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5-06 01:10:48| 人氣7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兩個精神病人的故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以下兩個故事,

一個發生在香港,

一個發生在美國。

第一個故事,

是上余德淳的AQ導師課時聽他說的。

事件發生時他方才是一個初出矛蘆的社工,

在一個精神病康復者的支援機構工作。

有一天,

一位client打電話找他,

說他快要跳樓了...

因為又見到飛龍在天的幻覺。

余當然二話不說立即趕到他家,

陪他去看精神科醫生,

無巧不成話,

那天跟進這個病人的醫生在休假,

換了另一位醫生當值,

而且是一位女醫生!

病人因此想要立即離開。

好不容易說服他見醫生,

在醫生房出來後,

想不到病人說;「我好番晒喇!」

也不用去排隊取藥。

余十分好奇為什麼可能如此神奇地病人會突然不藥而癒,

於是邀他吃下午茶,

要聽他說醫生究竟做了些什麼。

病人如此說:

「我告訴醫生見到飛龍在天,

每次見到這個幻覺我都會受不了,

想了上天台跟牠一起飛出去。

醫生看看我,

沒說什麼,

凡移開了椅子一點叫我過去看看,

原來,這個醫生缺了一條腿。

之後她跟我說:『少了一條腿是事實,

那我可以怎樣?

學習跟少一條腿的生活相處,

這開始時有點難,

很不方便,

但習慣了,也就好了。

好像我有近視,那沒什麼,要習慣跟眼鏡相處,

初時有點不方便,

但習慣了就好。

你有幻覺,

那是事實,

習慣了跟他相處,那就好了...』

我明白了,以後都不會再要跟飛龍在天一起飛了。」

只是一個觀點的改變,

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態度;

一個態度的改變,

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行為;

一個行為的改變,

原來可以完全改變一個人的生命。

第二個故事,

是上星期二上家庭治療的課時導師Grace說的。

那天小休後,

她舉起了一本書,

書外是"The Satir Model" ,

那是家庭治療的經典著作。

她說:「我這不是要介紹這本書的內容,

而是要介紹這一個封面。

封面這一幅畫是其中一個作者的client所畫的,

那client已住在精神病院多年,

被診斷為嚴重的精神分裂症,

相信餘生都要在精神病院渡過。

在這位心理醫師要出版這本書的時候,

出版社要求找一個封面的圖畫,

醫師知道這位病人是十分有繪畫天份的,

於是在見面時隨口問問他是否能夠為自己的新書畫個封面,

想不到不久後,

他真的收到了病人的繪畫。

醫師看了看,

其實也不特別覺得喜歡,

不過也交了給出版社,

想不到出版社真的用了。

這書出版後,

醫師便找了這一位病人,

把一本親筆簽名的"The Satir Model "送給他。

病人看了看書的封面,

大家說了幾句話就分手了。

第二天,

病人把自己清潔得乾乾淨淨,

收拾好一切個人物品後,

去找他的主治醫師,說:

「我全好了,我要出院了。」

之後,這位病人再沒有進過精神病院。

聽完這個故事,

我笑了,笑得人仰馬翻那一種,

不過眼中帶淚(當然是感動及開心的眼淚),

Grace好出奇地問我為什麼笑得那麼開心,

我沒有答話,

因為我感到她只是給我一個feedback,

不是一個真正要回答的問題,

有些東西,

她不用問都能夠明白,

The story I just heard, illuminate the glory of the transmission of positive energy.

當一個生命能夠肯定到自己的存在價值,

他的心靈就能夠活得健康。

"A person who have a WHY to live for,

can bear almost any HOW."

台長: 羽中
人氣(75)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成長札記 |
此分類下一篇:愛一個人
此分類上一篇:聽!身體在說話

金魚
你的文章很好看
我也有朋友叫翀
2009-02-26 07:24:1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