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6-07 14:27:33| 人氣2,60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的音響之旅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由電源箱單獨牽出一條 5.5mm平方的電纜線,加裝的增壓穩壓器。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的音響之旅》

所謂音響玩家或專家,不說上百萬,少說也要有幾十萬銀兩以上的才算夠得上資格。我的設備系統,區區不足廿萬,實在夠不上資格來談音論響。所以,以下的閒談,是以入門等級的身份,來追溯我聆樂經驗中有關音響的點點滴滴。

音響器材,不只是發聲而已,不只是發出悅耳的樂音而已。真正所謂的音響器材,是要從“能發出聲音的本質”這一基礎上,進而發展出各自的性格和特色。這是最近我總結近卅年來聆聽音樂和音響器材的心得;尤其最近發生在音響器材上的一連串失誤和變故,歷經一年的調整改善,所獲得的體悟。

我們聆聽音響,最重要的還是為了欣賞音樂。
年輕或幼年時,音樂是什麼?就是悅耳的樂音,或者能讓感情投入引發情感變化的樂音。那個時期,以台灣的發展來說,就算一台手提式黑膠唱盤唱機,一樣能播放出感人的音樂。因為時代的環境如此,周圍聽到的就是這樣品質的音樂;而幼年的想像力特別豐富,一點兒小小的刺激便能產生巨大紛雜的聯想和想像,使聲音的物質面被豐富的精神內容所取代。

隨著年齡逐步增長,台灣也從農業社會邁入代工的初步工商社會,物質生活漸漸充裕起來。於是,一般受薪階級,從單聲道手提唱機之後,有了立體聲道的分離式唱機;從手提式收音機到手提式收錄音機;最後到分離式音響:擴大機(前後級)、鐳射唱盤、黑膠唱盤、喇叭和線材等等的講究。這時,正是台灣身為亞洲四小龍之首,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但我這受薪階級還是買不起講究的音響器材。

民國七十年代,我剛搬到永和,所用的還是老哥讓給我的國際牌床頭式音響:中間主體是黑膠唱盤內建收音機和擴大機,外加一對喇叭。主體中間還有一個夾層可以擺放幾張黑膠,住在三芝時裡面曾經窩過幾隻剛出生的小老鼠。是時,音樂的播放和聆聽方式已經從黑膠邁入成熟的CD時代,而我依舊阮囊羞澀,無力購買盼望已久的分離式音響。正好大學同學蔡君當時不但有分離式音響——兩支Mcintosh 500w的單聲道擴大機、飛利浦680雷射唱盤,還有當紅的 Rogers 3/5喇叭——並與我隔橋而居。於是每逢週末我便搭車殺到他家,到他頂樓的聆聽室一起欣賞音樂。這段時期持續將近一年,也可說是我聆聽音樂和音響的啟蒙時期。(另見:追憶逝水年華,重拾音樂的往事——聆樂生涯補遺〈下〉)

我們除了分享各家指揮或演奏者的音樂心得外,蔡君還喜歡玩各種音響素材:包括線材、自製分音系統等等。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濡染之下,漸漸感受到音響對音樂表現的重要性。有一回一起聆聽貝拉方提在卡內基演唱的現場錄音CD,最後演唱會結束時,響起滿場熱烈的掌聲,充滿現場感的掌聲不斷持續著,突然給我一種怪異的感受:原來我是坐在觀眾席裡,聆聽貝拉方提的演唱,演唱中有觀眾參與時,我很自然地融入其中,不覺突兀。但此刻掌聲響起,忽然覺得自己失去了方位:如果我在觀眾席,掌聲應當在我周圍或身後響起;可是現在卻在我前方響起,而我又不在舞台上(在舞台上的該是貝拉方提)!霎時我被甩出演唱會的空間、孤立起來,心頭湧上一陣悽滄怪異的孤獨感。就是這樣的感受,使我體悟到音響器材傳真處理聲音效果時,在空間中的情感煽惑力,以及因此對聆賞的重大影響。

過了不久,大約在卅年前左右,我開始有了第一套分離式音響:入門的NAD擴大機和CD唱盤,以及Goodman喇 叭。這對喇叭當年約台幣500,而Rogers 3/5要價近兩萬(約一萬五、六或七、八),可見其間的差距。還記得買來當晚,裹著被子躺在客廳的音響設備前,聽著肯普夫演奏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入眠。

再過幾年,才在退休後更換了音響系統,而有了如今的面貌。沒想到這套系統經過了25年了還不斷令我刮耳相聽。當年是在音響店裡,幾經聆聽,選了這套系統:Sugden 的 Optima 200 綜擴和CD player、Harbeth HL5es喇叭。而會選擇 Sugden 全因播放貝拉方提時,聽到了非常特別的英語演唱或口白的捲舌音,這是當時其他選項沒有表現出來的。後來,我根據 Sugden 的產地位在英格蘭北部靠近蘇格蘭的位置,推斷這種音色音質有點像電影明星詹姆斯史都華(James Stewart)和史恩康奈來的蘇格蘭口音。如今覺得,能表現出捲舌效果,對於中文歌的演唱甚至中國器樂音樂如古琴的演出,必然也有所助益。

這套擴大機、CD player和喇叭加上喇叭線及訊號線,夯不啷噹加起來不到廿萬。當時還不敢想望有個正式的喇叭架。第一套音響時,就根據蔡君提供的製作方式,用夾板和木柱做了一個小喇叭架。有了第二套音響時,由於喇叭較大,一開始用過空心磚當過喇叭架;接著到三重的忠孝橋出口處一個舊木材收集場,鋸了兩根高約50公分長寬各25公分的木柱當喇叭架;最後才自己動手又做了兩個木製喇叭架,用了好幾年。後來得知某音響店特價出售灌鐵砂的喇叭架時,才下決心更換。

在這段期間,到處逛CD唱片行獵奇搜集CD,最常去的地方是公館,那兒有玫瑰城、派地、宇宙城和稍後的大眾唱片;其次是西門町的淘兒城和佳佳。此外較少拜訪的則是頂好商圈的淘兒城、公園路的玫瑰城、辛亥路的經典以及新生南路忘了店名的一家,只記得在那裡買了華爾特指揮的新世界交響曲。到了CD興盛的末期只剩公館和許昌街的大眾,如今也消失或換了頭家。晚近十年常去的店家則有韻順和上揚以及新天新地,或偶爾走一趟誠品敦南店,但大多都在網路下訂了。


除了逛唱片行之外,有機會也逛音響店試聽音響。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在蔡君引介下,往訪辛亥路經典唱片行附近二樓的一位音響玩家。一進門就看到玻璃隔間的音響聆聽室。一點兒不假,聆聽室四周就是朦朧的磨砂玻璃,播放出來的音樂,老實說,我一點兒都無法享受,只覺得聲量過大又過於明亮,耳膜壓力好大,被刺得有點兒疼痛。此外還去過早期的「聲音美學」,在那兒為我的二手 Dual 黑膠唱盤換了訊號線,買了幾張夏蘭黑膠唱片。也曾拜訪過當年位在長春路的Jadis代理商,聆聽Jadis搭配Westlake喇叭出來的清亮聲音,以及焊接的電路板和印刷的電路板兩款不同的Jadis CD player (或擴大機?)的聲音差異。也曾慕名聽過音響講座,聽完後覺得除了空洞的形容詞,一無所獲。

另外和蔡君一同參訪過以追求乾淨電源聞名的音響店。在地下室第一次領教了所謂乾淨電力的力量。當播放人聲時,聽到人味消褪的純粹電味,頗不適應。這方面,我有點兒受到最早音響店老闆的影響:過於極端非音響之道,中庸是最好的。不過,這涉及每個人的聽覺偏好和所謂的中庸標準了。

2011年,在我購買音響的店裡聽一首鋼琴演奏曲,除了比往常豐富的細節和勁道之外,居然還聽到演奏者按鍵時觸動的木質聲,我當下驚愕不已。原來音響店開在商業區,電壓不穩,老闆一方面基於穩定電壓,另方面算定歐美音響設計上可以容受110~120的電壓,於是加裝一台增壓穩壓器——將電壓增強到119V之後再予以穩壓,並在源頭接上5.5mm平方的電纜線——使音響吃到充分而穩定的電源,於是有了我聽到的出色表現。這促使我在家中也接上專線安裝一台,因而聆聽時的音響的表現又上了一層樓。

當一切條件就緒,為了追求更完善的聲音表現,就開始變動喇叭的位置。
最早我根據說明書的推薦,左右離牆60公分,位置擺在客廳聆聽座位前差不多 2/3 的地方。這是一般公認的、非常傳統的擺位。這時的聲音顯得渾厚深遠,然而十分挑片,有些片子聽不出特色或演出好在哪兒。慢慢隨著到處汲取經驗,逐步後退或左右移動喇叭的位置,往往一公分的差距就產生不同的效果。但有個問題一直無法解決:高音的毛邊或撕裂感。直到有一天音響店老闆親臨試聽,建議把喇叭退到後方穩壓器的前面不能再退的邊上時,我才體會到什麼是渾圓厚實的聲音。老闆說有九成監聽喇叭的味道了。這樣享受了一陣子美好的聲音,但是高音的毛邊還是未能徹底解決,想起音響老闆臨別時說的:喇叭可以再往後退,便毅然調整穩壓器的方向,讓出空間給喇叭,再進行前後左右的微調。出乎意料之外,高音的毛邊消失了!喇叭後退聲音變圓——這和我原先的認知完全相反!而且音量再大都不再會顯得毛躁,幾乎所有的片子都表現出色,細節與韻味豐富,連我心愛搜集的福特萬格勒CD,雖然是單聲道錄音,播放時居然與立體聲無甚差異。這一段天堂般的聆聽享受持續了約半年之久。接著發生意外,前後幾乎持續一年的時間不斷和聲音搏鬥,終於來到現今的地步。

去年此刻,在移動線材時不慎傷到擴大機。剛開始不察,到了晚上突然覺得聲音疲軟蓬鬆,中間有一塊空掉了。走近細聽,大約到了一公尺左右發覺有了雜訊。最後發覺問題出在擴大機,於是迅速送修。這一修就修了好幾個月,這段沒有音樂日子真像出家吃齋修行。等到機子送回來,師傅說檢修雜訊工程浩大,無法徹底消除,只有初步降低雜訊,距離縮短到半公尺左右才會聽到,想想只好接受目前狀況。

待我把機子連上系統之後,經歷一連串改變。 先是擴大機和播放器的橡膠墊幾過20多年已經老化甚至因熱而融軟,沒想到換新墊子之後,聲音變得比先前清澈透明而開朗。接著換裝音響上方的燈罩( 請參閱:《燈罩與音響——記一次聲音的學習》),聲音終於回到原先的最佳狀況。進而檢修使用七、八年的穩壓器,更換了效率更高的線路板後,一開始頗不適應——電氣感太重、高頻和低頻的延伸都不足。但經過兩三個禮拜的運轉之後,突然聲音變得稍圓,於是優點一一呈現。首先是細節增加,接著忠實表現出樂器的材質感。這時,為了克服高音過硬上不去的問題,想到當初會後移是因為擴大機的橡膠墊軟化而聲音鬆軟,現在換新之後,可以再將喇叭前移了。果然問題因此解決了。

音響的聲音永遠不可能還原現場,頂多達到近似。因為每一台或一組音響的設計,都是出於設計者所認定的完美聲音表現。而每位設計者源於民族、文化、地理、性格、偏好等背景,對於什麼是完美(或完整或忠實)的聲音重現,各有不同的標準。甚而聆聽者也基於類似的因素而有不一樣的要求。所以我對聲音有一己的偏好。首先,它要忠實於我認知的真實的(現場)聲音。其次,它要有自己的特色;我不認為有完全中性的音響設計,它或多或少都帶有某種特色、特性或氣味、色澤(tint),只要那是我喜好的。照顧到這兩項條件之後,再來要求更多的聲音細節:

首先,是高中低頻在表現上的平衡與完整性。我相信每一種音響的設計,無論是擴大機、播放機、喇叭或線材,都有它自己的平衡標準,只要能充分展現其特色,都可以得到聆者滿意的音效。當然這要經過一段時程的陶煉,透過器材和線材的搭配、空間的調整等等來達到最終的要求。

再來,則是看個別聲音的表現。音樂的聲音是連續的,但根據每一個音符演出的聲音,有其發生、延續和消失的特性,因此一個好的聲音是可以表現出它發動的初機(類似某種湧動的勁道)、綿延的變化以及結束或銜接的狀態,整體來說,就是聲音中力量的微妙轉折與變化。就這一點來說,就要選擇一流的演出者的錄音來做鑑別了。接下來是演出樂器的材質感,包括人聲和各式樂器其發聲的特質特徵。譬如人聲中的嘴形變化、吐氣、彈舌、氣音、喉音等等;弦樂器的弓弦摩擦和箱音;大鍵琴對弦的抓取聲;古鋼琴和現代鋼琴的差別;鋼琴按鍵時觸動的聲音、或從高音到低音的敲擊音色的活潑性等等。

當音響系統的聲音對了,那麼,幾乎所有的CD片子都能播放出它在錄製時該有的特色。可以說,沒有不能完美播放的片子,只有演奏者的功力夠不夠的問題。

從接觸音響開始到今天,的確我在聲音美學上歷經了蠻大的改變,一步步走向和最初截然不同美學方向,同時也因而學習了很多當初一無所知的東西。也許目前的標準還會再有一些微調,但我已經相當滿意了。因為經由如今的聲音,我得以進入了更多音樂演出的核心內容,或者說,它的靈魂之中!

這些個人經歷的心得,難免野人獻曝之虞,尚請玩家既專家們包涵並指教!

【後記】
文成之後,取出穩壓器未更新前覺得還可以卻不是非常滿意的CD來聽,結果喜出望外,深感當初選對買對了。一片是 2013年雷翁絲卡雅 Leonskaja 在巴黎的現場演出,一是席夫的莫札特全集,兩者都明顯表現出鮮活誘人的琴音之美,並因而帶出豐富的音樂內涵。
音響能有這樣的表現,除了喇叭的擺位正確之外,更新了的穩壓器提供了更強而乾淨的電源,恐怕這才是主因,使得各聲部的分離度和音樂織體的層次感都增加了。




雷翁絲卡雅/巴黎現場





席夫/莫札特全集





台長: Katle and Joe
人氣(2,601)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碰 觸 音樂 |
此分類下一篇:聽 寧峰 的《巴哈無伴奏小提琴曲》隨想
此分類上一篇:再度聽到卡拉揚——新的感想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