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1-17 11:57:15| 人氣3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宋明新儒學本體論的思維模式看佛教對儒學的影響(秀琦)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課名:學術流變史11/26 系級:國碩二
學號:92422003 學生:郭秀琦
書名:從宋明新儒學本體論的思維模式看佛教對儒學的影響
作者:明森 出版:三峽學刊1995年第1期
摘要:
本文之作者以三個大部分來論述此一課題,第一個部分即是先說明了傳統佛教,或說是印度佛教的教義內容,以及佛教從小乘轉到大乘之後,其思想內容的演變狀況。作者介紹此一部份之用意在於要先點出:若要探討新儒學的思維模式真是有受到佛教思想很大的影響,則必然要先對佛教不管在大乘間各宗派或小乘(實際上還是以大乘為主)的教亦有一點了解和介紹。
第二部分作者就以張載為主軸,說明張載在其學說上即已有許多思維模式是和佛法有著相似之處,並且作者也就是因為認為就本體論表述之明確、理論之系統而言,當首推張載。故作者也就多所著墨在張載的許多有關本體論的思想。除此之外,作者在這段中的一開始就已先言明出:中國傳統哲學最基本的思維模式就是「天人合一」。而宋儒之學所依據的哲學基礎則已經不是「天人合一」,而是「本體論」的思維模式。所謂的「本體論」即是指「天」與「人」已不是「合」,而是「天人本無二」,共同有一本體具於其中的意思。
第三部分作者則以宋明儒中許多重要的大家,如二程,朱子,陸九淵,王陽明等大師的一些重要思想內容來作為此段論述的主軸,其主要探討的課題著重在於將每一位宋明儒的學問中,和佛教的思維模式有相等同或相似處的地方作一個歸納性的介紹和分析,以得出作者認為宋明儒實是有受到佛教本體論之思維模式的影響,甚至有的學問都將接近於禪學,或是佛性此一教義的結論。
札記:
一、作者以犀利的眼光指出了宋明儒學的思維模式和傳統儒學的思維模式是不相同的,這是一個很好的發現,但是實際說來,宋明儒的道統觀在各派間本身就有一些分歧。另外,若以思維模式的不同,而斷定先秦儒就沒有所謂的「本體論」,只是探究「天人之際」而已,如此恐是不當的。再者,思維模式的不同,不盡然可作為思想內容上也不相同的主要證據,例如:先秦孔孟一家的本體論之主要精神,實際上也真正獲得了陸九淵和王陽明等人的繼承和發揮,這就不能夠說盡宋明儒皆是以佛法融合儒學為主要思維,應當對於先秦如之思想,也就是在有關於「心學」的學問,有一徹底的了解才是,筆者以為作者對先勤秦孔孟心學的真正精神有所誤解。
二、作者在論述此文的過程中,關於宋明儒中許多學問的解讀,有些不太妥貼的體會,筆者以為,思維模式受到禪佛的影響,這是事實,但並不代表宋明儒所言真是佛學之教義,相似處儘管再大,都是由於柴佛的思維方法,和佛教本身教義內容的啟迪,使得宋明儒有更多的是也和廣角可以對於先秦儒家作一更深刻的體會和發揮,但不代表這就是佛學教義的儒學化,或是儒學義理的佛法化,因為儒佛的最終意義畢竟不同,宋儒儘管都在心學上言說,也說不出,說不盡佛法中的第一義諦—勝義諦中的明空不二,這幾乎是不能用本體論來稱呼,因為不著任何相,屬於無為法的層次,實是宋明儒一直以來都還沒有論及到的。

台長: runs534
人氣(3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