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3-16 20:18:04| 人氣17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圓覺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唐罽賓三藏佛陀多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嚴住持,是諸眾生清淨覺地,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於不二境,現諸淨土,與大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淨慧菩薩,威德自在菩薩,辯音菩薩,淨諸業障菩薩,普覺菩薩,圓覺菩薩,賢善首菩薩等,而為上首。與諸眷屬,皆入三昧,同住如來平等法會。

 

(中略)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深奧祕密,微妙之義,令諸菩薩,潔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眾生,永斷輪迴,心悟實相,具無生忍。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彌勒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婬欲,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欲因生,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欲為,愛命為由於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是故,復生地獄餓鬼。知欲可厭,愛厭業道,捨惡樂善,復現天人。又知諸愛可厭惡故,棄愛樂捨,還滋愛本,便現有為,增上善果,皆輪迴故不成聖道。是故,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迴,先斷貪欲,及除愛渴

善男子。菩薩變化示現世間,非愛為本,但以慈悲,令彼捨愛貪欲,而入生死。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能捨諸欲及除憎愛,永斷輪迴。勤求如來,圓覺境界,於清淨心,便得開悟。

 

(中略)

爾時世尊。告淨諸業障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諮問如來如是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淨諸業障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眾生,及與壽命;認顛倒,為實我體。由此便生,憎愛二境。於虛妄體,重執虛妄。二妄相依,生妄業道。有妄業故,妄見流轉。厭流轉者,妄見涅槃。由此不能,入清淨覺。非覺違拒,諸能入者。有諸能入,非覺入故,是故動念,及與息念,皆歸迷悶。何以故?由有無始,本起無明,為己主宰,一切眾生,生無慧目,身心等性,皆是無明。譬如有人,不自斷命。是故當知,有愛我者,我與隨順;非隨順者,便生憎怨。為憎愛心,養無明故,相續求道,皆不成就。

 

(中略)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以如來解,及所行處,為自修行,終不成就。或有眾生,未得謂得,未證謂證見勝進者,心生嫉妬;由彼眾生,未斷我、愛,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善男子。末世眾生,希望成道,無令求悟。唯益多聞,增長我見。但當精勤,降伏煩惱,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斷令斷,慢,諂曲嫉妬,對境不生;彼我恩一切寂滅。佛說是人,漸次成就,求善知識,不墮邪見。若於所求,別生憎愛,則不能入,清淨覺海。

 

(中略)

善男子。末世眾生,將發大心,求善知識;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雖現塵勞,心恒清淨;示有諸過,讚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末世眾生,見如是人,應當供養,不惜身命。彼善知識,四威儀中,常現清淨,乃至示現,種種過患,心無憍慢,況復搏財,妻子眷屬。若善男子,於彼善友,不起惡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覺,心花發明,照十方剎。

 

(中略)

善男子。末世眾生,欲修行者,應當盡命,供養善友,事善知識。彼善知識,欲來親近,應斷憍慢。若復遠離,應斷瞋恨。現逆順境,猶如虛空。了知身心,畢竟平等。與諸眾生,同體無異,如是修行,方入圓覺。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得成道。由有無始,自他憎愛,一切種子,故未解脫。若復有人,觀彼怨家,如己父母,心無有二,即除諸病。於諸法中,自他憎愛,亦復如是。

(後)

台長: 阿甘
人氣(17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佛經 |
此分類上一篇:無智慧於善法 彼雖多有金 然彼故貧窮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