一鍋子,倒入藥汁和冰糖,糖煮融化後熄火,倒入上之果膠拌勻,倒在模型上,待涼結成凍即可。
功效
益氣養陰,清熱解毒,適合經常熬夜或因工作忙碌容易火氣大者食用。

 

田雞護膚湯
材料
1.
東洋蔘2錢、枸杞3錢、麥冬2錢、白芷3片。
2.
田雞2隻(去皮)
3.
生薑2片,鹽1小匙、九層塔、米酒少許
作法
1.
將藥材1.置鍋內,加水2杯,燒開後以小火熬剩1杯備用。
2.
田雞洗淨切數塊,川燙後置鍋內,加入上述藥汁和生薑片再加2杯水,置電鍋蒸熟後加鹽、米酒2滴和九層塔即可。
功效
清熱涼血,滋陰補虛,味道清淡甘美,有養顏護膚的功效。

 

紅糟海鰻
材料
1.
人參鬚3錢、當歸1錢、丹參1錢、木香1錢。
2.
海鰻10兩。
3.
紅糟3大匙、糖1大匙、鹽1/2小匙、米酒1小匙、蔥、薑少許。
4.
太白粉4大匙、蕃薯粉4大匙。
作法
1.
將藥材11杯水以小火煮約20分鐘,過濾取藥汁2大匙備用。
2.
海鰻洗淨,去鰭和大刺,切成約3公分長之小塊,用3料拌醃1小時。
3.
4料調和,放入海鰻拌勻。
4.
熱油鍋,待油熱放入海鰻,炸熟撈起濾乾油即可。
功效
養心益氣,活血通絡,適合心力不足,虛羸少氣,倦怠乏力,行走易喘,胸口悶痛等食用

 

鳳爪花生湯
材料
1.
西洋參2錢、川七2錢、白芨2
2.
雞爪10支、花生半斤、雞胸骨1付、鹽1小匙、米酒1小匙。
作法
1.
雞胸骨洗淨燙過和上述藥材1.置鍋內,加水五杯,燒開後改以小火熬約30分鐘,過濾取湯汁備用。
2.
雞爪洗淨去腳尖川燙一下,花生用熱水泡約1小時去外膜。
3.
取一鍋,放入雞爪和花生,倒入藥汁再加2杯水,開小火煮至花生爛加鹽和米酒即可。
功效
和胃調中,緩急止痛,能促進潰瘍的愈和,適於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病患。

 

養肝海鮮煲
材料
1.
西洋參2錢、白朮2錢、茯苓2錢、甘草1錢、北茵陳2錢。
2.
豆漿3杯、蛤蜊半斤、生干貝6粒、草蝦6隻、金針菇2兩、胡蘿蔔3-4片、清江菜3顆、大白菜1/3顆。
3.
麻油1大匙、生薑2片、蔥1支、鹽2小匙、糖1大匙、冬菜少許
作法
1.
將藥材1.置鍋內,加水2杯,燒開後以小火熬至剩1杯,過濾取湯汁備用。
2.
取一瓦鍋,放入麻油爆香蔥、薑,倒入豆漿和藥汁,先放大白菜煮軟後,再放入蛤蜊、干貝、草蝦、金針菇、胡蘿蔔、清江菜、鹽、糖煮熟,最後再放入冬菜(切細)。
功效
清熱利濕,清肝利膽,適合慢性肝炎及膽曩炎的病患。

 
多子烏雞湯
材料
1.
當歸2錢、枸杞子10錢、吐絲子2錢、覆盆子2錢、韭菜子2錢、車錢子2錢。
2.
烏骨雞一隻約3
3.
生薑2片、米酒1大匙、鹽1小匙。
作法
1.
將藥材1.置鍋內,加水5碗,燒開後以小火熬約30分鐘後過濾取湯汁備用。
2.
烏骨雞(可切成塊狀)去內臟洗淨川燙入瓦鍋,倒入上述湯汁,放入生薑再加適量水以淹雞為度。
3.
瓦鍋加蓋入電鍋蒸熟後加鹽即可。(外鍋約2杯水)
功效
補腎助陽,養血益精,適合男子不孕,性機能減退,腰膝冷痛,小便頻數者食用。

 

 

100道藥膳 4


 100道藥膳 4
蛤蜊鱸魚湯
材料
1.
當歸1錢、枸杞3錢、紅棗5粒(去子)
2.
蛤蜊4兩、鱸魚1尾(約1斤)
3.
薑絲、米酒、鹽少許
作法
1.
蛤蜊吐沙後洗淨,鱸魚洗淨切塊開水川燙一下即可。
2.
將藥材1.置鍋內,加水5杯,水燒開後放入魚塊煮約10分,加蛤蜊、薑絲、米酒、鹽,煮至蛤蜊開口即可。
功效
能養血益氣,補虛保健,味道清甜適合病後或產後調理藥膳。

醬爆雞丁
材料
1.
熟地2錢、黃精3錢、枸杞2錢(代醬油用)、鹽2小匙
2.
雞胸肉6兩、小黃瓜1
3.
大蒜3粒、蔥1支、太白粉2小匙、米酒少許、白糖2小匙、甜麵醬1大匙、麻油1小匙
作法
1.
將藥材12杯水以小火熬至剩1杯過濾取藥汁,加鹽拌勻備用。
2.
雞胸肉去皮後切丁,加藥汁1大匙和太白粉、米酒醃20分鐘,小黃瓜洗乾淨切小丁。
3.
取一小碗,加藥汁3大匙、白糖、甜麵醬、麻油拌勻成醬汁備用。
3.
油鍋加熱,雞丁過油一下備用。
4.
熱鍋入油2大匙,蔥、蒜爆香,倒入醬汁稍炒香,放入雞丁和小黃瓜大火炒勻即可。
功效
熟地、黃精、枸杞熬汁來替代醬油,又有補腎養血的效用。

木瓜豐胸湯
材料
1.
西洋參2錢、白朮3錢、伏苓3錢、炙甘草2錢(以上為四君子湯)、葛根3錢、通草1錢、枸杞5錢、紅棗5粒、大茴1粒。
2.
豬腳1支(約1斤)、青木瓜1個、花生2兩、鹽1小匙、米酒1小匙、薑片少許。
作法
1.
將藥材1置鍋內,加水3杯,燒開後改以小火熬至剩1杯,過濾取湯汁備用。
2.
豬腳切塊洗淨川燙一下,並用熱油炸約5分鐘濾乾油,花生用熱水泡約1小時去外膜,青木瓜削去外皮切塊狀。
3.
取一鍋,放入豬腳、花生和青木瓜,倒入藥汁再加6杯水,開小火煮至豬腳和花生爛加鹽和米酒即可。
功效
能調補氣血,健胸豐乳。

益智湯
材料
1.
東洋蔘1錢、當歸1錢、川芎5分、黃精2錢、谷精子2錢、枸杞5錢。
2.
雞腿2支。
3.
鹽、米酒、生薑少許。
作法
1.
藥材1(枸杞除外)置鍋內,加水2杯,燒開後以小火熬至剩1杯,過濾取湯汁備用。
2.
雞腿洗淨切塊川燙後入瓦鍋,再放入枸杞、生薑、米酒少許,加入5杯水和藥汁,以淹材料為度。
3.
瓦鍋加蓋入電鍋蒸熟後加鹽即可。(外鍋約21/2杯水)
功效
能補腦益智,背書不容易疲倦,適合自覺記憶不佳的人或考試前多食


松子芝麻糊
材料
1.
松子半杯、黑芝麻粉1
2.
白糖1杯、糯米粉半杯、鮮奶1
作法
1.
將藥材1用小烤箱各烤5分鐘,待涼備用。(松子和芝麻烤過會更芳香)

2. 松子放涼後倒入果汁機內,加入1杯水,打至極細過濾去粗粒。
3.
取一鍋放入4杯水,倒入松子和黑芝麻粉,加熱至燒開後放入糖,以小火煮至糖融化,糯米粉用鮮奶拌勻,慢慢加入鍋中,勾芡後即可熄火。
功效
強筋健骨,潤燥通腸,適合中老年人因血氣虛弱引起的習慣性便秘,筋骨酸痛等。

 


藥膳文章截於網路轉載僅於參考如須運用請先徵詢正規醫師藥材性與正確用量,勿食用過量以保安全健康,有重大疾病請速就正規醫師治療為正面途徑,勿輕信秘方隨意用藥以上如有違反藥事法律或侵權請告知即刻刪除。

台長: AgHuang
人氣(18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美食情報(食記、食譜、飲品) | 個人分類: 中式料理之食譜。 |
此分類上一篇:最有利益於人的蔬果「小人參」蘿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