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5-05 18:21:47| 人氣68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競爭都是好的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駱明慶
台大經濟系副教授

五月份平面媒體的重大事件之一,當屬蘋果日報的創刊。配合大量的廣告、五元的促銷價格,以及與國內既有報紙截然不同的版面設計與報導方式,蘋果日報對報業市場所帶來的影響,必然相當明顯。

首先,在價格方面,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兩大報陸續將價格由原來的十五元降為十元,聯合報甚至推出零售報十元附送鋁箔包飲料的促銷價。雖然兩大報都否認降低價格與蘋果日報有關,並宣稱這是回饋讀者的作法,但是一般都認為這是蘋果日報參與競爭的立即效果。

其次,比較不明顯,但是必然會陸續展開的變化是,既有報紙在彩色印刷和版面編排上與蘋果日報的較勁,以及在內容上力圖與蘋果日報區隔的努力。中國時報更由董事長余建新為文,正面告訴讀者,面對這波競爭,「永遠的質報,為台灣打拼」是該報努力的方向,一方面強調自己的品質,將自己定義為「良幣」,另一方面也將對手報定位為「煽色腥」的報紙。

過去台灣媒體的問題,每隔一段時間,總是因著某些事件的發生而被檢討,其中平面媒體最為人詬病的,主要在於諸如「報導錯誤」、「查證不實」和「報導夾帶評論」等問題。回顧歷史,自從報禁開放以來,其實已經出現過不計其數的民間監督團體,以及記者團體嘗試自律的努力。近幾年來,網路上甚至出現了例如「與媒體對抗」等以評論批評媒體報導為目標的網站,但是幾乎沒有任何一個監督團體能夠有效建立社會公信力,並產生實質影響的。

問題的癥結在於,在沒有任何替代報紙可供選擇的情況之下,即使讀者對既有報紙不甚滿意,也同意所有監督團體的批評,還是無法透過改買其他報紙而對既有報紙產生足夠的壓力。對既有報紙而言,既然沒有有效競爭者分食市場的壓力,當然沒有改善品質的誘因,也不需要盡力減少錯誤報導的頻率,也繼續在報導中夾帶辦報者的觀點。

換言之,只有當有效競爭者出現,讓人們可以看到不同的辦報方式,使讀者購買報紙的選擇能在幾個主要報紙間快速移動時,各報在報份隨時可能流失的壓力之下,才有可能開始仔細考慮提升品質,檢討過去的辦報方式是否還能贏得讀者的認同,並維持報業市場的領先地位。

當然,也有人擔憂本地媒體會「蘋果化」的問題,其實這是不必要的憂慮。這一波激烈的多元競爭之後,各報慢慢會摸索出自己競爭優勢之所在,「香港蘋果」到了台灣也必然需要本土化,以適應本地社會的需求,以爭取不同讀者群的購買。

總的來說,相較於起民間團體的監督,市場銷售情況的壓力才是最有效的監督力量,越多具威脅性競爭者的出現,報紙絕對會辦得更「好」。當然,這裡所謂的「好」,並不必然是所有人都會同意的好報紙,更不見得是「完美」的報紙,但絕對能更符合讀者的需求。

台長: 黑咖啡&白咖啡
人氣(68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