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07-03 10:17:17| 人氣2,58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凝視死亡》葛文德 廖月娟譯

推薦 1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凝視死亡》葛文德  廖月娟譯

 

110.6.27

死亡,是每日的數字。

重新學習,必須正視的課題。

《凝視死亡》,在書架上封塵已久。現在讀來特別切題。

你想活到幾歲?你能活到幾歲?在疫病流行的現在,念想是多慮。

安住其心,活在當下。

 

你瞭解自己目前的情況嗎?

知道未來可能會如何嗎?

你的恐懼是什麼?

願望是什麼?

衡量得失之後,你願意承擔哪些犧牲?採取什麼樣行動,對目前的狀況最有幫助?

醫生的任務究竟為何?不衹能使人活得健康,活得更久,更大的目標就是使人身心安適,幸福快樂。

人活著就是想過著快樂的生活,而且不是只有在接近生命的盡頭或衰老失能的時候,期盼能活下去。

《凝視死亡》,提醒了選擇。

面對疾病,面對生命的最後要如何?

 

環境演繹從三代同堂到獨居,安養院,是現今多數的選擇,讀完書和J分享、討論。

如果有一天,面對重症不要急著延命治療,且不論如何選擇都要以自己的自在舒適為考量,而非能多活一天。

若已不能自理,居家照護和請人幫忙,分擔照顧者及被照顧者的起居。

家是能安心的地方,家人的愛和自自然然與生命做最後的和解。

佛法修行,很感恩,懂得不妄心,不妄想,把握最後一哩路的道理。安住其心,在一句佛號中!

 

110.6.20)疫病,在臺灣,自封城,近二個月的現在。

新聞不斷推播,缺疫苗,有配給的長者不打怕重症,打了怕猝死,恐慌中抉擇。

差別,只有沒人可幫忙的自我免疫能力

看似沒有天敵的人類,面對看不見的考驗,有幾人能從容面對,死亡這件事。

快速到甚至沒有因緣留給情緒丶人性去反應。

 

一切的因果業緣,半點不由人。

面對無常,只有定心,把握當下。

念佛念經普度病毒,和平共處,良善循環,化解共業。

 

隨筆摘錄《凝視死亡》

p74,擔心腦部退化。設法讓自己專注在手上,正在做的事,而非只是不假思索的做事。

p109,我準備好了。簽署拒絕臨終急救的同意書,表明如果心臟停止跳動或呼吸停止,誤插管、電擊,心肺復甦術等維生醫療,讓他平靜離去。

p133,如果你的人生還有很多個10年,你最渴望獲得的莫過於成就感與創造力的發揮,即馬洛馬斯洛金字塔頂端的自我實現,然而如果人生的地平線近了,您發現您在世上的日子不多了,而且充滿變數,你就會專注在現今,比較重視日常生活的小確幸和身邊的人。

一個人不久於人世,他所需要的就是能覺得舒服一點,有人陪伴,幫他完成最卑微的目標。

p165,崔斯護理之家現在除了有100隻長尾小鸚鵡,4隻狗,兩隻貓,還有一窩兔子和一群會下蛋的母雞,室內盆栽有好幾百盆,園浦花團錦簇,蔬果繁茂,這個護理之家還有員工附設托兒所和新成立的課輔中心。研究人員針對這項計畫追蹤研究兩年。其用藥品是附近的一半。死亡率也下降15%

其原因(為老人找到生存的理由。

p165,湯瑪斯照護,如管家,尊重獨立時間和空間。興趣和娛樂(散步,打牌,和同伴一起吃飯,看電視,閱讀,聽音樂)。

p195,我們醫生要忍受的不只是疾病和衰老的折磨,還有被隔離的恐懼,如果一個人意識到來日無多,他要的其實並不多。不需要財富,也不追逐權力,只希望能繼續塑造自己的人生,自己做決定,並與其他人維繫良好的關係。

p210,安寧療護服務,和標準醫療的差別,不是在於治療的有無,而是優先次序的考量不同。是讓末期病人儘可能過得舒服一點,減少疼痛和不適,保持頭腦清醒,甚至可以和家人出去走走。能否再活久一點,已不是病人最主要的考量。

p223,古爾德説:依我之見,把接受死亡看成是保有尊嚴,似乎有點像在追求流行,當然我贊同傳道書裡說的,愛有時生有時,在我生命之火即將熄滅時,我的確希望能用自己的方式平靜面對,然而就大多數的情況而言,我寧可用戰鬥的觀點來看死亡,死亡就是我的頭號敵人,因此我不會責怪那些拼命抵禦死亡的人。

p239,瞭解病人真正的期望(人真在面對死亡威脅的時候,念想,大概就是想要活著。但怎麼樣活著的期待,要旁敲側擊先詢問。

p245,就一場註定失敗的戰爭而言,你需要的是敗而不亂。

安寧療護,在生命最後的一個月裡,把握能和他一起的分分秒秒。比接受另一回合的化療,昏迷、副作用,延命過日子來得有意義。

p260,班澤爾醫師能懂得要怎麼看著病人,對方就會知道他是專心的,他比我父母高一個頭,所以他刻意坐低一點,好讓雙方的視線都在同一個高度,他坐的離電腦稍遠,近距離病人面對面,就在父親説話的時候,他不會亂動或急躁,甚至好像只是傾聽,沒什麼反應。習慣等別人講完,停一兩秒鐘再說話,以免別人還沒講完。

他說那個腫瘤的確讓人擔心,但他瞭解我父親的不安。他認為可以再等等看狀況有什麼變化,現在不急著開刀。

父親還是像以往一樣開車,打網球,幫病人開刀,即使他和醫生都知道該來的還是會來,但是醫療團隊決定先讓他好好過生活,做他想做的事,我想我在跟自己的病人討論和做決定時也該這樣,每一個醫生都應該這樣為病人著想。

p262,事實上,病人既不喜歡父權式的,也不偏好告知式的醫師,病人想要瞭解自己的病症,握有掌控權,不過他們也需要醫師的引導。

p276,自我有生以來從來不曾問過這麼難以開口的問題,我懷著戒慎恐懼之心,我不知道我父母親會有什麼樣的反應憤怒?沮喪?我擔心提出這樣的問題等於不孝。我怎麼能用這樣的問題叫他們難過?然而,之後我們都如釋重負之感。至少不必一直在困惑混亂之中打滾。

當然不行,他說全身癱瘓要怎麼過日子,他不想吃喝拉撒,洗澡穿衣服都得依賴別人,他不止希望與人互動,他還要掌握自己的世界與人生。

如果到那種地步就讓我走吧。

 

至此他做的每一個選擇都是正確的,例如延續開刀,甚至等到退休之後才接受手術,從確診到現在已將近4年,他等到快無法行走,疾病將要奪走他的生活自主能力時,才決定開刀。

 

p321,臨終者的角色。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之世,會想與人分享自己的回憶,心得,紀念品,為想解決過去的恩怨,在意自己能在死後留下什麼和上帝和好,並且希望親人朋友不會太悲傷。他們希望由自己來喜歡人生的最終曲。女兒的鋼琴老師,珮格總算好好完成了臨終者的角色,直到最後陷入譫妄,意識時有時無,三天後他就離開這個人世了。我永遠記得他最後的身影,他在告別音樂會結束時,把杭特帶到一邊,送他一本樂譜,然後摟抱著他。

寶貝,你是最特別的,他在杭特耳邊低語。她希望杭特永遠記得她的話。

p334 ,最後一個章節,幫助病人完成更大的人生目標。

你瞭解自己目前的情況嗎?

知道未來可能會如何嗎?

你的恐懼是什麼?

願望是什麼?

衡量得失之後,你願意承擔哪些犧牲?採取什麼樣行動,對目前的狀況最有幫助?

醫生的任務究竟為何?不衹能使人活得健康,活得更久,更大的目標就是使人身心安適,幸福快樂。

人活著就是想過著快樂的生活,而且不是只有在接近生命的盡頭或衰老失能的時候,期盼能活下去。

台長: jean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