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3-06 17:50:35| 人氣1,77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世紀不安的靈魂——關於安妮費雪的琴藝隨想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世紀不安的靈魂——關於安妮費雪的琴藝隨想

忘了是誰說的,40年代的錄音偏重聲音的水平表現,而現今的錄音偏向垂直的表現。我推想,所謂水平便是指聲音的開闊性,我們可讀到比較多的音的細節和層次;而垂直表現指的是高頻到低頻的幅度,這樣讀到的是聲音的厚度和深度。在音響上,這兩者很難取得實際演出時的平衡性。最多只能根據個人喜好,找到一個相對平衡的點。若一切器材完備妥當的情況下,每一套音響在每一個空間裡,都有一個合乎聆者喜好的、最完美聲響的空間位置,特別是喇叭的位置。

幾個月前我再度調整喇叭位置,居然覺得找到了空間裡最好的音場呈現,聲音透明度增加,變得亮麗開闊,線條的細節和層次織體都比以前清楚,於是很多CD的錄音特色都能一一顯現。當初便是因為聽到胡德夫寬厚的胸膛,知道聲音調得比較對了,甚至許多原先詬病的CD錄音也都完美表現出來。

這套安妮費雪的貝多芬全集入手將近兩年了,聽了一回便束之高閣,因為當時聽了覺得除了演出強勁有力之外,沒有其它特別的感受。心想,若說陽剛的強度怎比得上尤季娜呢。這兩天特別拿出來聽,一聽就入迷:除了依舊強勁的觸鍵之外,還多了許多東西——音色上的、速度上的和強弱力度上的變化。

以下是我隨筆的雜亂心得,外行的體會,還望行家們指正。

聽費雪的鋼琴演奏,忽然想通什麼叫做「錯落有致」!
她彈奏的每一個音符,既在又不在那剛好的位置上;這是非常精確的錯位,既在拍子上,又不在拍子上。乍聽之下會有雜亂之感,進一步才聽出當中的趣味。
每個音符的音響分離度清晰,也因過於清晰導致有時會感到差異形成的雜亂,以及音與音之間,音響的豐富變化——包括聲音、音調、音量、音色等等。所以,聽她的演出會有一種吃力感,似乎聽久了感到疲累,那是由於她一次給出的東西太多了,一時讓我們難以消化——而她給出的東西中,搶拍、突強、熾烈而巨大的情感,充滿存在的急促、焦慮與張力(緊張)⋯⋯
整體來說,她達到了彈性速度的極致:漸強處有漸弱、漸弱樂段中有漸強、一連串連音滑奏中仍有強弱速度的變化,真可謂神乎其技!所以聆聽時會覺得像捉泥鰍一樣,滑溜難以依據大體輪廓來掌握,必須極其專心和細心坐在費雪身旁,與費雪同步同呼吸之下,來分享領受她的音樂世界。

就以《悲愴》的慢板第二樂章來說,一般鋼琴家的演出很容易體會到規律的漫步下沈思冥想的意境,但是她的演出卻無法符合漫步的節拍,這是由於上述的各種彈奏技巧,消除了均一的步行節拍,反而更深入於內心與靈魂深處翻騰攪動的真實。而這一樂章的結尾,她出神入化地給出了三聲無奈的嘆息,令我驚嘆不已!

我覺得在她巨大的音樂造形下,有一顆共屬於20世紀的不安而騷動的靈魂。她是屬於20世紀世代的我們——整體經歷——的代表!


參考閱讀:哪位大師的聲音?/ 希普曼論音樂【一

台長: Katle and Joe
人氣(1,775)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碰 觸 音樂 |
此分類下一篇:重聽切利比達可的晚年指揮 · 手札
此分類上一篇:哈絲姬兒和李帕第:「兩個發光的生命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