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12-28 08:42:35| 人氣2,9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范欽慧 聽見聲音的風景 商周2015-9-1453期 alive

推薦 8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范欽慧 聽見聲音的風景 商周2015-9-1453期 alive
追隨野地錄音師,探索台灣奧陶紀苔原
文字 / 柯曉翔
九月二日,alive採訪團隊跟著「野地錄音師」前進太平山,直擊野地聲音採集現場。暗夜走在沒有路燈的山路,唯一的燈光是我們的手電筒和頭燈。黑暗中,聽覺似乎比視覺可靠多了。我們搜尋聲音,雨鞋踩踏在水泥地發出規律的摩擦聲。四周很安靜,輕細的蟋蟀聲是最穩定的夏日夜晚合唱,成為一路主打歌。或許因為空中飄著細雨,這夜聲音收穫不多。直到最後,艾氏樹蛙才發出斷斷續續的「逼」「逼」聲,叫聲似小哨子,清脆而響亮。
隔日清晨,經過雨水的淘洗,葉子亮晃晃的。金翼白眉的嘹亮鳴叫,劃破山林寧靜。她舉起指向性麥克風,手腳俐落的瞄準鳥音所在位置,按下錄音鍵。長長的麥克風看起來像把手槍,她像位女大兵,精準射擊,只是捕捉的是聲音。認識她兩個月,我發現她最常出現的動作是「閉眼睛」,無論興奮的談論錄到什麼有趣的聲音,或者在此時。此時我們其實看不見金翼白眉的身影,牠隱身於樹叢,我們只是閉上雙眼,靜靜的聽。
她是范欽慧,野地錄音師,廣播節目〈自然筆記〉主持人,台灣聲景協會理事長,兩個女兒的母親。所有身分的交集,那就是——聲音。
追聲音十八年,她上山下海,四處採集台灣野地聲音,曾帶孩子南征北討十二座森林,錄下上百種動物聲音,孩子的週記本成了動物奇遇記。她站在媒體、聲學研究與聲音藝術的交會口,訴說聲音的故事。
「我錄下聲音,總覺得我有責任替它們發聲。當看見森林消失,你會生氣;但聲音的消失,你卻沒有感覺,因為你不識聲音。」范欽慧說。錄製野地聲音的背後,蘊含環境關懷。她一直在做的,是推動用聲音認識、理解甚而保護環境。環境資訊中心主編詹嘉紋說,以往談保育多以視覺為主,范欽慧提出的聽覺角度非常少見,也顯得珍稀。
相較於許多聲學研究採長期放置定點錄音機,范欽慧蒐集野地聲音的方式,傾向苦行。走進山林,親臨現場,以身體移動採集聲音。「我主動和聲音碰撞。這些動物發聲時,我都在現場,即刻感受聲音。」范欽慧說。然而,這群野地歌手哪會乖乖等在那兒給你錄音?范欽慧側背像個小盒子的錄音機,手拿著指向性麥克風,走上獸徑,罕無人跡最好,等待和野地歌手的相遇。當聽到騷動時,她快、狠、準將麥克風靠近聲音,按下錄音。
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太平山工作站巡山員賴伯書,陪著范欽慧在太平山錄音十來回。他清楚記得,2010年12月,攝氏三度,范欽慧第一次上太平山,晚上十點去翠峰湖錄音,隔天清晨五點,又去,山上飄起雪花。「這是有難度的。你必須全神貫注,聽聲辨位。很多時候看不到躲在樹叢後的鳥,就算確認好位置,按下錄音鍵,牠卻不叫了。」賴伯書觀察。秘訣無他,等待,再等待。有一回范欽慧沒等到鳥叫,卻等到滂沱大雨,從耳機裡傳出的雷聲,震得她往後倒彈。賴伯書對她說,這也是太平山最真實的聲音,樹濤、東北季風,和人發抖的聲音。
遇見水之交響
採訪第二天,清晨六點范欽慧已經開工。紅檜館前,她遇到一群元氣十足的毛腳燕。毛腳燕不太怕生,由於距離夠近,范欽慧立刻打開錄音機。「今天的聲音還不錯。」她說。耳機裡傳來的毛腳燕聲音,簡直喋喋不休。范欽慧解釋,戴上耳機可聽見更細節的聲音層次,例如這段聲音,還可聽見金翼白眉偶爾加入講話,牠先叫了一聲短聲「嘰」,然後發出一連串的跌落音。
「我從欽慧學到的一課:把眼睛和嘴巴閉起來,耳朵就打開了。」賴伯書說,遊客從視覺賞太平山,有時看見五種鳥類,但聽鳥聲,卻可聽到十種,仔細聽,就能發現更深層的大自然。
最讓我驚豔的是,水的聲音。走在雨後的翠峰湖步道,范欽慧的麥克風竟然指向兩旁岩壁。這裡會有聲音嗎?當我們鴉雀無聲時,真的聽到了。沾滿苔蘚的岩壁因為吸飽雨水,水滴向下墜落,打在石頭或葉子上。滴、答,每一聲,都迴響著空靈。「這是下雨留下的旋律,演奏者是石頭、葉子、雨水與苔蘚。」范欽慧笑著說。
見晴懷古步道上,我們又聽到另一首水之交響。范欽慧將麥克風靠近步道旁的小溝渠,雨水流淌的聲音,好似把毛細孔都撫平了。另一頭,小瀑布成為磅礡的演奏廳,高處洶湧轟隆聲直落,卻也聽見隱藏在低處的小澗,形成規律且微弱的低音。我一直熟悉的水聲是「淅瀝淅瀝」和「嘩啦嘩啦」,卻沒有想過,水聲其實具有豐富層次與幽微差異。甚至,還帶點禪意。我願意坐在這裡聆聽許久,領受水聲的淘洗。
跟著范欽慧錄音的過程中,很像在玩「一二三木頭人」。我們不自覺放輕聲響與腳步,一聽到聲音,竟全員定格,等到范欽慧放下麥克風,才恢復動作。一部分的原因,怕收進雜音,但或許,我們開始甘願為這美麗的聲音,停止一切干擾塵囂。
我開始學她閉眼睛。下山時,發現聽覺放大了。每一絲細微聲響,我都想追根究柢,才發現原來只是雨刷刷著玻璃的聲音。「冰淇淋——」這是我們上山時跟范欽慧學的第一種鳥聲,藪鳥。三個音清清楚楚傳進下山的車子裡,那麼乾淨清晰。
小檔案_范欽慧
自然作家、廣播電視節目製作主持人、紀錄片編導、田野錄音師。
因為喜歡傾聽鳥鳴而走進自然,長期用聲音記錄台灣。
於1997年起在教育廣播電台製作主持「自然筆記」節目迄今,獲5座廣播金鐘獎。於2015年創立「台灣聲景協會」。著有《跟著節氣去旅行》等7本創作。
********
圖放這裡
范欽慧閉眼凝神,傾聽大地之聲。
一平方英寸的寂靜
十八年追蹤,發現消失中的台灣聲景
文字 / 柯曉翔
光看外表,范欽慧其實不那麼像位野地錄音師。
有一回,她去錄作家楊照的廣播節目。看著她帶著眼鏡,留著蔡英文式的短髮髮型,楊照打趣的問:「妳看起來不太像?」野地錄音師應該要像什麼樣子呢?強壯、黝黑,看起來天不怕地不怕?「我怕黑、怕鬼,還懼高,」范欽慧坦承,「但我很確信,我是一個對聲音充滿嚮往的人。」
為了追野地聲音,山林秘境也得闖。前往太平山奧陶紀苔原的路上,由於先前颱風過境,加上連日綿雨,路不好走。雨中,范欽慧穿著雨鞋,揹著不輕的錄音設備,雨鞋卡進泥濘險些拔不出來,甚至還滑了一跤,但她不吭一聲用手抹去髮梢上的雨珠,自嘲很像「挺進災區」。
「她很堅持,有種天生的浪漫,不斷跟大自然的聲音對話。」她的好友、資深環境教育解說員王武郎說。范欽慧錄奧萬大的領角鴞,錄台東知本的暗夜山羌,錄太平山的東北季風和雪花……,記錄數百種台灣聲景,為了聲音,上山下海她都可以奔去。
七歲時,她看到媽媽用錄音機學唱歌,錄音機成了她最初的玩具。她偷偷錄下媽媽的唱歌聲、爸爸的打呼聲。聲音和她的連結不停持續。在政大新聞系廣電組念書時,她突發奇想,想做一個關於原住民的廣播節目。於是跟哥哥借了小型錄音機,跟媽媽借了唱卡拉OK的麥克風,興致高昂拜訪原住民。當時她坐著公車,車過永福橋,來到達悟族作家夏曼‧藍波安的房子。門一打開,濃濃的海洋味撲鼻而來,原來作家在煮章魚。「我覺得這些人事物很樸實、很美,需要被珍惜,」范欽慧說,「就是有股勁,我好喜歡拿錄音機跑來跑去。」
追聲音拿五個金鐘獎
然而,畢業後她變成安穩的上班族,但還是持續著賞鳥嗜好,直到一九九七年,她進入森林,驚覺幾乎沒看見動物,卻聽見林子裡有這麼多聲音!她開始想成為一種人——光用耳朵聽,便能識得動物的聲音、名字;也知道在這片土地上、每個時節裡,花開的聲音。「我才知道,這些聲音是召喚,也是邀請。」范欽慧說。她決定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成為一位獨立工作者,向教育廣播電台遞出《自然筆記》節目企畫案。同年九月,節目正式開播。她沒想過的是,這成為至今十八年的長壽廣播節目,還為自己拿下五座廣播金鐘獎。
范欽慧四處收錄大自然聲音,用聲音說故事。當時教育廣播電台所在的七星山發射站,成為她經常借宿的地點。夢幻湖是聲音的聖殿和秘密基地,范欽慧迫切想把晚上和白天的野地聲音全錄下來,白天聽暮蟬聲,晚上聽面天樹蛙鳴叫,處在聲音大發現期的驚喜,她覺得似乎找到人生的正軌。
她不斷被聲音吸引,往山裡跑去。甚至連生大女兒時,孩子剛滿月,被關在家裡的她就忍不住回歸山林。「這是五月欸,是台灣藍鵲育雛的時節,我應該要帶我女兒見見台灣藍鵲。」她說。這位瘋狂的媽媽,把孩子包了帶去陽明山。她對著懷中一臉紅通通的女兒說:「這是台灣藍鵲噢,以後媽媽還要帶妳來,聽聽牠的聲音。」十多年後,她履行她的承諾,帶孩子南征北討台灣十二座森林錄音。多年的錄音累積,范欽慧逐漸發現聲景的細微變化。台東知本大赤鼯鼠的聲音背後,投幣式卡拉OK不甘示弱加入合唱;金翼白眉的高亢嗓音背後,卻是戰鬥機的聲音……。聲景,正在變遷。
想要守護聲音的想法,開始在她的腦中發酵。2012年,她讀到美國野地錄音師戈登•漢普頓(Gordon Hempton)的《一平方英寸的寂靜》。這位錄音師聽力曾嚴重受損,後來恢復聽覺。他決定站出來,守護地球上少數僅有的自然寂靜。他在美國奧林匹克國家森林公園的霍河雨林,放下一顆印地安酋長予他的紅色煙斗石,誓言捍衛這一平方英寸之地,以此為中心,保留三千一百平方公里的自然之聲。
漢普頓經常拜訪他的一平方英寸之地,當察覺噪音汙染時,他就會查明噪音源,要求對方避開此地。最後,他竟然以一顆石頭,改變三家航空公司的飛行路線。漢普頓主張:「所謂寂靜,不是沒有聲音,而是萬物都存在的寂靜。更重要的是,保護這些荒野之聲,讓世世代代得以聽見。」范欽慧深受震撼,「錄音師不僅是聲音捕手,他更能改變世界。因為他可以聽見,大部分人感受不到的幽微和美感。」她說。范欽慧寫信給漢普頓,謝謝他為寂靜所做的一切。想不到,她很快收到回信,漢普頓請她寄一顆台灣的石頭,「我要放到一平方英寸的寂靜裡。」范欽慧對著電腦興奮大叫,立刻找了書桌上來自花蓮河床的石頭寄回。
2012年12月,漢普頓護送范欽慧的石頭到霍河雨林。兩個月後,他寄了一封信,連同石頭,和一個隨身碟還給范欽慧。隨身碟裡,盡是石頭這些日子來聽到的聲音。「妳的石頭太美了,我把它寄還給妳。寂靜會回家。」他寫道。
范欽慧決定帶著石頭尋找寂靜。為了解聲音和環境的關係,范欽慧赴義大利參加海底生物聲學研討會。原來在海底,1970年後各國布下監聽的天羅密網。冷戰結束後,這些監聽器運用於海底聲學研究。她好奇台灣海底有麥克風嗎?
聲景裡的生態危機
回國後,她追尋台灣海洋聲景,發現台灣真的架有數座水下麥克風。台大生演所博士後研究員林子皓就透過水下麥克風,聽見石首魚大合唱。早期漁民光把耳朵貼在船艙,就能聽見石首魚叫聲,藉此判讀牠們的洄游路線,如今得透過麥克風,才能聽見牠們急促高頻的聲響。林子皓的研究是離岸風電場對中華白海豚的影響。他解釋,離岸風機或深海低頻貨輪聲,都可能造成噪音。國外研究就曾指出,北半球的露脊鯨由於受到船隻噪音的影響,音量比南半球的露脊鯨音量來得高;甚至由於打樁的噪音,造成鯨豚聽力暫時性下降。
陸地亦然。在長年採集聲音的太平山,范欽慧開始推動台灣版一平方英寸的寂靜。奧陶紀苔原有著厚重苔蘚,像吸音泡棉,量測分貝僅二十四分貝,相當於無響室。一踏進去,寂靜到耳朵即刻耳鳴。她主導架設一台聲景錄音機量測此處的生態聲音。她的夢想是,走進這座森林,完全噤語,徹底享受大自然的聲音與空靈。
范欽慧曾比對同一地相隔十七年的音檔,發現聲景變化。1997年,她在台北鳥會創會理事長郭達仁介紹下,曾走訪賞鳥人口中的「大同電子賞鳥路線」。這條路線在台北市承德路七段401巷,走到關渡宮,五公里路程充滿鳥音。2013年,她重回舊地錄音。在她的錄音檔裡依舊可以聽到些許鳥聲,但更多的是低頻車流聲,轟隆隆響個不停。洲美快速道路硬生生橫跨賞鳥路線。「以前這條賞鳥路線可看見三十種以上的鳥類。現在台北市已找不到這種點了。」台北鳥會總幹事何一先說。一個聲景,凸顯環境變遷,就在我們漠然之中。
今年,她一手催生台灣聲景協會,推動保存聲景、傾聽聲音。「她給我一個難題,帶領民眾跟著耳朵去旅行。」王武郎說。六月,他們開啟第一場聲景散步,在關渡自然公園聽廟會聲,聽濕地的聲音,聽河川流淌……。從聲音捕手,到搶救寂靜的行動家,十八年的旅程,范欽慧並非大聲疾呼,而是傳遞萬物存在的寂靜,溫柔而堅定,更加鏗鏘有力。她說,「一切的答案,原來都在寂靜中。」
范欽慧 聽見聲音的風景 商周2015-9-1453期 alive
追隨野地錄音師,探索台灣奧陶紀苔原

文字 / 柯曉翔

九月二日,alive採訪團隊跟著「野地錄音師」前進太平山,直擊野地聲音採集現場。暗夜走在沒有路燈的山路,唯一的燈光是我們的手電筒和頭燈。黑暗中,聽覺似乎比視覺可靠多了。我們搜尋聲音,雨鞋踩踏在水泥地發出規律的摩擦聲。四周很安靜,輕細的蟋蟀聲是最穩定的夏日夜晚合唱,成為一路主打歌。或許因為空中飄著細雨,這夜聲音收穫不多。直到最後,艾氏樹蛙才發出斷斷續續的「逼」「逼」聲,叫聲似小哨子,清脆而響亮。

隔日清晨,經過雨水的淘洗,葉子亮晃晃的。金翼白眉的嘹亮鳴叫,劃破山林寧靜。她舉起指向性麥克風,手腳俐落的瞄準鳥音所在位置,按下錄音鍵。長長的麥克風看起來像把手槍,她像位女大兵,精準射擊,只是捕捉的是聲音。認識她兩個月,我發現她最常出現的動作是「閉眼睛」,無論興奮的談論錄到什麼有趣的聲音,或者在此時。此時我們其實看不見金翼白眉的身影,牠隱身於樹叢,我們只是閉上雙眼,靜靜的聽。

她是范欽慧,野地錄音師,廣播節目〈自然筆記〉主持人,台灣聲景協會理事長,兩個女兒的母親。所有身分的交集,那就是——聲音。

追聲音十八年,她上山下海,四處採集台灣野地聲音,曾帶孩子南征北討十二座森林,錄下上百種動物聲音,孩子的週記本成了動物奇遇記。她站在媒體、聲學研究與聲音藝術的交會口,訴說聲音的故事。

「我錄下聲音,總覺得我有責任替它們發聲。當看見森林消失,你會生氣;但聲音的消失,你卻沒有感覺,因為你不識聲音。」范欽慧說。錄製野地聲音的背後,蘊含環境關懷。她一直在做的,是推動用聲音認識、理解甚而保護環境。環境資訊中心主編詹嘉紋說,以往談保育多以視覺為主,范欽慧提出的聽覺角度非常少見,也顯得珍稀。


相較於許多聲學研究採長期放置定點錄音機,范欽慧蒐集野地聲音的方式,傾向苦行。走進山林,親臨現場,以身體移動採集聲音。「我主動和聲音碰撞。這些動物發聲時,我都在現場,即刻感受聲音。」范欽慧說。然而,這群野地歌手哪會乖乖等在那兒給你錄音?范欽慧側背像個小盒子的錄音機,手拿著指向性麥克風,走上獸徑,罕無人跡最好,等待和野地歌手的相遇。當聽到騷動時,她快、狠、準將麥克風靠近聲音,按下錄音。

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太平山工作站巡山員賴伯書,陪著范欽慧在太平山錄音十來回。他清楚記得,2010年12月,攝氏三度,范欽慧第一次上太平山,晚上十點去翠峰湖錄音,隔天清晨五點,又去,山上飄起雪花。「這是有難度的。你必須全神貫注,聽聲辨位。很多時候看不到躲在樹叢後的鳥,就算確認好位置,按下錄音鍵,牠卻不叫了。」賴伯書觀察。秘訣無他,等待,再等待。有一回范欽慧沒等到鳥叫,卻等到滂沱大雨,從耳機裡傳出的雷聲,震得她往後倒彈。賴伯書對她說,這也是太平山最真實的聲音,樹濤、東北季風,和人發抖的聲音。

遇見水之交響

採訪第二天,清晨六點范欽慧已經開工。紅檜館前,她遇到一群元氣十足的毛腳燕。毛腳燕不太怕生,由於距離夠近,范欽慧立刻打開錄音機。「今天的聲音還不錯。」她說。耳機裡傳來的毛腳燕聲音,簡直喋喋不休。范欽慧解釋,戴上耳機可聽見更細節的聲音層次,例如這段聲音,還可聽見金翼白眉偶爾加入講話,牠先叫了一聲短聲「嘰」,然後發出一連串的跌落音。

「我從欽慧學到的一課:把眼睛和嘴巴閉起來,耳朵就打開了。」賴伯書說,遊客從視覺賞太平山,有時看見五種鳥類,但聽鳥聲,卻可聽到十種,仔細聽,就能發現更深層的大自然。


最讓我驚豔的是,水的聲音。走在雨後的翠峰湖步道,范欽慧的麥克風竟然指向兩旁岩壁。這裡會有聲音嗎?當我們鴉雀無聲時,真的聽到了。沾滿苔蘚的岩壁因為吸飽雨水,水滴向下墜落,打在石頭或葉子上。滴、答,每一聲,都迴響著空靈。「這是下雨留下的旋律,演奏者是石頭、葉子、雨水與苔蘚。」范欽慧笑著說。

見晴懷古步道上,我們又聽到另一首水之交響。范欽慧將麥克風靠近步道旁的小溝渠,雨水流淌的聲音,好似把毛細孔都撫平了。另一頭,小瀑布成為磅礡的演奏廳,高處洶湧轟隆聲直落,卻也聽見隱藏在低處的小澗,形成規律且微弱的低音。我一直熟悉的水聲是「淅瀝淅瀝」和「嘩啦嘩啦」,卻沒有想過,水聲其實具有豐富層次與幽微差異。甚至,還帶點禪意。我願意坐在這裡聆聽許久,領受水聲的淘洗。

跟著范欽慧錄音的過程中,很像在玩「一二三木頭人」。我們不自覺放輕聲響與腳步,一聽到聲音,竟全員定格,等到范欽慧放下麥克風,才恢復動作。一部分的原因,怕收進雜音,但或許,我們開始甘願為這美麗的聲音,停止一切干擾塵囂。

我開始學她閉眼睛。下山時,發現聽覺放大了。每一絲細微聲響,我都想追根究柢,才發現原來只是雨刷刷著玻璃的聲音。「冰淇淋——」這是我們上山時跟范欽慧學的第一種鳥聲,藪鳥。三個音清清楚楚傳進下山的車子裡,那麼乾淨清晰。

小檔案_范欽慧
自然作家、廣播電視節目製作主持人、紀錄片編導、田野錄音師。
因為喜歡傾聽鳥鳴而走進自然,長期用聲音記錄台灣。
於1997年起在教育廣播電台製作主持「自然筆記」節目迄今,獲5座廣播金鐘獎。於2015年創立「台灣聲景協會」。著有《跟著節氣去旅行》等7本創作。

 
范欽慧閉眼凝神,傾聽大地之聲。

一平方英寸的寂靜
十八年追蹤,發現消失中的台灣聲景
文字 / 柯曉翔

光看外表,范欽慧其實不那麼像位野地錄音師。

有一回,她去錄作家楊照的廣播節目。看著她帶著眼鏡,留著蔡英文式的短髮髮型,楊照打趣的問:「妳看起來不太像?」野地錄音師應該要像什麼樣子呢?強壯、黝黑,看起來天不怕地不怕?「我怕黑、怕鬼,還懼高,」范欽慧坦承,「但我很確信,我是一個對聲音充滿嚮往的人。」

為了追野地聲音,山林秘境也得闖。前往太平山奧陶紀苔原的路上,由於先前颱風過境,加上連日綿雨,路不好走。雨中,范欽慧穿著雨鞋,揹著不輕的錄音設備,雨鞋卡進泥濘險些拔不出來,甚至還滑了一跤,但她不吭一聲用手抹去髮梢上的雨珠,自嘲很像「挺進災區」。

「她很堅持,有種天生的浪漫,不斷跟大自然的聲音對話。」她的好友、資深環境教育解說員王武郎說。范欽慧錄奧萬大的領角鴞,錄台東知本的暗夜山羌,錄太平山的東北季風和雪花……,記錄數百種台灣聲景,為了聲音,上山下海她都可以奔去。

七歲時,她看到媽媽用錄音機學唱歌,錄音機成了她最初的玩具。她偷偷錄下媽媽的唱歌聲、爸爸的打呼聲。聲音和她的連結不停持續。在政大新聞系廣電組念書時,她突發奇想,想做一個關於原住民的廣播節目。於是跟哥哥借了小型錄音機,跟媽媽借了唱卡拉OK的麥克風,興致高昂拜訪原住民。當時她坐著公車,車過永福橋,來到達悟族作家夏曼‧藍波安的房子。門一打開,濃濃的海洋味撲鼻而來,原來作家在煮章魚。「我覺得這些人事物很樸實、很美,需要被珍惜,」范欽慧說,「就是有股勁,我好喜歡拿錄音機跑來跑去。」

追聲音拿五個金鐘獎

然而,畢業後她變成安穩的上班族,但還是持續著賞鳥嗜好,直到一九九七年,她進入森林,驚覺幾乎沒看見動物,卻聽見林子裡有這麼多聲音!她開始想成為一種人——光用耳朵聽,便能識得動物的聲音、名字;也知道在這片土地上、每個時節裡,花開的聲音。「我才知道,這些聲音是召喚,也是邀請。」范欽慧說。她決定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成為一位獨立工作者,向教育廣播電台遞出《自然筆記》節目企畫案。同年九月,節目正式開播。她沒想過的是,這成為至今十八年的長壽廣播節目,還為自己拿下五座廣播金鐘獎。


范欽慧四處收錄大自然聲音,用聲音說故事。當時教育廣播電台所在的七星山發射站,成為她經常借宿的地點。夢幻湖是聲音的聖殿和秘密基地,范欽慧迫切想把晚上和白天的野地聲音全錄下來,白天聽暮蟬聲,晚上聽面天樹蛙鳴叫,處在聲音大發現期的驚喜,她覺得似乎找到人生的正軌。

她不斷被聲音吸引,往山裡跑去。甚至連生大女兒時,孩子剛滿月,被關在家裡的她就忍不住回歸山林。「這是五月欸,是台灣藍鵲育雛的時節,我應該要帶我女兒見見台灣藍鵲。」她說。這位瘋狂的媽媽,把孩子包了帶去陽明山。她對著懷中一臉紅通通的女兒說:「這是台灣藍鵲噢,以後媽媽還要帶妳來,聽聽牠的聲音。」十多年後,她履行她的承諾,帶孩子南征北討台灣十二座森林錄音。多年的錄音累積,范欽慧逐漸發現聲景的細微變化。台東知本大赤鼯鼠的聲音背後,投幣式卡拉OK不甘示弱加入合唱;金翼白眉的高亢嗓音背後,卻是戰鬥機的聲音……。聲景,正在變遷。

想要守護聲音的想法,開始在她的腦中發酵。2012年,她讀到美國野地錄音師戈登•漢普頓(Gordon Hempton)的《一平方英寸的寂靜》。這位錄音師聽力曾嚴重受損,後來恢復聽覺。他決定站出來,守護地球上少數僅有的自然寂靜。他在美國奧林匹克國家森林公園的霍河雨林,放下一顆印地安酋長予他的紅色煙斗石,誓言捍衛這一平方英寸之地,以此為中心,保留三千一百平方公里的自然之聲。

漢普頓經常拜訪他的一平方英寸之地,當察覺噪音汙染時,他就會查明噪音源,要求對方避開此地。最後,他竟然以一顆石頭,改變三家航空公司的飛行路線。漢普頓主張:「所謂寂靜,不是沒有聲音,而是萬物都存在的寂靜。更重要的是,保護這些荒野之聲,讓世世代代得以聽見。」范欽慧深受震撼,「錄音師不僅是聲音捕手,他更能改變世界。因為他可以聽見,大部分人感受不到的幽微和美感。」她說。范欽慧寫信給漢普頓,謝謝他為寂靜所做的一切。想不到,她很快收到回信,漢普頓請她寄一顆台灣的石頭,「我要放到一平方英寸的寂靜裡。」范欽慧對著電腦興奮大叫,立刻找了書桌上來自花蓮河床的石頭寄回。


2012年12月,漢普頓護送范欽慧的石頭到霍河雨林。兩個月後,他寄了一封信,連同石頭,和一個隨身碟還給范欽慧。隨身碟裡,盡是石頭這些日子來聽到的聲音。「妳的石頭太美了,我把它寄還給妳。寂靜會回家。」他寫道。

范欽慧決定帶著石頭尋找寂靜。為了解聲音和環境的關係,范欽慧赴義大利參加海底生物聲學研討會。原來在海底,1970年後各國布下監聽的天羅密網。冷戰結束後,這些監聽器運用於海底聲學研究。她好奇台灣海底有麥克風嗎?

聲景裡的生態危機

回國後,她追尋台灣海洋聲景,發現台灣真的架有數座水下麥克風。台大生演所博士後研究員林子皓就透過水下麥克風,聽見石首魚大合唱。早期漁民光把耳朵貼在船艙,就能聽見石首魚叫聲,藉此判讀牠們的洄游路線,如今得透過麥克風,才能聽見牠們急促高頻的聲響。林子皓的研究是離岸風電場對中華白海豚的影響。他解釋,離岸風機或深海低頻貨輪聲,都可能造成噪音。國外研究就曾指出,北半球的露脊鯨由於受到船隻噪音的影響,音量比南半球的露脊鯨音量來得高;甚至由於打樁的噪音,造成鯨豚聽力暫時性下降。

陸地亦然。在長年採集聲音的太平山,范欽慧開始推動台灣版一平方英寸的寂靜。奧陶紀苔原有著厚重苔蘚,像吸音泡棉,量測分貝僅二十四分貝,相當於無響室。一踏進去,寂靜到耳朵即刻耳鳴。她主導架設一台聲景錄音機量測此處的生態聲音。她的夢想是,走進這座森林,完全噤語,徹底享受大自然的聲音與空靈。

范欽慧曾比對同一地相隔十七年的音檔,發現聲景變化。1997年,她在台北鳥會創會理事長郭達仁介紹下,曾走訪賞鳥人口中的「大同電子賞鳥路線」。這條路線在台北市承德路七段401巷,走到關渡宮,五公里路程充滿鳥音。2013年,她重回舊地錄音。在她的錄音檔裡依舊可以聽到些許鳥聲,但更多的是低頻車流聲,轟隆隆響個不停。洲美快速道路硬生生橫跨賞鳥路線。「以前這條賞鳥路線可看見三十種以上的鳥類。現在台北市已找不到這種點了。」台北鳥會總幹事何一先說。一個聲景,凸顯環境變遷,就在我們漠然之中。

今年,她一手催生台灣聲景協會,推動保存聲景、傾聽聲音。「她給我一個難題,帶領民眾跟著耳朵去旅行。」王武郎說。六月,他們開啟第一場聲景散步,在關渡自然公園聽廟會聲,聽濕地的聲音,聽河川流淌……。從聲音捕手,到搶救寂靜的行動家,十八年的旅程,范欽慧並非大聲疾呼,而是傳遞萬物存在的寂靜,溫柔而堅定,更加鏗鏘有力。她說,「一切的答案,原來都在寂靜中。」

 

台長: jean
人氣(2,921) | 回應(0)| 推薦 (8)|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名人觀點 |
此分類下一篇:天王製作人的Me-Time學 陳鎮川 alive
此分類上一篇:樓梯轉角遇見私人美術館 姚謙 商周2015-9- 1454期 alive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