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2-18 23:02:58| 人氣107| 回應0 | 上一篇

高科大海洋文明發展講義:從地理大發現到貨櫃的全球化過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從地理大發現到貨櫃的全球化過程

                在歷史發展上,15世紀的「地理大發現」可說是改變世界歷史的一大關鍵,原本發展趨居下風的西方國家,在地理大發現後,超越了東方國家,一舉而成為全球霸主,直到現在。

      在「地理大發現」前,世界強權是屬於東方,7世紀的回教帝國、13世紀的蒙古帝國,以及中國,其發展遠遠超過西方,航海能力也是如此,15世紀初的鄭和下西洋,可以從中國遠航至非洲,這是當時西方國家所無法企及。而中國的瓷器、絲綢,東南亞的香料,更是西方無法生產,可以在市場賣出好價錢的貨物,這些物品當時在西方售價都非常昂貴,如果能讓這些物品,直接從產地直銷,不需透過華商、回教商人的轉運,必然能降低成本,大賺一筆。

地理大發現的第一波國家:葡萄牙與西班牙

      最早有這種想法,是位於伊比利半島的兩個國家:葡萄牙與西班牙。葡萄牙首先展開對東方的冒險,其航路沿著非洲西岸前進,頗有收穫。隔鄰的西班牙也想效法,遂支助一位被葡萄牙打回票的冒險家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哥倫布宣稱,一直向西行,才能發現印度,葡萄牙往東走是錯誤的。

      哥倫布在西班牙的支助下往西走,誤打誤撞發現了美洲新大陸,由於西班牙盛產銀,中國又是以銀幣為主要貨幣的國家,這奠定了西班牙強大帝國的基礎,後來更成功橫越太平洋,於1565年佔領菲律賓做為殖民地,1571年更在馬尼拉建城,同時啟動有名的「馬尼拉大帆船」,定期行駛美洲與馬尼拉之間的大帆船,將美洲的銀幣送來馬尼拉,購買中國的絲綢、瓷器。而葡萄牙也繞過好望角,成功在印度、東南亞設立據點,最後到達中國,靠著賄賂官員,於1557年佔有澳門,達成與中國通商的願望。

      西班牙與葡萄牙首次將全球打通,他們可以將非洲的黑奴、東南亞的香料、中國的瓷器與絲綢,用便宜的價錢在產地買進,再用昂貴的價錢在歐洲賣出,這是所謂「全球化」的開端,這也讓西葡兩國竄起,由原先歐洲的次級國家,一躍而成世界強權。

      除此之外,哥倫布征服美洲後,將許多物品,如蕃薯、馬鈴薯、辣椒帶到西方,促進全世界糧食的供給,也是日後人口能夠持續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西方也將美洲未見過的病毒傳染給他們,造成許多人的死亡,這被稱為「哥倫布大交換」,也改變了世界的發展。

葡萄牙殖民地版圖(1415-1999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葡萄牙帝國」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1%A1%E8%90%84%E7%89%99%E5%B8%9D%E5%9C%8B

 

西班牙帝國全盛時期版圖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日不落帝國」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97%A5%E4%B8%8D%E8%90%BD%E5%B8%9D%E5%9B%BD

     由上可得知,「地理大發現」是建築在資本主義的獲利上,與東方的「鄭和下西洋」有所不同,「鄭和下西洋」是維繫中國「朝貢體制」航線的順暢,雖然最遠到達今日的阿拉伯半島及東非,但其路線是前人曾探勘,安全性較高,與葡萄牙發現好望角,或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截然不同,葡萄牙與西班牙的航線是自己探勘,只要航行不順,就有可能喪命,如啟動人類首次環球航行的麥哲倫(Ferdinand Magellan),就在航行時喪命於菲律賓(1521.4.27),地理大航海時代在航行途中殞命者也不在少數。那麼,既然如此危險,為何西方國家前仆後繼往東方航行,最主要是獲利豐厚,所謂「殺頭生意有人做,賠錢生意沒人做」就是此道理,也是西方能壓倒東方的主要原因。

地理大發現的第二波國家:荷蘭與英國

    繼葡萄牙、西班牙之後,第二波往東方發展的是兩個西北歐的小國:荷蘭與英國。首先是荷蘭人,荷蘭人想盡辦法,拿到航海圖,到達東方,荷蘭人也想學葡萄牙與西班牙在東方建立據點,但好地方都被西葡兩國搶走,於是荷蘭人開始與西葡兩國爭戰,搶奪他們的殖民地,荷蘭人最後在東南亞佔有了巴達維亞城(Batavia,今天的印尼首都雅加達Jakarta,並成立了「東印度公司」,做為東方貿易的總部,然後,他們將目標瞄準中國沿海,希望像葡萄牙擁有澳門一樣,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地方,最後就於1624年佔領台灣,又進入日本,在1633年幕府鎖國後,除了中國外,唯一在長崎出島擁有貿易基地的國家,建立了東亞的貿易圈。

    荷蘭的成功,除了繼承西方航海的基因外,另一個主要原因是開啟了西方商業的模式,荷蘭不像西班牙、法國是傳統君主國家,而是個聯邦國家,更開創了股票、公司等今日耳熟能詳的商業體制,例如荷蘭海外貿易最重要的就是間公司:「東印度公司」,連當初統治台灣的也是這間公司。荷蘭賦予這間公司在海外可以開戰、簽訂條約,行使國家能夠有的權力,但其與國家最大的不同,一般民眾可以透過買股票獲得公司帶來的利益,公司也透過股票籌募更多往海外冒險的資金,但實際上,「東印度公司」最早成立是英國,這兩個國家也奠定現代商業的精神。

荷蘭殖民地版圖(17-20世紀)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荷蘭帝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D%B7%E8%98%AD%E5%B8%9D%E5%9C%8B

      在英、荷崛起的17世紀,全球化商業販售的物品也開始有所改變,以往的香料、瓷器、絲綢,逐漸退去流行,取而代之的一般平民也能享用的糖、咖啡、茶等,以下用茶與咖啡的例子來說明全球化的影響。

茶的全球化

    全球流行的茶,原產地在中國,歐洲十五、六世紀的「地理大發現」後才首次接觸,1610年荷蘭人才首次將茶葉帶回、1630年傳入法國、1650年才進入英國。但歐洲人對於茶,一開始有如其他飲料,是以「藥物」看待,強調其保健功能。另一個與中國人飲茶最大的不同,歐洲人喜歡喝的不是中國傳統的綠茶,而是氧化的紅茶,同時加上奶與糖,形成現在我們所熟知的「英式奶茶」。

    但傳入歐洲的茶,在荷蘭、法國等地都不敵啤酒、咖啡,唯有在英國大受歡迎,原因何在?史家提出以下三個答案:一是1662年,愛喝茶的葡萄牙公主凱薩琳下嫁到英國,同時也讓她心愛的飲料風靡全英國。二是英國東印度公司權力逐漸擴大,打敗其他如荷蘭等敵手,直接從中國進口茶葉,讓茶葉的售價下滑,成為一般民眾也可接受的飲品。三是喝茶成為英國新的社交方式,許多飲茶花園讓時尚者趨之若鶩。(斯丹迪奇2006180-189)這也讓喝茶的風潮在英國一發不可收拾,變成全民運動。

    茶對英國多麼重要?史家認為工業革命時,因為最流行的飲料是茶,所以工人們才能保持清醒,再加上泡茶需將水煮沸,也讓倫敦的流行疾病獲得控制,這才造就工業革命的盛世。而在喝茶風尚的帶動下,瓷器也成為新的工業,Wedgewood瓷器大賣,到現在還是舉世聞名的瓷器品牌。(斯丹迪奇2006191-195

    茶葉更是英國、美國、中國三大世界強權的消長關鍵,此說絕無誇張。由於茶葉是由中國進口,當全英國掀起瘋狂喝茶葉的風潮後,導致英國必須付出大筆金錢向中國購買,這讓英國相當吃不消,但中國又對英國的其他商品興趣缺缺,使得英國最後再幾經搜尋後,發現「鴉片」是他們能從中國身上獲取最大利益的商品,於是大量向中國輸入鴉片,後來更因此引發了1840年的鴉片戰爭,從此中國走向長達一個半世紀的衰敗,英國則更奠定其全球盟主的地位。

    實際上,英國一直想改變從中國輸入茶的消費方式,嘗試在自己的殖民地上種茶,但一直要到東印度公司在1834年失去對中國的貿易壟斷權才開始積極,他們同年發現在印度的阿薩姆地區就有茶樹,大喜過望,但對於茶該如何栽種?如何照顧?卻是一竅不通,經過多年的摸索,到1851年阿薩姆的茶開始賺錢,印度取代中國,成為輸入英國茶葉的最大國,時至今日,印度仍然是世界最主要的茶葉生產國的最大消費國。(斯丹迪奇2006199-211

    至於英國與美國之間,更因茶葉分道揚鑣,導致美國的獨立。由英國移民組成的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從英國帶來了喝茶的習慣,也讓茶葉在北美大行其道,但到了後期,由於北美殖民地向英國輸入茶葉時,需繳付稅金,讓北美殖民地人民非常不滿,於是他們轉向荷蘭購買走私的茶葉。1773年,英國實施《茶葉稅法》,讓東印度公司壟斷茶葉的銷售,這讓北美殖民地居民更為不滿,17731216日,一群抗議者扮成印地安人登上東印度公司停泊在波士頓的船隻,將船上茶葉通通倒入海中,這次事件是1775年美國大革命的導火線,美國就在對茶葉的反抗聲中革命成功,(斯丹迪奇2006196-198)成為今日的世界強權,為了表達對英國的不滿,美國人從此以後不喝茶,改喝咖啡,這也使得茶葉的世界版圖,缺少了美國這一大塊。

咖啡的全球化

      與茶相同,咖啡來自於非西方的另一個文明體系:回教世界。咖啡的起源大約是西元910世紀,但一開始並不普遍,只限於一些特定族群飲用,例如回教僧侶或醫生等,其功能多半用在宗教聚會的提神,讓大家能夠禱告更久,以及醫治消化不良的病症。直到西元1454年,著名的伊斯蘭法典詮釋者格馬路丁到衣索比亞時接觸到這種飲品,將其帶回亞丁,才能咖啡迅速在回教世界傳布。

      西元1505年,鄂圖曼土耳其大軍南下佔領阿拉伯地區,順道也將咖啡傳播到其他地區:1510年傳到埃及開羅、1517年帶至伊斯坦堡,喝咖啡成為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國飲」,並有計畫的發展咖啡栽培業,壟斷其後1200年的咖啡豆市場,同時也開啟了咖啡館的風潮,當地文化界及知識份子常聚集於販賣咖啡的咖啡屋,討論文化、政治,讓咖啡屋蔚為風潮,也是今天咖啡廳的原型。(王士文200415-18

      16世紀咖啡席捲伊斯坦堡時,敏銳的歐洲商人也開始注意到這種黑色的飲料,當時最活躍的威尼斯商人將咖啡帶入義大利,由於這種新飲料會衝擊到舊有飲料的市場,許多飲料商與教士聯名向當時的教皇克萊蒙八世(Pope Clment Ⅷ)控訴這種來自回教世界的飲料,認為這是「來自異教的惡魔飲料」,希望教皇能夠禁止,克萊蒙八世對各方的陳情詳加考慮,希望能喝喝看這種「來自異教的飲料」再下斷論,等到克萊蒙八世喝完後,卻表示這麼好喝的飲料,怎麼會是「撒旦的飲料」,至此,咖啡在基督教世界也獲得了通行證。

      咖啡雖然在基督教世界解禁,但一般民眾對這種苦澀的黑色飲料並沒有太大的好感,直到1683年,維也納圍城事件才打開了咖啡在歐洲的市場。1683年,土耳其大軍圍攻維也納,後來維也納向波蘭求援,解除此次危機,土耳其大軍在匆促離開時,留下大量帶不走的物資,其中包含好幾百袋褐色的豆子。

      對於咖啡瞭解不深的維也納人,以為這些豆子是駱駝的飼料,準備將其焚燬,有位原本為土耳其軍隊翻譯,後倒戈至維也納軍隊的波蘭人科奇斯基(Georg Franz Kolschizky)告訴維也納人,如果大家不打算要這些豆子,乾脆送給他,他就用這些豆子開始賣起咖啡,同時將基督徒喝不慣的土耳其咖啡,用布料過濾掉咖啡渣加入牛奶與糖調味,成為維也納著名的「米蘭奇咖啡」(Mélangé),後來變成了我們所熟知的拿鐵咖啡(Caffé Latte)。

      1683年,當維也納遭土耳其圍城時,威尼斯人也開設了第一家義大利咖啡廳,在威尼斯聖馬可廣場的波特加咖啡館(bottega del caffe)開張,義大利的咖啡廳,如同土耳其,以華麗為主,頗受民眾歡迎,這也吸引了大批的威尼斯商人跟進。咖啡在義大利(威尼斯)與維也納兩大重鎮領軍下,進軍全歐州,成為歐洲人最喜歡的飲料。(王士文200434-48

      咖啡在歐洲大受歡迎,成為歐洲人必備的飲料時,也給了回教世界賺錢的機會,因為回教世界將咖啡樹列為機密,不讓歐洲人學習栽種,但面對如此廣大商機,歐洲人怎可錯過,尤其是擁有廣大殖民地的荷蘭與法國。荷蘭人在1616年,荷蘭人祕密地將一株咖啡樹苗成功走私到阿姆斯特丹,後於1658年攜帶至錫蘭試種,後來在其殖民地:爪哇、蘇門答臘等地成功種植,這也是我們現在熟悉的爪哇咖啡及曼特寧咖啡的由來,荷蘭也成為18世紀,除阿拉伯世界外,最重要的咖啡產銷國。

     繼荷蘭之後,法國也試圖成為另一個咖啡產銷大國,在西印度群島上服役的一位皇家海軍上尉德克律(Gabriel Mathieu Desclieux),於1723年,費盡千辛萬苦,將咖啡樹苗帶到西印度群島,讓法國成為與荷蘭對峙的產咖啡大國。而這兩國的殖民地—亞洲與中南美洲,也變成咖啡最重要的兩大產地,回教世界反而在其後,這也說明西方世界雖然一直到了17世紀才接受咖啡,但短短百年內,已經成為最暢銷與最重要的飲料。(王士文200453-56

    咖啡傳入台灣,與許多西方事物相同,都是在日治時期,由日本人引進。台灣最早的咖啡廳叫做「カフェ‧ライオン」(Café Lion),位於今日台北的新公園內,創設的時間不詳,但在1913年就已經有其相關報導。

                   早期的咖啡廳是有女郎陪喝咖啡,類似今日酒店,如台灣人所開的「維特咖啡」,在生意不好情形下,乾脆改成酒家。反而是以「喫茶店」為名的咖啡廳,與今日的咖啡廳比較類似,在當時更是時髦的象徵,吸引許多時尚男女前往,也開啟台灣喝咖啡的風潮。(陳柔縉200525-26

     與歐洲的咖啡廳類似,台灣的咖啡廳也是許多藝文青年聚集,甚至是文化的發源地。如戰前的波麗露,提供台灣許多畫家展覽其作品,戰後的明星咖啡,更是許多文學雜誌的辦公室(今天這兩家咖啡廳仍在營業),對台灣的文化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也讓台灣的咖啡館,與歐洲咖啡館相同,不僅僅是喝咖啡,更有文化傳承在其中。(沈孟穎200532-3848-64

      進入1990年代後,台灣的咖啡進入連鎖店的時代,來自日本的「羅多倫」首開平價自助咖啡先例,台灣的「怡客」、「丹堤」跟進,後來在1997年,三家義式的美國咖啡連鎖店:「星巴克」、「西雅圖」、「伊是」展開大戰,最後由財力雄厚的「星巴克」佔得上風。2000年後,本土的連鎖咖啡在「85℃」領軍下,重新開啟平價的咖啡戰火。這些連鎖店,也壓縮了特色的咖啡廳,失去了許多的人文色彩。

日不落國的顛峰:英國的工業革命

     十七世紀強大的荷蘭受到英國的挑戰,但真正奠定英國成為日後「日不落國」是十八世紀中期發生在英國的「工業革命」,其中1785年瓦特發明的蒸氣機,配合英國盛產的煤、鐵礦,演化出各種機器,帶領世界於1830年後進入「蒸氣世紀」,機器取代人工、蒸氣輪船逐步取代帆船,蒸氣火車取代了馬車,興建鐵路成為十八世紀後各國最重要的基礎工程,機器的生產量、輪船、火車的速度及運輸量,加上電報、海底電纜的出現,使得人們旅行、貨物運送、訊息傳遞的速度大大減短,「全球化」更為進步。

      在此影響下,海運也發生極大變化,蒸氣船在十九世紀逐步取代帆船(帆船在1880年以前,仍是世界航運主流),由於不用再仰賴固定季節的季風,可以隨時航行,加上人力因機器關係精簡許多,因此貨運費開始大降,讓貨物的全球流通更為可能,也使得定期的遠洋汽輪開始出現,為了投資、管理這些費用極高的船隊(定期航班必須燒更多的煤,讓船能準時抵達),各航運公司開始出現,而有了定期航班,使得人們及郵件的移動更為方便,因此有了全球移動的旅客、商務客,也有大量移民到需要工作的地方,歐美各國更利用他們的蒸氣船,載運移民到殖民地,或者配合新式武器,強迫亞洲的港口開港。

      在此情形下,許多港口紛紛興起。包括殖民地的紐約、歐洲的倫敦,以及因1869年開通蘇伊士運河後崛起的新加坡,還有代表中國市場的上海、香港,以及台灣的基隆、高雄。蘇伊士運河的開通,對於世界海洋有重要的意義,從此海運不用再繞經好望角,節省許多時間及經費,於是在1914年,美國如法炮製的開通巴拿馬運河,縮短美東、美西的航行時間。

大英帝國歷年殖民地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日不落帝國」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97%A5%E4%B8%8D%E8%90%BD%E5%B8%9D%E5%9B%BD

    英國的海上帝國,直到一戰、二戰才受到美國的超越,此時挑戰英國的海上霸權是德國與日本,但在一、二戰均敗於美國之手,美國正式超越英國,成為全球的霸主。

    但讓英國真正退出殖民帝國舞台的是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危機(又稱第二次以阿戰爭),1956719日,埃及總統納瑟宣布將原來由英國掌控的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引起原來控制蘇伊士運河的英、法兩國不滿,聯合以色列出兵埃及,重新掌控蘇伊士運河,但此舉讓美、蘇兩強非常不滿,在美國的強力要求及蘇聯威脅動用核武情況下,英、法只能顏面盡失的被迫撤軍,也使得這兩國正式卸下世界強權的光環,尤其是宣告英國殖民帝國的終結,世界正式進入美國的霸權時代。

貨櫃的出現及影響

     大家熟悉的貨櫃是一種箱型運輸容器,用來裝運貨物。傳統運輸是直接將貨物放在船艙內,但貨櫃運輸則是將貨物以貨櫃裝載。早在1801年,英國安德生博士(Dr. James Anderson)已提出用貨櫃運東西的構想,但貨櫃正式在運輸界大放異彩的時間並不長,迄今僅六十多年,最大關鍵是一位美國的卡車大亨麥克連(Malcom Purcell McLean, 1913-2001)。

     麥克連是一個成功的卡車公司老闆,他在研究如何加強運輸效能時,發現海運及河運的功能一直被低估,於是想要跨足海運,但這違反美國當時的法律,1955年,麥克連毅然決然賣掉他的卡車公司(McLean Trucking),用所得款購買泛大西洋油輪公司(Pan Atlantic Tanker Company),因貨櫃可用於陸地,也可以用於海上,乃將公司改名為海陸運輸公司(Sea-Land),海陸的共同聯運,也就是貨櫃運輸對於整體運輸環境產生的最大改變。

    1956426日,「Ideal-X」輪自美國紐華克港載運5335呎貨櫃啟航,該船是麥克連從油輪改裝而來,也開啟了貨櫃運輸的時代。麥克連的第一條定期貨櫃運輸航線始於1957年,往來於紐約、佛羅里達及德州,大西洋航線則於1966年開闢,雖然一開始麥克連受到碼頭工人的抵制,但麥克連利用越戰的機會,展示貨櫃在貨物運送的優越性:確保貨物完整運送到目的地,以及不需碼頭工人搬運的費用,這讓運輸成本大大降低,開始大受歡迎。

    1960年代開始,貨櫃逐步取代雜貨船,成為海運最主要的運輸工具,並統一其規格,國際標準組織(ISO, Internation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制定標準尺寸:長度20呎或40呎,寬度8呎,高度86吋,[1]所以我們今日看到的貨櫃就是20呎或40呎貨櫃。而貨櫃船的大小是以貨櫃長度為標準,而非傳統的「噸」,20呎櫃的英文稱為TEUtwenty-foot equivalent unit),這也是貨櫃船載貨量的計算單位,當我們說這艘船有1000 TEU,表示這艘貨櫃船可以承載一千個20呎櫃,「TEU」也就成為貨櫃船的專有名詞。[2]

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

    今天當我們走進好市多(COSTCO),舉目所見是來自於全世界的貨物:日本的越光米、智利的蘋果、歐洲的紅酒、越南製的球鞋、中國製的電腦。走到路邊轉角處的7-11,也時常能買到來自日本、韓國的零食,以及全世界各地的啤酒。這在1956年是難以想像的事情,當時在高運費及高關稅情形下,能夠進入臺灣的貨品不但稀少,而且昂貴,價格通常是原產地數倍,一般人根本買不起。

      如果真有需要,通常都不是到百貨公司,而是到港邊特定的商場,購買俗稱「水貨」的舶來品,因為這些透過船員或當時來台休假的美軍透過「水路」夾帶入台的貨品,省去了運費及關稅,只比原產地貴上幾成「走路工」,像是高雄港旁的崛江商場,如今仍可看到當年的風華。

      除了貨品暢通外,另一個影響是產品的全球製造。手中的蘋果手機,零組件可能分別來自臺灣、中國、韓國、日本,集體在中國製造,最後貼上美國蘋果公司的標籤,銷售全球。這種生產模式,在以往是不可能出現。因為高昂的運費,佔去產品成本大部分,為了減少運費,也使得工廠盡量往港口集中。

     上述情形發生的關鍵點都是貨櫃運輸,自從海陸公司在海運採用貨櫃運輸後,貨櫃船席捲海運業,運費大幅下降,不僅貨物得以在全球暢通,成本估算也得翻新,因為運費比重不再如此重要,生產工廠開始往工資比較便宜的地方移動,於是工廠從歐美先進國家移出,轉往能夠提供便宜工資、人工素質穩定、基礎建設良好的國家,先是亞洲四小龍,接下來是中國及東協。而在工廠離開海港後,景色怡人、地段具有獨佔性的舊港區,就成為房地產的金雞母,舊港區開發案在全世界輪流上演:倫敦、紐約,近在眼前的就是高雄「亞洲新灣區」。

     全球貨物暢通,以及世界工廠的誕生,也就是現今大家熟悉的「全球化」。全球化固然有歐美國家的盤算,在其領軍下,透過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簡稱WTO)等組織逐步移除關稅,配合貨櫃運輸帶來的低廉運費,讓以歐美為主軸的跨國企業產品能夠暢行全球,也使得不論在紐約、東京、上海、首爾、臺北,都能夠一起享有及擁有相同的產品,不論好壞,這就是目前世界的風貌,而貨櫃運輸是構成這幅景象最關鍵的鑰匙。[3]

美中對抗與船舶大型化:現在的挑戰

    在「全球化」及貨櫃加持下,世界呈現一個分工的體系。歐美等國將製造業移轉到以中國為主的後進國家。而中國的發展模式,也脫胎自台灣1966年的加工出口區。

    加工出口區是自由貿易特區與一般工業區的綜合體,其構想是運用自由貿易特區減免稅捐的特徵,加上工業區的設施,以吸引投資。區內生產物品一律外銷,不得內銷。也因此,區內各廠機器設備、原料、半成品等,均免徵進口稅捐,而其內部是由加工出口區管理處負責管理,入出境及電信、郵務、倉儲、運輸等服務,在園區內通通解決。這讓投資者不僅享有稅率的優惠,更有比起在其他地區設廠的便利及效率,也使得其成立後,投資者就絡繹不絕。

    臺灣第一個加工出口區是高雄港內的前鎮工業區,此地鄰近中島商港區,均為四年經建計畫中高雄港第一期擴建計畫所填築的新區域,而1959年臺灣第一個貨櫃碼頭也同樣位於中島商港區,前鎮加工區所生產的貨物,可以透過貨櫃碼頭,行銷到全世界各地,「Made In Taiwan」的產品就這樣一步步風靡全球。

    加工出口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創舉,也開創了一種新的工業生產模式,其不僅讓出口導向政策獲得極大成功,日後更被一再複製,後來中國的經濟發展,也得力於許多複製自加工出口區的特區。其成功背後則與貨櫃運輸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如果沒有貨櫃運輸帶來的運費革命,西方國家不會將工廠搬至亞洲,而臺灣則在這個時刻積極發展的貨櫃運輸,扮演了臨門一腳的關鍵角色。

    中國在1970年代末期的改革開放後,藉助貨櫃帶來的全球化分工,以及學習台灣的特區模式,加上充分的人力,開始成為「世界工廠」,在逐步壯大後,開始挑戰美國的世界霸權,中國於2012年升高南海爭議、2013年開始倡導「一帶一路」,塑造自己成為另一個霸權,要與美國分庭抗禮。美國也意會到此,2016年川普上台後,開始在經濟上封鎖中國,尤其是半導體產業,

    美國注意到在全球分工下,製造業已經遠離美國,全球前十大貨櫃港幾乎都在中國,2001年,除了香港與高雄,中國僅有上海進入前十大,2010年,前十大港口中國佔了6個,美國一個也沒有;2018年上海洋山港貨櫃量超過4000TEU,洛杉磯僅有950TEU,雙方相差將近四倍。[4]於是川普時代(2016-2020),川普希望製造業重返美國,拜登時代更加速前進,甚至以半導體為主要對象,要求台積電、三星等赴美設廠,美中對抗局勢越來越明顯,全球化也暫告一段落,全球供應鏈面臨重組,未來如何發展,將攸關全球局勢變化。

    除了美中對抗外,另一個海上運輸的趨勢是船舶大型化。最早來自上述的蘇伊士運河危機(1956),以及後續一連串以阿戰爭(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戰爭),導致蘇伊士運河經常關閉及石油危機,都讓許多船東考慮改變船的造型。全世界的油輪大半都要經過蘇伊士運河,以往的船隻是以V字型建造,這能夠減少阻力,讓船隻航行更快,但在蘇伊士運河關閉後,許多油輪必須繞過好望角,花費更多時間,使得船東以載運量,而非速度做為新船建造的考量,認為成本可以更為節省,於是船隻改以U字型建造超大型油輪,[5]後來的貨櫃輪也同樣朝此發展,於是貨櫃輪越造越大,1990年代的貨櫃船仍是以萬TEU以下為主流,如今則一再突破,目前已經出現1.9TEU級的超大型船舶,2TEU的貨櫃船也正在趕工,甚至比航空母艦還要龐大,象徵新的航海時代來臨。

    在船舶大型化影響下,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目前則呈現「打群架」的聯盟結構,這些大船商之所以要組成聯盟,主要是在船舶大型化情形下,所需要的貨源越來越大。一艘1.8TEU貨櫃船所能承載的貨源,可能是以前8000TEU貨櫃船的兩倍以上,而這些定期航班的船隻,如果仍然維持每週一班,就必須要找到更多的貨源來支持。而近幾年來全球經濟成長不如預期,在船型加大、貨源減少的情形下,勢必僅能依靠聯盟的方式來聚集足夠的貨源。在此情形下,資金不足的小型船商勢必難以抵擋,而大型船公司的結盟也並非一成不變,誰與誰合作,甚至被併購,都是未來會一再出現的新課題。

     隨著船舶大型化的趨勢,增加各國港口能夠乘載的吃水深度風險,這將導致大型樞紐港口越來越重要,小型港口將因船舶無法停靠而失去競爭力。以臺灣為例,基隆港因地形關係,越來越難讓大型貨櫃船停泊,近幾年來政府積極開闢臺北港,就是為了因應此情形。而高雄港陸續興建的新貨櫃碼頭,也多能供應大型船舶停靠,最新的高明貨櫃碼頭(第六貨櫃中心)已可停靠1.8TEU的貨櫃船,預計興建的第七貨櫃中心更可停靠2.2TEU的超大型貨櫃船,可望在這場大型船舶的競逐中勝出,繼續保有高雄港貨櫃轉運中心的優勢。

    就海運世界看來,船舶大型化將是會對航運未來發展有深遠的影響,但美中對抗則將是這幾年最關鍵的話題,尤其台灣正處於美中對抗的最前線,也是戰爭最有可能的爆發點,更值得我們關心及瞭解。

參考書目:

王御風,《波瀾壯闊:台灣貨櫃運輸史》(臺北:遠見天下,20164月)

曾俊鵬,《國際貨櫃運輸實務》(臺北:華泰文化,2010年)

約翰達爾文(John Darwin)著,黃中憲譯,《解鎖世界》(Unlocking the world)(臺北:麥田,202110月)。

竹田勇美(竹田いさみ)著,鄭天恩譯,《海上霸權:從捕鯨業到自由航行的海洋地緣史》(海の地政學)(臺北,燎原,202112月)。

威廉伯恩斯坦(William J. Bernstein)著,潘勛譯,《貿易大歷史》(A Splendid Exchange)(臺北:大牌,202012月二版)。

岸本美緒編,李雨青譯,《1571年:白銀大流通與國家整合》(1571年:銀の大流通を國家統合)(臺北:台灣商務,20221月)。

布魯斯‧瓊斯(Bruce D. Jones)著,林添貴譯,《海權經濟大未來:國旗跟著貿易前進,掌握貨櫃運輸、軍備戰略、電纜數據及海底能源才能成為世界霸權》(To Rule the Wave : How Control of the World’s Oceans Shapes the Fate of the Superpowers)(臺北:遠流,202211月)



[1] 曾俊鵬,《國際貨櫃運輸實務》(台北:華泰文化,2010年),頁105

[2] 王御風,《波瀾壯闊:台灣貨櫃運輸史》(台北:遠見天下,20164月),頁41-46

[3] 王御風,《波瀾壯闊:台灣貨櫃運輸史》(台北:遠見天下,20164月),頁277-280

[4] 布魯斯‧瓊斯著,林添貴譯,《海權經濟大未來》(臺北:遠流,202211月),頁173

[5] 布魯斯‧瓊斯(Bruce D. Jones)著,林添貴譯,《海權經濟大未來》(臺北:遠流,2022年),頁139-143

台長: 王御風
人氣(10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教學講義 |
此分類上一篇:【教學講義】淪陷的庶民美食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