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1-18 20:10:19| 人氣5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論文摘要與札記12(昱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篇名:〈從考據到經世:嘉道之際的學術轉向〉
作者:黃長義
出處:《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3期

摘要
一、「漢學」的衰落與蛻變
「漢學」往往被稱為「乾嘉學術」,按其流派主要可分為吳派和皖派,雖然風格不一,但其「說經皆主實證,不空談義理」以及「由聲音文字以求訓詁,由訓詁以求義理」的學風是相同的。只是他們最大的的缺點就是過分誇大了文字與義理的關係,將訓詁、考證看成是探求義理的唯一途徑,而忽視了「義理有時實在語言文字之外」,所以一些有見識的學者就對漢學的流弊提出批評,他們的思想潛動和學術主張,開啟了嘉道之際學術轉向的先河。
(一)紀昀:主張兼採漢宋,以救正其弊端。
(二)戴震:繼承和發展顧炎武的「讀經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的樸實學風。以「字義疏證」的形式,對程朱理學「以理殺人」的本質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全面闡發和論證「欲出於性」、「理存乎欲」的新義理觀,並提出了「體民之情」與「遂民之欲」的王道政治主張。
(三)汪中:治學注重「推六經之旨以合於世用」,並且主張建立各種社會賑濟機構,如孤兒社、養濟院等,其以民生為學問之本的思想,充分體現了他的經世精神和人道主義情懷。
(四)章學誠:主張學術經世,強調學術乃政教所繫,學術壞而政教必衰,只有學術能夠匡正人心、持世救偏。代表作《文史通義》就是對當時「擘績補苴」的漢學和「空談性理」的宋學進行了深刻的批評,從而提出「六經皆史」和「因史明道」的觀念,重新高揚了浙東學派的經世學風。
從乾嘉學術到嘉道之際的學術,漢學的內部已有種種蛻變,其表現趨向有:
(一)從考古轉向通今:其一,回到西漢今文經學,尋求微言大義,從而援經議政,以經術為治術;其二,直接參與現實政治,研究現實問題。
(二)從考據回歸義理:其一,繼承皖派戴震的思想,致力於新義理觀的疏證,以焦循為代表;其二,繼承紀昀的思想,主張漢宋兼採,調和漢宋,以阮元為代表。但無論是哪一種傾向,都十分強調學以致用,這是對乾嘉漢學為考據而考據、重學不重用的批判和矯正,也是恢復和發揚顧炎武「經世致用」及顏元「習行」的思想。
(三)從治經過渡到治史:漢學的學術內容本以經學為中心,史學僅為經學附庸,直至王鳴盛、錢大昕、趙翼等人將在經典考證中運用的方法推廣於史學研究中,使史學在學術界的地位與經學幾乎分庭抗禮。錢大昕提出了「經史非二學」的命題,將經學與史學同等對待;章學誠提出了他的「六經皆史」說,把六經當作史學研究的對象;趙翼《二十二史劄記》力圖超越狹隘的史學考證,於是將「古今風會之遞變,政事之屢更,有關於治亂興衰之故者」都編於著作之中。

二、「宋學」的復興和「漢宋之爭」
隨著清朝由盛轉衰和漢學流弊的充分曝露,宋學又逐漸活躍起來,宋學家從儒家的德治主張傳統出發,把清朝衰敗的根本癥結歸因為「道德廢、人心壞、風俗漓」,所以提出「欲救人事恃人才,欲救人才恃人心,欲救人心則必恃學術」,所謂「恃學術」就是依靠程朱理學來維護綱常禮教,規範社會,匡正人心。
(一)桐城派的姚鼐:以孔孟韓歐程朱之道統自任,並繼承發展方苞的「義法」說,提出義理、考據、詞章三者合一的理論。既肯定以理學為核心的宋學,又吸收了以考據見長的漢學。
(二)方東樹:代表作《漢學商兌》,是對漢學進行了全面的、系統的批判,而極力推崇程朱理學。所論雖充滿門戶之見,但頗能切中漢學流弊,而且改變了以往宋學對峙中處於守勢的地位,使漢宋之爭出現了新的變化。
(三)湖湘學派的唐鑒:代表作《國朝學案小識》用程朱理學的觀點總結清代學術史,提出一個以陸隴其等四人為正宗的清代學術譜系,是極力的維護程朱道統。
嘉道之際宋學的復興,著重強調程朱理學的經世功用,因此,宋學的復興可說是反映了嘉道學術從考據轉向經世的總趨勢。另外,有一批治世能臣認為程朱理學在經世實務方面存在著嚴重的不足,於是在強調以「義理」修身養性的同時,又非常重視外在事功,積極講習經世致用之學,以經世實學濟宋學「外王」之不足。因此,曾國藩才在姚鼐義理考據詞章之下,再提出「經濟」一學,並創立了「合漢宋、兼虛實」的經世「禮學」。

三、「今文經學」的異軍突起
莊存與首先開啟清代今文經學的研究,而奠基者為劉逢祿,其所闡發的「春秋義法」與「通經致用」的學風吸引了大批有志於經世致用的學者。龔自珍和魏源則大開學人議政之風,提倡變法,亦是走向經世實學。如龔自珍和魏源汲取公羊學關注現實政治的微言精神,著重闡發的是「公羊三世說」的變易進化史觀和「三統」因革損益的改革思想,龔氏經世致用的主張和實踐,正反映了今文經學由發揮經義到議論時證這一歷史性深刻變化。

札記
清代學術是多樣化的,不管所發揚的是漢學還是宋學,在繼承中亦有突破,比如雖講義理,但更重視「外王」,所以在「從考據回歸義理」之後還可再加上「趨向外王」,這是清代儒士新的課題。而且在宋學義理學的基礎下,發展了「禮學」,只是文章中沒有提到,實為可惜。

台長: runs534
人氣(5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