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2-07 13:52:29| 人氣8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哀大學【2003/03/28 聯合報】(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教育部是經濟部的分支機構}

已矣夫!教育部是經濟部的分支機構,而大學也已成為教育部分設各地的「經濟人

力」培訓所,甚至是以「知識」為產品的公司或工廠。校長是總經理,院長是各部

門經理,系所主管是專司某項業務的課長或組長,教師是生產線上的領班或工頭,

學生是實習的工人或學徒。從總經理到各級經理、課長、領班,最迫切的任務是針

對搶錢遊戲與政府所「規劃」的「知識經濟」市場,撰寫各項計畫書,為本「公

司」多爭取資源。

於是乎,什麼「奈米科技」、什麼「生物科技」,什麼最流行、最賺錢,就一窩蜂

地計畫去研究什麼。至於學術的多元性,個人因材適學的自主性,完全模糊了,消

蝕了。賺錢最多的學門,站在中心;不賺錢的學門,靠邊站。教師之間,以學術的

「經濟效益」為判準的階級文化,也隱然在形成。尤有甚者,聽說還有一項政策在

醞釀,即大學要新設什麼科系,教育部先「規劃」好,再由各大學撰寫計畫書來

「競標」,「員額」與「經費」的成本最低者得標。看來教育「自由市場」的時代

已過去了,而政府強勢主導的「計畫市場」時代也已來臨了。學術自主性強的大學

與教師們,你們快樂嗎?現今的大學校長,有時候也真是讓人同情。面對決策高層

以「員額」和「經費」掐住大學七寸的高教環境,「務實」都已焦頭爛額了,想要

挺胸昂首,為大學教育「成人」的「理想」高瞻遠矚地領航,戛戛乎其難哉!原本

地位及責任都非常崇高的大學校長,在這時代已被「經理人化」,甚至「科員化」

了。不過,我們仍然期待能出現像蔡元培、胡適、梅貽琦、傅斯年這樣立得高、挺

得直的校長。

至於教師們,不能說完全沒有懷抱理想而卓然有成的人士。但是,也不可否認的,

環境所趨,多的是患有「狹心症」、「冷感症」、「焦慮症」者,把自己關進研究

室或實驗室,心眼中的世界,就狹窄到只剩下幾個燒杯、一部電腦或一堆圖書,對

時代社會的公共議題沒有感受也不關懷。因為在過多無謂的「假性競爭」壓力下,

如何大「量」地撰寫計畫,製造研究成果,為學校多賺些錢,以保住自己的飯碗,

就夠他們焦慮了。奢談「理想」,就是呆子。影響所及,大學生唯功利取向而缺乏

理想。這種校園文化,也就可以想見了。

大學教育在「唯功利」的價值窄視中,淪失理想,而被徹底產業化、商品化,這恐

怕是高等教育史上最大的劫難。重建大學教育的「人本」精神如何可能?人,不是

化學實驗室裡的元素,也不是物理槓桿上的物體,更不是經濟生產中的物料或工

具。教育之務,最怕的並非沒有意見的「專家」與不做事的「官僚」,而是企圖

「大有為」卻又昧於世情而不知人性人心的所謂專家、官僚們。國防、交通、經濟

等,都必須「大有為」。只有教育、文化,在「有為」的行動之前,多少要有些

「無為」的智慧。作之君、作之父的「大有為」政策,可能會治絲益棼,適得其

反!

台長: 盧老師
人氣(8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