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1-10 15:38:21| 人氣7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論文摘要與札記11 (繼瑩)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學術流變史 論文摘要與札記11
論文題目:〈清代學術思想特色簡論〉
作者:王俊義、黃愛平
出處:《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第4期,1994年,頁15~20。
摘記學生:碩二 黃繼瑩

一、 摘要
(一) 明清之際實學思潮的興起,從耶穌會士東來傳教,到諸多學者的涵現,拉開了清代學術思想發展進程的序幕。
(二) 經世致用成為當時學者的治學宗旨,於是以考據為特徵的乾嘉漢學風靡一時,與此相關的文字、音韻、訓詁、輯佚、目錄、版本等各門學科,也迅速發展並取得可觀的成績。
(三) 嘉、道以後,今文經學興起,乾嘉之學走向衰落,伴隨中國近代化的歷程,清代學術進入中西文化交融的新發展階段。
(四) 從明清之際到鴉片戰爭,這兩百多年的學術思想,是傳統思想文化的總結與集大成時期,也是走向近代思想文化的轉折與啟蒙期。當時眾多學者提出的問題與思想,至今仍為重要課題。
(五) 清代社會政治經濟最主要的特點是:
1. 清代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終結,也是近代社會的起點,處在中國歷史的轉折點上。
2. 封建社會生產關係與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仍居主導的支配地位。
3. 在政治、經濟與文化各方面,受到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衝擊。
(六) 清代學術思想的主要特點:
1. 早期啟蒙思潮的興起與發展:倡導民主,反對獨治。
2. 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總結與整理
(1) 大型類書和叢書的編纂:如《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
(2) 對於古籍的訓詁、注疏和考訂,為後人的閱讀與使用提供了方便,替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累積大量寶貴的資料。
3. 中西思想文化進一步交融與衝突
(1) 大批耶穌會傳教士東來,使中國人了解歐洲的數學、天文、歷法、地理、水利、大炮、機械等科技文化知識,逐步樹立近代世界觀念。
(2) 儒家的《四書》、《五經》等典籍,以及文學藝術、中醫、園林建築,也大量傳入西方,給予他們巨大的影響。
(3) 中西文化的交流若能照當時的形勢繼續發展,不僅能促進世界對中國的更多了解,也能加快中國的近代化進程。後來乾隆皇帝執行閉關政策,拒絕對外貿易與文化交流,讓中西文化的交流中斷了一百多年,使得中國的科技發展停滯。


二、 札記
從明清之際到鴉片戰爭,這兩百多年的學術思想,是傳統思想文化的總結與集大成時期,也是走向近代思想文化的轉折與啟蒙期。本篇論文的作者強調,學習和研究清代的學術思想,從中汲取和借鑑有益的歷史經驗教訓,才能對現代的我們有所助益。

台長: runs534
人氣(7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