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5-18 21:19:30| 人氣1,483|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國外249-50第一次到中國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許進雄的回憶

國外篇(1968-1996

249第一次到中國

文革末期,中國打開鎖國的心態,開放外人去旅遊。我有一位潘姓朋友,在此地的台獨人士群中頗有聲望,服務於聯邦政府的經濟部,有一次作為聯邦政府的代表團成員到中國訪問,加拿大全國性的報紙《地球與郵件》,在第一版用他登上長城的巨幅圖片和用斗大的標題「每一塊磚頭都對著我說:這就是你的祖國。」刊出代表團在中國訪問的消息。回來後當然受到台獨人士的攻擊。我很好奇,這位台灣出生的,主張台獨的朋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觸呢。所以也很想親自去體驗一下。

我的老師史景成教授,是北大的學生,拿庚子賠款到美國來留學。為了探索宗教的真諦,他讀神學博士的學位,但發覺宗教是空虛的,在離開學校時,把博士證書給丟進垃圾桶不要了,想不到被校方從垃圾桶裡撿出來寄還給他,所以就保存了下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史教授在加拿大定居,遊說立法人士讓中國修築鐵路的勞工可以把家眷帶過來,對中國勞工來說,這是莫大的功德。1975年中國政府呼籲僑胞組團到中國共慶國慶,我的老師被選為團長。老師希望我陪著去,順便照顧他。老師也替我籌了經費,大學的東亞系和博物館各贊助一半的旅費。內人反對我去中國,生怕台灣的家人受到牽連。我卻不聽勸告,堅決要陪老師到中國。果然,從此雙方家人都受到干擾,內人為此對我很不滿。

250不知權變

團員約有二十人,主要來自魁北克、安大略、英屬哥倫比亞三個省份,團員成分非常複雜,有學界、醫生、工程師、公務員、商人等職業。年齡有老有少。有一半的人不懂普通話,有些老僑民甚至只會說廣東的台山土話,我則是唯一來自台灣的本省籍人士。大家交流起來非常不容易,沒有一種語言能讓大家都聽得懂。

首站是上海,參觀工業展覽,我知道當時中國的工業,距離歐美還有一大段距離要追趕,但有團員竟然違心大為誇讚,令我有點不自在。我關心的是一般人民的生活。我們訪問一個勞工階層的家庭,我一再的追問每個月可以配給到多少肉食,受訪者面露尷尬的表情望著帶我們去的導遊,希望能夠得到解圍。後來我到菜市場查看價格,豬的板油竟然高過精肉,想見肉食的缺少。

接著造訪一個農村自辦的燈泡製造廠,燈管竟然是用口吹的。每到工序的時間沒有辦法配合,往往都在等待上一道工序的零件。領導人強調這個廠是村民自行研發的,沒有向任何工場借鏡,強調自力更生。我一算,每人每日平均生產不到兩個電燈泡。如果與加拿大的物價相比,工人每個小時的工錢恐怕可以買幾十個成品。這還不說,走出場外,看到牆上一行鮮紅大字「中國有四萬萬五千萬的人口」。我問工廠的領導,這句話有什麼意義呢?他竟然答說,這是毛主席的話,是真理。我不禁慨歎,這句不完整的話本身沒有任何意義,卻被當作最高的指示。毛主席的話,不看場合,不計成果,被盲目地崇拜。我開始批評中國的落後、無知。

台長: 殷墟劍客
人氣(1,483) | 回應(2)|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我的回憶國外篇 |
此分類下一篇:國外249-50第一次到中國
此分類上一篇:國外247-48劍橋作客

紅袖藏雲
以當年中國技術
口吹燈泡會一樣大小嗎 ?
2012-05-19 00:15:37
版主回應
我看是一樣的大小,應該不是艱難的技術吧。我的重點是強調部參考別人,完全是自家摸索。能夠學習別人的進步,不是可以省很多時間嗎,我批評的是文革時的思想框框太僵硬。
2012-05-22 23:11:14
太初
閉鎖的社會,盲目的崇拜,知識的貧乏,對於所轄的子民而言,是一種悲哀........但願這一切,今後能.........
.....隨風而去.....
2012-07-29 22:14:3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