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0-29 19:06:35| 人氣669|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部單車,兩個世界--北京的胡同與《十七歲的單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那次去北京,其實並沒有尋找影像的意圖。然而,我的影像神經卻又在某時某地被觸動了。

  在北京的頭幾天,我們住在南鑼鼓區的老胡同中──那是北京僅存的幾個胡同區之一。那間旅館由四合院改裝,古老又時尚,住客不少。旅館旁邊有單車出租,我們就租了一整天的單車,進行胡同穿梭遊。

  騎單車遊胡同,是非常美妙的事。狹小的胡同中,「非常北京」的氣息撲面而來;一家酸奶店、一扇精緻大門、一間小劇院、一座石獅子,沉默地訴說多少故事。今天的中國城市總是大喊「拆!拆!拆!」,但你卻不難在這裡找到遠至元朝的遺跡。婉容皇后的出生地,今天已是頹然;茅盾的故居,今天仍有書香;老去的國子監,今天仍有學子上課。午後的胡同異常寧靜,外面世界的百年巨變,彷彿跟這裡的一磚一瓦沒什麼關係。空氣中,唯有單車的鈴響劃破寧靜。

  暢遊在胡同之中,我突然想:在狹小的胡同中,還有什麼工具可以代替單車?然後,我終於懂了電影《十七歲的單車》何以用單車去串連兩個北京少年的生命。對於來自農村的他來說,單車是他的經濟命脈,因為他是個單車速遞員;對於住在胡同的另一個他來說,單車是他的生存價值,因為他必須用單車來約會女孩,來贏得同儕認同。然後,一宗單車失竊事件把這兩個亳不相干的人牽扯在一起。

  電影中的胡同單車追逐,是劇情高潮,又是點題之所在。他們拼了命為了一部單車追趕,因為單車就是他們的命。導演王小帥巧妙地以北京年輕人不可或缺的單車來呈現兩種年輕生命:一是從農村獨自跑到城市討生活的青年流動人口,他傻傻的,只想掙一頓飽飯;一是物質化的新一代北京青年,他結黨打架,他是現代城市的青年典型。兩個少年,折射的就是中國改革開放下既近且遠的兩個世界。

  那天騎車,我騎得很累,屁股疼痛是少不免的。然而,累與痛的感覺卻彷彿令我更接近《十七歲的單車》的北京。再看看胡同以外的北京,一方面有極度商業化的亮麗景觀,一方面卻有無處不在的貧苦民工,《十七歲的單車》的野心根本是時代的記錄。因為一部單車與一部電影,我可以從一個很獨特的角度去感知這個城市,那是連我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尋找.城市.電影.之二)create_adam@yahoo.com.hk
  

  

台長: Pan
人氣(669)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凱倫
再次看完老師的文章,突然想問老師,累不累?因爲懂得很多,自然或不自然的開始思索追尋。
我去年看《十七嵗單車》時候,體會當然沒有老師的高層次。當時的感覺有點無聊,有點的乏味。不知道是因爲情節的花樣不夠多,還是節奏拉慢了一個個高潮點?總之就是哪裏不對,怪怪的!
2006-06-12 21:43:16
展鵬
小妹妹:
這世上很多有意義有趣味的事情都是累人的;
談戀愛很累,你就不要談嗎?
其實逛街也累呀,熬夜看足球也累呀。
如果有那麼一個人、一件事,令你在疲累中仍然享受,那你就真的喜歡上他/它了。
2006-06-13 16:34:4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