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4-12 12:30:37| 人氣17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非常天使/家有好動兒?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非常天使/家有好動兒? 醫師:4歲後家長應提高警覺 2007/01/05 11:36
家有頭痛兒嗎?有一天,你發現自己的孩子似乎特別好動又不易受管教,跟一般小孩很不一樣?或是頑固、抗拒,無法面對複雜的指示而與外界互動良好時,也許這就是個警訊。精神科醫師表示,過動、自閉、抽動症等問題在兒童青少年門診中都會遇到,其中過動多半是等到孩子上學後、成為團體中的異端分子,才來尋求協助。
就讀小三的翔翔,被老師抱怨說,上課容易坐不住,常會與人吵架,當老師在說故事時,翔翔的頭總是動來動去,注意力無法集中,或者吃飯時得走來走去,似乎沒有一刻能安靜下來,尤其做功課時,東摸西摸,3個小時過去寫不到一行字,醫師說,這就可能是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簡稱ADHD),也就是一般俗稱的過動症。
有報導指出,可能與媽媽懷孕過程抽菸、喝酒及吃藥等有關,但並未得到科學證實,不過,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常務理事、台大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高淑芬表示,初步的研究發現,主要是來自於腦部額葉皮質下迴路的功能異常,導致孩子容易不專心、衝動、坐不住、情緒和動作的控制失調,以及組織計畫能力不佳等,也與家族史集結有關。
高淑芬指出,全台灣像翔翔這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大約有5至10%,這是個常見的兒童精神疾病,不過,許多家長也許並不了解此病,這樣的小孩可能被誤以為是過度被溺愛和管教不當造成,而錯過及早診斷及黃金治療期。
有些家長或許會問,為什麼我的孩子與眾不同?高淑芬說,過動兒的成因與社會及父母的管教似乎並無關聯,但接下來ADHD的症狀嚴重度、持續度、長期癒後,以及會不會發展出其他情緒行為問題,卻大有關聯。
個性特質活潑外向與過動往往一線之隔,界線也許並不清楚。但高淑芬說,如果覺! 得孩��從小就很難帶,或是上了國小常得盯著做很久的功課,覺得累又辛苦,也許就應該存有警覺心。
不過,家有學齡前小孩的父母或許會特別緊張,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不對勁?高淑芬說,通常2、3歲的小孩還處在尋求探索,對任何事情都想做、想碰的好奇階段,此時給予一個安全環境,可以盡量滿足孩子在動作探索上的需求。
通常到了4、5歲以後,開始脫離動作探索期,個性逐漸穩定,父母卻發現孩子仍難管教、或是成為老師口中的抱怨的「頭痛人物」,家長就應提高警覺,及早帶孩子就醫尋求專業診斷。

台長: 特殊魚
人氣(17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服務對象與類型 |
此分類下一篇:永遠3個月大 親情道德難面對
此分類上一篇:非常天使/孩子是否為過動兒?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