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2-08 06:06:38| 人氣5,07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生命之旅--談《King Hong》.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生命之旅      

  如果《King Hong》中保有什麼彼得積遜的標記,那就是片中一如《魔戒》對「旅程」的執著

  《魔戒》是一部旅程電影,那是關於哈比人捨棄歡樂無憂的生活而毅然踏上苦旅的故事。所以,《魔戒》的真正主角不是英俊神射手,甚至不是皇者亞拉岡,而是矮小純真的幾個哈比人。《King Hong》比舊版本長了一個小時,其中重點加強的,就是「魔戒式」的旅程感。

  《King Hong》頭一個小時──在King Hong出現前,是電影最好看的部分。《魔戒》中的哈比人旅程,是自動自發的,而《King Hong》中的攝製隊之旅卻很不一樣。在美國經濟大蕭條期間,有淪為小偷的失業女演員,有受不了創作制肘的導演,有被騙上船的落泊劇作家。電影中貧窮混亂的三十年代紐約說明了這次旅程有點逼不得已,那是他們突破人生瓶頸的一線希望。

  《魔戒》有這一場戲:哈比人要踏上征途,正要離開夏爾鎮時,山姆突然在麥田上卻步,他恐懼地說:「再走出一步,就是我到去過的離家最遠的地方了。」《King Hong》中,亦強調了女主角踏上甲板一刻的猶豫不安,以及船艦終於成功啟航的振奮人心。那是前路不明、後有追兵的一次冒險旅程。

  彼得積遜仍然重視人物刻劃,他把船上主要人物的心情處境慢慢鋪開,令這次旅程不只有關於對抗怪物,亦關乎每個人的一種自我完成;女演員與劇作家追求藝術與愛情,導演的驚人野心逐步顯露,加上那個渴望歷險的年輕水手,整個出航隊伍的壯烈感不亞於《魔戒》。

  然而,當King Hong出現之後,電影被兩個包袱拖累:第一,是大量特技把人物情感個性的張力頓時減弱;第二點更重要,電影一下子由一次滿有意義的程旅,變成了老調重彈的對人類野心的控訴。如此一來,女演員與劇作家的愛情線與藝術理想頓失蹤影,船隊的英勇則變成了助紂為虐,電影到了中段顯得異常尷尬。

  但錯不在彼得積遜,而是《King Hong》的戲軌根本就是白人男性中心的思想:對異類與女性的排斥。於是,喪失理性的導演最後可以推卸責任:「是美女殺了野獸」,把社會壓迫偽裝成愛情故事。於是,文明社會無罪,男人無罪,所以美女亦第一時間重投白人男人懷抱,完成了一種意識形態的書寫。(談《King Hong》.下)create_adam@yahoo.com.hk

台長: Pan
人氣(5,07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