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4-29 00:40:00| 人氣71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聖嚴法師-心五四運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佛法這麼好,知道的人這麼少,誤解的人這麼多。」因著這樣一個單純的信念,聖嚴法師創辦了法鼓山。

自喻為「風雪中的行腳僧」,曾獲選為「四百年來台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的聖嚴法師,回顧其一生,其實充滿了顛沛流離,考驗與轉折。






聖嚴法師自幼體弱多病,狼山出家後,歷經經懺、軍旅生涯,而後終能再度出家,不論閉關苦修、日本留學、美國弘法,或是開創法鼓山……,總是在無路中找出路,在艱辛中見悲願,在堅毅中見禪慧,生命對他而言,就是一場實踐佛法的歷程。

為了提高佛教地位及僧眾素質,聖嚴法師以40歲之齡,毅然決然留學日本。取得博士學位後,即奔波於美台兩地弘揚佛法,更以其稟承的臨濟及曹洞兩系法脈,至世界各地指導禪修,接引無數東西方人士。為了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法師在極其忙碌的行程中,仍不忘著書寫作,至今已出版超過一百本書籍。

聖嚴法師自身學養淵博,除創立「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大學」,培養高等研究人才,近年來,多次與科技、藝術、文化等領域之菁英人士展開對談,乃至與不同教派,不同宗教進行合作,其寬闊的胸襟與國際化的視野,深獲海內外各界的肯定。法鼓山就在聖嚴法師的帶領下,立足台灣,以漢傳佛教為根本,不斷朝國際化、多元化的目標邁進。

法鼓山十年來,從佛陀的智慧出發,以心為主,推出了一系列淨化人心、淨化社會的理念。從「心靈環保」觀念的推展開始,法鼓山陸續推出了安身、安心、安家、安業的「四安」;需要、想要、能要、該要的「四要」;感化、感動、感謝、感恩的「四感」;知福、惜福、種福、培福的「四福」等心靈運動。加上法鼓山長期倡導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的「四它」運動,成為五個「四」的心靈淨化運動,總結成為「心五四運動」。

民國初年的「五四運動」是追求民主與科學的啟蒙運動,法鼓山推展的「心五四運動」,則是淨化心靈的「心啟蒙運動」。

五四又要到了 ,「心五四」是佛陀的智慧,是一種觀念,一種心法,一種面對二十一世紀的生活主張、生活態度,也是新世紀新人類應該追求的「心生活」運動。



(ps)
聖嚴法師
人間比丘聖嚴法師,一九三0年出生於江蘇南通,十三歲出家,一九七五年榮獲日本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現為法鼓山禪修文教體系創辦人,亦為國際知名的禪師,於國內外積極推廣禪修,指導禪坐,成績斐然。中英文著作百餘種,譯為多國語言,廣佈世界各地。

聖嚴法師為更進一步推廣文化、教育、弘法及修行等悲願,將佛法落實人間,於一九八九年開創法鼓山,籌辦法鼓大學,推動「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理念,荷擔起現代佛教繼往開來的神聖使命

建設淨土的人間導師-聖嚴法師

聖嚴法師是一位農家子弟的文學博士是一位實修實學的教育家

更是一位集人本、人文、人道主義於一身的

佛教弘法大師

農家子弟的文學博士

  聖嚴法師,民國十九年生於江蘇省南通縣的一戶農家,俗姓張,十三歲在故居的狼山廣教禪寺出家,當時他的學歷只是小學四年級。他在上海的寺院做過經懺佛事,也在佛學院讀了二年的書。民國三十八年他到了台灣 , 服役十年後 , 於東初老人座下再度披剃 。

  小沙彌時期的聖嚴法師,已深深體會到佛法是這樣的好,可是誤解它的人是那樣的多,而真正了解和接受的人是那麼的少,其根本原因在於弘揚佛法的人才太少。因此,當他二度出家後,遂往高雄美濃山區潛修六年,勤研經藏,並完成九種著作,奠定日後弘揚佛法的基石。為了造就更多高層次的弘法人才,興辦教育的宏願油然而生,並以三十九歲高齡,毅然遠赴日本東京立正大學深造。在短短的六年之間,他完成了文學碩士及博士的學位。

從東方到西方

民國六十四年:聖嚴法師完成博士學位之後,首先應邀回國出席第四屆海外學人國建會。隨後應邀赴美弘化,先後擔任美國佛教會董事、副會長、紐約大覺寺住持、駐台譯經院院長。

民國六十七年:晉任中華佛教文化館館長 。

民國六十七年:應聘為中國文化學院哲學研究所教授及佛學研究所所長。亦曾擔任東吳大學及輔仁大學的教授。

民國六十八年:在美國創立東初禪寺,又名禪中心 。

此後,聖嚴法師經常在亞、美、歐洲等地著名學府及佛教社團宣揚佛法,不遺餘力。

民國七十四年: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

民國七十八年:開創法鼓山。

實修實學的教育家

  民國七十四年,聖嚴法師重建中華佛教文化館,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 , 同時擴建農禪寺 。

  聖嚴法師是一位實修實學的近代高僧。他除了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確的禪修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每年在亞、美、歐洲等地主持禪七、佛七,更以學術性或通俗性的文字弘揚佛法,迄今已出版中、英、日文著作共約八十餘冊。

  法師也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他所創辦的中華佛學研究所到民國八十五年止,已招收十六屆學生,有多位畢業生取得國外著名學府的博士學位回國服務。

  此外,法師也是國際佛教學術界知名學者,經常應邀出席各項有關的國際學術會議。自民國七十九年起,他每二至三年召開一次中華國際佛學會議,集合世界各國傑出的佛學學者,共同討論如何將傳統的佛教落實到現代社會中,冀望以佛法的慈悲和智慧導正日益頹廢的社會風氣。

籌建法鼓山

  由於中華佛學研究所及農禪寺的各項教育事業、弘法事業以及文化事業,推展迅速,場地已不敷使用,遂於民國七十八年覓得了台北縣金山鄉一塊環境優美的山坡地,命名為「法鼓山」,計劃興建一座世界性的修學中心,包括佛教的教育、學術研究、修行、弘化、安養等各種設施。

聖嚴法師的悲願是「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


心五四運動

四安:
提昇人品的主張─安心、安身、安家、安業

安心-在於少欲
少欲知足,就不會有貪得無厭、患得患失的煩惱來困擾你了,就能夠歡歡喜喜、輕鬆自在地過日子了。自己的心平安之後,就可以為他人謀求福利,影響他人共同來做四安的工作了。

安身-在於勤儉
適當的勤勞,除了能讓身心健康平安,多半也會得到不同形式的報酬,但必須節制地使用,最好是給他人分享,所以勤勞、練筋骨、節儉好施捨,是安身的最高秘訣。


安家-在於敬愛
跟家人相處的要領是互相尊敬、互相學習、互相體諒、互相幫助,加上彼此關懷、彼此感恩、彼此提昇、彼此奉獻。不是光在物質上把自己的家安頓好,真正的安家,是要使得家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同心協力,敬愛逾恒。


安業-在於奉獻
安業不僅是對職業、工作而言,要有安定的收入和保障。更重要的,是對自己的身心有益,也對家人及他人有利的工作,不論錢多錢少,甚至是無錢可得的工作,都能全心全力將它做好,便合乎身口意三業清淨和精進的原則,也是自安安人、增福增智慧而作的奉獻。



四要: 自求平安的主張─

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能要該要的才要,不能要不該要的絕對不要

需要的才要
「需要」是什麼?就是少了它便不能活,例如:陽光、空氣、水分、起碼的食物、醫藥、禦寒的衣服,避風遮雨的房子,基本的交通工具、謀生工具等,也就是除了不會餓死、凍死、熱死、累死、病死之外,便是想要而不是需要。

想要的可以不要
除了維護生命的必需,以及用作謀生與奉獻的所需物品之外,凡是為了滿足虛榮、貪圖一般水平以上的享受、追求不切實際的名、利、權、位、勢,乃至追求非份和不正常的享有等,要了就算不犯法,還是可以不要的。

能要該要的才要
「能要」是憑自己的各種資源,有能力取得的各種享受。「該要」是適合自己能要和需要的,或者以自己的能力,不為己求,而為社會大眾,乃至未來的人類,合情合理謀取幸福,便是該要的。

不能要不該要的絕對不要
凡是以自己的能力資源,尚不能得到的,便是不能要的。凡是以自己的身分立場來說,不宜取得不宜享用的,絕對是不該要的。凡是不合情理、違背法律的,都是不能要的,都是不該要的。只要時時謹記:不公物私用、不順手牽羊、不浪費虛榮、不損人利己、不作非分的享受和擁有,便是做到這個項目了。



四它:
解除困境的主張─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面對它
凡遇困難問題及危機狀況,在你面前出現時,逃避是沒有用的,憂愁恐慌,則可能使得狀況更糟。唯有面對它,就不會那麼的可怕,怕死的人,死得快些。能有勇氣面對危難,就可臨危不亂,轉危為安。所以我們應當時時練習著以平常心面對各種各樣的困境。

接受它
當你遇到困難問題及危機狀況之時,切切不可憂愁苦惱地怨天尤人,也不必追究是誰的責任,更沒有時間讓你弄個水落石出,既然有困境偏偏落到了你的頭上,你就勇敢地接受它吧!甚至要感恩這個機會,讓你學習成長,讓你消融自我。

處理它
當你接受了困境、病難、危機、災變等的事實之時,切切不可自怨自哀求地坐困愁城,你當設法運用你能夠運用的各種資源,不論用智慧、用信仰、用財物、用人際關係、用情、用理、用法等,盡己之所能,來處理它,並且給自己一個空間、一段時間,那就有一個堅強活下去的希望。

放下它
如果你已經做過處理它的最大努力,解除了困境,當然很好,應該船過水無痕,不再牽掛。萬一尚無辦法脫離危難的困境,那就只好與你的困境共存了,既然在心理上不介意和你的困境共存,它就成了你生命的一部份,不排斥、不對立,困境便是跟你一齊生活的伴侶,困境也就困不住你的心了。



四感:
與人相處的主張─ 感恩、感謝、感化、感動

感恩
對於一切有助於我們的人,不論是直接的或是間接的,不論是今人或古人,不論是順向的幫助或逆向的阻擾,不論是正面的扶持或負面的打擊,凡是促使我們增長的,都該讓我們感恩。接受成就成長的時候要感恩,讓我們有奉獻機會的時候也要感恩。

感謝
感恩必須謝恩,既然凡是促使我們增長的一切因緣,都該感恩,那就必須要以感謝的心,來回報他們。用行動、用語言、用財物等的回饋,來表示感謝,對於正面的恩人,當然要感謝,對於逆向的恩人,也要感謝。有的宜於當面感謝,多半只能做到用行善積德等間接的方式來表示報恩。為了謝恩,乃至以舉手之勞做一件好事、說一句好話,都可以算是感謝的實踐者了。能夠時常心存感謝的人,便是最覺得快樂,也是最有平安的人。

感化
用學習成長來感化自己,用佛法、用聖典、用古今的聖訓格言、用偉人的嘉言懿行,來勉勵自己、來感化自己,來提昇自己的品德、淨化自己的行為,轉變自己的價值觀,建立自己為奉獻而努力的人生觀,常常知道慚愧和懺悔,督促自己,努力再努力。只要做到其中的任何一點,都是從接受感化之中,提昇了自己。

感動
用奉獻我們自己,來感動他人。以自己的成長和轉變,便能感動他人;以自己的悉心關懷和不求回饋的付出,便能感動他人。以自己的慈悲心和忍辱心,跟人相待相處,便能感動他人;以自己的誠懇心和謙虛心,便能感動他人;以自己的刻苦耐勞及承擔怨尤,便能感動他人。凡能做到其中的一點,便是提昇了自己。



四福:增進福祉的主張─
知福、惜福、培福、種福

知福
知足的人,便是知福的人,世上再窮的人,最起碼都還有一口呼吸,有呼吸就等於擁有一切希望,它就充滿了一切的可能。不過知足並不等於只要一口呼吸,而是能多當然好,如果只有少,也很好,萬一沒有了,也不用懊惱。有得必有失,能捨才能得。知足者常樂,能夠經常快樂,豈不就是有福的人呢?

惜福
惜福,就是要珍惜我們已經擁有的,包括健康資源、時間資源、體能資源、親屬資源、財物資源、社會資源等,不論擁有多少,都是有限的,必須珍惜,不揮霍、不浪費、不糟蹋。不論是得之於天賦,或者是受之於先賢、父母、師長、親友,乃至來自社會大眾及自然環境,我們都有責任珍惜著使用。使用之時,必須精打細算,要以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永續的功能。只要珍惜一點資源,便算是在一點上做了自我提昇的功課。

培福—享福非福,培福有福
對於已有的資源要惜福,對於不夠多的資源要培植增加,稱為培福。好像要把一株一株的小樹苗,栽培成一棵一棵開花、結果、遮蔭、蓄水的神木巨樹。我們可以運用自己擁有的各項資源,成就自己,利益他人,便像挖井取水,耕田播種,除了供給自己用,更要結眾生善緣。如果只顧自己享福,福就少了,如能經常培福,福便大了。不論有多少資源,只要培福,便有大福,便是自我提昇。

種福
沒有福的人,缺少各種資源的人,就應該多多種福。多結眾人的善緣,廣種無量的福田。凡是有病痛、有困擾、有阻礙、人緣不好、知能不足、身體不健康、家庭不和樂、兒孫不賢孝、朋友不忠誠、長輩不愛護、社會不安寧、環境不安全、天然災害、人為禍患等等,都是因為過去沒有惜福、培福、種福。所以不論小福大福,隨時要種,不論有錢沒錢,隨時要結人善緣,不論是用時間、用體力、用財物、用語言、用社會資源等,隨時隨地給人方便,隨分隨力多做布施,不論大力小力、有人見到或無人見到,只要盡心盡力,量力行善,乃至每日行一小善,也是自我提昇。

台長: 李天保
人氣(715)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ezwzq
台灣硬起來! 抵制菲律賓!!
2013-05-20 05:26:0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