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苗栗縣南庄鄉的蓬萊村,一個賽夏族族原住民與客家人混居的美麗部落,曾經走過台灣林業及礦業的輝煌時代;如今,滿山樟木已被竹林取代,煤礦成為歷史名詞,為了改善原住民生活,在政府輔導下,發展休閒農業觀光,成為活絡部落經濟的新出路。
然而在政府缺乏整體規劃及法令不健全的情況下,南庄的休閒農業發展面臨不少瓶頸,為了突破困境,這群回鄉打拼的新生代,不再依靠行政單位,他們決定以自己的力量站起來。
主文:
台灣農業的出路在哪裡?山地部落的生機如何營造?面對加入WTO 、農業轉型,以及週休二日的實施,發展休閒農業勢必是一條必須要走的路,但是這是一條艱辛的路,成敗與否,憑藉的是地方共識與社區力量的凝聚,這也是最不容易做的部分。
這種結合休閒觀光、農業生產及地方文化產業的旅遊方式,對於農村或是山地地區來說,正是化危機為轉機的好機會,更重要的意義在於,有了經濟來源的支撐,年輕人願意回鄉,留在自己的故鄉發展。其中,位在苗栗縣南庄鄉的「八卦力」民宿區,近幾年已在休閒農業方面打出名號,一批中生代引進新觀念,以社區營造的方式帶動地方產業發展。透過網路上的訊息得知,農曆三月十五是賽夏族的祈天祭,記者決定前往這個嚮往已久的蓬萊仙地,尋訪這群在地文化工作者。
搭乘新竹客運來到南庄,正是清晨時分,街上除了趕著上課的學生、打掃門堂的老人家,以及閒晃的老狗外,並沒有太多的喧鬧。越過南庄大橋向右轉,沿著124 甲產業道路,過了南江村後,美麗的蓬萊溪出現眼前,或許是台灣的溪流絕大多數已被整治為排水溝,能夠見到這麼自然的溪流,竟然覺得相當感動。
搭上前往八卦力的巴士,一路上的景緻不斷變化,有峽谷、、有巨石、有竹林、有梯田,在群山環抱下,宛如遺世獨立的桃花源,始終堅持台灣原味。不過隨著觀光進入,路旁佇立一家家的農場與鱒魚場,讓這片自然的山林,充斥幾分商業氣息。
來到蓬萊村,寧靜的街道偶爾傳來客家話及賽夏語,客家人與賽夏族原住民相鄰而居,在這是相當普遍的事情;不過,在門牌上卻找不到蓬萊村三個字,而是寫著「紅毛館」。原來「紅毛館」是這裡的舊名,相傳光緒年間,當時的台灣巡撫劉銘傳,為了籌措建設財源,計畫將台灣盛產的樟腦專賣,派大批人員深入今桃竹苗地區山中砍伐樟樹,其中南庄便是樟腦事業的基地之一。不過,握有既得利益的英國人,為了阻撓劉銘傳的計畫,也曾深入南庄搶購樟腦,而他們聚集的地方,當地人稱為「紅毛館」。
其實,明清兩代所謂的「紅毛」,通常指的是荷蘭人,而不是英國人;但是因為他們外表看來都差不多,鄉下人無從分辨起,以為荷蘭人又回來了,因此把英國人的住地叫做「紅毛館」,這個名稱也一直沿用至今。
記者向當地人家探聽舉行祈天祭的地點,卻發現沒有人清楚祭典的事,「你去問蓬萊國小的日老師好了,他會比較清楚。」就在路人指點下,來到蓬萊國小拜訪日老師。這位日智衡老師,本身正是在地的賽夏族人,回鄉服務已七年時間,也是蓬萊國小唯一的一位年輕在地老師,經過了解,原來祈天祭為了方便在外的遊子回鄉,已經提前在三月十五日前的星期日舉行。
雖然錯過了祭典,不過日智衡一手規劃的賽夏文物館,卻有著不少值得看的東西。「這是巴斯達隘,也是我們最重要的祭典。」日智衡指著牆上的照片,眼神中流露著一股驕傲。所謂的「巴斯達隘」,就是一般所稱的「矮靈祭」,是國內少數還保留相當完整的原住民祭典。
經過日智衡的說明,才知道南庄也被列為地震受災區,在地方菁英的快速結合下,南庄成立全國第一個災區重建團隊,不過他們的目標不在硬體重建,而是心靈上的重建,日智衡說,「我希望透過這次機會,重建南庄人的心靈,讓這裡有不同的影響。」也因此讀書會的目的,是引進新觀念給社區居民,接下來的工作,則是在每個社區尋找「站主」,將讀書會的範圍擴大,讓每個社區都有各自獨立運作的讀書會。
在日智衡帶領下,我們拜訪最有特色的八卦力民宿區,這裡大約有四、五家的民宿業者,他們在門前搭起一排矮牆,做為民宿的共同標誌,只要看到門口有竹牆,就表示這裡有民宿;其中,打赫史經營的「原住民休閒農場」,算是最有規模的一家,不但有民宿、有機農場、餐廳、特產中心,還有一個佔地相當廣的文化廣場,每逢假日還有賽夏族歌舞表演。
經營這家民宿的老闆叫打赫史,原本從事水電工作的他,為了不讓父親留下的山林荒廢,以及方便照顧年邁的母親,加上當時正好政府在輔導原住民部落發展民宿,打赫史四年前決定放棄高薪的工作,帶著積蓄回到故鄉經營民宿;不過四年來,打赫史遭遇不少困境,這也是所有經營這共同面臨的問題,「其實做民宿真的很辛苦,光靠民宿要過活,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打赫史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八卦力的民宿區最多的時候有17、8 戶人家在經營,現在只剩下5 戶,沒有生意的時候,打赫史還是得重操舊業,幫人接水電補貼家用。
當中凸顯的問題相當多,客源不固定、廣告很難打,這是民宿普遍面臨的狀況,不過更根本的問題,還是在於政府的政策缺乏長遠的眼光。以發展民宿來說,政府為了改善原住民部落經濟,挑選了12個原住民部落輔導,在初期給予不少補助;但是後來在許多人配合政策投入資金,硬體設備都做好,準備好好經營的時候,卻因為政府並未提出後續的輔導方案,使得不少業者無法繼續下去;另外一個問題是,政府光是給予硬體上的補助,但是並未培育經營人才,教導原住民如何經營管理;而更令人不解的是,民宿既然是政府輔導的產業,至今在台灣卻仍然不具有合法地位,沒有營利執照,經營民宿變成是違法行業,「如果不是堅持理想,有誰願意冒著違法的風險,做賠本的生意?」
打赫史說,就像當初農委會推廣精緻農業區,最後也是無疾而終,「政府每年編這麼多預算,到底花在什麼地方,達到什麼效果,根本沒人知道!」像是當初幾家業者提出成立聯合服務中心的構想,希望整合當地資源,作為統一對外窗口。好不容易這筆30萬的經費下來了,由鄉公所負責執行,結果這筆錢最後不知花到哪裡,聯合服務中心也不了了之。
「我們已經不相信政府的辦事效率,與其等待政府,不如自己動手來做!」為了跳脫地方政府惡質的政治生態與工程文化,他們結合地方的民宿、農場、餐飲業、文史工作者、工作坊等各行各業,成立「苗栗縣休閒農業協會」,以立案人民團體的法定地位直接向政府申請經費,透過協會的自主運作,給需要經費的業者最直接而有效的幫助。
雖然協會才剛成立不久,但是已經規劃許多研習課程,包括在地導覽解說員的訓練、農場經營管理課程講習、母語拼音研習、部落電腦上網計畫等等,另外還有烹飪班、編織班、舞蹈班....,這些以往必須靠政府經費補助才能做的事,將來只要有經費來源,社區自己也可以來做。
儘管協會的成立,展現在地自主力量的凝聚,但是之後需要面對的問題仍然相當多,例如在資源分配上,到底如何達成共識?大家是否能以最大的共同利益為前提,捐棄己見?另外,從整體大環境來看,推動休閒農業法的立法工作,賦予民宿法源,將是迫切要做的事;而台灣民眾的旅遊觀念仍然停留在傳統的消費型態,住要住獨間、要求隱密性,看到喜歡的東西就順手拿走,而民宿強調的是融入當地生活,與在地居民分享生活經驗,但是台灣人的這些習慣,卻是和民宿的精神背道而馳。
「做民宿本來就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實踐理想!」打赫史的想法,也是大多數從事民宿業者的想法,這群回鄉打拼的在地工作者,不只是單純的旅遊業經營者,他們對土地有一份熱愛,對生態問題極為關心,對文化傳承充滿使命感,期待台灣的休閒農業可以永續發展,也期待年輕人回鄉,不致讓祖先留下的山林荒蕪。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