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0-08 00:26:36| 人氣3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明群-單元摘要02- 先秦學術流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學術流變史 單元二 先秦學術流變 摘要與提問
指導老師:陳金木教授
國碩二 陳明群
92422014


盧鍾鋒:《中國傳統學術史》
——<第一章 先秦時期子學思潮的興起與傳統學術史的濫觴>

◆ 摘要

對春秋戰國之際的子學思潮總結,是中國傳統學術史的濫觴,具有「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草創性質。

一、社會的轉型
先秦時期的子學思潮興起於春秋戰國之際,其興起的原因必須從這一時期所發生的社會變革得到說明。

(一)經濟上:土地國有制轉為土地私有化
1.土地國有制是中國古代奴隸制賴以存在的經濟基礎,土地原為王權所獨有,稱為「公田」。
2.春秋以來,土地逐漸的私有化,途徑有二:其一,諸侯、卿、大夫通過開墾公田之外的荒地,大量的增辟屬於他們自己的私田。其二,土地所有權逐漸下移,由王權所有變為諸侯所有,再變而為卿、大夫所有。
3.春秋後期,魯宣公的「初稅畝」、「作丘甲」,鄭國子產的「開畝樹桑」、「作丘賦」及戰國初年,李悝在魏國行「盡地力之教」,皆是具有廢除土地國有制,承認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意義。
4.戰國中期,秦國商鞅「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即為「廢井田、開阡陌」,將公田廢除,獎賞給有軍功者為私田,並對私田統一徵稅。至此秦國正式宣布廢除了土地國有制,承認土地私有制的點法地位。

(二)政治上:政權下移,分封制轉為郡縣制
1.隨著奴隸制經濟基礎的瓦解而來的,是奴隸主政權的下移。這是一個由天子而諸侯,由諸侯而大夫,由大夫而陪臣的政治權力逐級下移的過程。
2.這一過移,早在春秋中期就開始了,晉文公召見周天子、田氏代齊、三家分晉等,都是這一過程的典型事件。
3.政權下移的結果,導致了「分封制」的解體,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礎上的治體制,按照嫡長子繼承的原則層層分封,即史書所說的「封建親戚,以藩屏周」。
4.取代分封制的為「郡縣制」,春國商鞅變法,明令廢除分封制,一律按軍功論賞,「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行郡縣制,「集小都鄉邑聚為縣,置令、丞,凡三十一縣」,則是對春秋以來「廢封建,立郡縣」的歷史發展趨勢所作的總結。

(三)文化上:由「學在官府」的學術一統轉為學術文化下移
1.「學在官府」,制禮作樂等學術文化的制定與傳承為奴隸貴族所獨有,與民間無緣。
2.春秋以來,隨著政權的下移,導致了「禮崩樂壞」,促使原來保在在「官府」的西周禮樂流化流向社會,走入民間。並形成了由沒落的貴族、士人所組成,專門講授西周禮樂文化的職業的社會階層,即所謂「儒」、「儒者」。《莊子.天下》篇稱之為「鄒魯之士、縉紳先生」。他們是儒家學派的前身。但他們只能算是學術的傳授者,還未能轉化為有獨自想法的思想家。
3.自孔、墨起,中國古代思想史才算真正地進入了劃期的時代,即所謂「私學」,它宣告先秦子學時代的到來,從而揭開了中國古代思想史的新篇章。

二、子學思潮的興起
1.孔、墨「私學」的出現,是春秋戰國時期子學思潮興起的重要際誌,此二學派也是春秋戰國之際的「顯學」,是當時子學思潮的主潮。
2.先王觀:(1)孔墨:貴先王,托古改制。孔子取在禮,墨子取在兼愛、尚賢。
(2)荀子:法後王。「舍後王而道上古,譬之是猶舍己之君而事人之君也。」
(3)韓非子:徹底反先王,由尊法度的思想所取代。
3.仁義觀:在「貴詐力而賤仁義」的戰國時代,孔墨的仁義思想學說已經變成一種迂腐的說教,不能解決當時之務。因而,由尚仁義轉向明法度,這反映了這一時期社會變革的深入,社會轉型力度之加大和進度之加快。
4.孔墨之後,諸子蜂起,百家爭鳴。《荀子.非十二子篇》,其所非達十二人之多。漢初司馬談作《論六家要指》,分為儒、墨、道、名、法、陰陽六家。加上兵家、農家和縱橫家,基本上可概括戰國以來諸子所屬的各個學派。
5.諸子百家即使其學「相非」,而無不以「救時」應世為急務。可謂「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

三、傳統學術史的濫觴

1.從現存的文獻看來,最早研究、總結先秦時期諸子百家學說的,要推《莊子.天下》篇,其後有《荀子.非十二子》、《天論》、《解蔽》、《韓非子.顯學》、《屍子.廣澤》、《呂氏春秋.不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為《莊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韓非子.顯學》三篇。
2.學術史是對前人學術思想所作的概括和總結,目的在於辨其源流,明其是非,理清其傳承關係,揭示其發展演變的特點和規律。《莊子.天下》已經具備了這些特點。
3.《莊子.天下》:
(1)中國古代學術思想由「皆原於一」走向「將為天下裂」的發展:官學鄒魯縉紳私學
(2)辨章學術、考鏡源流:說明了各家學說自有其思想來源及各家學說的要旨。
4.《荀子.非十二子》:一開始就綜論了當時足以「梟亂天下」的「十二子之說」。作者著重從批評的角度去總結各家學說的要旨。其中,尤以對思、孟一派的批評最為激烈。
5.《韓非子.顯學》:從孔、墨顯學對立的角度綜論兩家學說的要旨,並認為「儒分為八、墨離為三」。
6.《莊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韓非子.顯學》三篇對先秦諸子百家之學的總結採用概論體的形式。這是一種以「論」為主的學術史形式,重在概述而少分析。透過對此三篇的分析可得以下三點基本認識:
(1)它們對先秦諸子百家之學的總結已經具備了作為學術史的特質,為中國傳統學術史的濫觴。
(2)它們從儒、道、法各自的立場出發對先秦諸子百家之學所作的總結具有鮮明的學派性。
(3)它們對於先秦諸子百家之學的總結有著鮮明的現實性,「救時」、經世是它們的共同思想特點。反映了中國傳統學術史從其發軔之初就立足於現實基礎之上。這是先秦諸子學說的一大特點,也是中國傳統學術史的優良傳統。


◆ 提問

先秦諸子思想百家爭鳴,原創性十足,可謂中國思想史上最活潑的年代,何也?
魏晉、五代等時代的士人,一樣處在亂世、一樣得面對「救時經世」課題,但其思想學術成就卻原不如先秦諸子般多樣活潑,難道文化在累積傳承的過程,也同時侷限了接受者的思考面向和廣度?




《中國文化新論.學術篇.浩瀚的學海》
——<淵源有自——先秦學術的萌芽>

◆ 摘要

一、緒論
(一)先秦:指「秦朝之先」的時代,一般主要指春秋、戰國時期。
(二)中國學術的萌芽遠早於秦秋、戰國,而中國文化的黎明則更為久遠。
(三)董作賓先生發現:殷墟甲骨文已是符號而不是圖畫,所以它的起源必定更早,估計中國文字的創造當在西元前二千八百年。而近代在西安半坡發現的陶文,更早在西元前四千二百年。

二、學術的淵源與傳播
(一)上古:學術出於宗教和巫術,巫覡是學術的淵源與傳播者。
(二)周代:取代巫覡的是「史」。
1.初期的史是司祭的一員,為「巫」的流衍。
2.周時史的職掌是:獻書、藏書、教誨,是古代的知識分子。
3.《左傳》昭公二年韓宣子觀書於大史氏的記載,反映一個史實,周代是學掌於官的。
4.班固本劉歆《七略》,有「諸子出於王官論」。史掌一代之學,不但書籍的保存端賴史力,即學術淵源亦在於史。然如果一定說某家出於某官,則不免有穿鑿之弊,雖班固說某家出於某官,但都冠「蓋」字,可見班氏亦未十分明確。
(三)周代:「士」
1.西周時:士為貴族最下層,雖身負武士之責,卻受相當的教育,成為當時的知識分子。
2.春秋戰國時,封建制度瓦解,士與庶人接觸,使學術由上層普及民間,造成了一批平民知識分子,這是新的「士」階層的出現。

三、古代自然應用科學知識的發展
(一)數學:太古已有結繩的應用、甲骨文紀數文字齊全、庖羲始畫八卦作九九之術。
(二)天文曆法:《尚書》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殷商以天干地支紀日。
(三)氣象學:預測氣象的農諺。
(四)地理學:禹劃九州、禹治洪水。《禹貢》以土壞學與水力學構成初步的經濟地理學。
(五)化學:火的應用、治金、合金、蠶織、色染、釀造。
(六)醫學:醫學為經驗的累積、曲古巫醫混合,周代已巫醫分家,具醫事制度、有黃帝針灸派、素女脈訣派、神農本草派等醫派、著名的良醫春秋時有醫緩、醫和、戰國有扁鵲。

四、人文社會思想的勃興

(一)天人之際——宇宙觀與歷史觀
1.殷商:自甲文中可證明殷人極重自然崇拜、上帝崇拜、祖先崇拜,濃厚的「畏天敬祖」思想。
2.周代:思想中仍瀰漫著人事決於天命的畏天思想,但重人輕天的人本主義已發萌。
3.先秦諸子:
(1)墨子:提倡「天志」、「明鬼」。天高居於天子之上,能對天子的善惡作賞罰。墨子雖講「尊天事鬼」,但禍福決定於人的行為表現,雖尚天志,卻非命。
(2)孔子:雖說「唯天為大」,但也主「敬鬼神而遠之」,且不語怪力亂神。
孟子:盡心知性就是知天,存心養性就是事天。
孔孟皆肯定人的尊嚴、重視人的努力,對人生充滿信心,偏於非命論。
(3)老子:自然主義的宇宙觀。提出「道」來代替主宰萬物的「天」,道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天地萬物因道而生,然道生萬物其中並無意志,只是自然,道不予萬物任何干涉。
莊子:接受老子宇宙觀,而轉趨空靈超脫。莊子所言命,乃是自然而然,順死生自然,其中不帶勉強,更沒有無可奈何的認命,各安其分、各適其性,各不相待、各歸自然。
(4)荀子:以天為自然現象,依自然經常不變的法則運行,沒有意志。所以自然現象並不可畏,可畏的是「人祅」,不盡人能則可畏。分離人與自然,使人和自然處相對較的地位,自然是人治的對象。
(5)韓非:特別「重利」的觀點,缺少形上論述。擷取老子「天道無親」的觀念為君王「不避親貴,法行所愛」的思想哲學基礎。

(二)人性論
1.孔子:人性平等。「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除了極小部分的上知和下愚,人在先天上是平等的。
2.孟子:主性善。人皆有四端之心,只要推廣下端,使善端充滿,就能積善成德,道德圓融。
3.荀子:主性惡。人和動物一樣,皆具有「好利疾惡」、「耳目之欲」、「好聲色」等欲念,故「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必須經過後天的教育學禮,才可化性起偽。
4.墨子:對人性的了解接近荀子的論點,認為天下治亂的因素在刑政的有無。
5.老子:「絕聖棄知」以達「無知」。萬物皆具有道的性質,只要一切順其自然,自然與道為一。
6.莊子:「才全而德不形」,一切自自然然,人為擾化則不可救。
7.韓非:未明言性惡,但對人性的看法師承荀子,認為人人皆以「利害」為計算前題。韓非對人性只看到自私自利的醜惡面,因此只想到因勢利導以達富國強兵的目的,至於有關個人的安頓問題,則不是他所關切的。

(三)價值觀
1.孔子:「殺身成仁」; 孟子:「舍生取義」
仁義的價值高於生命,故生命的價值不在生命本身,而在透過生命以凸現仁義。
2.老莊:生命的意義在順其自然,保其素樸,以達與天地並生與萬物為一的境界。生命的價值是內在的體道,所以老莊重視個人內心的安頓。
3.墨子:為了公利,私利可以犧牲。故價值實現的目的在天下群體,而不在己身個體。
4.荀子:性中無善,善由偽生,故生命的價值不在內發而在外鑠,有待外在因素始克完成,所以荀子重禮。
5.韓非:君國之利是人生唯一奮鬥目標,個人只是達此一目標的工具,至於個體的尊嚴和價值,則完全被抹殺。

(四)人生問題的探討
1.孔子:人之有賢與不肖的差異,關鍵在「習」,故孔子特別重視「學」,克己復禮以實踐仁義。
2.孟子:「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養「浩然之氣」,「集義」成德,達於至善。
3.荀子:重視「勸學」、「積善」,強調德行的修養,是積纍一點一點的善德,德自己的行為一點一點修養而成的。
4.老子:主張「無知」、「不爭」,「復歸其根」而體道。
5.莊子:「順德之本」,順其自然,除去一切人為擾化。從心齋達坐忘。
6.墨子:為了「天下之利」,「殺己」都在所不惜,是諸子中最具宗教精神的實行家。
7.韓非:個人利益沒有價值,只有發展君國之利,才有意義。

(五)政治思想
1.孔子:「為政以德」、先富後教。
2.孟子:仁政仁術、仁者無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3.荀子:先王惡其亂,故制禮義以分之,透過「化性起偽」而生「禮義」。
「不富無以養民情,不教無以理民性」、「得百姓之力者富」,此等「以民為本」的思想,是荀韓政治思想大不同處。
4.老莊:反對知巧,主張愚民、使民除去智巧、恢復、保持渾厚的本性。主張「無為而治」、「小國寡民」。
5.墨子:天志、尚賢、尚同、兼愛、非攻、節用、節葬、非樂。
6.韓非:中主抱法處勢則治,「法、勢、術」三者並重,設賞罰二柄,其政治思想完全以君主為依歸。

五、結語
1.在先秦時代,中國人把對人生的理想和信念確定下來,如尊天、敬祖、講忠孝仁義、以柔克剛、天下為公等。
2.《漢書‧藝文志‧諸子略》十家中以儒、墨、道、法四家聲勢最大。然墨家以自苦為極,此為後人所難為,對後世影響不大。而儒、道、法三家,對後世政治、學術、文學、人生各方面影響都非常深。
3.只重目標而不重進行方法的哲學思想,乃是先秦諸子的共同缺點。

◆ 提問

一、 為何先秦諸子有此「只重目標而不重進行方法」的共同缺點?各家同樣有其工夫論,工夫論不算是一種為達目標的方法嗎?
二、 「外儒內法」為後世當政者所採用,當權者一方面以儒家思想馴化知識份子和老百姓的思想,一方面以法家思想嚴厲的控制他們的行為,以此建立長治久安的基礎。以此而論,儒家之倡盛不過是當政者的陰謀刻意所為,淪為封建統治的工具之一。然否?


台長: runs534
人氣(3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