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2-25 20:35:24| 人氣1,25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韓國軍事電影中的政治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軍事電影看韓國

  提到韓國,許多人的印象大概停留在韓劇、韓片、韓製手機家電之上,對現實世界的該國或其歷史並不十分瞭解,只知道韓國的正式國名是「大韓民國」,也就是位於朝鮮半島南端俗稱的南韓。而對於位處北端俗稱北韓的「朝鮮人民民主共和國」,我們所知更少,只知道該共產國家雖然民不聊生,此刻卻正全力發展長程飛彈與核武技術,是美國眼中擾亂世界和平的邪惡政權之一。

  回顧近二十年前,隨著上世紀九十年代東歐共產集團瓦解,國際政治局勢至今的轉變不可謂不大,其中韓國與台灣共同經歷七十年代的經濟起飛,也在相近的時間點上終止了軍事威權政體,先後步入民主化的道路。然而隨著92年台韓斷交,在冷戰時期同受美國庇蔭的這兩個前獨裁國家,面對長久分裂的政治困局,因應思維卻大有不同;過去台韓威權政府共同的「反共親美」路線,現今各已有不同程度的修正,隨著經濟方面的表現優劣互見,於國家認同方面的思考更是大異其趣。

  本文將分別討論《太極旗:生死兄弟》、《共同警戒區》、《實尾島風雲》、《海岸線》等四部韓國軍事電影,經由理解電影所傳達的政治意涵,除了更為暸解這個東北亞國家之外,或可激發一些關於我們自身的思考。




《太極旗》:兄弟的隱喻


  「太極旗」是韓國國旗的代稱,這部由姜帝圭(Je-gyu Kang)執導的《太極旗:生死兄弟》(Taegukgi hwinalrimyeo)於04年上映,締造了該國電影票房新記錄,有韓版《搶救雷恩大兵》(Saving Private Ryan)之譽。從劇情鋪陳和技術層面來看,本片確實達到戰爭電影的一流水準,與《搶救雷恩大兵》所傳達的意涵相比,《太極旗》的濃厚韓國觀點,與前者的美國觀點相較下也是不分軒輊–雖然兩者的政治意涵實際上判若雲泥。姜導演先前曾拍攝過一部探討兩韓關係的動作片《魚》(Swiri﹐1999),據傳當年也曾締造票房新高,與《太極旗》後來的成就相互輝映,或許這顯示牽涉到半島關係的電影,其中隱含的政治意涵頗受韓國大眾的注目,不過《魚》片作者未曾親睹,在此便不予討論。

  《太極旗》故事背景圍繞著韓戰過程,敘述一對兄弟李振泰(張東健飾)與李振碩(元斌飾)被捲入戰爭的無奈。兄弟二人和母親、振泰的未婚妻雖然在物質上面並不充裕,卻能夠過著平靜和樂的生活,直到1950年6月25日北韓政府揮軍南下,韓戰爆發改變了他們的生命,二人陰錯陽差被拉伕入伍,在已無退路的洛東江投身南韓政府的反擊戰鬥。這部電影以季節交替景象來描繪韓戰的進程,得到美軍登陸仁川之助,南韓開始由半島南端反攻,一路血戰殺進平壤,迫近中韓國境線鴨綠江邊;不料中國共黨政府以「抗美援朝志願軍」的名義揮軍參戰,迫使韓美聯軍退回三十八度線一帶,此後的戰事即呈膠著狀態。

  想方設法要讓弟弟平安回家的振泰,以為若立大功得到武功勳章,便能夠打動上級恩准弟弟退伍;他奮勇作戰的目的不是仇共或愛國,只是為了讓摯愛的人能夠再過和平的生活。然而隨著戰事進展,振泰一心求功的初衷漸漸變質,專注殺伐的他越來越嗜血殘酷,戰爭潛移默化人性的威力可見一斑。

  振碩對哥哥性格的轉變一直無法釋懷,既使明白這是哥哥的一片心意,他卻無法對戰爭底下的生靈塗炭與殘忍無道視而不見,依舊保持著難得的悲憫性情。在兩軍對峙於漢城邊境時,振泰因為未婚妻在清共行動中慘遭謀害,又誤會弟弟已死,萬念俱灰下喪失心神的他憤而投共,成為不折不扣的殺戮機器。在電影的結尾,雖然振碩排除萬難在戰場上尋找到哥哥,但受盡漫天砲火、槍林彈雨洗禮的兩人,最終仍是天人永隔。

  導演在重現韓戰史實的企圖之外,《太極旗》更特意刻畫了戰爭對黎民百姓的摧殘,處處反映出被時代洪流席捲的無奈小人物,對生死存活不由己和虛偽意識形態的埋怨,如:交戰兩方視人命為草芥的拉伕行徑、振泰未婚妻蒙冤被指為容共分子等。當中確曾發生的清共事件造成的錯殺無辜,至今仍未得到韓國政府的承認與賠償,更讓這部電影對歷史悲劇的控訴角度顯得突出。在最後戰役的關頭,振碩被命令擔任勸降廣播,不能親上火線尋找振泰,指揮官的一句「你是為了軍隊還是為了哥哥」讓他啞口無言–這是導演對時代的最深質疑,亦是電影的意涵所指,而陷於個人親情與服從威權之衝突的振碩,的確做了他該做的選擇。

  電影當中對兄弟之情的描寫,雖然在某些場景流於煽情露骨,但導演用心之處便在於:不僅要藉此主軸表達親生兄弟的複雜情感,還刻意擴而大之化為一個隱喻。這樣一個兄弟的隱喻,旨在暗示生活在南北兩個政治實體之下的人民本屬同族、血脈相連,不無呼籲半島關係應以人民為重,摒棄政治立場對抗的意涵。

  個人在時代洪流下掙扎對抗的無奈這個主題,也可參閱中國旅美作家哈金的小說〈戰廢品〉,書中呈現出的韓戰中國戰俘觀點,或許較能引發華人的共鳴。有趣的是,小說的情節與《共同警戒區》竟有異曲同工的呼應。




《共同警戒區》:真相與信任


  朴贊郁(Chan-wook Park)的作品《共同警戒區》(Gongdong gyeongbi guyeok JSA)上映於2000年,是本文所論影片之中最早的一部。朴導演後來以「復仇三部曲」聞名海外,其中由日本漫畫改編的《原罪犯》(Oldboy)更是技驚四座,但導演在畫面構成、節奏掌握、故事鋪陳上的一流功力,在《共同警戒區》中即已十分成熟。

  不同於《太極旗》呈現的韓戰背景,《共同警戒區》將時空直接拉到半世紀後的三十八度停戰線,也就是現實世界裡「聯合安全區」的所在。藉由一樁發生在該處槍擊意外造成的衝突事件,探討在前線服役的基層軍人,敵我之間不為人知的特殊關係;電影以中立國對衝突事件的調查鋪展劇情,剖析表象之下的層層迷霧,直搗事實真相。

  李英愛扮演中立國瑞士調查員姜素菲中尉,她本身雖是第三國的公民,然其韓裔身分饒富趣味,既意味她能理解半島情勢,又能持平看待雙方的證詞。如果調查員由金髮碧眼的外國人扮演,那麼韓人是否能接受純然外來的觀點,恐怕大有疑問,這是導演的巧妙安排:一個既能深入瞭解又可中立評斷、查察真相的角色。

  但隨著劇情鋪展,姜中尉不為人知的出身被揭發,原來她的父親是在韓戰中藉由換俘機會,逃離兩韓紛爭而輾轉進入第三國的戰俘,出身北韓將領的其父,是逃避對立歷史、拒絕極化認同的象徵,調查員身為其女亦分受了此一象徵。當偽裝第三者的身份被暴露之後,姜中尉的認同所在成為一關鍵問題,她「回到」韓國的動機被懷疑,立場的中立性也受到挑戰。雖然上級告知「在這裡維持和平的方法,是掩飾真相」,且暗指調查員的個人認同必定會造成判斷的偏頗,但她並不因此放棄尋找事件真相的企圖。導演藉此表達即便有此身分問題,卻未必注定陷入南韓將軍所言的「選邊站」邏輯,意在肯定韓人可以超越認同的對立,攜手尋找事件真相,自行處理歷史與政治之問題。

  在姜中尉的細心考掘之下,事件的發生過程逐漸被釐清。在衝突的表象掩蓋之下,卻透露出一段超越敵我的友情:南韓軍人李水奕士官(李秉憲飾)在一次巡邏任務中誤踏地雷,經過朝鮮軍官吳景必(宋康昊飾)的意外搭救,兩人在因緣際會下發展出超越敵我意識的友誼,其後又有李士官同袍南植成一等兵的加入,以及吳軍官的下屬鄭友振戰士,分屬兩陣營的這四個軍人,彼此在檯面下存在著不為人知的特殊情誼。四人分屬的兩個崗哨雖然以「不歸橋」相隔,然而「在半個世紀的分裂之後,為了中止我們悲痛恥辱的歷史」,河兩岸的政治與敵我對立早已被置之度外。

  只是這禁忌的友誼很難保持隱密而不被發現,槍擊事件的發生,便是因北韓上級軍官巡哨時意外撞見四人共處一室,由於受到了曝光的威脅,在擦槍走火之下釀成這起衝突意外。導演並不一廂情願地要觀眾相信在這友誼當中彼此的信任,堅定得足以化解敵對兩方長久以來的懷疑與隔閡,美好得足以超越現實生活當中的政治藩籬。因為在信任與誤解之間游移不定,一念之差使南一兵開槍射殺北韓上級軍官,其後又由於害怕事實曝光而跳樓自盡;李士官亦因為誤殺鄭戰士,在難以忍受良心譴責之下奪槍自戕。超越政治對立與敵我意識的真誠交流,不意間浮出檯面違觸禁忌,釀成的卻是遺憾與悔恨的痛苦,電影藉此呈現了個人在信任與懷疑間的道德掙扎,也藉此對南北雙方究竟應該彼此信任還是相互懷疑,提出了導演的獨特見解。

  在更廣泛的情感層面當中,電影還表達了第二種意涵,以調查過程諷刺中立國的虛偽,表達對美國干涉兩韓關係的不滿,批評外國勢力只願維持現狀的消極態度。在敘事手法的運用方面,調查真相的過程緊扣觀眾心弦,雖然某些過場畫面有炫技之嫌,整體來說卻是瑕不掩瑜。影片中三段標題的順序(Area→Security→Joint)特意倒反片名,導演或許旨在強調兩韓關係應當逆溯歷史、尋求和解;當四名軍人拍最後合照時,鏡頭刻意避開北韓領導人的掛像,正是象徵著友誼應當超越政治現實此一電影的核心意涵。

  宋康昊扮演複雜深沉的北韓軍官十分稱職,除了因其演技方能勝任這個重要角色之外,藉其面容符合長久政治宣傳所灌輸的「共匪」猙獰面貌,是否導演還意在此一反諷,恐怕就不得而知了。除此之外,電影裡關於破百的計較、擦靴的撇步、役期長短比較的笑談,想必能引發曾為義務役的觀眾之同感,而在《實尾島風雲》裡慘烈的軍事操練,或許也會勾起某些人的回憶。接下來,就讓我們來一窺實尾島上究竟風雲何在。




《實尾島風雲》:反動的伏流


  與本文提及的其他電影比較之下,《實尾島風雲》(Silmido)所傳達的意涵是一特殊例外,這部由康祐碩 (Woo-Suk Kang) 執導的電影於2003年上映,是討論中唯一改編自真人實事的電影。

  故事要回溯到1968年一月,在北韓124部隊意圖刺殺南韓大統領朴正熙未果後,南韓情報當局下令成立684部隊,欲直搗平壤取北韓領導金日成首級以為報復,此特種部隊的成員來源,由於任務的危險與不可告人使然,便由殺人犯及重刑犯組成。主角康仁燦(薛景求飾)自小受父親叛逃北韓之累,在受盡歧視猜忌的社會環境下處處碰壁,只得淪為幫派混混。他因殺人受死刑宣判後,因為一心想洗刷出身的恥辱,於是與其他31人一同接受684部隊的秘密徵召,希望能立功報國,從此光明正大做人。

  然而待684部隊受訓完成,由於兩韓之間政治局勢趨緩之故,刺殺任務遂被無限期延宕。他們在實尾島上苦苦等待三年之後,又被新任的情報局長下令殲滅封口,以圖永絕後患、避免醜事外揚。得悉此情的部隊因此憤而叛變,渡海由仁川登陸,試圖直奔南韓大統領所在地青瓦台,以示為國盡忠之心。最後他們在漢城市郊受阻,走投無路的成員只得無奈自盡,身亡後還被污衊為北韓恐怖攻擊部隊。

  導演站在同情684部隊的觀點,企圖平反這支部隊的歷史評價,闡述他們追尋身分渴望正名的故事。電影描寫這群社會宰渣如何為了報國榮耀的無上信念,而能忍受嚴苛的訓練,被鍛鍊成堅毅不屈的特種部隊。在上級政策改變之後,部隊的訓練官為其請命曰:「這個部隊是為達成國家目標而成立,若這個目標不存在,國家應負起責任」,高官卻回應以「人要能捨棄過去包袱,開創新局」。在政治現實與軍人忠誠的價值衝突當中,這部電影褒揚軍人的純直而貶抑政客的善變,又肯定軍人不應受政治擺佈,一如訓練官那句:「政治人物處理政治,軍人只做軍人工作」。在大環境改變後,雖然部隊任務目的已不存在,但訓練官卻無法下決心去殲滅這個他一手帶起來的部隊,寧願選擇飲彈自盡;在服從政客與忠於軍人理念之間,有一個至高無上的存在,因此他寧願以死明志。

  然而我們不能忘記的是,故事的歷史背景是一個極端的時代,當時社會的絕對敵我觀,造成了康仁燦的人生悲劇,也造成整個684部隊與訓練官的悲劇。在揭示政府虛偽、政客善變的情節當中,在讚揚軍人忠誠節操的敘事之外,這部電影還隱含著宣揚愛國主義的企圖,並迴避去批判軍事威權造成的問題。政客善變、政治腐敗的傾向自古使然,但這並不構成不去批判軍事體制的理由,更遑論對後者的評價高過前者。

  導演不去探討絕對敵我觀造成的問題,讓主角康仁燦自始至終背負父親投共的所謂「原罪」,彷彿上一代的行為真是不可饒恕的原罪,讓無辜後人無從開脫。可是殺人犯藉由軍事磨練之後,卻能擁有更高人一等的愛國榮譽心,彷彿接受軍隊洗禮而一心忠於國家,就可以洗刷他們過去所犯的錯誤,這是何等危險誤導的觀念!正如故事開場描述北韓124部隊刺殺的過程,與康仁燦的尋仇經過交互穿插,既指涉後者與前者的「原罪」關係,又暗示敵人北韓與流氓無異的卑劣舉動。而整個故事就在於表達:主角唯有藉電影中歷經的磨練與轉變,才能夠真正洗脫原罪,藉壯烈犧牲達到昇華的境界。

  再從訓練士官曹士官與朴士官間的對比來談,曹士官雖然訓練部隊嚴苛無情,卻因為抱持一絲不苟的絕對觀,而成為受到導演正面對待的角色。相較之下,朴士官在訓練過程中曾與曹士官爭辯「思考對不對」的問題,對待部隊也較為人性,導演卻安排他在最後為自保而企圖痛下殺手,反成為叛變部隊殺之而後快的犧牲者。這樣對比的角色安排不禁讓人懷疑,電影是否意在緬懷軍事威權的絕對服從與冷酷無情。

  《實尾島風雲》究竟是不是對軍事獨裁時代價值觀的歸返呢?藉著對至高無上國家觀念的無條件贊同,導演批評了電影(與現實世界)當中的腐敗政治,前文提到訓練官的自戕,是暗示他以死認同一個至高無上的存在,此一存在便是抽象的國家觀念,而國家這個絕對的存在,唯有忠貞不渝的軍人才能體現其精神,只是這個國家的範圍僅限於南韓,而且稍不注意,就會成為國族主義的魅影。

  電影結尾鏡頭的官員略過了「實尾島事件真相調查報告」,而拿起了「南北韓紅十字會談準備報告」,是導演對於朝鮮半島朝向統一發展的質疑,還是譴責韓人對過去歷史的遺忘?然而我們應該反思的是:應該被歌頌的時代悲劇,與僅能夠被理解的時代悲劇,這兩者之間的界線究竟該劃在哪裡?

  當然,人為劃下的界線絕非永恆不變,在不同時代回顧同一段歷史,當然可能有大異其趣的評價,《實尾島風雲》對歷史的評價裡頭隱含著反動的伏流,而對於南韓過往軍事威權體制的絕對觀,金基德卻有截然不同的評價。《海岸線》上發生何事?且待下文分解。




《海岸線》:兩極對立與精神分裂


  《海岸線》(Hae anseon)於02年上映,此片導演金基德(Ki-duk Kim)向以拍片快速著稱,有「快手導演」之稱。在這部電影之後,他在04年一舉拿下柏林影展、威尼斯影展的兩個導演獎,可謂一時轟動。金導演以電影畫面美感著稱,這與他曾在巴黎學習繪畫的經歷不無關係,一般來說,畫家或攝影師出身的導演對於畫面構成常有獨特的造詣(如:攝影師Stanley Kubrick、畫家Robert Bresson),在這一方面,金導演03年的作品《春去春又來》(Bom yeoreum gaeul gyeoul geurigo bom)可謂已臻至境,該片也是他揚名海外的起點。

  故事敘述軍人姜翰澤上兵(張東健飾)隸屬海岸守備單位,他滿腦子只想擊斃侵入海岸線的敵軍間諜,相信這就是他身為軍人的職責與使命。一日在宵禁時間過後,附近一對情人英吉與美英因酒醉闖入海岸禁區,男子英吉遭到姜上兵開槍射殺。這個意外事件雖然未受到上級的追究,認為姜上兵已盡自身職責,但他自此卻陷入悔恨莫及的心境,加上女友因此事與他斷然分手,意外中倖存的女子美英又變得行徑瘋狂,鎮日在海岸邊遊蕩,終於使得姜上兵精神崩潰,被軍方下令提前退役。

  這部電影寫實刻畫了南韓軍隊內部的景況,嚴酷的學長學弟制,動輒拳打腳踢的管教,欺上瞞下用盡手段以求軍紀事件無由外洩,都是導演對於軍隊扭曲人性的批判。再者,電影中的軍民關係也十分惡劣,除了因軍隊誤殺平民造成的民怨之外,還顯示導演意在影射過去長久的軍事獨裁體制不得人心,這部份的情節想必台灣觀眾也不會陌生。

  看似瘋狂的女子美英,其實即代表人民對於軍隊的埋怨與報復;在軍民的分裂對立以外,整部電影便是呈現在敵我分處兩極、兩極相互對立的情境下,陷於其中一極的絕對價值觀造成的精神分裂症候群。絕對價值觀表現在軍隊的階層秩序與任務目的上,深受軍隊洗腦的姜上兵因為不能解決誤殺事件帶來的道德衝突,從此陷入精神分裂;他無法接受軍隊以外的現實世界,一心只想回到營區生活,只想回歸意外發生前他深信不疑的價值世界。電影最後的姜上兵現身在熱鬧的大街演練刺槍術,其行徑舉止受到圍觀民眾的嘲笑,卻又實實在在是個危險人物。一心只想回到過去的軍人是對人民的潛在威脅,這是精神分裂的個人層面。

  精神分裂的第二個層面表現在軍隊內部。由於眾人恐懼幽靈般瘋狂的姜上兵,士兵們彼此的矛盾漸漸加劇,在猜忌恐慌的情況下他們開始互相仇視殘殺,加上先前鬧出的性醜聞,軍隊體系的運作與紀律早已土崩瓦解。分裂的第三個層面意指兩韓政治的分隔,電影中士兵們踢球的場地上,繪有一個朝鮮半島的圖案,場中的鐵絲網準確地落在三十八度線上。政治上的兩極對立是一切分裂的根源:最後一幕在球戲當中,場中的鐵絲網悄悄被抹去,表達導演對於衝破現實藩籬,兩韓化解對立追求融合,不再身陷分裂的期望。

  在編劇方面向來不假他人的金導演,其一貫特色是劇情的鋪陳帶有「辯證」的味道,先是開展一段過程(正),然後因發生意外或衝突而逆轉(反),而進入詭譎難測的結尾(合)。這樣的正反合其實就是道德思考的辯證法,在導演的後續作品《空屋情人》(Bin-jip﹐2004)中,辯證的表現簡直達到了一種極致的境界。雖然《海岸線》的辯證調性不是這麼明顯,但這是因為故事中正反間的分裂過大使然,如果能夠達到合的境界,其過程也在電影之外、在現實當中,亦即朝鮮半島的政治統一。而導演這樣的期望能不能在有朝一日被實現,就有待時間來證明了。




台韓之間


  四位導演的四部軍事電影,各自傳達了不同的政治意涵,但都是值得觀賞與思考的作品。回頭說起來,韓國電影業的發達,台灣其實也有一份「貢獻」:在上世紀的末幾年,影片進口管制開放讓台灣國片被好萊塢片打得抬不起頭,此等慘況使得韓國影人萌生警惕之心,一方面強烈要求政府對外片施予管制,並對戲院映演比率加以規定,另一方面則發憤圖強、精益求精,於是在世紀之交開始繳出不錯的成績單,使電影成為韓國文化輸出、也就是所謂「韓流」的一個重要部分。

  由於台韓間長久以來在經濟方面與體育競技場上的兢爭關係,使得某些人對韓國一直抱持著敵視的態度。但是本文作者認為唯有鑑往知今與知彼知此才能增進不同個人、群體、觀念間的互通與瞭解,我們不必隨著某些提倡「韓國能,我們為什麼不能」的無知之輩起舞,而應該去研究「韓國為什麼能」,除了知道方法之外,還要瞭解他們何以萌生某些企圖,而這些企圖又造成了什麼樣或正或反的結果。

  藉由這幾部韓國軍事電影,大致可以瞭解南韓方面對於統一的期望,或許由於朝鮮半島情勢南強北弱的關係,南韓方面對於統一的前景並不悲觀。雖然前陣子大統領選舉剛揭曉,近十年來朝向統一方向推進的執政集團中箭落馬,而由企業主管出身的右派候選人當選,可能會造成朝鮮半島統一議題的降溫,但個人認為更值得注意的是,韓國未來政治走向是否更傾向國族主義的增強。

  簡單的說,正是因為對兩韓統一的期望,以及民主化後對過去歷史的回顧,使得韓國的國族主義在這十多年來日益昌盛。南韓的反美情結之一源於美軍在聯合安全區的駐紮,雖然過去曾發揮了防止戰爭的作用,但冷戰結束後對統一的期望,卻使得南韓人民對於美國的態度漸漸轉變,視之為統一潛在的阻撓者;再者,主權國家當中存在著外國駐軍,不會是懷著國族主義信念的民眾能夠忍受的,甚至98年金融風暴當時,國際貨幣基金對南韓金融政策的處置,在某種程度上也引起了韓國人的疑慮與排斥。此外,過去曾為中國藩屬與日本殖民地的歷史,使得韓國不願再屈居人下,意圖成為東北亞鼎足而三的角色,在在皆激發出該國的國族主義情緒。

  但韓國的國族主義並不限於南韓境內,更在於對未來統一的朝鮮半島的想像,意圖藉兩韓的統一排除半島外國勢力,成為世界大國;但若是統一成真,南北韓間社會經濟的差異、政治觀念之間的會通,可能反會拖累韓國成為大國的腳步,這大概也是《實尾島風雲》導演的顧慮。

  無論統一與否,這個國家都是我們可以嘗試著去瞭解的,雖然韓國的社會階層落差、男女性別不平等,並不值得我們借鑑,國族主義興盛造成在國際上為求勝利不擇手段的流弊,也不值得台灣人欣賞。台韓兩國在價值觀上同樣放眼西方,在朝西方標準前進的過程中若欠缺對彼此的理解,倒可能滋生對對方虛假的輕蔑或自慚之心。由於兩國競爭態勢使然,在既羨又恨的複雜情緒之下,可能使我們自身因無知而激發排外的國族情緒;當然,某些韓人由於無知造成的過度自滿與自信,恐怕也是國族主義的後遺症,反過頭來卻又強化了國族主義。

  無知與國族主義之間存在著直接的關係:無知造成自大、無知形成自卑,對韓人而言如此,對我們來說又何嘗不是呢?


                          (2007.12)



台長: Outsider
人氣(1,25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金寶大戲院 |
此分類下一篇:Classic Music & Cinema Scene
此分類上一篇:《搶救雷恩大兵》:誰需要史匹柏觀點的二戰?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